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索扩张器置入术后留置注射器负压引流与负压引流瓶的感染关系.方法 对17例有>2处手术区域需要置入扩张器,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进行研究;对于同一患者,两处术区一处应用注射负压引流,另一处应用负压引流瓶,在手术后2、4、6 d以及拔管时在引流管自切口引出处皮肤、切口处引流管和引流管末端分别取样,送细菌培养.结果 注射器负压引流组与负压引流瓶组送检细菌培养标本各51例,阳性率分别为9.80%和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组引流管不同部位的细菌检出率:在4 d组,引流管自切口引出处皮肤有细菌检出,占9.09%,6 d组,引流管自切口引出处皮肤和引流管末端的细菌检出率均为33.33%,不同时间组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早期注射器负压引流与负压引流瓶相比,注射器负压引流更易引起引流管感染;留置负压引流时间过长,注射器负压引流及负压引流瓶均容易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冲洗液对泌尿科室患者术后引流管逆行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8月-2012年1月泌尿科收治的68例泌尿系疾病手术后留置引流管患者,随机分为冲洗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冲洗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留置导管部位推注0.9%氯化钠冲洗液,收集两组患者术后24、48、72h的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阳性率,评价冲洗液的预防效果.结果 冲洗液组与对照组引流液细菌培养阳性分别为4、18例,阳性率为11.76%、52.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2,P<0.05);冲洗液组有2例大肠埃希菌感染,对照组有13例大肠埃希菌感染.结论 采用0.9%氯化钠冲洗液对术后留置引流管进行冲洗,明显降低了逆行感染细菌的发生率,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留置腋下引流管预防感染的措施。方法对280例留置腋下引流管预防感染的方法、时间、发生相关性进行观察。结果保持引流管通畅乳腺癌根治术后双管负压引流,促进皮瓣黏附,预防感染及皮肤坏死;280例患者留置腋下引流管中有2例发生皮下积液,延期愈合。结论留置腋下引流管导致感染的原因,包括手术方式、术后活动、留置时间长短及患者自身因素等,严格的护理操作规程是避免发生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伴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2年3月医院行改良根治术的61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皮瓣积液伴感染者117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积液处纱条填塞引流或引流管接负压瓶引流处理,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结果 117例均到达临床治愈,治愈率100.0%,皮瓣愈合良好,积液感染症状消失,纱条填塞引流组平均耗时11 d,引流管接负压瓶引流组平均耗时6d.结论 引流管接负压引流瓶处理方式费时短,且舒适度较大,纱条填塞者腋下辅料渗液多,易发异味,且费时较长,可适当推广引流管接负压引流瓶处理在乳腺癌术后皮瓣积液伴感染治疗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与传统负压封闭引流在腹部手术感染切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普外科2003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6例切口感染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负压封闭引流,试验组接受可持续冲洗负压封闭引流,对比分析两组伤口的愈合及负压封闭引流的使用情况。结果共检出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5株占85.5%,革兰阳性菌11株占14.5%;试验组伤口清洁时间(6.3±1.9)d、伤口换药次数(1.9±0.5)次、伤口愈合时间(15.3±4.2)d,对照组分别为(8.7±1.5)d、(3.1±0.7)次、(19.1±3.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负压引流的平均使用时间为(6.5±1.7)d、切口处的细菌计数为(247±158)CFU/cm2,对照组分别为(2.6±1.3)d、(5 318±1 942)CFU/cm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能促进腹部手术感染切口的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其效果优于传统的负压封闭引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梗阻性大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 将手术治疗的67例老年梗阻性大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术后缝合腹壁切口时皮下置自制带侧孔负压引流管,术后持续负压引流7~10 d,引流量明显减少时拔除引流管;对照组30例术后常规缝合腹壁切口.结果 观察组37例中仅1例(2.7%)发生切口感染,无切口裂开者,切口愈合时间(9.36±2.18)d.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7例(23.3%),其中切口裂开3例(10.0%),切口愈合时间(12.25±4.06)d.两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6,P<0.05);两组切口裂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6,P<0.05).结论 应用自制皮下负压引流管行术后切口皮下持续负压引流,能有效预防老年梗阻性大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和纱布填塞引流两种方式处理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伴感染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医院收治乳腺癌术后发生皮瓣下积液伴感染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相同手术方法进行乳腺癌手术,缝合伤口后,对试验组患者使用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治疗术后感染,而对照组则使用纱布填塞引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伴感染均治愈,治愈率均达100.0%,但是两种治疗方法存在明显差异,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方法的治愈时间约为5d,而纱布填塞引流约为12d;在治疗过程中,前者换药次数为4次,后者为18次。结论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和纱布填塞引流两种方式处理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伴感染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比纱布填塞引流要节约治疗时间、换药次数更少、费用更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脊柱引流的护理方法及有效性.方法:收集行脊柱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间出现术后脑脊液漏的5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A组20例,B组20例和C组10例,A组采用单纯伤口更换敷料.B组采用延长伤口引流管的留置时间.C组腰部经皮蛛网膜下隙置管脑脊液引流护理.对A、B和C组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A组20例中仅10例占50%获得伤口愈合.另1O例初期护理失败,需要追加护理.B组引流时间为5-9 d,平均(7.3±3.1)d,无脑脊液从伤口流出,无任何追加护理,且未出现逆行性感染.C组引流时间为5~8 d,平均(6.8±2.9)d,全组无脑脊液从伤口流出,无任何追加治疗,且未出现逆行性感染.结论:延长伤口引流时间和经皮蛛网膜下隙引流护理是初期护理术后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一次性负压封闭引流(VSD)在皮肤撕脱伤患者治疗预防感染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27例皮肤撕脱伤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患者进行伤口创面治疗的过程中使用VSD引流管,并对引流管固定、负压、充分引流及异常情况进行护理,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31例皮肤撕脱伤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伤口创面治疗使用VSD引流管的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伤口创面感染率、负压引流装置的更换次数,比较一期手术后至二期手术期间住院天数,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伤口创面感染率为7.41%,更换负压引流装置(3.9±1.3)次,住院时间为(9.1±3.3)d;对照组伤口创面感染率为32.26%,更换负压引流装置(6.5±3.4)次,住院时间为(12.9±3.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VSD引流管可促进皮肤撕脱伤患者伤口创面条件改善,降低感染率,减少负压引流装置更换次数,降低患者痛苦,显著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对肥胖患者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作用.方法:2001年1月~ 2007年8月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共68例,按入院手术顺序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按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前鞘与皮下脂肪间置16#脑室引流管1根,术后持续负压引流,对发生脂肪液化病例经该管冲洗引流.结果:对照组切口脂肪液化18例,平均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为165d和251d;治疗组切口脂肪液化6例,平均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为10d和133d,两组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切口内置负压引流对肥胖患者腹壁切口脂肪液化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置单根细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20例新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放置单根细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保持通畅,妥善固定,严密观察引流的量、质、色,给予功能指导。结果 20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皮肤坏死,均愈合良好,痊愈出院。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置单根细引流管术后创伤小,置管时间较短,皮肤坏死几率小,恢复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管引流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应用体会。方法:对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的30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例,分为双管法组160例和单管法组145例,分别采用沿背阔肌前缘置腋下引流管及胸骨旁引流管的双管引流法和背阔肌前缘置腋下引流管一根接负压的单管引流法;观察两组引流量、引流时间及皮下积液情况。结果:(1)引流时间双管法(8.2±1.39)d与单管法(10.4±2.09)d比较拔管时间缩短,引流量双管法总引流量(470.77±23.52)ml,较单管法总引流量(442.90±26.40)ml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145例单管引流法出现皮下积液15例;160例双管引流法出现皮下积液7例,双管法出现皮下积液的几率较单管法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现皮瓣坏死和术侧上肢水肿情况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引流法患者带管时间较单管引流法短,总引流量较单管法多,对防治皮下积液的效果优于单管引流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定烧伤瘢痕整形修复中,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烧伤瘢痕整形修复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观察组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治疗,对比瘢痕修复疗效、愈合时间等相关指标、皮肤相关指标及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瘢痕整形修复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0.00%(P<0.05)。除感染率两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皮肤面积等指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随着时间增加,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同一时段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患者各个维度评分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烧伤瘢痕整形修复中,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可提高瘢痕修复有效率、促进创面愈合、血运恢复、皮肤扩张及活化胶原蛋白,同时减少患者疼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疗效。方法2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创面先行清创及封闭式负压吸引7~14d后应用组织瓣覆盖骨外露创面。结果24例创面经封闭式负压吸引7~14d感染得到控制,骨外露及周边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细菌培养阴性,再次手术行游离植皮及组织瓣移植全部一次成活。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吸引可以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组织瓣移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具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吴俊杰  左赤斌 《现代保健》2010,(28):188-189
目的了解双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5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行双管负压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情况。结果75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行双管负压引流患者手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21例积液量均小于20ml,皮瓣坏死3例均为小范围坏死,全组患者预后理想。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应用双管负压引流,可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四肢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2例患者。并按照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负压封闭引流术)和对照组(常规换药),均为26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植皮成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受伤至Ⅱ期手术时间(10.47±2.13)d,住院时间(22.23±3.41)d,换药次数(4.31±1.52)次,植皮成活率96.15%,出现并发症发生率7.69%均同对照组患者(15.32±4.41)d、(31.65±6.03)d、(18.34±5.17)次、80.77%、30.77%间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四肢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切口置管负压引流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行麦默通微创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疗效、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瘢痕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麦默通微创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细胸腔引流管接负压球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胸外科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放置28F传统硅胶下胸腔引流管接水封瓶,试验组术后放置15F螺旋十字形硅胶软质下胸腔引流管接负压球,比较两组胸腔总引流量、下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再次胸腔置管率、拔管后气胸发生率、下胸腔引流管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两组胸腔总引流量、下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再次胸腔置管率、拔管后气胸发生率及术后第1、7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胸腔引流管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及术后第4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胸腔引流管接负压球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引流中安全、有效,且能减少发生引流管切口愈合不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力治疗皮肤软组织缺失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皮肤软组织缺失患者98例,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换药模式,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记录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二期植皮时间、植皮愈合时间以及复发感染率均短于对照组,创面缩小百分比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更换引流管次数、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失,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