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麦粒灸与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麦粒灸组(100例,脱落13例)和温针灸组(100例,脱落16例).两组均取中脘、天枢、气海、梁丘、足三里穴.麦粒灸组采用麦粒灸治疗,每穴每次灸5壮;温针灸组针刺后行温针灸,每穴每次灸3壮,两组均隔日1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隔药铺灸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虚寒型)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铺灸组)和对照组(常规辨证取穴针刺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在足阳明经穴区、中脘经穴区及背俞穴区(L11~T2)进行隔药铺灸治疗。对照组选取足三里、上、下巨虚、中脘、气海、脾俞、胃俞等穴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隔药铺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虚寒型)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予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加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针灸在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接受温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促胃液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中医症状积分,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TL、GA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VI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喜按喜暖、胃脘隐痛、神疲乏力、食后胀满、大便稀溏、纳呆少食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胃功能,减轻各项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温和灸不同灸治时间治疗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生长抑素(SS)、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变化,探讨艾灸温补效应的量效规律及对患者血清胃肠激素的调整作用。方法:将84例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到温和灸20min组(A组)、温和灸40min组(B组)、药物组(C组)。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PGE2、SS和EGF含量的变化及不同时点的临床疗效。结果:①3组治疗后比较,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1个月后随访时A组总有效率(100%)、B组总有效率(92.9%)均高于C组(67.9%)(P<0.05);②在浅表性胃炎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3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A组低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治疗后,3组血清PGE2含量均明显升高,与各组治疗前比较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B组血清EGF含量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种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疗效,且在远期疗效上,灸法组明显优于药物组,温和灸20min组及40min组疗效相当,灸法可能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来治疗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腕踝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温针灸配合腕踝针与单纯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共60例。结果温针灸配合腕踝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4%,经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腕踝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端:虚为脾胃虚弱,脾阳不足;实为实邪内阻,虚实夹杂。方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52例,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艾灸神阙对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采用腹针配合艾灸神阙治疗;对照组针刺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脾俞、气海等传统穴位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腹针配合艾灸神阙对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灵龟八法按时开穴为主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纳入标准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运用灵龟八法及常规辨证取穴法进行针刺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结果 ①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比较均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比较则为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②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比较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愈率比较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无效率比较则为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灵龟八法按时开穴为主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疗效优于常规辨证取穴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味辅治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脾胃虚寒型的效果。方法: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异常、纳差、嗳气积分和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味辅治CSG脾胃虚寒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四君子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弱型10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用四君子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10 5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 5例中 ,男 67例 ,女 38例 ,年龄18~ 4 5岁 65例 ,4 5~ 65岁 4 0例 ,平均年龄 ( 4 0± 6.54)岁 ;病程 1~ 10年 66例 ,10~ 2 7年 39例 ;平均病程( 8.2 8± 3.75)年 ;胃镜检查粘膜炎症轻度 2 6例( 2 2 .2 % ) ,中度 7例 ( 19.5% )、重度 3例 ( 8.3% )。1.2 诊断标准 :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脾胃虚弱证辨证标准及胃粘膜炎症分级标准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定标准执行。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虚弱型中医…  相似文献   

12.
<正>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又称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炎症通常局限在胃黏膜最浅表一层,多数患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有上腹饱胀、嗳气、疼痛、反酸、食欲减退等~([1])。现代研究表明,CSG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十二指肠液反流、非甾体抗炎药使用、自身免疫及不合理饮食等因素关系密切,临床常用的药物治  相似文献   

13.
李锦成 《四川中医》1998,16(3):27-27
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而且缠绵难愈。笔者应用自拟胃炎散治疗浅表性胃炎118例收到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18例中,男性53例,女性65例;年龄18一刀岁34例,31-40岁对例,41-50岁24例,sl-70岁11例;病程最短者3例,最长者15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胃镇检查确诊,并排除其它类胃病。【治疗方法】药物组成:蒲公英200g,白节。柴胡、积实、香附、黄茂、延胡索50g,白芨60g,木香、檀香各30g。辨证加减:寒邪犯胃加良姜或吴荣英;肝胃横逆去黄茂加怫手片、沉香研胃郁热加左金丸;阴虚胃病去木香、檀香加抄参、…  相似文献   

14.
郑斌 《四川中医》2002,20(5):34-35
以自拟胃炎汤治疗慢性浅表胃炎92例,并与西药组46例作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7%,对照组有效率69.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笔者采用麦粒灸联合扶阳和调汤(颗粒剂)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4.76±11.62岁.中药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4.82 ...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艾灸时间温和灸治疗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脾胃虚寒型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温和灸20min组、温和灸40min组和药物组,每组28例,温和灸组选择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温和灸20、40min,对各组治疗前后、随访的临床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3组均有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温和灸20min、40min组与药物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组浅表性胃炎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药物组比较,温和灸40min组上腹部胀满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和灸20min组纳呆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与药物组比较,温和灸20min组胃脘疼痛、纳呆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温和灸40min组上腹部胀满、纳呆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远期疗效上,灸法组明显优于雷尼替丁组;改善患者症状方面,灸法组在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方面都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  相似文献   

17.
18.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关于中西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文献报道已颇多,但因其病因较复杂,症状亦轻重不等,故其治疗并无固定的模式.推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已有相关报道[1-3].腹部推拿是以中医学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突出腹部为特色,经过实践总结发展起来的一种按摩法.实践证明,腹部推拿对许多疾病尤其是以胃肠为主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笔者运用腹部推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导师甘爱萍教授在“胃肠以通降为顺”的理论指导下,以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春妃 《国医论坛》2019,34(1):31-33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胃镜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情况及Hp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胃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36%(53/55)、98.18%(54/55),高于对照组的85.45%(47/55)、81.82%(45/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胃脘痛、饥不欲食等症状积分及Hp阳性率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胃镜疗效,改善患者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胃脘痛、饥不欲食等症状,提高抗Hp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