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常规抗心衰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仍然没有控制甚至加重的状态。近年来,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研究不断深入,其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与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合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与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合用、拟肾上腺素药与血管扩张剂合用、应用β受体阻滞剂等。收集近来难治性心力衰竭治疗相关文献,分析其治疗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麻黄汤的发汗作用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麻黄汤的发汗机制。方法:以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A)、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AD)、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β1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为工具药,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麻黄汤给药后30min对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的发汗作用。结果:麻黄汤具有发汗作用。NA0.39mg/kg抑制发汗,1.56mg/kg能完全阻断麻黄汤的发汗作用。AD0.1mg/kg抑制发汗,0.4mg/kg能完全阻断麻黄汤的发汗作用,虽然汗管明显扩张,但未见分泌现象。酚妥拉明对麻黄汤的发汗起促进作用,并且随着酚妥拉明剂量的增加,发汗作用越来越显著。普萘洛尔对麻黄汤的发汗有抑制作用,随着普萘洛尔剂量的增加,发汗作用减弱。阿替洛尔对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无影响。结论:麻黄汤的发汗作用与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激动α受体,可以抑制发汗;拮抗α受体,可促进发汗。激动β受体,可导致汗腺导管的扩张;拮抗β受体,可抑制发汗,但不是通过激动β1受体实现的,可能是通过β受体的其他亚型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艾灸足三里穴影响空腹猫胃运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霍耳效应慢性记录胃运动的方法,观察艾灸“足三里”穴对清醒空腹猫胃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艾灸“足三里”穴对空腹猫胃运动主要表现为增强效应,使胃运动波幅升高(P〈0.05)。实验又采用阻断受体和耗竭递质的方法,分别给空腹猫耳缘静脉注射胆碱能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肾上腺素能α-、β-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心得安及阿片受体阻断剂纳络酮,给予利血平耗竭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递质,结果发现,艾灸“足三里”弱强胃运动与外周胆碱能M-受体有关,与外周肾上腺素能α-、β-受体及阿片受体关系不大,与儿茶酚胺、5-羟色胺递质无关。采用迷走神经切断术,切断单侧颈部迷走神经,艾炙增强效应消失,认为此艾灸增强效应的传出途径是迷走神经,并且可能是迷走神经中的胆碱能兴奋性纤维。  相似文献   

4.
碳纤微电极伏安法测定电针大鼠尾核多巴胺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能镇痛并与中枢乙酰胆碱(ACH)、儿茶酚胺(CA)、5—羟色胺(5—HT)、脑啡呔等有密切关系,很多实验认为ACH、5—HT、脑啡肽是有利于针刺镇痛,为镇痛的物质基础之一.对CA的研究资料结果不一,因为CA包括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三种不同介质,它们各有自己的神经通路和受体并有明显的部位特异性,因此CA在中枢作用比其他介质更为复杂。实验证明α受体有对抗针刺镇痛作用,β受体有利于针刺镇痛,DA有的认  相似文献   

5.
我们以前曾观察到,视前区注入6-OH-DA选择性损毁儿茶酚胺神经末梢可以加强针刺镇痛作用,提示视前区儿茶酚胺可能参与针刺镇痛作用。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针刺镇痛时视前区灌流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和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并分析NA参与针刺镇痛的可能受体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一些报告指出,中枢儿茶酚胺类神经介质对针刺镇痛可能有某种对抗作用。本工作中应用了儿茶酚胺合成抑制剂α-甲基酪氨酸(α-MT)和α受体阻断剂酚苄明两种药物,降低中枢儿茶酚胺的功能活动,观察其对大鼠电针镇痛的影响。脑室注射α-MT_2毫克,不同时间处死动物测定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含量,发现在注射后4小时,脑内NE和DA分别降至原水平的63%和65%,以后逐渐回升,8小时已基本恢复正常。脑  相似文献   

7.
温里药抑制离体肠管活动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六味抑制肠管活动性温里药对烟碱、毒扁豆碱、乙酰胆碱、酚妥拉明、利血平、氯化钡和组胺引起的离体小肠活动的影响。实验表明,吴茱萸、干姜和丁香能抑制上述七种药物所致的离体小肠活动。花椒和荜澄茄能抑制烟碱、毒扁豆碱、乙酰胆碱、组胺、酚妥拉明和氯化钡所致的离体小肠活动。白胡椒抑制烟碱、毒扁豆碱、乙酰胆碱和组胺所致离体小肠的活动。推测吴茱萸,花椒、干姜、丁香、荜澄茄和白胡椒均以抗胆碱样作用和抗组胺作用抑制肠管活动。此外,花椒和荜澄茄的抑制肠管作用还可能与促进肠管儿茶酚胺能神经释放儿茶酚胺有关。吴茱萸、干姜及丁香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和α受体关系不大。吴茱萸可能直接兴奋β受体。  相似文献   

8.
作者研究了生物样品中儿茶酚胺在进行HPLC分析前的提纯方法,以简化其操作步骤,提高了其检测的灵敏度和回收率。具有1,2-二醇基团的化合物容易与硼酸盐构成复合物。儿茶酚胺与适当的硼酸盐构成的复合物能有效地吸附于固定相,或被提取入有机溶媒中。本文介绍应用带有荧光检测器的HPLC测试了不同硼酸盐、缓冲液及其pH、提取溶媒等对提取4种儿茶酚胺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1-多巴的影响。并用各种生物样品如大鼠组织和人  相似文献   

9.
针刺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胺类(monoamines)神经递质对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功能、内脏功能、应激反应,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起着协调作用。单胺类神经递质由儿茶酚胺类(catecholamines)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等组成。儿茶酚胺主要包括肾上腺素(e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前已报导,给家兔脑室注射6-羟多巴胺(6-OHDA)化学性破坏中枢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后,可明显减弱或取消针刺所引致的正常动物免疫反应增强作用。但这种作用是由于中枢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所特有,拟或是6-OHDA 神经毒剂的一种非特异性损伤作用所引起?这是需要加以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们应用侧脑室注射二羟苯系氨酸(Dihydroxy Phenylserine,DOPS)以,增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以及电刺激大鼠兰斑核(Locus Coeruleus,LC)区,以增强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功能活动两种方法,来进一步探讨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在调节针刺免疫反应中的确切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冠通胶囊对小鼠减压缺氧,大、小鼠脑缺血时血中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 ICR 小鼠在水合氯醛麻醉下,于真空瓶中减压10 min 造成缺氧或 SD 大鼠、ICR 小鼠分别结扎双侧带迷走神经的颈总动脉20、8 min 造成脑缺血,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联合检测法测定缺氧、缺血动物血浆中儿茶酚胺水平。结果:缺氧、缺血小鼠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浓度显著增加(P<0.01),灌胃冠通胶囊1h 后缺氧小鼠血浆肾上腺素水平、缺血小鼠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下降,大鼠脑缺血20 min仅见肾上腺素水平增加(P<0.05)。结论:小鼠缺氧或脑缺血可使交感神经激活导致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冠通胶囊可拮抗之。  相似文献   

12.
人脑内具有吗啡样活性的多肽,称为阿片样肽.阿片样肽包括内啡肽、脑啡肽和强啡肽三种.阿片受体有多种亚种,一般分为μ、κ、δ、σ.激动不同受体产生不同效应,μ受体激动与欣快感、呼吸抑制和成瘾性有关;κ受体激动与脊髓水平的痛觉抑制并伴有缩瞳、镇静等有关;δ受体激动与焦虑幻觉心脏兴奋效应有关;σ受体及其它受体的生理效应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TH)分泌增加,而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心脏,并增加心脏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而伴发各种类型心律失常。一般以房性心律失常最常见,主要是房颤和房性期前收缩,其发生原因为:甲亢时心房肌较心室肌有较高的β-肾上腺素受体密度,心房肌、心室肌自主神经支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男性射精生理学机制十分复杂。正常的射精活动有赖于精神、神经、内分泌和生殖器官解剖生理的完整性和协调性。下丘脑对于射精起着主要的作用 ,射精活动受到脑内儿茶酚胺系统和 5 -羟色胺系统的调节 ,前者为射精的激活系统 ,后者则为射精的抑制系统。泄精、射精和射精时尿道内口闭锁均由交感神经 ,特别是以α -肾上腺素能受体机制调节 ,这是射精障碍治疗上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述平喘药物近年来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平喘药物新剂型的临床应用等进行分析。结果:平喘药物有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M胆碱受体阻滞药、茶碱类药物及其新剂型、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吸入药和脂类炎性介质抑制剂等。结论:新型抗哮喘药物临床使用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药物依赖性较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现代医学证明,焦虑、易怒等负性情绪会使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全身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导致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直接影响着糖尿病的转归、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7.
临床观察发现,更年期阴虚心火旺患者尿儿茶酚胺增高,阴虚肝火旺患者尿17-羟皮质类固醇增高,阴虚心肝火旺患者两者均增高。且阴虚火旺各组患者,反映中枢儿茶酚胺水平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比值均高于正常。运用更年新方治疗后,在改善症状的同时,以上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2%。分析本方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中枢儿茶酚胺水平,从而抑制交感—肾上腺髓质和交感—肾上腺皮质系统的过度兴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并心肌损伤与交感活性亢进关系,以期明确其发病机制,寻找有效防治方法。方法选取80只日本大耳白兔,采用改良胰弹性蛋白酶诱导动脉瘤方法制作动脉瘤模型,根据心肌酶谱、心电图变化等筛选心肌损伤动物并以此分为心肌损伤组和非心肌损伤组,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术前及术后1,2,3周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浓度。术后3周处死动物,染料法荧光定量测定兔心肌组织中β2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表达情况。结果心肌损伤组术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浓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术后2周达峰值,第3周开始下降,而非心肌损伤组围术期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浓度无明显变化(P均>0.05);同期组间比较,心肌损伤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浓度均明显高于非心肌损伤组(P均<0.05)。染料法荧光定量显示心肌损伤组心肌局部组织中β2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结论动脉瘤并发心肌损伤可能与机体交感活性兴奋甚至亢进、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心肌毒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针药复合麻醉颅后窝手术病人血浆儿茶酚胺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颅脑手术病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影响。方法:30例颅后窝手术病人分为全麻组、针麻组和针药复合麻醉(GAE)组,测定围手术期外周静脉血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浓度。结果:针麻组儿茶酚胺水平从手术开始至术后3h均显著高于全麻组和GAE组,术后第1-4天3组间无明显差异。全麻组和GAE组术中儿茶酚胺水平无明显变化,但术后明显升高。结论:从应激角度进行评价,与全麻比较,针麻用于颅后窝手术术中儿茶酚胺反应显著,并无突出优点。而GAE可明显抑制颅后窝手术病人术中儿茶酚胺反应。  相似文献   

20.
针刺“足三里”对家兔胃运动胃电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实验方法观察了针刺对家兔胃运动和胃电的影响,结果表明手针和电针“足三里”穴对清醒家兔胃运动和胃电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该抑制效应与外周和中枢的肾上腺素能神经及儿茶酚胺等递质有关,还可能有脑啡肽能神经和阿片受体参与。实验还提示在抑制胃运动方面,“足三里”穴没有明显的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