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聚壳聚糖喷雾与碘伏联合应用对预防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1月潍坊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血管意外且需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共60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0.5%碘伏消毒液棉球进行尿道外口及其周围皮肤常规消毒,试验组将低聚壳聚糖喷雾与0.5%碘伏联合应用在上述部位的护理中。比较两组留置导尿管第3、7、14天中段尿的尿常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尿道外口样本细菌定植量。结果: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第3、7天中段尿的尿常规阳性率、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第14天中段尿的尿常规阳性率、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留置导尿管第3、7天尿道外口细菌定植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留置导尿管第14天尿道外口细菌定植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聚壳聚糖喷雾与碘伏联合进行会阴护理的方法,能降低需长期(不少于14 d)留置导尿管患者中段尿的尿常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尿道外口细菌定植量,从而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许爱国 《河北医学》2013,19(1):130-133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传统开放肾盂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方式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并与经开放性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包括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后腹腔镜组手术均成功,未出现中转开放手术病例。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略长于开放组(P〉0.05),但是无统计学意义;后腹腔镜组术后恢复明显优于开放组;后腹腔镜组并发症低于开放组(P〈0.05);经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输尿管切口狭窄。结论: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创伤少、术后疼痛少等优点,随着操作的熟练及微创治疗的普及,有望取代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中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与开放取石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进行治疗的中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腹腔镜组34例,通过腹腔镜将中上段输尿管切开后取石,开放组34例,通过开放式手术将中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观察两组患者结石单次清除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患者失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单次性结石清除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持续时间,术中患者失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腹腔镜组均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中上段输尿管结石临床效果良好,明显优于传统开放取石.  相似文献   

4.
孙云  王玉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11):1287-1288,129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利弊及手术适应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腔镜手术组)和20例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开放手术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抗生素使用、拔除引流管、拔除导尿管、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抗生素使用、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开放组明显缩短(P〈O.01);2组的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和拔除导尿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其手术适应证与开放手术相当,可以部分取代开放手术方式,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与后腹腔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经腹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40例,结石位于左侧16例,右侧24例;经后腹腔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36例,结石位于左侧20例,右侧16例。将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止痛剂运用情况、伤口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结论:经腹和经后腹腔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都能达到治愈效果,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术者的娴熟程度。  相似文献   

6.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腹腔镜组)和27例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开放手术组)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8例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P < 0.01),2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管、导尿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微创、效果确切,可作为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2例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0例病人无任何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2例病人发生漏尿,10天后顺利出院。结论在后腹腔镜下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是一项新技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很重要,术后护理重点: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引流管的护理。  相似文献   

8.
惠玉  朱冬冬 《吉林医学》2014,(11):2334-2335
目的:观察新型抗菌液(泰术康)在留置导尿女性患者中预防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97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0.05%碘伏涂擦尿道口及尿道口外10 cm导尿管,每8小时擦1次;治疗组使用泰术康喷洒尿道口及尿道口外10 cm导尿管,每8小时喷1次,留置后取尿液进行细菌培养,连续两次培养阳性视为尿路感染,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发现治疗后治疗组发生尿路感染5例,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11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泰术康对留置导尿管的女性患者进行尿道口和尿管表面喷洒,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峰  郑仿  黄新  赵书晓 《微创医学》2012,7(4):425-426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手术方法有输尿管镜碎石取石、传统的输尿管切开取石、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等。我院2005年2月至2011年8月开展腹部沿皮纹小切口输尿管中段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51例输尿管上、中段结石患者分为开放组25例和腹腔镜组2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导尿管拔出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1例患者取石均获成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肠胃恢复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开放组均有明显缩短,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导尿管拔出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取石术具有疗效好、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且与开放性手术适应证相当,是目前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一种较佳的手术方式,可取代部分开放性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快速寻找输尿管的方法。方法 2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石直径1.1 cm~3 cm,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18例,位于输尿管中段7例。结果 24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技术手术取石成功,1例因寻找结石段输尿管失败改为开放手术切开取石治疗成功。手术时间70 min~120 min,平均90 min,术后均未出现漏尿、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5 d~10 d,术后复查腹部平片(KUB)显示结石均完全清除,无残留。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根据具体情况,按照不同的方法寻找输尿管,能够迅速完成寻找输尿管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经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根据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经腹膜后途径手术;对照组采用经腹腔途径手术,对两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所有患者术后发生皮下气肿2例,无特殊处理后自行吸收。发生尿漏1例,术后行输尿管插管引流后治愈。结论两组的治疗方法对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均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创伤小、恢复快,而经腹膜后途径的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上、中段结石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输尿管结石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与传统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的疗效。方法:将3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腹腔镜手术组)和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拔除引流管与导尿管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中肠功能恢复时间较早,引流管和导尿管拔出时间较早,下床活动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患者7例出现并发症,随访半年未发现结石复发等情况。结论: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多种优势,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4.
    
钱永  单卫民  李明  王肖  刘彬  杜永强 《安徽医学》2012,33(12):1599-1600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和经皮微穿刺碎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4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接受治疗,其中腹腔镜组20例,mPCNL组23例。结果术后1周复查尿路平片,后腹腔镜组结石清除率100%,mPCNL组91.6%。结论 2种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均能取得满意疗效,当结石位于L3以上时mPCNL疗效较好,而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治疗L3~L5上缘的结石则可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我院自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6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开放取石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1次性取净率、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均明显少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结石1次性清除率及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次性取石成功率较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对33例输尿管中t段结石患者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滑入。肾盂的结石结合胆道镜取石。结果33例均取净结石,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问为90~180min,术中出血量为10~30ml,术后4~5d拔除后腹腔引流,术后5~8d排除导尿管,术后住院5~8d。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甲均6个月,结石无复发,输尿管无狭窄,肾功能改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安全、效果确切、损伤小、康复快及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探讨更实用有效的方法。方法:将12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6例)和输尿管组(62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口取石术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取石成功率比输尿管镜组高(P<0.05),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取石术和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腹腔镜取石成功率更高,术后残余结石少,更具优越性,更适合于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并分析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手术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两种手段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手术,对照组采取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均为100%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镇痛药用药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通过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手术治疗结石清除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术后恢复较快,故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8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比较40例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28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进行对比,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手术技术及临床价值。结果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放性手术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康复时间等均显著少于开放性手术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可以作为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最佳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患者康复快等特点。临床医师需要规范手术技巧,以发挥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疏仁义  周先明  董平  郭荣利 《安徽医学》2012,33(12):1595-1596
目的通过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手术结果相关指标与开放手术对比,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利弊及手术适应证,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腹腔镜组)和20例开放性输尿管切开石术(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所有病例术中及术后近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腔镜组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和拔除导尿管时间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住院时间腔镜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适应证与开放手术相当,可以部分取代开放手术方式,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