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临床上,解热镇痛药是经常应用的.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水杨酸钠、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安乃近、消炎痛、地塞米松、板蓝根等.由于解热镇痛药的解热和镇痛作用不尽相同,在应用时注意合理选择,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2.
解热镇痛药是我们经常应用的。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水杨酸钠、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安乃近、消炎痛、地塞米松、板蓝根等。  相似文献   

3.
解热镇痛药应用非常广泛,使用不当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危害。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类药物的疗效,并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应用解热镇痛药时应掌握以下原则。1.发热是机体与疾病进行斗争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的类型又是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所以不能见热就退,盲目地服用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虽然能够退热,但不能消除病因,而且对低热的效果往往不好。因此,在低热情况下,可选用一些中草药及其制剂,如柴胡、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连翘及紫花地丁等,这些药的不良反应较少。如病人高热达40℃以上,特别是小儿高热,易引起惊厥,此时应积极应用解热镇…  相似文献   

4.
解热镇痛抗炎药俗称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大多数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本类药物均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这是其共同的药理作用基础。由于此解热镇痛药物应用广泛,且多为非处方药(OTC),消费者随时可在药房及药店买到,故其潜在的滥用倾向及其滥用所导致的危害不容忽视。最初人们认为解热镇痛药没有成瘾性,故又称为非麻醉镇痛药。但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这类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5.
<正> 解热镇痛药是临床常用的药物之一,据报道,1983年我国解热镇痛药的产量已达17560吨,占全国十二大类药物总产量的36.32%。可见,解热镇痛药使用之普遍,范围之大,所以必然要出现一些与治疗无关的反应,仅就常用的阿斯匹林、扑热息痛这两药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以期临床正确对待应用解热镇痛药物。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应用解热镇痛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患者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按药物的不良反应程度分别为轻度10例,中度6,例,重度7例。23例患者不良反虚的症状表现涉及8个器官/系统,本组药物涉及20个品种,以中西药复方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结论:解热镇痛药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损害多种器官和系统。宣传与普及解热镇痛药知识,增强人们自我健康保护意识,防止该类药物滥用,减少危害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1995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清开灵注射液等37个品种39个批号,推荐为全国中医医急诊科(室)第二批必备中成药,其中13种有直接退热功能,临床疗效有许多独到之处,是西医解热镇痛药所无法比拟的。为便于中西医人员在临床中掌握和应用,特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论述如下。 一、不能用西医解热镇痛药的观点来应用有退热功能的中成药  相似文献   

8.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常用的药物,平时我们在药店中可发现其是作为非处方药放在柜台上销售的。作为非处方药使用的解热镇痛药属于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9.
抗炎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的药物。为全面了解我院抗炎镇痛药的应用情况,笔者对我院2004年至2006年的抗炎镇痛药数据进行经济学分析、评价,以探求临床用药规律,为安全、合理、经济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解热镇痛药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冒是常见多发病 ,抵抗力较强的人患病后可不经治疗而自愈 ,而年老体弱者则必须使用解热镇痛类抗感冒药或复方制剂。解热镇痛药为非处方药 (OTC) ,不仅是家庭的常规备用药 ,也是患者随时可以在药店买到的药品 ,其使用量相当大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报道 ,1998年在全球非处方药中 ,解热镇痛药物的销售额占第二位 ,达 17.2 % ,预计 1999年可达到 19%左右[1] 。因此 ,正确应用本类药物和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 (ADR) ,对社会、家庭有重要影响。笔者就目前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调查资料调查对象为本院 2 0…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国最大的解热镇痛药物生产基地——山东新华制药厂,坐落在山东省中部新兴的工业城市淄博市。该厂创建于1943年,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一个以生产解热镇痛类药物为主,并有制剂、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  相似文献   

12.
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学栏目范畴,属于非处方用药,好多感冒患者缺乏相应的医药知识,不通过医生自行购买.近年药品市场上抗感冒药品不断增加,大多为复方制剂.患了感冒以后急于治好,经常两种或两种以上感冒药同时服用,(而大部分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即是解热镇痛药).但常用的药也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两种以上的感冒药同时服用等于是加大解热镇痛药的剂量,更容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学栏目范畴,属于非处方用药,好多感冒患者缺乏相应的医药知识,不通过医生自行购买.近年药品市场上抗感冒药品不断增加,大多为复方制剂.患了感冒以后急于治好,经常两种或两种以上感冒药同时服用,(而大部分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即是解热镇痛药).但常用的药也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两种以上的感冒药同时服用等于是加大解热镇痛药的剂量,更容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1例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引起膜性肾病病例的诊治过程。患者服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1月后,以下肢浮肿为首发症状,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血脂升高,24h尿蛋白升高,余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行肾穿刺活检,活检报告为:膜性肾病(Ⅰ)期。予强的松标准疗法及雷公藤多甙片等相关治疗,症状缓解,24h尿蛋白明显降低。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引起的膜性肾病非常少见,建议应据药物安全性和患者危险因素谨慎用药。  相似文献   

15.
<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群中较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西药治疗主要采用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解热镇痛药仅暂时缓解疼痛,而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引发的不良反应涉及面比较广,其中以胃肠道反应居首位[1]。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为2015年  相似文献   

16.
对于发热病人,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虽退热效果好、起效快,但不良反应较多。如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或因出汗过多、体温骤降引起虚脱,尤其幼儿、年老体弱者。中药柴胡注射液是以北柴胡挥发油为主要成分制成。但由于成分单一,故在临床上仅用于退热。与解热镇痛药比较...  相似文献   

17.
<正> 小柴胡汤是中药传统的和解剂,也是中医临床医疗常用的有效方剂,具有解热镇痛,和解少阳等功效。我院在小柴胡汤临床运用实践中,治疗了两例不明病因长期高烧不退,使用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激素无效的病例,获得显著的独到疗效,并对小柴胡汤进行了剂型改  相似文献   

18.
儿童抗感冒药品种繁多,而且多是解热镇痛药复方制剂,必须了解其组分才能正确选择,合理应用,减少不良反应和预防重复用药.从而预防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针刺液门穴退高热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般以体温超过 39℃的称之为高热。临床上除病因治疗外 ,常辅以物理降温和解热镇痛药来退热 ,而物理降温效果有时并不理想 ,解热镇痛药长期、反复应用 ,可引起毒副作用及药物依赖性。笔者在临床上处理高热病人时 ,采用针刺液门穴退热 ,效果较好 ,能起到“急则治其标”的作用。30例均为住院病人。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 6月 ,最大 6 5岁 ;病程最短 1小时 ,最长 1周。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10例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热 10例 ,肺炎发热 5例 ,其他发热 5例。体温均在 39℃以上。上述病例均在住院 1小时内施本疗法。取穴 :液门穴 ,在…  相似文献   

20.
骨性关节炎(ostcoarthrilis,OA)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与关节软骨退变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治疗OA较多应用氨基葡萄糖制剂联合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NSAIDs)、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药物,国内的多篇临床治疗报告进行了氨基葡萄糖与镇痛药或NSAIDs口服疗效对比的研究,都提示氨基葡萄糖能够长期而安全地服用,缓解症状,减少关节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