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RCT在支气管扩张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星君 《西南军医》2008,10(3):37-39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CT(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价值。方法对经胸科手术或呼吸科随访观察确诊支气管扩张症的38例患者的8mm层厚的螺旋CT扫描及1.5mm~2mm层厚的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螺旋CT常规扫描(8mm层厚)诊断支气管扩张症20例43个肺段,2mm层厚薄层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症38例78个肺段。结论螺旋CT薄层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的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可作为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扩张的高分辨率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高分辨率CT(HRCT)在支气管扩张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临床可疑支气管扩张及常规CT扫描(层厚8 mm)局部肺纹理增粗者64例,行HRCT扫描(层厚1 mm)、大矩阵和高分辨率骨算法.结果 常规CT可疑者HRCT清晰显示了支气管扩张的部位、类型和范围,可不同程度显示"双轨征"、"树芽征"、"指套征"及"印戒征".64例中常规CT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38例(88个肺段),其中柱状型23例,静脉曲张型3例,囊状型12例和混合型26例.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64例(198个肺段),其中柱状型33例,静脉曲张型8例,囊状型23例和混合型42例.结论 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不仅能显示支气管扩张的范围、程度和部位,而且无创伤.可作为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诊断支气管扩张中的应用价值及限度。方法:对26例临床高度怀疑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同时行高分辨CT(HRCT)及螺旋CT(SCT)扫描,并以高分辨CT为对照组,分析螺旋CT扫描对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在26例患者的130个肺叶中,显示有19例患者的24个肺叶为HRCT证实有支气管扩张,其中18例患者的23个肺叶为螺旋CT所显示。以HRCT为对照组,螺旋CT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为95.8%,特异性为99.1%(其中1例为假阳性)。同时在对轻度柱状支气管扩张,扩张的支气管被黏液栓嵌塞等方面则优干HRCT。结论:螺旋CT扫描对诊断支气管扩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能克服HRCT的某些不足,是目前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一种新方法。但由于扫描时间及射线剂量的限制,对全肺行螺旋CT薄层扫描尚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高分辨力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有咯血病史,临床高度怀疑支气管扩张症病人65例,作胸片后进行螺旋CT常规扫描和高分辨力扫描。结果:螺旋盯高分辨力扫描病变检出率为100%,常规扫描病变检出率为70%,平片病变检出率仅为11%。结论:螺旋CT高分辨力扫描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CT,前者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wyer-James综合征的CT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方法19例胸部CT扫描患者,均行HRCT扫描,其中13例有深呼气末及深吸气末HRCT扫描,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支气管扩张。结果19例共累及37叶肺,CT显示全部肺叶透亮度增高和肺叶血管纹理细小,其中35叶(95%)容积缩小;同时,CT显示合并支气管扩张19例、肺结核2例、细支气管炎6例和节段性肺不张3例。结论CT及HRCT扫描是诊断该病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HRCT检查技术在老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CT(HRCT)对诊断老年性肺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10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60岁~83岁,平均年龄71.5岁)经临床(实验室)与病理证实的老年性肺结核HRCT表现,并与CT平扫进行比较。结果HRCT清晰地显示了所有病人中结核性病变的某些直接征象,诸如,肺实变,小叶中心结节,空洞形成,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血管扭曲,纤维化改变及肺气肿等。HRCT在显示结核性病变形态、内部结构、边缘有无毛刺,以及在定性诊断方面均明显优于CT平扫。结论HRCT在诊断老年性肺结核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而CT平扫有指导意义,两者结合应用可获得重要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各种三维重组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肺结核病例145例,全部病例行螺旋CT扫描,针对不同病例行CTVE、MPR及CPR等不同类型三维重组。结果螺旋CT(尤其是HRCT)能够显示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征、结核空洞、干酪肺炎、粟粒结节、支气管播散、支气管结核、淋巴结肿大和钙化等肺结核的不同表现。螺旋CT诊断正确率为96.6%,结合各种三维重组方式后,诊断正确率99.31%。结论螺旋CT结合各种三维重组法能够对肺结核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拟似肺癌的肺结核螺旋CT表现特征及其手术病理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螺旋CT表现特征与手术病理所见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搜集术前误诊为肺癌,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结核30例。全部病例均行螺旋CT扫描,回顾性地评价螺旋CT表现与手术及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1)25例CT表现为肿块或结节,其中密度不均21例,空洞12例,卫星病灶22例。20例行增强扫描,60%(12/20)呈外周部分或环状强化,40%(8/20)无明显强化。病理为上皮样细胞及纤维组织包裹干酪样物质。(2)5例表现为肺叶、段实变或不张,其中表现为叶、段实变3例,支气管狭窄伴肺不张2例。病变密度不均匀5例,多发小空洞4例,钙化灶2例,卫星病灶5例,2例病变周围有支气管扩张。病理为干酪灶与增殖结节融合。结论病变的形态、密度、强化特征以及卫星病灶、病变周围支气管扩张等螺旋CT征象有助于不典型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Swyer-James综合征的CT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Swyer-James综合征(SJS) CT表现,探讨其CT扫描和诊断价值。方法 28例胸部CT扫描患者,均有深吸气状态下胸片,其中5例有深呼气X线片,1例行支气管造影,2例经手术证实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支气管扩张。在常规深吸气后屏气螺旋CT扫描疑为SJS时,即进行深呼气后屏气状态下定位扫描和病变区螺旋扫描,观察病变肺叶容积变化和肺内气体潴留情况。结果 28例共累及56叶肺,CT显示全部肺叶透亮度增高和肺野血管纹理细小,其中51叶(91%)容积缩小,5叶(9%)容积正常;而胸片显示肺叶透亮度增高29叶(52%)、其中容积缩小19叶(66%);深呼气CT扫描均发现受累肺叶不同程度的气体潴留,而5例深呼气X线片仅发现3例共5叶有气体潴留;同时,CT显示合并支气管扩张24例、肺结核9例、细支气管炎10例和节段性肺不张2例,而胸片发现肺结核6例,细支气管炎4例。结论 深吸气和深呼气CT扫描是诊断和鉴别诊断SJS的最佳方法,明显优于胸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5例经支气管镜检和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及高分辨率CT资料。结果 HRCT显示左侧支气管受累者14例,其中左主支气管受累者6例,上叶支气管受累者3例,同时受累者5例。右侧支气管受累者9例,其中右主支气管及上叶支气管同时受累者6例,右中叶支气管受累者3例。双侧主支气管同时受累者2例。管腔狭窄远端肺组织肺不张15例,肺组织炎性实变2例,支气管播散11例,伴发肺内继发性肺结核13例。结论高分辨率CT能清晰显示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部位、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因此能明显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肺段水平诊断支气管扩张症(支护)的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和X线疑为支扩的患者共540个肺段分别进行10mm层厚和薄层(1-3mm)螺旋CT扫描,其中10例共180个肺段与支气管造影进行了比较。两位观察者用盲法对不同层厚的螺旋CT扫描和支气管造影进行评价。结果:根据诊断标准并计算kappa值,两位观察者对支扩评价的一致性很好(k值分别为0.96,0.98)。以支气管造影为金标准,螺旋CT10mm层厚扫描诊断支扩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HRCT相比,薄层螺旋CT扫描对诊断支扩有更大的优越性,对临床疑支扩的患者,应首选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肺结核患者分别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肺结核的总体检出情况及对肺结核典型病理特征检出率。结果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则明显低于X线平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空洞、卫星灶、支气管播散灶、胸膜增厚、淋巴结肿大、少量胸水等肺结核典型病理特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尽量减少患者受照剂量的前提下,对肺结核的诊断符合率要明显高于X线胸片检查。  相似文献   

13.
HR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支气管扩张症的检查,目前CT已基本取代传统的X线支气管造影术,因为它有着无创伤又不受病情限制的优点,并且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诸多学者研究表明,HRCT扫描是支气管扩张症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灶周肺气肿与灶周支气管扩张两种征象对肺结核增殖结节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3cm以下)肺结核增殖结节与20例(2.7cm以下)肺其他良性结节,在常规扫描发现结节后行病灶区薄层靶扫描及后处理MPR重建,并将以上病例分为两组(肺结核增殖结节为一组,肺其他良性结节为另一组),分别测量各自病例结节周围肺组织CT值,对比周边正常肺组织CT值;邻近支气管管径,对比伴行肺动脉管径;将以上结果进行精确数据分析。结果经过测量对比两组各自病例的结节周围肺组织CT值和周边正常肺组织CT值,测量邻近支气管管径和伴行肺动脉管径,发现灶周肺气肿在肺结核增殖结节中出现的病例39例,而在肺其他良性结节中出现仅为4例;灶周支气管扩张在肺结核增殖结节中出现35例,而在肺其他良性结节中出现仅为2例。经过统计学数据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上发现肺结节,行病灶区薄层靶扫描并MPR重建,测量对比结节周围CT值和周边正常肺组织CT值,测量对比病灶邻近支气管管径和相邻伴行肺动脉管径。如果病灶周围肺CT值周边正常肺组织CT值(灶周肺气肿)或病灶邻近支气管管径伴行肺动脉管径(灶周支气管扩张)这两个征象,则对肺结核增殖结节的诊断较有信心,且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小肺癌的基本征象检出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目的认识周围型小肺癌(SPLC)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中的基本征象,探讨MPR配合多层螺旋CT对SPLC基本征象的检出作用. 资料与方法搜集病理证实的SPLC 31例,良性小结节22例.多层螺旋CT扫描后MPR处理,并与横断薄层扫描对比分析. 结果 (1)SPLC的分叶征,棘突,毛刺征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在MPR中检出率高于横断薄层扫描.(2)MPR对于空泡征、支气管气相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判别有其优势.(3)MPR能较真实地测定病灶大小. 结论 MPR能克服横断扫描角度限制,配合最新的多层螺旋技术达到各向同性成像获得高分辨率图像,可以为SPLC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6.
1.材料和方法 收集自1992年6月-2003年5月,经螺旋CT高分辨力扫描证实的支气管扩张患者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24岁-71岁,平均年龄47.5岁。临床表现均有咯血病史,临床医生高度怀疑支气管扩张,病程3月-4年不等。使用设备为ELSCENT HELICAT FLASH螺旋CT扫描机,常规扫描层厚8.8mm,层距8.0mm,螺距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CT机的普及和飞速发展,对支气管扩张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分辨率CT的开发和使用,可以发现更多普通X线不能确诊的支扩病例,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本文收集了我院自1998—2004年期间38例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和比较,旨在探讨几种影像学方法的优势和限度。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选取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68例经多层螺旋CT诊断为肺结核,后经痰检、活检及临床治愈明确证实为肺结核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胸片、多层螺旋CT扫描,其中39例患者做了增强CT扫描。分析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能够发现常规CT和胸片无法发现的肺结核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能够显示处肺结核的各种重要CT征象,并做出正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1)分析影响CT对支气管扩张检出的重要因素;(2)探讨具有指导临床治疗意义的支气管扩张的CT分型方法。材料和方法:对58例患者行常规CT扫描,选择其中22例行靶区高分辨扫描。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证实。结果:(1)经CT共检出54例支气管扩张症,其敏感性为93%,2例假阴性,2例误诊;(2)找出了易漏误诊的支气管扩张CT征象;(3)在传统的支气管扩张CT分型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并定义了蜂窝型,从而使支气管扩张CT分型发展为4型。结论:在常规胸部CT扫描基础上合理使用薄层高分辨CT扫描可提高支气管扩张的检出率,支气管扩张的CT分型为临床计划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活动性肺结核治疗前后CT征象转归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前后CT征象的变化规律。方法:搜集新发活动性肺结核32例,在抗结核治疗前后均行两次以上螺旋CT检查,对比观察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的演变与转归表现。结果:在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中,磨玻璃阴影、小叶中心结节影、树芽征、小叶实变阴影、肺实变、厚壁空洞及支气管壁增厚在治疗前后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1);而支气管扩张、薄壁空洞和钙化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活动性肺结核可检出多种活动性CT征象,治疗后上述征象多以单发为主。结论:CT征象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前后具有一定的演变规律,有助于评价活动性肺结核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