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实现培养医术高明、道德高尚的医学专门人才的教育目标。方法采用UPI对1548名2005级医学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第Ⅰ类(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第Ⅱ类(可能有一般心理问题)学生占43.61%,其中男生占17.65%,女生占25.96%。结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特别重视。高校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科学规范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2.
李丽 《中国校医》2006,20(3):277-278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才成长的前提和基础,18~22岁的大学生无论在心理或生理上都逐渐向成熟过渡。本文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河南某大学某学院的102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目的是通过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水平,为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武警部队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武警部队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探讨增进武警部队学员心理健康的对策。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为工具 ,对随机抽取的 312名武警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 武警医学生SCL - 90各项因子分普遍低于武警军人组和国内常模青年组 (P<0 .0 5 ) ;总均分 1.39± 0 .34,低于武警军人组 (1.4 7± 0 .4 2 ,P <0 .0 1)。结论 武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武警军人和国内常模青年组。但仍存在问题 ,部队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武警院校学员特点 ,积极开展心理卫生教育 ,以提高军校学员整体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成教和高职教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成教和高职教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关部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测试。[结果]⑴成教组除敌对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外(P<0.001),其余各因子均低于全国常模(P≤0.026)。高职教组中敌对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01),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低于全国常模(P≤0.005),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与全国常模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04)。⑵成教组和高职教组两组各因子比较,成教组总均分及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分均低于高职教组(P≤0.023),躯体化、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结论]医学生的心理状态较好。同一医学院中,成教学生的心理状态较高职教学生好。  相似文献   

5.
李友  杨新燕  顾芳 《中国校医》2011,25(4):255-257
目的了解大理某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群体特点,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理某高校1 085名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分析,对结果采用分类比较的方法以反映不同类别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结果大理某高校医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除人际关系外,其余各项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数的29.7%。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性别、年级、专业等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学生心理健康形势依然严峻,有必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调查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卢莉  王英 《中国学校卫生》1999,20(3):171-172
目的:进一步探讨医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本校医学生470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问卷测试,对测试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还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个性特征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全国常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有关。结论: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心理卫生与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相互独立,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整群抽样法,采用PSⅠ心理健康问卷,对福建医学院医学系508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统计结果表明:362名男生PSⅠ平均分和标准差为311.33,57.76,146名女生为294.24,56.56,男生心理健康程度高于女生;所有调查对象均未检出心理疾患;且学生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和城乡生活差异对其心理状况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高职医学生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某医学护理职业学院263名二年级大学生为对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分别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结果263名高职生有心理症状的占6.8%,男女生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医学、药学专业学生在SCL-90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更多倾向选择问题解决、求助等成熟型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自责、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但女生较男生更倾向于选择求助、幻想、自责方式;3个不同专业学生在幻想和总均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职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女生更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其心理症状较男生明显。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50名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革  杨迪 《中国校医》2008,22(6):641-642
目的要求教育工作者更新观念,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管理大学生。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2004年级50例贫困医学生进行测试,并将所统计的数据与随机抽取的50例普通医学生进行比较。结果贫困医学生在SCL-90绝大数因子上的得分均值显著高于普通医学生,抑郁问题男生突出,焦虑和恐怖问题女生突出。结论学校对医学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应更加关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达到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548名大中专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不同类型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采用SCL -90自评量表对柳州医专54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国内常模 (P<0.01) ;中专医学生在强迫、恐怖、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抑郁、焦虑六个方面比大专医学生存在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结论教育工作者应该有层次、有区别地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现阶段某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为开展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医学生2020级、2021级749名医学生(男生261名,女生488名),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结果 本次调查医学生SCL-90总分平均为(136.92±39.97)分,男生为(130.88±39.34)分,女生为(140±39.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4,P<0.05);女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8个因子均分及SCL-90总分均高于男生(P<0.05)。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虽然医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敌对2个因子均分较低(P<0.05),但是强迫症、抑郁症、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5个因子均分、总分及平均分较高(P<0.05)。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26.84%,其中男生24.14%,女生2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8,P<0.01)。结论 某高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应针对性进行心理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2.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为有针对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16PF)为测试工具,对377名不同年级在校医学生进行测评,有效样本375份。结果医学生SCL-90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青年常模;不同年级医学生SCL-90测评结果呈显著性差异,16PF测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男女生SCL-90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SCL-90任一因子分≥2的学生和SCL-90任一因子分<2的学生16PF测试在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忧虑性、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内向与外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心理健康因素、有专业成就人格因素、适应与焦虑型、创造力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应注重学生人格特征倾向,扬长避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更有效地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该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医学生及其慢性乙肝感染患者进行独立测试,并与全国常模及医学生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慢性乙肝感染患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焦虑、恐怖因子分上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健康组与国内常模比较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与医学生健康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生及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SCL-90自评量表对484名高职女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职女生的心理健康总均分显著高于本省女大学生及国内女大学生常模(P<0.001);高职女生中贫困生比非贫困生、高年级女生比低年级女生、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农村与城市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贫困女生、高年级女生和非独生子女女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闫霄  ;楚平华 《现代保健》2014,(11):116-118
目的:了解考研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LC-90)对390名考研医学生进行测试,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考研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正常人群水平,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12.89%,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结论:考研医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对医学考研学子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进行分析研究,并为降低医学考研学子压力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宁波市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家钿  于颖新 《中国校医》2003,17(3):266-267
本文对宁波市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以了解当代高职生的心理现状 ,分析心理障碍的原因 ,为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抽取宁波地区部分高职学生共 895人 ,有效问卷873份 ,其中男性 2 76人 ,女性 5 97人。来自城镇 178份 ,农村6 95份。年龄 18~ 2 2周岁。1.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 [1] 和自编向卷调查表 ,按班级测试 ,要求被测试者根据近 1周内的情况如实填写 ,不得与他人讨论 ,要求在 2 0min内完成。量表取 1~没有、2~很轻、3~中等、4~较重、5~严重记分方法。统计主要指标和…  相似文献   

17.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29名医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医学生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和云南大学生(p<0.01); 男女性别间总阳均分、阳性项目数有显著性差异(前者p<0.01,后者p<0.05),男生的敌对因子分高于女生(p<0.01),女生的恐怖因子分高于男生(p<0.01),其它因子分没有性别差异(p>0.05); 成人教育专科和普通本科两种学生各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身心症状阳性率为49.46%。提示医学教育中不可忽视对学生开展心理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验医学生弱势群体是否与医学生普通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方法采用SCL-90自评量表对中国医科大学学生900人分二组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弱势群体学生在躯体化和敌对因子上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在精神病性因子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医学生弱势群体与医学生普通群体在各个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在郁抑、焦虑、恐怖、精神性和总均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改革现阶段的助学金制度,使真正的弱势群体学生得到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两类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震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7):540-541
目的了解自考班与普通班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临床心理辅导。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共测评有效样本197人。结果自考班医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23.68%)高于普通班学生(11.2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受到特别关注,是心理健康教育和临床心理辅导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20.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探讨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P—90)对1652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医学生性格特点与性别、生源及及是否独生子女有关。(2)12.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新生明显高于老生,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偏执、焦虑等。(3)相关分析表明,家庭因素和个性特征因素与心理健康明显相关。结论 医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发病总体水平较低,家庭因素和个性特征因素与心理健康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