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在提高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诊断、治疗意识的同时,利用整形外科手段改善治疗后的术区外观。方法:对来院确诊的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行扩大手术切除,切除范围包括距肿瘤边缘3cm的正常皮肤和皮下组织,并对局部进行放疗。结果:术后经6个月~1年随访,未见复发迹象。结论:扩大手术切除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首选治疗办法,主张切除范围包括距肿瘤边缘3cm的正常皮肤和皮下组织;放疗作为该肿瘤的一种有效辅助治疗方法,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尤其对于术后切缘阳性、不适合手术治疗以及无法实行广泛切除的病例更应辅助放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收集自2012年5月至2019年4月经病理确诊的10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评价。结果本组共10例患者。肿瘤最大径为1.5~6.5 cm,平均(3.9±1.5)cm。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广泛切除,术后随访3~71个月,平均(23.8±19.3)个月。10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肿瘤复发、转移。Ki67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病史和肿瘤最大径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结节的数量呈显著相关性(r=0.748,P=0.013)。结论手术是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可靠方法。临床上应提高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认识,避免非计划性手术切除,在对肿瘤进行广泛切除时应保证至少2.0 cm切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经病理证实不同部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躯干部16例(57%),四肢部8例(28.5%),头颈部4例(14.2)。5例行局部切除术,23例扩大切除术+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术。16例在术后行放射治疗,平均照射剂量60Gy(50~70Gy)。结果:切除28例标本,CD34阳性26例,阴性2例。术后随访1~5年(平均2.3年),失访2例。复发9例,平均复发时间2.6年(8个月~5年)。28例均未见有远处转移,无死亡。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行扩大切除术+辅助放疗是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范围大小及术后辅助放疗与否是影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独立预后因素,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扩大切除及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3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进行扩大切除及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护理措施包括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对体位和低负压引流的管理,做好移植皮瓣血管危象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护理,以及提供心理支持和出院指导。结果:52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1例因感染皮瓣坏死,经再次植皮,皮瓣愈合良好。术后4~12月门诊随访,52例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功能和外观保持良好,1例于术后半年复发但无转移。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是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行扩大切除及皮瓣修复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发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根治性切除及创面的修复方法,以求得最佳疗效。方法:对28例复发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进行根治性切除,根据缺损创面的基底和局部情况,选择不同的材料和组织即时修复。结果:28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随访2~6年无1例复发,移植组织全部成活,且原皮损处都较好地恢复了正常皮肤外观,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现代整形外科技术,可有效修复局部广泛切除复发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后较大创面缺损,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外科治疗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将78例患者按入院时情况分为无复发组36例和复发组42例均行肿瘤广泛切除术治疗,标本按顺时针方向做好标志,如病理切缘阳性则再次补充切除直到切缘阴性,无法达到病理切缘阴性者予以放疗,剂量为45~60Gy。结果:35例切口一期缝合,发生切口积液4例,43例行植皮术或皮瓣修复术,发生植皮或皮瓣坏死11例。术后随访时间6月~10年,出现局部复发16例,合并肺转移死亡1例。复发组、病理切缘阳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伴纤维肉瘤样改变的病人更容易出现复发P〈0.01~0.05。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首次接受规范的肿瘤广泛切除术是降低局部复发的关键,放疗不能常规作为手术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7.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术后高复发率是其治疗的难题,彻底切除瘤体并尽可能多地保留正常组织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术前三维重建技术已逐渐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可用于辅助术前详细规划并指导术中精准切除瘤体。本文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疗现状进行综述,并着重探讨了术前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疗中的价值,以期为该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 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临床上少见,术后容易复发。2009年3月我院收治手背巨大DFSP1例,经外院多次手术切除均复发,治疗难度大。本次治疗采用肿物扩大根治切除术+皮瓣转移术+植皮术,疗效满意,随访1年未复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累及真皮层,来源于纤维细胞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巨大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更是少见,近15年来国内文献上仅见少量病例报道,本文将该例病例的治疗经过、手术心得及术后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3岁.反复多脏器肿物20年,手术切除13余次.1992年左上臂出现皮下结节,约蚕豆大小,未予重视.2004年渐增大行手术切除,术后3个月原位复发,再次手术,病理: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免疫组化:CD34(+),S-100(-),SMA灶(+),CD68(-).术后局部放疗.之后该部位病灶反复出现,约半年行1次局部切除,至2008年共8次.2008年12月发现左肺占位,行病灶切除,术后病理:"左肺"纤维肉瘤(中度恶性);结合临床符合DFSP(纤维肉瘤变)肺转移.2009年发现腹腔多处病灶行手术切除,后出现肺、腹盆腔肿瘤转移,均予伽马刀放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MRI与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MRI及CT资料。11例中,8例接受MR检查,其中5例接受增强扫描;4例接受CT扫描,其中1例同时接受增强扫描。结果10例DFSP位于皮下及皮下脂肪层,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椭圆形或分叶状肿块;1例位于左侧大腿中上段深部。DFSP在T1WI图像上主要为低至稍高信号,T2WI图像上呈稍高或高信号;CT平扫呈等密度。MR和CT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昂强化。结论隆突件皮肤纤维肉瘤的MRI和CT嘉孤且右一宦特衍.右助千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Yang FJ  Ding Y  Niu XH  Deng ZP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1):986-990
目的 探讨肩胛带巨大软组织肉瘤的外科治疗特点和影响治疗效果的各种因素.方法 2005-2009年我科治疗7例肩胛带巨大软组织肉瘤患者,男性4例,女性3例.7例均为术后复发患者.年龄14 ~75岁,平均43.8岁.肿瘤最大径10~ 16 cm.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广泛切除4例,边缘切除3例.5例患者行肿物局部切除背阔肌肌瓣转移取皮植皮术,1例患者行局部推进皮瓣术,另1例患者行肿物局切取皮植皮术.术后病理: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低度恶性黏液性纤维肉瘤、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瘤、1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例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术后采用国际肌肉骨骼系统肿瘤协会(MSTS)标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7例患者得到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9个月(10 ~46个月).2例患者有局部复发,其中1例再次术后6个月肺转移死亡;1例患者有肺转移;其余4例患者无复发及肺转移.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满意,MSTS评分28分.结论 肩胛带软组织肉瘤在早期常被误诊误治,广泛的外科边界是控制局部复发的主要因素.外科边界和病变的侵袭性是肩胛带软组织肉瘤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手术造成的巨大软组织缺损常需局部肌瓣或皮瓣转移来修补,常用背阔肌肌瓣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壁隆突性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复发相关因素。方法 对51例腹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放疗、切缘距离及肿瘤大小进行分组,比较组间术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患者肿物切除术后创面缺损面积4 cm×6cm至20cm×26cm,均I期予植皮、局部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术后随访1-30.4年,总体复发率为23.1%,1例复发7次的患者发生肺转移。非放疗组与放疗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缘≤2cm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切缘〉2cm组(37.5%vs 19.4%,χ2=12.49,P〈0.01);肿瘤≤5cm组患者复发率为16.7%,肿瘤〉5cm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5.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结论 腹壁隆突性纤维肉瘤单纯局部切除复发率高,手术需行广泛切除,结合术后放疗并不能降低局部复发率。复发可能与肿瘤的大小、切缘距离等因素有关;多次复发可引起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4.
软组织肉瘤切除后的修复重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修复重建在技术手术治疗软组织肉瘤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1990年11月~1996年11月,治疗软组织肉瘤107例,其中32例进行了一期修复重建手术。32例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2例,滑膜肉瘤6例,脂肪肉瘤3例,神经纤维肉瘤3例,横纹肌肉瘤3例,皮隆突纤维肉瘤2例,纤维肉瘤2例,上皮样肉瘤1例;4例为原发,28例为复发;外科分期为ⅠB3例,ⅡA3例和ⅡB26例。根治性切除13例,广泛切除17例,局部切除2例。手术加化疗13例,手术加放疗7例。血管重建3例,动力功能重建16例,皮肤缺损修复22例。结果术后随访到30例,随访时间4个月~6年6个月,肉瘤局部控制率为80%,血管重建保肢率为100%,动力功能重建优良率为87.5%,缺损组织修复成活率为96%。结论修复重建是软组织肉瘤切除后外科治疗的延续,是减低肿瘤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系源于成纤维细胞或组织细胞,起源于真皮缓慢生长的肿瘤.该病多发于躯干及四肢,少见于头面部及颈区及面部.国内外文献报道均以个案报道为主,笔者将本院收治的1例头颈部复发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体表恶性肿瘤广泛切除后需采用整形外科的方法加以修复。我院 1994年~ 1999年收治 2 1例此类患者 ,全部进行广泛切除 ,创面采用游离皮片移植和皮瓣、肌皮瓣移位等多种方法进行修复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5例 ,女 6例。年龄 35~ 6 1岁。病程 5~ 2 1年。临床表现为皮肤结节、肿块或经久不愈的溃疡。肿瘤大小2 .0 cm× 1.5 cm~ 10 cm× 16 cm。其中手掌 1例 ,手背、肩、背、腰、足背和足底各 2例 ,大腿 5例 ,小腿 3例 ;其中鳞癌 7例 ,恶性黑色素瘤 5例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9例 ,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手术在距肿瘤…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肝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收治的1例术前误诊为肝脓肿,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纤维肉瘤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该患者术前病史及影像学诊断均考虑肝脓肿,术中发现为肝肿瘤予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纤维肉瘤,存活2个月。结论〓肝纤维肉瘤恶性程度高,临床无特异性,容易误诊,主要依靠病理确诊,预后差,手术是唯一有效治疗方法,对放化疗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的修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的修复效果。 方法  1 984年~ 2 0 0 1年对 38例皮肤体表恶性肿瘤进行切取 ,其中皮肤鳞状上皮癌 1 2例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1 4例 ,皮肤原位癌 2例 ,皮肤疣状癌 1例 ,皮肤湿疹样癌 4例 ,慢性溃疡恶变 5例 ;手术后残留创面最大为 1 4 cm× 2 0 cm。采用 7种不同类型的皮瓣、肌皮瓣、游离植皮和手术后直接缝合等方法进行修复 ,其中腓肠肌皮瓣 4例 ,背阔肌皮瓣 6例 ,阔筋膜张肌皮瓣 2例 ,腹直肌皮瓣 1例 ,足底内侧皮瓣 5例 ,邻近皮瓣 3例 ,游离大块植皮 1 2例 ,肿瘤切除后直接缝合 5例。 结果  38例手术全部成功 ,切口 期愈合。2 1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3~ 1 2年 ,1 9例术后恢复良好 ,2例术后局部复发 ,再次手术后治愈。 2 1例均成活。 结论 手术彻底切除肿瘤 ,修复方法应根据病情而制定 ,是根治皮肤恶性肿瘤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eomaprotuberans,DFSP)是一种源于皮肤真皮层的侵袭性软组织肉瘤,低度恶性,易复发,故易被误诊。阴囊部发病罕见。现将汉中市3201医院收治的例发病13年,反复手术治疗6次的阴囊DFSP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脊柱旁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2年10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8例脊柱旁软组织肉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为36岁(11~58岁)。病理诊断为滑膜肉瘤5例,纤维肉瘤2例,未分化肉瘤2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不能确定具体类型的高级别肉瘤有2例,骨肉瘤1例,尤文肉瘤1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1例。按照改良的脊柱旁软组织肉瘤分型,1型10例,2型和3型分别为3例和4例,2+3型1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1例患者接受术前化疗,1例接受术前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1~3型脊柱旁软组织肉瘤的手术计划分别为:1型肿瘤行广泛切除手术,2型肿瘤行经椎弓根截骨的整块切除手术,3型患者通过切除部分椎体行广泛切除手术。8例患者因肿瘤切除后脊柱不稳定而行人工椎体置入和钉棒系统固定手术。术后6例患者接受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剂量为55~63Gy/25~30F,11例接受化疗,1例接受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术后观察伤口并发症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1型患者中,7例实施广泛切除,3例实施边缘切除;2型患者中,2例实现广泛切除,1例实施边缘切除;3型患者均采取边缘(2例)或广泛(2例)切除方式切除肿瘤;2+3型患者实现边缘切除。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9d和23d出现手术伤口感染,经清创和使用敏感抗生素后,感染得到控制;2例患者出现术后肌力下降,经康复治疗和营养神经治疗后改善。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1~50个月)。3例患者在术后3~10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均未接受放疗。1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因肿瘤脑转移而死亡;4例患者在术后3~38个月出现肺转移灶,均接受内科治疗和肺转移灶切除,目前带瘤生存;其余13例患者无瘤生存。结论:脊柱旁软组织肉瘤在准确的病理诊断基础上,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