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外针灸文献的发展及其现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霍刚  晋志高 《中国针灸》2006,26(6):424-426
通过检索最具权威性的医学文献数据检索系统MEDLINE,对2006年以前有关针灸学术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杂志种类的数量和发表学术文章的多少进行排名,旨在了解世界文献在世界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彭力  彭锐  赵大贵 《中国针灸》2004,24(7):503-505
本文结合笔者在德国汉堡医院的针灸交流工作,对针灸在德国大型康复医院的开展情况作了较详细介绍,总结了治疗病种、患者职业分布、疗效等,简要介绍了德国针灸从业者概况.回顾针灸在德国发展简史的同时,展望了针灸在德国良好的发展前景,提出针灸专业人才只有把握文化、心理差异,提高德语水平并提高针灸疗效,才能顺应针灸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针灸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孙华 《中国针灸》2006,26(4):233-235
我国针灸医学存在问题表现为:其现代化进程有偏离中医理论指导的倾向;其国际化进程缺乏立法保障;针灸科治疗病种逐年减少、专业机构萎缩、低廉治疗收费和针刺与艾灸相互脱节使学科发展缓慢;针灸医师收入低下使大量人才外流;国际针灸人才培养缺乏系统科学性。为此,应采取以下对策:应抓住针灸国际化发展机遇,以疑难病为重点,开展规范化、标准化的科研,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通过加大投入和人才培养等措施加强针灸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4.
针灸医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一枚瑰宝,而且早已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6世纪针灸医学即已传入朝鲜,并以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为教材传授针灸医学;公元562年,我国吴人智聪携带《明堂图》及《针灸甲乙经》等书东渡日本,公元701年日本开始设立针灸科;公元17世纪末,针灸传到欧洲。新中国成立后,针灸的对外交往与日俱增,特别是针刺麻醉的成功实施,吸引了大批西方学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针灸医学已全面走向世界。笔者在国际交往中深深体会到,中国的针灸医学在发展,国际上的针灸热来得更迅猛。针灸的教育形式可谓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 来华学习  相似文献   

5.
李沛  杜野岚  刘梅 《中国针灸》2005,25(4):275-279
德国是西医学的重要发源地,而传统的中国针灸在德国则倍受瞩目,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几经起伏,终渐日盛.本文简要回顾了针灸在德国发展的历程,对德国目前的针灸水平、针灸医疗保险、针灸研究、针灸临床、针灸机构、针灸杂志及针灸发展趋势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作者就“竞争现状与未来较量”、“瞄准战略目标全方位进取”、“突破口—工具致革”、“工具革新的可行性”等问题,从医学竞争角度出发,对发展针炙战略提出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7.
中国针灸在瑞士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石良 《中国针灸》2004,24(4):283-285
该文介绍了目前针灸在瑞士的发展情况.瑞士全国共有163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针灸医疗服务,针灸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在瑞士从事针灸治疗工作的人员主要有三类:一类是通过与中国有关医疗机构合作从中国引进的专业针灸人才;第二类是爱好针灸的瑞士西医医生;第三类是欧洲自己培养的一些缺乏现代医学理论基础的治疗师.这三类人员都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支持.在瑞士,针灸临床的常见病种与中国国内有较大区别.关于医疗保险支持情况,瑞士是欧洲各个国家中医疗保险系统对针灸(中医)项目支持力度最大的国家.瑞士有3家取得政府教育部门认可的中医教育机构,学制3年,瑞士联邦政府目前尚未出台有关的执业资格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8.
李沛  杜野岚  刘梅 《中国针灸》2005,25(5):333-336
(上接第4期) 6针灸机构 目前在德国有不少设置在大学的中医针灸工作小组、针灸协会和针灸培训点,这里主要介绍-些知名的针灸机构.  相似文献   

9.
香港针灸医学发展大事记(1932—199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永光 《中医杂志》1998,39(8):500-501
香港第一个针灸学术团体是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香港分社(总社设在江苏省无锡),1935年成立,主持人是当时香港东华医院第一任中医长卢觉愚。学社于1970年在香港重组,由卢觉愚任名誉社长,谢永光任社长。1979年该社改称香港中国针灸协会。卢觉愚于1932年11月21日加入无锡中国针灸学研究社,是香港中医界向该社报名进修针灸学之第一人。他的第一篇针灸论文完成于1934年,题为“突眼性甲状腺病针效之研究”。发表在无锡中国针灸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针灸学科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石学敏 《中国针灸》2005,25(4):225-226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2 000多年前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近年来,针灸学科不断地吸收现代科学知识,增加了自身的科学内涵,从而成为祖国医学的代表学科,首先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新世纪已经到来,针灸医学将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世纪的医疗保健中充分发挥针灸医学的作用,则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郭君双 《中国针灸》2006,26(10):745-748
马继兴先生(1925-)是我国著名的医史家及中医文献学奠基人,是针灸学领域中的辛勤耕耘者。60多年来在针灸学领域中成就卓著,在腧穴学、经络学研究中多有建树。出版《简明针灸正骨》《针灸疗法刺激点解剖位置参考图》彩色教学挂图、《针灸铜人与铜人穴法》《敦煌古医籍考释》《出土亡佚古医籍研究》等著作对针灸史及针灸文献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毛发生  王惠珠 《中国针灸》2003,23(8):485-488
目的:探析针灸英译句子的基本特点及其翻译技巧。方法:从时态、语态、语气、条件句、祈使句、句子结构、文体等方面找出针灸英译句子的基本特点,从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音意结合法、西医借用法、释义法等方面分析汉英针灸翻译的方法。结论:针灸英译句子是有其自身特点的,所探讨的翻译技巧能够满足针灸汉英翻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Wang QY  Zhuang LX 《中国针灸》2012,32(6):481-483
从针刀器械发展、针刀运作模式、针刀理论创新3个方面探索针刀疗法的发展对针灸学科的启示。结果表明针刀疗法发展迅速,源于重视器具的发展、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与融合、注重理论创新。针灸学科的发展亦应重视这3个方面,针刀疗法的发展为针灸学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针灸临床工作发展的管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巩荪 《中国针灸》2005,25(6):373-375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我国古老针灸医学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历了整整半个世纪,尤其是20世纪后2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58年首批5个中医学院的成立和西医学习中医政策的贯彻,到今天几乎所有各级医院都有针灸科或专职针灸医师,大大拓宽了针灸的适应证;WHO在1978年和1997年先后两次分别推荐43种和63种病症,建议各国用针灸治疗;我国针刺麻醉的成功,掀起了世界范围的针灸热,也大大推动了我国针灸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的发展,加上一批批针灸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毕业也加快了针灸学术水平的提高;WHO在我国建立的3个针灸合作中心和世界针联(WFSA)的成立及其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把针灸医学传播到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也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国际交流,保持了针灸热的持久不衰.  相似文献   

15.
针灸传入美国30年回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永明 《中国针灸》2004,24(12):865-868
介绍了中国针灸传入美国的过程,针灸在美国的发展及所遇到的历史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高汉义  王燕 《中国针灸》2006,26(11):799-800
从针灸方法、患者接受程度、治疗效果等方面介绍了针灸在塞舌尔共和国的应用情况,分析认为针灸疗法在塞舌尔的优势病种是疼痛类疾病,尤其是腰、膝骨性关节炎类疾病,指出针灸在当地的应用受到对针灸的认识、医疗体制、针灸自身的问题及所派遣人员的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宋代社会背景对针灸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政府高度关注针灸学的发展,提高针灸学的社会地位,专门校勘整理出版针灸古籍,组织专家学者编纂针灸专著,在太医局开设针灸专业,铸造针灸铜人,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等方法,使针灸学得以流传与普及。宋代政府采取发展针灸的措施方法及其科学技术的创新促进了针灸学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8.
吴中朝 《中国针灸》2003,23(6):363-365
中医针灸在埃及传播应用已有30多年历史,从民间交流到政府合作,使中医针灸在埃及不断得到发展。中埃两国中医针灸合作前景广阔。现今埃及病人普遍愿意接受针灸治疗。埃及目前尚未建立正规针灸教育体系,其学习针灸途径不一。针灸临床开诊从业形式多样,临床水平参差不齐,普遍有待提高。政府目前尚未有正式中医针灸法规出台,业内人士对于针灸立法管理呼声很高,行业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