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味中药在治疗心系、肺系、肾系及脾胃肝胆病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教材《中药学》为依据,通过查阅古籍、现代文献等资料对传统苦味中药的归经进行系统梳理,并综合化合物靶点研究提出苦入五脏,与传统认识的五味入五脏有所不同。探讨了苦味中药归五脏的临床应用,苦入心主要体现在治疗心血管疾病,能清心益脉;苦入肝主要体现在苦降肝火与苦补肝虚两方面,用来治疗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与肝阴虚等证;苦入脾胃主要体现在苦能健脾祛湿及增加胃肠动力;苦入肺主要体现在苦能降泄肺气,用于治疗肺气上逆所致的咳喘等病证;苦入肾主要体现在苦味中药可以坚阴以补肾。苦味药无论入何脏腑,都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就有“苦能制甜”之说,即应用苦味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记载,而且临床也已证实苦味中药确实有很好的降糖作用,但对于其具体的降糖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来苦味受体基因理论不断受到医学者的关注,肠道苦味信号传递的转导通路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糖尿病早期多阴虚燥热,苦味中药苦寒燥湿,推测其降糖作用可能是苦味中药通过味觉受体调节肠道内分泌实现,有可能存在类肠促胰岛素样效应。该文就苦味受体基因理论、苦味药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做如下探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五味理论认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传统的归经理论认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即传统中医认为具有苦味及其特性的中药对治疗心血管有好的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苦味中药确实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潜力,并且苦味中药中的特定化合物能激活味蕾细胞上的苦味受体TAS2Rs(bitter taste receptors),从而让人们感知到苦味,同时TAS2Rs在心血管系统中也有表达。这暗示苦味中药和心之间的联系可能由TAS2Rs作为桥梁。本文通过综述TAS2Rs的研究进展,以期利用现代药理学知识来阐述中医理论中"苦入心"的理论,进而探讨苦味中药通过TAS2R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苦降辛通法是将苦味与辛味药有机配伍,以开结散邪、降逆泄热的一种治法。《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苦能降能泄,辛能开能通,合而并用,一阴一阳,一升一降,寓开于泄,  相似文献   

5.
认为酸涩之剂多含苦味,苦能化能泄;仲景用酸涩之品,多与辛散之药相伍,使敛中有散。临床证明酸涩之品也具有祛邪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首先提出"苦入心",传统观念认为苦味药应多归心经,但现代统计学发现"苦味药多归肝经"。在对植物皮类中药的主治进行研究后发现苦味植物皮药虽多入肝经,但其主治如跌打损伤、疮疡、痹病等皆与血脉密切相关,结合对病因病机和用药思想的分析,认为"苦入心"并不是指苦味药对于心脏的归属和定位,而是因由心主血脉作用于"心-血脉-肝(或心)"这一通路亦或称为系统,从而起到的对"气血""血脉"的调节作用。故文章创新点在于"苦入心"不能理解为"苦入心经","苦入心"与苦味药多归肝经亦不矛盾。  相似文献   

7.
苦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物质组成影响着药材性状,也影响着药材性味。选取《中华本草》所载1 728种寒热药性明确的中药,运用数学统计方法,研究了中药苦味与药材性状的关系,认为药材质地、气味、味道、外观颜色共同影响着中药苦味。药材性状质脆、味苦或味涩越多的中药,药材性味越偏向苦味;药材性状气香、味甘、味咸、味辛和白色越多的中药,药材性味越远离苦味。  相似文献   

8.
不少患者在饮中药汤时,总感到药味太苦而不愿意服用,特别是孩子们吃中药,做父母的更感到头痛。那么,如何减少药中的苦味呢?一般来说,汤药的温度在36℃至37℃时,味道最苦,而汤药温度高一点,苦味就会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9.
中药五味之一苦味的作用,现已概括为燥、泄和坚阴三个方面。“苦能坚阴”即指某些苦寒药物能泻火而达到存阴的目的。实际上,单靠苦寒药而“坚阴”的情况并不多见,故笔者认为“坚阴”当是苦寒清热药与滋阴药合用的结果,今就自己的研习心得,叙述如下。“苦能坚阴”的含义演变“苦能坚阴”之说出自张洁古《珍珠囊》“苦能燥湿,坚阴”,而实从《素问·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脱胎而来,“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充去骨”(《素问·六节脏象论》),又为作强之官,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肾一旦为湿热,邪火所扰,固密收藏失职,作强  相似文献   

10.
“苦”味辨析王茹燕王锡安(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合肥230038)关键词:五行;苦味中图法分类号:R226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个内容———五味,与人体的脏腑、中药的性能以及饮食等诸多方面有关,是五行比类中的一个部分。譬如,它与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苦入心...  相似文献   

11.
<正>有些人不喜欢吃中药,有很大的原因恐怕是中药的苦味难于接受,其实,并不是所有中药的味道都是苦的,有些药的味道不但不苦,还很甜呢!就像甘草一样,顾名思义,甘乃甜也,甘草就是味道甜美的草药,所以古人还称其为美草和蜜甘。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对甘草并不陌生,当咳嗽嗓子疼时,有的人就会拿甘草泡水喝或者吃几粒甘草片。别看甘草味道甘美,其本身确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补益中气的作用。甘草不像其它具有  相似文献   

12.
我院李成恩老中医临证四十余载,运用辛开苦降法应变灵活,常获良效。他认为辛味药主开,具宣通气机,祛寒化湿,和胃降送之功;苦味药主降,有泄热和胃,苦寒燥湿,消痞除满之力,辛苦配合,则收寒热互用以和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升降之效。现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柠檬苦素类似物及其D环内酯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雯  许健 《医学研究杂志》2010,39(4):111-113
柠檬苦素(limonin)是一个含有呋喃环的高度氧化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而柠檬苦素类似物(limonoids)是以柠檬苦素的化学结构为基本单位的一系列化合物,包括有苦味的水溶性差的甙元类物质和无苦味的水溶性好的糖苷配体在内均称为柠檬苦素类似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归肺经中药的药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以探讨药性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之间的相关性,为归肺经中药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中国药典》所载归肺经中药进行统计,从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50味归肺经中药中寒凉性药物占50.4%,温热性占28.4%;五味中以苦味居多,其次是甘味和辛味;功效以清热、祛湿、化痰为主;化学成分以苷类最多,其次是黄酮类、糖类、挥发油类;药理作用主要是抗菌、抗病毒、祛痰、镇咳、平喘。结论:归肺经中药多苦寒、含苷类成分,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抗菌、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苦味药与辛味药的配伍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它除具有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一切药物配伍所共有的方法外,还有寒热并用,苦辛通降两种特殊配伍.故本文对此二法予以重点论述。苦辛药物的功用苦味药具有泄和燥作用。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  相似文献   

16.
外国植物药     
日本的草药—1 当药当药最早收载于《和汉三方图鉴》(1712年) 野草部分,为龙胆科植物,深秋开花时采集的干燥全草.主要成分为苦味苷—当药苦甙占2~10%、当药甙、龙胆苦甙,苦杏甙等强苦味成分。还有赤鲜红氨基乙酸、齐墩果酸、黄酮类以及氧杂蒽酮类衍生物等。据认为苦味成分有刺激味觉,从而增进食欲、加速胃蠕动、促进胃液分泌等作用;然而,未得到动物试验证明.  相似文献   

17.
最典型的苦味食品是咖啡和啤酒。有些人喜欢同它们打交道、交朋友。甚至有的人每天不喝五、六杯浓咖啡就感觉身体不适。这样的人即使对于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也容易感到不如意。当人们精神上不满足时,也感到苦味食品格外苦涩。人们可以通过品尝食品的苦味,使那种由于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烦恼和郁闷得以解消。在这一点上,苦味具有与酸味同样的功效。所不同的只是苦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大多数来于植物类药材 ,确实有毒的品种不多 ,若能正确应用 ,是比较安全的。但含有毒性较强的中药 ,如用之不当 ,也可危及生命。近年来中药中毒死亡的报道明显增多 ,为了使医药工作者进一步提高认识 ,增强防范意识 ,使此类事故避免发生 ,笔者搜集十几年来有关单味植物药中毒致死的文献资料 ,就毒理机制、中毒表现、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 含氰甙类药1 .1 瓜蒂 又名苦丁香、香瓜蒂、甜瓜苇。主要成分 :含甜瓜素 ,又称喷瓜素 ,及葫芦素B、E等结晶性苦味质。甜瓜素给家兔静注的LD50为 2 .5mg/kg ,可致…  相似文献   

19.
1小议“苦味坚阴”法近日与学生讨论中药的性味,对“苦味坚阴”,学生颇感费解,乃查阅医籍,粗浅理解如下,愿与同道商榷。“苦味坚阴”法出自张洁古的《珍珠囊》:“苦能燥湿,坚阴”。经后世发展,其含义有二:一指平相火,固肾阴的方法。如朱丹溪的大补阴丸,李东垣的虎潜丸治相火妄动,肾气不固,梦中遗精,下肢痿痹的病症。二指泄火清热,存阴的方法。如古人云:“寒邪深伏,已经化热,昔贤以黄芩汤为主,苦寒直清里热,热伏于阴,苦味坚阴乃正治也”。本法与滋阴法的区别:“苦味坚阴”法是通过泻热而达到间接存阴目的的,属“泻法…  相似文献   

20.
口服中药的良好口感是提高患者服药顺应性的重要因素,而中药由于其成分的复杂性和复方使用的特点,通常呈现苦味而使患者难以接受.为使“良药苦口”向“良药可口”转变,现对中药“苦味”产生机制及“苦味”物质化学结构、性质进行综述,整理分析中药苦味的评价及分级方法,为掩味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