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词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一理论乃是前贤医家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养生方法,为历代医家所重视,长期以来,它对于人们养生防病、抗老延年益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在此也略述己见,请同道指正。1积极主动的养生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告诉人们要按照四季阴阳变化的规律,调节自己的饮食、起居、情志等,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暖转暑,腠理开泄,人体活动量相对增多,阳…  相似文献   

2.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其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被视作中医季节养生的提纲圭臬,但对这八字的解读在内经研究中素有争议,其指导的季节养生方法也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3.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语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说道:“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历代医家常视之为养生防病的基本法则。然到底应当如何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非常重视顺应四时季节阴阳消长的变化而调养精神以达到健身防病之目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  相似文献   

5.
徐晓明 《陕西中医》2011,32(4):510-511
<正>1源流与发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高士宗在《素问直解》释为:"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  相似文献   

6.
张芬 《光明中医》2011,26(5):1045-1046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讲述的是春夏季节,宜保养阳气,秋冬季节,宜保养阴气,乃是前贤医家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养生方法,长期以来,它对人们养生防病、延年益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仅就这句话的摄食调护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魏勇军 《河北中医》2015,(2):265-267
<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源于《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两千年来,作为重要的治未病思想原则,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对指导正确养生、治疗起着积极作用,浅析如下。1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1历代医家不同解释1.1.1以阴阳生长收藏而论明代医家马莳及清代医家高士宗均从四时阴阳变化规律,顺养生  相似文献   

8.
浅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强  代强 《河南中医》2006,26(6):9-1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1注解纷纭,各有理据王冰从阴阳互制立论,在自然界,春夏之阳盛,继之以秋冬之阴;秋冬之阴盛,继之以春夏之阳,以  相似文献   

9.
《光明中医》2011,(9):1892-1892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更替,周而复始,其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刀。所以圣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相似文献   

1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现实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关于四时养生的指导原则,本文参考历代医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养生上的见解,从情志、饮食、起居阐述笔者的观点,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应以顺应阳气的生长收藏为本,注重修养心性,要有恬淡之性,饮食起居要效法天地、顺应四时。  相似文献   

11.
傅睿 《气功》2009,(4):302-303
中医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是“天人相应,顺应自然”,要求养生者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念。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暖,由暖转暑,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秋冬两季,气候逐渐变凉,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就春天养生而言,应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相似文献   

12.
中医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是“天人相应,顺应自然”,要求养生者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念。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暖,由暖转暑,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秋冬两季,气候逐渐变凉,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就春天养生而言,应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相似文献   

13.
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阴阳之气随着四时季节的变化而消长,这也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以养阳  相似文献   

14.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曰:“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  相似文献   

15.
<正>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理论,各家注解纷云,意见也不甚统一,其具代表性的有: 一主阴阳有余说,以饮食之寒温泻其有余。王冰说:“春食凉,夏食寒,以养子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二为阴阳不足说,主张适四时而补其不足。张介宾云:“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姚止庵谓:“不知春夏者阳  相似文献   

16.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吴伟 《河南中医》2004,24(9):16-16
《素问·四气调神论篇》中有这样一段话 :“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对于“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这一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 ,历代医家认识尚不一致 ,其主要观点有五 :一是以马莳、高世木式为代表 ,高世木式注曰 :“圣人春夏养阳 ,使少阳之气生 ,太阳之气长 ,秋冬养阴 ,使太阴 (当作“少阴”)之气收 ,少阴 (当作“太阳”)之气藏”。认为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 ,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一般认为这种说法最合经旨。二是以王冰为代表 ,认为养 ,即制也 ,春夏阳盛 ,故宜食…  相似文献   

17.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此思想的提出受到古今医家的高度重视 ,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 ,众说纷纭。笔者拟从各家的观点谈谈自己的见解。从《内经》的历代注家来看 ,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1)认为春夏之际要适应少阳、太阳之自然界气候的变化规律 ,顺其生长 (升浮 )之气 ,宜生宜长 ,养生养长 ,即“春夏养阳” ;秋冬要适应太阴、少阴之自然气候的变化规律 ,顺其收藏 (沉降 )之气 ,宜收宜藏、养收养藏 ,即“秋冬养阴”。如高士宗…  相似文献   

18.
《内经》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有矣"。四时阴阳,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善于养生的人,在春夏摄养阳气、秋冬蓄养阴气,以顺从四时阴阳的根本规律,若违反这个根本规律,就会伤伐生命之本。9月暑气渐退,正是我们调补的最佳时节。  相似文献   

19.
罗致强教授防治冠心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琼  金明华  罗致强 《新中医》2000,32(10):9-10
罗致强教授根据自己数10年的临床经验和体会,运用《素问》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提出对冠心病的中医防治方法。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蕴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倡导以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调摄阴阳,养生防病,即以预防为主的思想。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可以表现为一年四季中的同步相应,伴随四季的寒暑变化,人体的阴阳之气有盛衰、升降的区别。如李 《医学入门》有“人之气血,春升、夏浮、秋降、冬沉,应周天之定序,配四时之常度”,《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  相似文献   

20.
正春夏养阳是指在春夏阳气渐旺之时,顺应自然以调养阳气,从而达到调整阴阳,增强身体抗病能力的治疗方法。李玉兰工作室根据春夏养阳理论结合前人经验和多年临床体会,总结出独特的小儿三伏贴疗法。1理论基础春夏养阳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是指四时阴阳盛衰变化是自然万物生长收藏变化的根本,所以要在春夏季节顺应自然界生长规律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