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导航系统引导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在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上行对向透明角膜切口矫正术前角膜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 队列研究.选择35例(40眼)术前角膜散光度均大于1.0 D白内障患者为实验组,在表面麻醉下于最大角膜曲率子午线上做2.8 mm对向透明角膜切口;另选27例(30眼)术前角膜散光度均大于1.0 D白内障患者为对照组,在表面麻醉下于最大角膜曲率子午线上做2.8 mm单个透明角膜切口.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及平均角膜曲率的变化.根据Jaffe's矢量分析原理计算手术源性角膜散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对照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分别为(1.84±0.40)D和(1.49±0.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5,P<0.05).实验组分别为(1.89±0.74)D和(0.71±0.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3,P<0.05).术后3个月2组角膜散光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P<0.05).2组手术源性散光分别为(0.38±0.18)D和(1.55±0.84)D.对照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平均角膜曲率分别为(44.18±1.31)D和(44.14±1.3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0.05).实验组分别为(44.33±1.51)D和(44.29±1.5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P>0.05).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术中行对向透明角膜切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正角膜散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陆士恒  张忆  吕骄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6):1170-1171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下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患者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在角膜最大曲率子午线上做3.0mm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术前散光度数≤1.0D的144例156眼术前、术后3mo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散光的变化。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0mm角膜透明手术切口的术源性散光为0.77±0.53D。患者手术前后的散光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变化具有相关性(r=-0.69,P<0.01)。术前角膜散光≤0.25D者术后散光增大,其余组术后散光变小。结论:利用角膜地形图定位手术切口位置,可以改变超声乳化术后的角膜散光。对于散光范围在0.37~1.0D的患者更适合3.0mm的透明角膜切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白内障术中矫正角膜散光对人工晶状体度数预测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5例35眼,行上方切口超声乳化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减少,测量术前和术后3mo的角膜曲率及屈光状态。比较SRKⅡ,SRK/T,HolladayⅠ公式在使用术前和术后角膜曲率值计算的绝对预测误差。结果:手术前后平均角膜曲率增加0.30±0.81D,角膜散光度数减少0.70±0.71D,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相关性为(r=-0.554,P<0.01)。SRKⅡ,SRK/T,HolladayⅠ使用术前角膜曲率计算的绝对预测误差中位数分别为0.85D,0.73D,0.78D,公式间无统计学差异(χ2=4.474,P>0.05);使用术后角膜曲率计算则分别为0.72D,0.54D,0.46D,有统计学差异(χ2=7.758,P<0.05);3代公式在两种计算方法下结果有有统计学差异(Z=-2.208,-2.273,P<0.05)。结论:矫正角膜散光会引起角膜屈光度变化,导致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预测误差增大,计算公式尤其是3代公式的准确性下降,有必要对公式进行相应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4.
角膜切口矫正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的光学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矫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0.50~1.50 D)的光学质量和效果.方法 试验组为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5例(21眼),对照组为常规颞侧2.6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8例(21眼).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和5 mm瞳孔直径下手术诱导的角膜各高阶像差以及角膜点扩散函数.结果 随访3个月,试验组术眼裸眼视力≥0.8者15眼,对照组8眼(X2=4.709,P<0.05);试验组矫正视力≥1.0者17眼,对照组14眼(X2=1.109,P>0.05).试验组平均角膜散光度较术前减少(0.29±0.27)D,对照组较术前增加(0.03±0.53)D(t=0.018,P<0.05).手术诱导的角膜各高阶像差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0,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诱导的总高级散光像差分别为(-0.33±0.59)μm和(0.10±0.2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8,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角膜点扩散函数Strehl ratio值分别为0.023±0.043和0.008±0.012(z=-2.069,P<0.05).结论 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角膜光学质量优于常规颞侧角膜切口,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的理想术式(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354-356)  相似文献   

5.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散光角膜切开术疗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评价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散光角膜切开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将96例108眼患者按术前散光度数分为A(散光度数≤1.50 D)、B(散光度数>1.50 D)2组.其中A组60例(72眼),B组36例(36眼).2组患者均在最大屈光力径线上行透明角膜3.2 mm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后B组患者根据剩余散光度数在切口对侧角膜缘制一个穿透性弧形切口.结果 A组患者术前平均散光度数为(0.84±0.39)D.术后1个月、3个月平均散光度数分别为(0.82±0.46)D、(0.77±0.29)D,手术前后散光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前平均散光度数为(3.09±0.91)D,术后1个月、3个月平均散光度数分别为(1.86±0.87)D、(1.40±0.78)D,手术前后散光度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VECTrAK软件分析得A、B组患者矫正指数分别为1.00、0.92,手术成功指数分别为1.32、1.30.结论 透明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减少手术性散光的发生,联合角膜缘穿透性弧性切口松解术,还可以矫正术前散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术前伴有规则角膜散光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囊袋内旋转稳定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收集32例(47眼)角膜散光均大于1D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眼轴长度>25 mm).术前通过生物测量及软件计算确定IOL型号及放置轴位,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中将IOL准确放置于目标位置.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充分散瞳后裂隙灯照相,采用Adobe Photoshop软件行IOL轴位分析,记录各组术前、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角膜散光、预计残留散光、术后实际散光、IOL旋转度数及其他并发症.采用单项有序资料列联表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 术后3个月,91%患者UCVA大于0.5,显著高于术前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67,P<0.05).术前平均角膜散光为(2.11±0.83)D,预计残留散光为(0.31±0.26)D,术后3个月残留散光为(0.44±0.35)D,术前、术后散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8,P<0.05).预计残留散光与术后3个月实际散光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P>0.05).术后3个月IOL旋转度数为(3.75±1.39)°,其中旋转度数>5°的有3例(占 6%),无旋转度数超过10°的病例.结论 Toric IOL能有效地矫正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角膜散光,预测性强,且植入后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患者术后获得更好的裸眼远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可植入式角膜接触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后角膜曲率及散光的变化,并进行比较,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视觉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收集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34例(52眼)为A组,同期行ICL植入术的患者26例(52眼)为B组,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使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测角膜前后表面曲率、角膜散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角膜前表面曲率、角膜后表面曲率、角膜前表面散光、角膜后表面散光及角膜总屈光力与总散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数值变化值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曲率及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34、0.427),角膜后表面曲率、角膜后表面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00)。B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曲率及前表面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75、0.446),角膜后表面曲率及后表面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6)。A组与B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曲率差值、角膜前表面散光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34、0.841)。A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差值、角膜后表面散光差值均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22)。A组与B组手术前后角膜总散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ICL植入术对角膜前表面曲率及前表面散光的影响较小,但是对角膜后表面曲率及后表面散光的影响较大,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较ICL植入术对角膜后表面曲率及后表面散光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对称性角膜切开术(AK)治疗伴有高度散光患者的安全、有效、可预测性。方法对27例(38只眼)散光>2.00 D伴随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AK。分别记录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角膜散光、角膜地形图和IOL-Master。结果术前和术后曲率性散光的平均度数为(3.30±1.52)D和(1.59±1.20)D(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平均裸眼视力为0.28±0.23和0.55±0.28(P<0.01),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61±0.32和0.75±0.2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AK角膜散光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矫正曲率性高度散光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我国白内障人群角膜前表面球差的分布特点,探讨年龄、角膜散光、角膜非球面Q值、平均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等因素是否对角膜前表面球差产生影响,为白内障手术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使用iTraee像差仪测量572例572眼角膜前表面球差、角膜非球面Q值、平均角膜曲率,使用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分析角膜前表面球差的统计学分布特征及其与年龄、角膜非球面Q值、平均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及眼轴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角膜前表面球差为(o.25±0.08)μm,与年龄、角膜散光不相关(P〉0.05),与角膜非球面Q值和平均角膜曲率正相关(P〈0.05),与眼轴长度负相关(P〈0.05)。角膜非球面Q值(Beta=0.837,P〈0.001)、平均角膜曲率(Beta=0.250,P〈0.001)对角膜前表面球差有显著性影响。按角膜非球面Q值分为3组(G1:-1〈Q〈0;G2:Q=0;G3:Q〉0),各组间角膜前表面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前表面球差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且其与角膜非球面Q值、平均角膜曲率正相关,与眼轴长度负相关,受角膜非球面Q值和平均角膜曲率影响显著,所以白内障术前精确测量角膜前表面球差对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个体化选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郭立涛  董微丽  张铁民 《眼科新进展》2011,31(2):154-156,159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T"形切口矫正术前角膜散光的作用。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9例(46眼),所有患者术前角膜散光度(角膜地形图检查)均>2.00D。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A组18例(23眼),B组21例(23眼)。A组患者行透明角膜3.0mm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患者首先完成同A组的手术操作,然后以最陡峭子午线为中心,可调钻石刀作成对横切口,即"T"形切口。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者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情况及散光轴向。结果 A组患者术前平均角膜散光度数为(2.43±0.34)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平均角膜散光度数分别为(2.53±0.31)D、(2.46±0.27)D、(2.41±0.28)D,手术前后散光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患者术前平均角膜散光度数为(2.44±0.45)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平均角膜散光度数分别为(1.85±0.58)D、(1.46±0.46)D、(1.36±0.47)D,手术前后散光度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各时间点A组与B组平均角膜散光度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角膜散光低于A组。两组术后各时间点手术源性散光、散光轴向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角膜散光>2.00D的患者在行白内障手术时联合角膜"T"切口,矫正了部分术前散光,视力恢复好,提高了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江西近视激光手术人群角膜前表面非球性参数(Q值)的分布特征,并分析Q值与其他参数如屈光度、角膜平均曲率、角膜散光、像差、年龄等凶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Orhscan- Ⅱ角膜 地形图仪(Bausch & Lomb)K&Q计算软件获得411例近视患者822只眼角膜6mm分析区域的Q值和K值,使用Zywave波前像差仪获取完全的像差分布图像.按性别不同分为男性组(188例376只眼)和女性组(223例446只眼).按照近视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高度三组.按年龄分为Ⅰ组(17~25岁)、Ⅱ组(26~34岁)、Ⅲ组(35~44岁)三组.并对性别间、不同程度近视、不同年龄组间Q值的差别,总体Q值的分布及与其他参数如屈光度、角膜平均曲率、角膜散光、像差、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11例822只近视眼角膜Q值呈正态分布,总体Q值平均为-0.148±0.120,男性为-0.130±0.128,女性为-0.163±0.110,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9,P<0.01).不同程度近视组间角膜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34,r=0.239,P>0.05),Q值与近视屈光不正度数间无明显相关;不同年龄组间Q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67,P<0.05),26~ 34岁和35~44岁组间角膜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值与平均角膜曲率、角膜散光、高阶像差(RMSh)和水平彗差(C8)间均有统计学的相关性,尤其与球差(C12)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但与其他参数如总体像差(RMSg)、垂直彗差(C7)、角膜直径、角膜厚度、眼压、年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适宜激光手术的江西近视人群Q值呈正态分布,大部分人群的角膜曲率由中央到周边逐渐变平.角膜Q值与近视程度无关,个体间变异较大.Q值与平均角膜曲率、角膜散光、高阶像差(RMSh)和水平彗差(C8)相关,Q值和球差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别间角膜Q值有统计学差异性,不同年龄组间的角膜Q值有统计学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圆锥角膜患者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后角膜前表面非球面形态(Q值)的改变以及SimK值的改变。方法 收集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25人43只眼,选配合适的RGP,分别于配戴前及配戴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测定其矫正视力,并进行OPD-scan角膜地形图检查,采集角膜中央散光值、SimK值、Q值等参数,分析Q值及SimK值随配戴时间的变化,SimK值改变与角膜Q值改变有无相关性。结果 患者配戴RGP前,角膜散光值、Simk值、Q值分别为-6.03±2.66、50.12±5.65、-2.29±1.17。配戴RGP 3个月后角膜散光值、Simk值、Q值分别为-4.07±1.97、49.47±5.55、-1.62±0.95。角膜散光值、Simk值、Q值在配戴RGP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mK值改变与角膜Q值改变有着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98。配戴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角膜散光值,Simk值,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GP为圆锥角膜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视力矫正,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角膜前表面的形态,从而控制圆锥角膜病情的发展。这种改变在配戴后3个月较为明显。随着配戴时间的延长,角膜散光值,Simk值,Q值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近视眼角膜前表面形态(角膜曲率、高度、非球面性)与角膜高阶像差的相关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近视患者57例(57眼),球镜度-1.50~-6.00D,平均(-3.88±1.12)D,柱镜度0~-3.50 D,平均(-0.59±0.58)D,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获取角膜表面变异系数(ISV)、角膜高度的非对称指数(IHA)、非球面系数(Q值)及角膜前表面像差,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ISV、IHA和Q值与角膜高阶像差的相关关系.结果 ISV与角膜垂直彗差(Z3-1)、水平彗差(Z3+1)均呈正相关(r=0.389,P=0.003;r=0.594,P<0.001),与角膜球差(Z40)呈负相关(r=-0.400,P=0.002);ISV与角膜的三阶像差(S3)呈正相关(r=0.683.P<0.001),与角膜的四阶像差(S4)呈负相关(r=-0.373,P=0.004).IHA与Z3-1、S3呈正相关(r=0.446,P<0.001;r=0.445,P<0.001).Q值与Z40、S4呈正相关(r=0.849,P<0.001;r=0.761,P<0.001),与角膜的五阶像差(S5)呈负相关(r=0.280,P=0.035).结论 角膜表面曲率变异越大,角膜的三阶像差越大.角膜表面高度上下越不对称,角膜垂直彗差越大.Q值越大,即角膜形状越偏向扁椭圆形,角膜球差越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段马凡综合征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的角膜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马凡综合征组45例84眼和对照组84例84眼列入研究,前者按年龄分为两组:儿童组(5 ~14岁)49眼和非儿童组(>14岁)35眼.使用Pentacam测量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和中央角膜厚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马凡综合征组患者角膜变平、散光增大,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00).马凡综合征患者角膜前表面曲率儿童组为(40.02±1.42)D,非儿童组为(41.03±1.57)D;角膜后表面曲率儿童组为(-5.71±0.23)D,非儿童组为(-5.89±0.31)D;总角膜散光儿童组为(-1.71±0.84)D,非儿童组为(-1.34 ±0.78)D,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前表面散光儿童组高于非儿童组(P=0.017),而后表面散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77).儿童组总角膜散光和角膜前表面散光以顺规散光(69.39%)为主,而非儿童组顺规散光和斜向散光的比例相当.两组角膜后表面都以逆规散光为主(儿童组占85.71%,非儿童组占77.14%).以角膜前表面散光估计总角膜散光时约有一半的患者会高估约0.32 D.结论 马凡综合征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角膜变平、散光增大.儿童组角膜更扁平,总角膜散光和角膜前表面散光值较高,以顺规散光为主.马凡综合征患者的角膜后表面散光值较稳定,以逆规散光为主.忽视角膜后表面散光,以角膜前表面散光值估计总角膜散光时易高估.  相似文献   

15.
单眼高度近视患者眼前节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高度近视眼眼前节形态的结构特点,探讨高度近视眼与中低度屈光不正眼的眼前节形态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单眼高度近视患者23例(46眼),年龄(24.1±12.4)岁(范围8~49岁),屈光参差(8.73±4.73)D(范围1.62~16.75 D),进行双眼间的对照研究,高度近视眼(屈光不正度数高于-6.00 D)为高度近视组,对侧眼(屈光不正度数在-5.75 D之内)为对照组.用A型生物超声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和眼轴长度,Pentacam眼前节三维分析仪测量角膜前后表面曲率(中央区角膜最大与最小子午线角膜曲率的平均值)或曲率半径、角膜前后表面非球面形态(30°范围的平均Q值)、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前房深度、前房角及前房容积.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配对t检验用于双眼间的参数比较,直线相关用于两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 高度近视组的眼总散光、眼轴长度及跟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AL/CR值)分别为(1.43±1.26)D、(27.45±1.63)mm及3.60±0.22;对照组的眼总散光、眼轴长度及AL/CR值分别为(0.93±0.92)D、(24.19±1.41)mm及3.16±0.12,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2.539,P〈0.05;t=8.606,P〈0.01;t=8.167,P〈0.01).高度近视组的角膜前、后表面曲率,角膜前、后表面散光,角膜前、后表面非球面系数Q值,前房深度,前房角及前房容积分别为(44.1±1.8)D、(-6.3±0.3)D,(1.4±1.0)D、(0.3±0.2)D,-0.35±0.13、-0.16±0.18,(3.12±0.30)mm,(38.7±4.2)°及(178±37)mm^3;而对照组的上述参数分别为(44.1±1.8)D、(-6.4±0.3)D,(1.3±0.8)D、(0.4±0.2)D,-0.33±0.10、-0.20±0.19,(3.08±0.32)mm,(38.8±5.8)°及(175±40)mm^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长度与等效球镜度在高度近视组和对照组均显示了高度线性相关关系(高度近视组r=0.662,P〈0.01;对照组r=0.618,P〈0.01).在高度近视组和对照组,角膜顶点曲率半径与等效球镜度无相关性(高度近视组r=0.287,P〉0.05;对照组r=0.261.P〉0.05).结论 高度近视眼与中低度屈光不正眼眼前节形态无明显差异,而眼轴长度存在明显差异,高度近视眼眼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地形图及散光度的改变。方法对56例(56眼)翼状胬肉行手术切除,分别于术前、术后使用角膜地形图仪进行检测,记录术前、术后第3个月的角膜地形图主要参数、最佳矫正视力,术前和术后以角膜地形图及综合验光仪验光法确定角膜散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角膜地形图检查平均散光:术前为(5.14±3.12)D,术后为(3.19±2.44)D,术后散光较术前减少,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验光仪验光平均散光:术前(1.91±0.64)D,术后(1.12±0.71)D,术后较术前亦有所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地形图参数:平均中央角膜曲率术前(42.94±3.13)D,术后(44.72±2.94)D;平均角膜几何中心与视轴中心距离术前(1.17±1.26)mm,术后(0.64±0.41)mm;平均角膜表面形态系数SF术前0.53±0.17,术后0.31±0.14;平均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CIM术前3.29±1.35,术后2.01±1.04;上述参数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最佳矫正视力 :术前4.73±0.31,术后4.92±0.2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能明显减少角膜散光,改善术前角膜地形图的不规则形态,有利于提高视力和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飞秒激光联合对称弧形角膜切口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研究。收集43例(57眼)白内障合并≥0.75 D角膜规则散光的患者,均行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中同时采用对称弧形角膜切口矫正角膜散光。弧形切口设置在角膜直径中央8.0 mm处,深度为角膜厚度的85%,术中开口器分离弧形切口。术前及术后均采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记录角膜散光。采用Alpins矢量法分析术后角膜散光变化,并分析散光类型、年龄与散光矫正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术中及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角膜穿透、上皮损伤、角膜上皮增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前患眼角膜散光为(1.23±0.31)D,术后3个月患眼角膜散光下降到(0.85±0.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5,P=0.000)。对患者手术前后角膜散光的变化进行矢量分析,结果显示,目标诱导散光为0.80~2.10(1.23±0.31)D,手术诱导散光为0.00~1.80(0.68±0.45)D,差异向量为0.26~1.70(0.89±0.42)D,矫正指数为0.00~1.01(0.55±0.27),理想值为1,提示总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巩膜瓣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及术后屈光度稳定的时间.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眼科收治的7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为联合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患者40例40眼,对照组为单纯小梁切除术者30例30眼.检查记录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可调整缝线拆除前)、1个月、3个月的角膜地形图、角膜曲率、屈光度及眼压情况.结果 术后2组各时间点屈光度及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1周角膜散光:试验组(3.80±1.31)D和对照组(1.42±0.32)D与术前(1.48±0.79)D、(1.12 ±0.36)D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角膜散光术后1个月(1.50±0.71)D、(1.24 ±0.31)D及3个月(1.36±0.61)D、(1.09±0.34)D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试验组与对照组角膜散光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及3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角膜散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虽较术后3个月时偏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对照组顺规性散光眼数分别是33眼、22眼(P=0.36).结论 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术后1周(可调整缝线拆除前)角膜散光度数明显增加,术后1个月散光度数明显减少,至3个月趋于稳定,术后3个月时角膜散光以顺规性散光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