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NF)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观察19例NF病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分析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NF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上肢前臂,临床表现:生长迅速,肿块小,质硬或韧,边界不清。组织学特征: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呈车辐状、"C"形或"S"形;核分裂象易见,无病理性核分裂象;小裂隙形成;红细胞外渗、有少量炎细胞及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黏液样基质。结论 NF是一种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性病变,诊断时应注意其临床、组织学特征,并掌握鉴别诊断,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2.
结节性筋膜炎(NDF)又称假肉瘤样筋膜炎,既不是炎症性疾病,也不是真性肿瘤,而是一种肌纤维母细胞反应性增生性瘤样病变。由于结节生长迅速,边界不清,增生细胞丰富且核分裂象多见,临床及病理方面均易误诊为恶性软组织肉瘤。  相似文献   

3.
束秋弟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914-2914
1病例介绍患者女,31岁,发现左下腹壁肿物2个月入院。体检:腹平软,左下腹壁触及1个约4cm×5cm×2cm大小肿物,质软,轻压痛。行左下腹壁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下腹壁肌层与  相似文献   

4.
李峰 《中国医药指南》2007,5(12):546-547
结节性筋膜炎又称假肉瘤性筋膜炎,本病是一种反应性、自限性浅筋膜的结节性纤维母细胞增生[J].1955年Knowalar首先描述命名确定为良性病变.病变发生于浅筋膜结缔组织,常突然出现,且生长迅速,肿块边界不清;由于增生性纤维母细胞较幼稚,常见较多的核分裂相,在临床及病理方面均易误诊为恶性肿瘤[2].经典的结节性筋膜炎具体形态可分为皮下型、肌肉内型和筋膜型3种,以皮下型最多见[3].现将本院20例病例结节性筋膜炎病理形态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0例易误诊结节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结节性筋膜炎治疗的20例患者,采用巨检和镜检两种方式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结节性筋膜炎多发于20 ~ 58岁中青年人群,可发生于全身皮下组织,上肢及躯干最为常见.病理分析可得,结节性筋膜炎生长迅速,增生活跃的肌纤维母细胞呈束状、交织状或紊乱无方向排列,易见核分裂,存在丰富的血管及红细胞外渗和疏松的黏液样基质,根据镜检结果分为三种亚型,黏液瘤型(12例)、肉芽肿型(6例)、纤维瘤型(2例).免疫表型显示,MSA、SMA、Vimentin呈阳性,S-100、CD68、CD34表达呈阴性.结论 对于结节性筋膜炎患者而言,在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的同时需结合患者自身具体的病情和组织学形态进行分析,避免过度诊断或诊断不足造成的误诊,耽误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6.
林俊  寿涛 《云南医药》2002,23(1):62-63
结节性脂膜炎又称Weber-Christian综合征或回归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于1892年由Pfeifer首次报道,是一种皮下脂膜组织的炎症,临床较少见。现将我院自1987年以来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结节性脂膜炎14例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6例,女8例。年龄16~64岁,病程1月~10年,平均3.71年±5.46年。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1.皮诊及皮下结节7例出现四肢或躯干红斑或淡红色充血疹,12例有皮下结节,多出现于双下肢、臀部、双上肢、躯干、颈部,少数出现在面部,结节常成批出现,直径约0.5~10cm大小,表面皮…  相似文献   

7.
8.
结节性脂膜炎,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我院自1997年至2004年共收治结节性脂膜炎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结节性筋膜炎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6岁,因左前胸壁肿物1月余入院,查体:左前胸壁近剑突约5~7cm位置处可见皮肤隆起,局部皮肤红肿,皮温略高,触诊约4cm4cm区域,质硬,轻触痛,边界不清,不活动。CT检查:左前胸壁约9~10肋软骨周围可见一不规则组织密度区,界清密度较均匀。提示:左前胸壁约9~10肋软骨头膨大,占位,考虑来源于软骨。超声检查:左前胸皮肤隆起处皮下探及一混合回声区,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9岁,于入院前3天出现肛周疼痛,肛周皮肤红肿,在9点方向伴有外痔,逐渐加重,出现高热,在我院就诊为“肛周脓肿”.行左肛旁脓肿切开引流后收入院。患者Ⅱ型糖尿病史8年和脑血栓病史3年,术后抗炎治疗,但患者持续高热不退,于入院后第3天右肛旁出现脓肿.当天行右肛旁脓肿切开引流,术中发现脓肿直达坐骨直肠窝。两次手术吸出  相似文献   

12.
假肉瘤性筋膜炎又称结节性筋膜炎,是由筋膜成纤维细胞结节状增生形成的良性病变,通常发生于年轻人上肢,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我院病理科遇到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8~2000年我院病理科诊断假肉瘤性筋膜炎9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76岁,平均34岁。发生于上肢4例,躯干、下肢各2例,头颈部1例。肿物均位于浅筋膜部位,直径0.6~6.5cm。病程3个月以内3例,3个月至半年2例,半年以上4例。4例诊断为假肉瘤性筋膜炎;误诊为纤维肉瘤、黏液纤维肉瘤各2例,增生性筋膜炎1例。临床医生摘除肿物后均送病理科检查。2病理学检查肿物包膜不明显,切面…  相似文献   

13.
14.
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假肉瘤样病变,因其病变常有一定程度的异形性,常见核分裂相,又呈浸润性生长,在诊断中易误诊。本院对1983~1998年遇其8例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本组系本院1983~1998年的外检病理资料及其病理切片,均经进行了复习,经再次确认为结节性筋膜炎者8例。  相似文献   

15.
跖筋膜炎在军训中发病率较高。现将2000-11以来,我们对38例因军训而引起的跖筋膜炎诊治情况总结如下。38例均为男性官兵。年龄17~38岁,平均27.5岁。病程最短3d,最长6个月。队列训练后发病11例,长跑后发病8例,400m障碍训练后发病12例,军体训练后发病7例。队列训练、长跑训练均在较硬且不平整的柏油路或水泥路上,军体及400m障碍训练均在由砖及混凝土修边混有较多石子的场地进行。足跟部疼痛21例,足弓部(内侧)疼痛17例。疼痛呈针刺样痛或灼痛,天冷或休息后开始活动时加重,部分活动后缓解,…  相似文献   

16.
蛇咬伤致右下肢坏死性筋膜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510-1510
我院于2002年5月收治1例右下肢蛇咬伤致坏死性筋膜炎伴广泛皮肤坏死患者 ,经治疗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 ,男 ,37岁 ,右足蛇咬伤9天入院 ,伤后在当地自行涂敷中草药治疗 ,患肢红肿逐渐加重。至入院前4天 ,患者伴畏寒发热 ,纳差 ,频繁呕吐 ,乏力。入院查T39 50C ,P144次/分 ,R34次/分 ,BP为0。皮肤巩膜轻度黄染 ,神志恍惚 ,气息微弱 ,四肢冰凉 ,右下肢广泛皮肤环死腐烂 ,周围皮肤红肿。初步诊断 :(1)右足蛇伤 ;(2)右下肢急性坏死性筋膜炎 (约11%体表面积皮肤坏死 ) ;(3)脓毒性休克。入院后立即快速输入平衡盐液及血浆 ,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患者经肌骨超声(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MSUS)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结节性筋膜炎患者203例,均行MSUS检查及手术病理学检查,统计手术病理学及MSUS检查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诊断结果,进行MSUS检查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影像学分析。结果 手术病理学结果显示,203例结节性筋膜炎患者中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为171例,其中纤维型84例,细胞型43例,混合型31例,黏液型13例;203例结节性筋膜炎中MSUS检查检出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157例,检查准确度为92.12%(187/203),灵敏度为91.23%(156/171),特异度为96.88%(31/32),阳性预测值为99.36%(156/157),阴性预测值为67.39%(31/46);171例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患者中最大肿块为26 mm×25 mm×10 mm,最小肿块为9 mm×7 mm×5 mm;位于皮下脂肪层深层81例(47.37%),皮下脂肪层中间层39例(22.81%),整个皮下脂肪层12例(7.02%),深筋膜...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5岁。于2008年2月18日因四肢乏力半年,加重伴肿胀3月入院。患者于半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双下肢乏力,酸胀不适,继而累及双上肢,无皮疹、光过敏等症,3月前出现双膝酸痛,双下肢水肿,继而累及双上肢,渐出现肌肉酸胀疼痛,1月前曾出现发热,体温38%。入院查体:体温36.4℃。心肺腹未诊及明显异常,双上臂、右手前臂、双侧大腿、小腿可触及条索样变硬,双下肢小腿、右前臂硬性水肿,  相似文献   

19.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软组织感染。临床发病少、病情凶险、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处理,病人致死率高。其发病多与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肝功能不全致坏死性筋膜炎临床报道较少,我院成功抢救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坏死性筋膜炎是以筋膜和皮下组织广泛坏死为特征的严重化脓性感染,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我院骨科从1989年1月至1989年10月收治4例。现报道如下。病例报告例1:男,21岁。被树干砸伤右大腿,无伤口和骨折,仅有软组织挫伤。第二天大腿肿胀加重,疼痛剧烈,下午肿胀迅速向下腹部、会阴部、阴囊蔓延,皮肤灰紫色并有散在血泡。第三天受累区皮肤发黑、坏死,流出大量恶臭血性脓液及气泡。坏死脱落区肌肉外露,双侧睾丸外露,诊断为气性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