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意外伤现状并提出防护措施,以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择8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锐器意外伤发生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本组80名护士在最近1年中100%发生过锐器意外伤.致伤原因主要是产品质量不迭标及紧急情况下工作忙乱;致伤锐器主要为安瓿、缝针、针头等;接受过安全教育的护士伤后采取血液检测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受过教育的护士(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积极采取防护措施,可有效预防锐嚣意外伤发生,减少职业性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市州医院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10家医院的280名手术室护士在1年时间内发生锐器伤的频率、原因、环节、处理和防护措施、上报情况及有无接受锐器伤的防护知识培训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 ①调查对象锐器伤的发生率为75%;②发生锐器伤的环节依次是:毁形浸泡、收废弃针、清洗器械(32.8%);吸取药液、配药加药(22.5%);传递手术器械(13.4%);穿针引线(10.2%);抽动脉血气分析(8.1%);静脉穿刺(4.5%);其他(8.5%)③影响锐器伤发生的因素有医院级别和护士工作强度.结论 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机率高,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培训,采取有效防护,减少职业伤害.  相似文献   

3.
基层医院护士锐器伤的不安全因素与护理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杏珍 《护理学报》2008,15(5):93-9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为护士工作中预防锐器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白云区15家一级医院的1 130名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情况及存在的相关不安全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为86.99%,发生密度为0.88次/(人.月);职称较低、工作时间较短的护士,锐器伤的发生密度较高;急诊科、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密度较高;护士发生锐器伤时的操作行为主要是掰安瓿、整理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和分离针头和注射器。结论导致锐器伤的主要不安全因素包括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错误的行为习惯、不良的环境因素、护理用具运用的滞后、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等。应加强基层医院护士培训,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提供安全的护理用具,建立安全注射防护管理制度与流程;重视工程干预等措施可避免或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与防范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法对392名临床护士进行现况调查,收集有关污染锐器处理情况、锐器伤发生率、与锐器伤有关的操作、锐器伤意外后的处理及心理反应.结果83.3%的护士在2004年7月~2005年7月发生过锐器伤,与锐器伤有关的操作主要有套针帽,分离针头、处理针头等.护士在发生针刺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消毒和挤压伤口,50.6%的护士在发生锐器伤后感到害怕.结论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医院管理部门应从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建立完善的锐器伤报告反馈系统,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5.
我院护士医疗锐器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护士一年中医疗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分析原因,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自制式问卷调查表,对我院373名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被调查的护士63.27%都发生过医疗锐器伤。锐器伤的发生与护士的资历、认知程度、操作环节有关。结论: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锐器伤的监控管理是减少护士医疗锐器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手术室护士医疗锐器伤情况调查和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霞  吴永兰 《护理研究》2006,20(5):1347-1349
医疗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损害。一旦被血液污染的锐器伤害。受伤者将会面临经血液传染艾滋病、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等的危险。医院内发生的医疗锐器伤是导致医务工作者获得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常见的职业危害,而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护士是医疗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群体,占医疗锐器伤总数的42%-70%,护士被锐器伤害的发生率为国外52.0%,国内63.4%-64.5%。工作在一线的手术室护士接触各类病人及医疗锐器的机会较多,为了解手术室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情况,并采取可行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保证其职业安全,对我市5家医院手术室护士锐器伤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护士医疗锐器伤情况调查和防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霞  吴永兰 《护理研究》2006,20(15):1347-1349
医疗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损害,一旦被血液污染的锐器伤害,受伤者将会面临经血液传染艾滋病、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等的危险。医院内发生的医疗锐器伤是导致医务工作者获得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常见的职业危害,而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护士是医疗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群体,占医疗锐器伤总数的42%~70%,护士被锐器伤害的发生率为国外52.0%,国内63.4%~64.5%[1]。工作在一线的手术室护士接触各类病人及医疗锐器的机会较多,为了解手术室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情况,并采取可行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保证其职业安全,对我市5家医院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发生医疗锐器伤的情况,探讨实习护士锐器伤的危险相关因素和防范对策.方法 对2012年实习的护士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问卷为自制,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教育或培训情况、锐器伤伤害的情况、防锐器伤的防护意识、锐器伤发生后的处理等.结果79.9% (188/238)的实习护士在l~10个月的实习期间至少发生过1次锐器伤,平均每个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次数为1.78次;实习头1个月发生的次数最多,实习护士中93.7%不同程度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锐器伤主要发生在:儿科、急诊科、神经外科等比较忙的科室;导致锐器伤发生的主要操作为:徒手掰安瓿、处置医疗废物、双手回套针帽、拔针、静脉注射;76.1%的锐器伤案例能正确处理伤口,仅有9.9%锐器伤能正确报告.不同学历者、不同培训途径及是否接受过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护士锐器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习护士锐器伤发生率目前处于较高水平,要加强实习护士的“三基”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使她们尽快规范、熟练护理操作,提高锐器伤防范意识;医院要减少患者静脉输注治疗;尽可能用高分子材料的安瓿(如塑料)代替玻璃安瓿;建立健全职业防护制度,强化职业暴露报告意识,以降低实习护士锐器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杨迎春  周丽华 《护理与康复》2009,8(12):1001-1002
目的 了解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提出减少锐器伤的防护措施。方法对两所医院2005~2007年度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同顾调查。结果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65.53%,其中手术室护士发生率82.22%、手术医生发生率60.00%、麻醉师发生率70.00%。结论手术室医务人员面临锐器伤危险。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强化标准预防理念,规范操作行为,加强监控管理,是减少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中锐器伤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全面预防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职业锐器伤调查表,对汕头市5所二、三级医院977名在岗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97.5%的护士曾发生锐器伤;急诊科护士人均年发生锐器伤次数最高,与其他科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环境下护士人均年锐器伤发生次数分别高于其他工作环境(P<0.05);不同护理操作的人均年锐器伤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锐器伤的发生与护士特定的工作行为、个人习惯及自我防护意识、科室、工作环境、护理工作量大小及护理器材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和分析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147例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并予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147例手术室护士共发生223次锐器伤。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职称、手术室工作年限、对锐器伤的防护知识、对锐器伤的认知和手术操作规范等。结论:手术室锐器伤的发生与护士工作时间短、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和培训,未建立标准操作流程有密切相关性,根据上述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可明显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情况,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表对本市5所综合性医院64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锐器伤的次数、种类、不同环节发生的次数及手术室护士对锐器伤危害性的认识。结果回收的62份问卷中,手术室护士均曾发生过锐器伤,锐器种类有注射针头、缝针、刀剪、安瓿、尖头器械(布巾钳、对位钳)及电凝器械,其中缝针刺伤占48.1%,锐器伤有70.9%发生在手术配合中。结论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必须提高安全防护意识,规范安全操作,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手术室护士是锐器伤的高发人群,其中规范化培训的护士由于年资较低,工作经验不足,故而锐器伤的发生率较高,为降低手术室规范化培训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现对手术室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及防护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儿科护士在工作中发生锐器损伤的现状,并提出减少锐器伤的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院58名儿科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找出容易发生锐器损伤的环节,并分析原因.结果 所有护士均有接触患者血液、体液以及被利器损伤的经历,护士容易发生锐器损伤的环节较多,被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比较简单,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结论 儿科护士面临锐器伤危险,应充分认识锐器损伤的危害,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护理人员的自身健康和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5.
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与防范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袁秀萍  李红玲 《现代护理》2005,11(23):1979-1980
目的探讨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与防范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法对392名临床护士进行现况调查,收集有关污染锐器处理情况、锐器伤发生率、与锐器伤有关的操作、锐器伤意外后的处理及心理反应。结果83.3%的护士在2004年7月~2005年7月发生过锐器伤,与锐器伤有关的操作主要有套针帽,分离针头、处理针头等。护士在发生针刺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消毒和挤压伤口,50.6%的护士在发生锐器伤后感到害怕。结论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医院管理部门应从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建立完善的锐器伤报告反馈系统,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6.
傅耀华  陈芳  钟美芳 《护理研究》2005,19(22):2006-2007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Aiken等[1]报道,护理人员每年针刺伤发生率为80%.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常接触使用针、刀、剪、钩等医用锐器,是锐器伤的高危人群.为了解手术室护士锐器伤情况,探讨发生原因、防护措施,以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对58名手术室护士2004年锐器伤情况作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护士在注射、抽血、清洗器械时均有皮肤损伤的可能,锐器伤是导致职业感染的主要途径,因此应增强护士对锐器损伤危害的认识和增强自身防护意识.现对60名护士锐器伤相关因素的认识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锐器伤的危害及防护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调查分析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耀华陈芳  钟美芳 《护理研究》2005,19(10):2006-2007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Aiken等报道,护理人员每年针刺伤发生率为80%。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常接触使用针、刀、剪、钩等医用锐器,是锐器伤的高危人群。为了解手术室护士锐器伤情况,探讨发生原因、防护措施,以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对58名手术室护士2004年锐器伤情况作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杭州市江干区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情况,为制定预防锐器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江干区所属部分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锐器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此次共调查临床护士363名,其中有280名护士自参加工作以来至少发生过一次锐器伤,锐器伤的发生率为77.13%。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科室是治疗室和输液室。护士在实习期锐器伤年发生率61.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是医疗锐器伤主要群体,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特别是年轻护士预防锐器伤知识教育,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临床实习护士通过临床实习前的职业防护知识教育,锐器伤发生率明显减少,锐器伤发生后,正确处理率干预后较干预前好.方法 采用交谈和开放式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在2008年5月至2012年4月本院实习的护士发放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个人资料、锐器伤的时间、地点、原因、次数、个人防护措施、针刺伤后处理、相关防护知识等,共发出218份,回收218份,经相关人员审核,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分别统计锐器伤原因、次数、个人防护措施、针刺伤后处理、相关防护知识等;将其分为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干预前98人为对照组及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干预后120人为试验组.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论 2008年至2012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将职业防护知识教育纳入临床实习的岗前培训等多项干预措施后,锐器伤发生率明显减少,锐器伤发生后,正确处理率干预后较干预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