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与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征、脑脊液和影像资料的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32例CNM和35例TBM的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前脑脊液和头颅CT资料.结果: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热多为轻-中度,头痛剧烈,视神经乳头水肿多见,结核性脑膜炎可合并有脑外结核,发热多在39℃以上;脑脊液检查显示CNM表现为压力高,葡萄糖含量下降明显,而TBM表现为脑脊液蛋白质升高较明显,CSF白细胞增多不如TBM显著;两种脑膜炎的头颅CT改变亦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结论: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脑脊液和头颅CT表现可以为病因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确诊有待于病原学检查.  相似文献   

2.
Ommaya管脑室植入治疗难治性脑膜炎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文  蒋红  邵宇权  胡兴越 《浙江医学》2001,23(12):734-736
隐球菌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均为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出现颅高压和意识障碍往往预后不佳 ,Ommaya管应用可使预后得以改善 [1 ,2]。1996年8月到1999年5月 ,我们采用Ommaya管脑室植入术治疗4例难治性脑膜炎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从1996年8月到1999年5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例难治性脑膜炎患者 ,脑脊液培养确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各2例 ,均经正规治疗4周 (隐球菌性脑膜炎以二性霉素B0.3mg·kg-1·d -1联用5-氟胞嘧啶150mg·…  相似文献   

3.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与结核性脑膜炎(TBM)临床表现、脑脊液(CSF) 及影像学改变的差异,探讨2种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炎的临床鉴别要点方法对25例CNM和67 例TBM患者的临床表现、CSF及影像学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CNM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中、低度发热,神经损售的表现出现较晚,视乳头水肿及脑疝多见:TBM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高热多见,神经损害的表现出现较早,腱反射减弱TBM CSF白细胞计数及蛋白质较CNM高,氯化物较CNM低,葡萄糖较CNM高,CNM颅内压多明显升高,细胞分类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影像学改变也有不同的特点,TBM 脑膜收变较CNM明显,脑积水多见且较重;CNM患者MRI可见血管周围腔隙扩大结论CNM和TBM 临床表现、CSF及影像学改变有一定的差异,这些特点是CNM和TBM鉴别诊断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4.
王学义 《四川医学》2013,(11):1702-1704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3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均为散发,以中青年为主,多为隐匿起病.首发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部分伴咳嗽,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涂片培养各发现抗酸杆菌阳性1例.病毒学检测:排除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理检查:无癌细胞及恶性肿瘤细胞.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大部分发现有肺部结核病灶,(包括继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少部分有生殖、泌尿系统、骨脊柱结核病灶;头部CT大部分有异常改变,主要为脑实质低密度灶脑积水,少部分有脑表面、室管膜的多发性小钙化灶,极少数伴脑梗死,脑出血.预后:近半数15例好转,7例未愈,6例有后遗症,5例死亡.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按临床诊断标准易被诊断,但大部分患者起病隐匿,慢性病程,症状变化大,体征不典型.脑脊液初期不典型,抗酸杆菌阳性率低,早期易误诊误治,大部分确诊时已为中晚期,经抗结核治疗,大部分预后良好,部分未愈,部分留有后遗症,少部分死亡.  相似文献   

5.
48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及脑结核瘤的临床及检查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年来住我科初治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48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报道1例脑结核瘤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结果多有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糖及氯化物降低、蛋白升高、头颅CT呈现脑积水及基底池炎性渗出物,脑膜可有强化。多合并胸部X线肺结核表现,易误诊和复发;均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联治疗,部分病例加用对氨基水杨酸钠治疗,大部分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脑结核瘤治疗同结核性脑膜炎。结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多不典型,呈亚急性或慢性病程,早期不易确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颅外结核感染及影像学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提供了依据;早期正规抗结核治疗和激素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注意将脑结核瘤与脑脓肿、颅内转移瘤、胶质瘤及脑囊虫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47例结核性脑膜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结核性脑膜炎误诊病例的统计和分析,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认识,对临床防止误诊漏诊结核性脑膜炎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解放军总医院1994年1月~2009年6月间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167例住院患者中早期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造成误诊的原因。结果 47例早期被误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6.84±16.41)岁。亚急性起病者10例,急性起病者8例。首发症状为头痛和发热者41例(87.2%),病程中症状出现率依次为:高热35例(53.3%),运动障碍者13例(27.7%),颅神经受损11例(23.4%),意识障碍或精神症状7例(14.9%),大小便失禁1例(2%)。颅压升高者占51.1%,WBC增高占96.7%,多呈非化脓性改变,蛋白升高占86.7%,葡萄糖降低仅占50%,氯化物降低占53.3%。PPD试验阳性率8/23。MR检查脑膜强化15例,脑积水7例,脑梗死14例,2例发现结核瘤,4例发现脊髓病灶。39例病情逐渐好转,2例病情反复,5例自动出院,死亡1例。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由于临床症状、脑脊液及影像学表现等不典型,极易误诊,需分析多次脑脊液变化趋势,结合影像学,对于疑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对减少误诊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 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断的18例CTD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CTD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常见症状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严重临床表现的 患者均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出现意识障碍、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是造成CTD合并隐脑预后不良的相关因 素(P<0.05)。CTD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病死率为61.11%,治疗有效率为38.89%。结论:CTD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死 亡风险高。出现意识障碍、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与疾病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8.
39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3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及头颅影像学结果。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症状以头痛、发热为主,可伴有颅神经损害、意识障碍、精神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征阳性,其中2例为卒中样表现,大部分脑脊液以淋巴细胞为主及蛋白升高等典型表现,影像学检查以脑实质病变最多。结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综合检查,尤其要重视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双重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的AIDS合并结核性脑膜炎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IDS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双重感染患者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发热等临床表现,还可表现为精神异常及意识障碍,常合并肺结核及肺外结核表现,脑脊液压力多升高,脑脊液多表现为典型的结核性脑脊液生化特点。结论:AIDS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高,CD4+小于200个·mm-3者较为常见,对可疑患者应尽早完善相关检查,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呈慢性或亚急性起病.小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缺乏典型表现,易误诊.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自1997年—2007年间共收治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15例,其中在外院或本院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者为6例.1临床资料本组6例新型隐球菌  相似文献   

11.
12.
Some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neonatal meningitis, studied in a defined population of infants, are reviewed. The incidence rate was twenty-six cases per 100 000 live-births. The case fatality rate was 43%. Gram-negative intestinal bacilli were the commonest infecting organisms. Streptococci accounted for an important minority of cases. It is stressed that neonatal meningitis usually presents as a non-specific illness, without the clinical signs of meningitis which are familiar in older patients. Twenty-three of the seventy-six infants in this study (30%) weighed 2500 g or less at birth. Another eight infants were born to mothers whose membranes had been ruptured for 24 hr or more.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