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4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及20例良性肿瘤患者同时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sIL-2R及TNF三项指标检测,结果表明,1.良性、恶性患者均有CD3值明显下降(P<0.05、p<0.0l),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0l),CD8值明显上升(P<0.001),并且良性高于恶性患者(p<0.05),cD4值恶性患者有下降趋势(p>0.05)。2.恶性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也高于良性患者(p<0。05)。3.TNF水平三组尚无明显差异(P>0。05)。4.三项检验指标与恶性肿瘤临床分期有一定相关趋势。提示:T淋巴细胞亚群、sIL-2R检测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TNF检测的临床意义尚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了46例颌面部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与25例正常健康人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显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P<0.0l)及正常健康人血清SIL-2R水平(P<0.0l),而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正常健康人血清SIL-2R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血清SIL-2R有可能作为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考核及预后判断的一个辅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口腔颌面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志君  吴瑞琼 《口腔医学》1997,17(3):123-124
本文对38例正常人及29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且涎腺混合瘤(临界瘤)、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的含量均有显著升高(p<0.01),但这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血清唾液酸检测的阳性率约为83%,提示血清唾液酸的升高可作为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通过采用ELLISA法对61份正常人血清及49份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血清进行癌胚抗原(CEA)含量测定,得出各组CEA含量结果(ug/L)。经统计学处理,正常人组(X±SD,2.94±1.55)与良性肿瘤组(X±SD,4.12±2.00)对比,P<0.01。正常人组与恶性肿瘤组(X±SD,5.75±2.77)对比,P<0.01。良性肿瘤组与恶性肿瘤组对比,P<0.05.血清CEA含量测定阳性率:良性肿瘤组为4.8%,恶性肿瘤组为25%。由此可以推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E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和良性肿瘤患者。本文实验结果提示,在口腔科临床开展血清CEA含量的测定,对诊断颌面部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生化方法测定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56例,良性肿瘤47例,并与35例正常人作对照。检测肿瘤患者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SA),总唾液酸(TSA)的含量。结果:恶性肿瘤组中LSA、TSA高于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LSA、TSA的值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TNM分期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其含量水平升高或明显下降对判定疗效预后有价值。在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ELLSA法检测了6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21例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病人,30例正常人的sIL-2R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病人sIL-ZR水平较良性肿瘤病人较正常人水平明显升高(P<0.001),良性肿瘤病人与正常人间无差异(P>0.05),且sIL-2R水平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sIL-2R作为监视机体免疫状态的一种指标可帮助诊断分析、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来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了70例口腔恶性肿瘤和40例口腔良性肿瘤患者唾液中CA-50抗原,并与70例正常人作对照,同时还对恶性肿瘤组中60例作血清CA-50测定.结果:恶性肿瘤组中唾液CA-50值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01)和良性肿瘤组(P<0.01).60例恶性肿瘤组血清CA50值仅见3例升高.提出唾液中CA—50检测对口腔癌的诊断较血清敏感.  相似文献   

8.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60名正常人。40例腮腺良性肿瘤和44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清β2-微球蛋白,血清铁蛋白,癌胚抗原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和血清铁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及良性肿瘤患者(P〈0.05),癌胚抗原含量在正常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腮腺恶性肿瘤阳性检出率。并分析了三项肿瘤标志物在腮腺肿瘤诊断  相似文献   

9.
用血浆D-二聚体(DD)单克隆抗对61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作血浆DD测定,结果表明,良性肿瘤组(n=20),未治疗恶性肿瘤(n=22)和恶性肿瘤治疗组(n=19)DD阳性率分别为25.0%,63.6%和21.1%,前两组间和后组间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血浆DD可作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分子标志物,血浆DD水平对恶性肿瘤预后可能有估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直接离心涂片法对4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和1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测定。肿瘤患者微核率(‰)为7.68±2.70,其中恶性肿瘤组为8.68±2.36,良性肿瘤组为5.33±1.92;健康人为1.60±0,97。经统计学处理,肿瘤组与对照组,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与对照组,良性肿瘤与对照组之间淋巴细胞微核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肿瘤患者染色体畸变明显高于健康人,恶性肿瘤患者染色体畸变又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11.
测定患者T细胞亚群及其之间的比例关系,能够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状况,对患者的病情,治疗、预后较为全面地掌握。作者应用OKT单克隆抗体(McAb)检测30例正常健康人和2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的OKT4(正常人48.32±8.45;患者27.41±7.89,p<0.01),OKT8(正常人19.82±6.46;患者32.15±7.14,p<0.01),OKT4/OKT8(正常人2.47±0.54;患者1.02±0.46,p<0.01),比值下降,表明口腔颌面部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2.
作者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了46例颌面部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与25例正常健康人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显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P〈0.01)及正常健康人血清SIL-2R水平(P〈0.01),而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正常健康人血清SIL-2R水平之间  相似文献   

13.
用血浆D二聚体(DD)单克隆抗体对61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作血浆DD测定,结果表明,良性肿瘤组(n=20),未治疗恶性肿瘤组(n=22)和恶性肿瘤治疗组(n=19)DD阳性率分别为250%,636%和211%。前两组间和后两组间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血浆DD可作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分子标志物。血浆DD水平对恶性肿瘤预后可能有估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正常人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全唾液和血清中TNF-α的含量,同时观察5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全唾液中TNF-α水平变化。结果可见:①全唾液中TNF-α含量正常组为12.61±5.30fmol/ml;肿瘤组为12.76±8.62fmol/ml,两者无显著性差异;②肿瘤组血清中TNF-α含量为21.64±3.26fmol/ml,全唾液中TNF-α含量为12.22±4.62fmol/ml,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4)。③5例手术前全唾液中TNF-α含量为12.76±8.62fmol/ml,手术后为11.9±10.57fmol/ml。从有限例数的结果提示尚不宜采用唾液检测来代替血清检测。  相似文献   

15.
@^67镓显像在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67镓显像在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1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前行^67镓局部显像,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之对照。结果 恶性肿瘤21例中^67镓显像阳性20例,阳性率95.23%;良性肿瘤20便,阳性3例,占15.00%。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 ^67镓显像是一种鉴别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总唾液酸(TSA)和脂结合唾液酸(LSA)含量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比色法同步检测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TSA和LSA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和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组血清TSA和LSA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P〈0.01),而健康对照组与良性肿瘤组之间血清TSA和LSA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ELISA法对70例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恶性者34例,良性者36例)和37例正常人血清DR-70^TM进行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67.65%,8.33%和8.11%经统计学处理,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和正常人组之间显著差异(P〈0.00)。还观察到在恶性肿瘤组中第三和第四期患者血清DR-70^TM水平较高。提示血清DR-70^TM检测对口口腔人颌面肿瘤的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枳和为一种有  相似文献   

18.
涎腺疾病手术前后唾液流量及免疫球蛋白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声荣  王秀丽 《口腔医学》1996,16(3):121-123
本文拟就涎腺疾病术后对涎腺功能的影响进行了临床研究,通过手术前后唾液流量及免疫球蛋白的测定观察和配对比较。结果发现术后唾液流量为腮腺明显减少(p<0.05),颌下腺减少不明显(p>0.05),舌下腺不减少(p>0.05)。良性肿瘤及炎性病变术后唾液明显减少(p<0.05)。恶性肿瘤减少不明显(p>0.05)。而免疫球蛋白含量在术后呈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SIgA、IgG无明显差异(p>0.05),Lys有明显差异(p<0.05)。因而提示,当某一侧涎腺切除后,可能导致混合唾液的流量减少,这是某些并发症的诱因,但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相对升高是一种有效的代偿,它对保护口腔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书平  丁继芬 《口腔医学》2003,23(5):276-278
目的 探讨唾液中癌胚抗原(CEA)和唾液酸(SA)含量在口腔颌面部鳞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LISA)法检测22例口腔鳞癌、22例口腔良性肿瘤患者、40例正常人的CEA和SA含量。结果 SA含量在正常人组与良性肿瘤组间、良性肿瘤与鳞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人组低于鳞癌组(P<0.01)。CEA含量在正常人组低于良性肿瘤和鳞癌组(P<0.01);在鳞癌和良性肿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开展唾液CEA和SA的测定,对诊断颌面部鳞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口腔科患者末梢血GSH-PX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兆民 《口腔医学》1998,18(3):116-117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是反映机体抗过氧化能力的指标之一.作者采用5’5—二硫对硝基苯甲酸(DTNB)间接比色法测定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22例GSH-PX63.17±7.39u/L,颌面部外伤患者11例86.39±11.25u/L,正常健康人20例123.81±28.54u/L,经t检验得知,恶性肿瘤组与外伤组之间差别显著(t=4.3778r=31p<0.001),恶性肿瘤组与正常健康人之间差别显著(t=3.0581r=40p<0.01)外伤组与正常健康人之间无差别(t=0.9201r=290.3<p<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