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大多数抗生素的安全性良好,但仍有许多抗生素伴有多种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的致命性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医师有必要更多地了解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以便临床上能更安全地使用抗生素。1血液系统1.1白细胞减少与血小板减少各类抗生素常可引发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而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最为常见。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唑(TMP-SMZ)中的磺胺甲唑是导致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的两种最常见的独立危险因素。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很少见。1.2贫血文献报道,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引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而TMP-SMZ则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02例采用过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患者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202例ADR患者中84例患者为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占所有ADR患者的41.58%;ADR累及变态反应患者居多,占45.24%,其次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少量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引起ADR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青霉素类占40.48%,头孢菌素类占59.52%。结论临床上合理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十分关键,同时治疗时要多注意观察、监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肾功衰尿毒症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出现精神异常或抽搐等脑病症状,探讨尿毒症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剂量和适应症。方法32例不同年龄尿毒症患者使用不同剂量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出现精神异常、抽搐、意识障碍等脑病表现后,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并及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结果2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临床死亡,30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完全缓解。结论尿毒症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应避免大剂量、长疗程使用,血液净化治理抗生素脑病有效。  相似文献   

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非典型β-内酰胺类等,为品种最多、研究进展最快、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大类药物.在世界抗生素市场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占主导地位.从第一个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G上市至今将近60年的历史,由于长期大量的应用,细菌对这类药物的耐药性比较严重.细菌产生耐药性机制很多,包括靶位结构或亲和力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住改变、细胞膜主动外排系统及细菌产生灭活酶等.而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为了解决产酶耐药问题,近年来通过研制耐酶的药物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途径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开创了广阔前景.本文论述了β-内酰胺酶分类、生物活性及各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作用特点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主要品种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最后步骤,要依赖转肽酶、羧肽酶和内肽酶的活性,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恰好抑制这些酶的活性,使得细菌胞壁无法合成,前体堆积,菌体崩解而死亡,这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杀菌作用的关键,保持此种作用,需要β—内酰胺环的完整性,因此改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构的重点,是设法保持β—内酰胺环的稳定性,由此演变出数目繁多的β—内酰胺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上海医科大学抗生素研究所(200093)张永信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类抗生素。其分子中都具有β-内酰胺环共同的结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非典型β一内酰胺类都属于该类品种。主要特点为:属于繁殖期杀菌剂;毒性...  相似文献   

7.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一样是抗生素的领先类群,从中得到许多对抗生素耐药的病原菌有作用的广抗菌谱有开发前途的好药物。β—内酰胺抗生素与氨基糖苷抗生素联合应用是协同作用最成功的实例之一,所以,获得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好药物将扩大已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用的可能性。β—内酰胺抗生素是细菌细胞壁合成的  相似文献   

8.
郑斌  刘茂柏 《海峡药学》2005,17(2):26-28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使用是减少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不同配比复方制剂体外体内抗菌作用的研究概况和最新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复方制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院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442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韩燕  陈娟  韩勇 《中国药房》2006,17(7):528-529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1年~2005年收集到的442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共有961例ADR报告,其中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6%;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其次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结论:应促进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吴家明 《淮海医药》2005,23(1):68-69
大肠埃希菌(EC)即是人体重要的正常菌群,也是机体感染灶分离率最高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鉴于EC对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国内外虽有较多报道,但对不同部位EC的耐药性则鲜有介绍。为深入了解EC对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尤其是不同部位分离EC对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差异。本用VITEK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AMS)检测了173株自尿液、粪便、痰液、血液及伤口分离EC对10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复合制剂使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苏州市某中医医院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复合制剂的临床使用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此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2005年—2009年该院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复合制剂使用的品种、规格、剂型、销售数量和总金额,对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占抗生素总金额的比例逐年增长,2008年达62.48%;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的总消耗金额比例则先增后减,2008年起呈明显下降趋势;两者金额比值由0.42降至0.13。2005年—2009年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的品种数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复合制剂金额进入该年度前10位的药物中分别有4,3,3,2,1种;在DDDs进入该年度前10位分别有3,2,2,1,1种。结论:该中医院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抗生素的监管及用药前的药敏监测以减少抗生素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由于抗菌药物所引起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医生的药物选择。例如,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以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氯霉素、磺胺等可以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利奈唑胺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等。正确认识各种抗菌药物所引起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及其机制,对于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引起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等,临床主要用于细菌性感染的预防与治疗。但由于临床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逐步增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是一类新的β内酰胺类药物,本类药物本身无抗菌作用,但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可使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的最小抑菌浓度明显下降,药物抗菌活性大大增强,并可恢复产酶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开发β内酰胺酶抑制剂、保护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调查,国内近几年开发出不少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  相似文献   

1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霍秀敏 《药品评价》2005,2(5):324-32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penicillins)与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以及近年开发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般来说,该类抗生素较为安全,不良反应少,但对特异体质的患者也可发生致命性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致使此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中受到限制。现主要针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性反应的发生机理、过敏反应与药物质量控制的关系、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的定义、来源、分类和分析方法,以及β-内…  相似文献   

15.
在具有不同作用方式的抗生素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选择性毒性,故曾是抗生素筛选的主要目标。在过去数十年中,已在真菌发酵液内发现了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自1971年发现了放线菌产生的头霉素(cephamycins)以来,诸如诺卡菌素(nocar-dicins)、碳青霉烯与克拉维酸之类具有新型骨架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已发现均可由放线菌产生。最近报道了许多由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预计它们将会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另一方面,作为新抗筛选的检测系统,敏  相似文献   

1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敏结果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资料及依据。方法:分别统计某综合医院检验科细菌室药敏试验检出菌对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试验结果和15种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用药频度(DDDs),结合药敏结果及DDDs值,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青霉素抗生素的耐药率极高,β-内酰胺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联合制剂,碳青霉烯类等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低。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舒他西林的用药频度(DDDs)分别列1-4倍。结论:青霉素类抗生素存在不合理应用,部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大量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投入临床使用,这类新的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和对β—内酰胺酶相对稳定的特点。然而随着临床上使用这类新的抗生素,也发现了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以及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性。本文(1)综述在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时革兰氏阴性细菌耐药性的产生,(2)阐述这种耐药的可能机制,(3)讨论这些发现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红 《上海医药》1995,(5):32-34
近年来,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已成为抗生素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它β-内酰胺类(如: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及氧头孢烯类等)。随着临床上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断应用,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亦呈增长的趋势。此类耐药的一个最重要机理是产生β-内酰酶。β-内酰胺酶能够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内酰胺环,从而使这类抗生素失去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酶处理法无菌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β—内酰胺娄杭生素的最佳无菌检查方法。方法:在薄膜过滤操作中,使用少量青霉素酶,使与残留在滤筒、滤膜上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并使之失活。结果:能有效消除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残留,确保实验质量。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可用于β-内酰胺类抗抗素的无菌检查。  相似文献   

20.
张素红  唐亚娟 《首都医药》2012,19(22):36-37
目的探析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分析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的剂型,阐述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结果与结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各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等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均有广泛的抑制作用,临床研究确认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合制剂,用于呼吸系统、腹腔、皮肤和软组织等感染的经验治疗有效,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热、院内感染也有效。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治疗混合感染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