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2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血浆环核苷酸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62例慢性肺心病血浆cAMP cGMP测定结果发现肺心病合并中重度MSOF者血浆cAMP下降,cGMP升高及cAMP/cGMP比值减小;合并轻度MSOF或单纯肺心病发作期者血浆cAMP cGMP均升高,但cAMP/cGMP比值减小.治疗后病情缓解,血浆cAMP上升、cGMP下降及cAMP/cGMP比值增大.提示对肺心病患者观察血浆环核苷酸变化有助于诊断肺心病合并MSOF及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2.
3.
先天性心脏病血浆心钠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心钠素(ANP)特异性放免分析方法,测定了30例左向右分流先心病患(实验组)和9例无心、肺疾患的普胸患(对照组)的右房、肺动脉血浆ANP的含量,并结合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1)实验组血浆A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血浆ANP水平与右房压、右室压、肺动脉压及心内缺损大小呈正相关;(3)实验组血浆ANP水平右房高于肺动脉(P<0.05),表明左向右分流先心病患血浆ANP水平升高,与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关,其右房可能是ANP分泌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4.
5.
我们对40例肺心病心衰患者血浆心钠素(ANP)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血浆心钠素在慢性肺心病中的临床意义进行初步的探讨。1 对象及方法1.1 研究对象肺心病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均为住院患者,年龄为37~76岁,平均65岁.本组病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按心功能分级标准划分为Ⅱ级15例,Ⅲ级1例,Ⅳ级12例。 相似文献
6.
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是新近发现的一类循环激素,由哺乳类动物心房肌细胞分泌,具有利钠、利尿、扩张血管平滑肌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的多种功能。目前有关心钠素与心血管疾病、肾疾病的关系已有较多报道,但关于肺心病时血浆心钠素的研究较少。我们对35例肺心病患者血浆心钠素浓度进行测定,并与健康人比较,以探讨肺心病血浆心钠素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施源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1998,12(2):170-170
慢性肺心病病程较长,受累脏器多,治疗复杂,预后较差。本文对我院1989~1994年住院死亡的40例慢性肺心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29~72岁,平均62岁,以中老年患者多见。肺心病诊断标准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胸部X线和心电图等,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关于《肺心病诊断标准》。病程在10年以上32例,占8.4%。本组病死率为10.5%(48/382)。 死亡原因 呼吸衰竭31例(77.5%),肺性脑病18例(45%),上消化道出血10例(25%),心力衰竭8例(20%),电解质紊乱7例(17.5%),酸碱失衡6例(15%),严重感染6例(15%),休克5例(12.5%),心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血浆C型利尿利钠因子(CNP)的变化及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动脉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0例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浆CNP的水平;经彩色多普勒测定右室射血前期时间(RVPEP)与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AT)之比,以反映肺动脉压高低,并行动脉血气分析。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CNP水平((73.38±33.29) n/L,(43.18±9.68)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6.89±9.16) ng/L)(P均<0.001),急性加重期高于缓解期(P<0.001);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pao2((50.82±15.23)mmHg)明显低于缓解期((77.57±10.08)mmHg)(P<0.001),而急性加重期RVPEP/AT水平(1.64±0.36)高于缓解期(1.26±O.26)(P<0.001);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CNP水平与pao2均呈显著负相关(r=-O.57,P<0.01;r=-0.79,P<0.001),而与RVPEP/AT均呈正相关(r=0.45,P<0.05;r=0.44,P<0.05)。结论:检测肺心病患者血浆CNP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正>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血浆心钠素(ANP)增加文献已有不少报道,但对快速心律失常复律前后ANP变化的报道较少,我们通过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了42例快速心律失常复律前后ANP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自急诊观察及住院病人共计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5~72岁,平均52.4岁。预激伴室上性心动过速10例;预激伴快速心房纤颤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2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并心房纤颤5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例。全部病例心室率>100次/43。无高血压及心肾功能不全,无内分泌系统疾病,无电解质异常者。病史4个月~20年,平均8.6年。发作持续时间20分钟~12小时,平均3.6小时。终止方式:用药物(心律平、异搏停、西地兰等)复律和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其发作。正常对照组20例健康体检者,男16例,女4例,年龄36~63岁,平均50岁,均询问病史,体检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健康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时期血浆中内皮素含量。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4名急性发作期患者和30名缓解期患者血清内皮素(ET)含量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COPD急性发作期组血清内皮素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缓解期组与正常组相比较无差异,结论:ET在COPD的发病演变中可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4.
15.
16.
<正>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为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因其发病缓慢,且逐年加重容易急性发作,终致难以逆转。为了减轻肺及心血管病变的损害程度,除了临床综合治疗外,护理亦为重要,现根据以往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肺心病的临床护理体会。1 心理护理肺心病人由于常年肺功能不全,引起呼吸困难,行走不便,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易产生悲观、绝望等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的疏导,关心和体贴病人,让他们学会自我护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2 病房空气的调节和净化病房应保持清洁,每天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用84消毒液湿式扫床和擦拭地面。经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病死率较高.为探讨老年肺心病的临床待点及改进防治措施,现就1994~1997年本院收治的老年肺心病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33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在我国较为常见,近年来由于社会人群老龄化日益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病率为0.46%,占各种住院器质性心脏病的5%~37%,尤其在气候寒冷的北方和潮湿的西南地区其患病率更高。近十年来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病死率也较高,在15%左右。回顾1997年1月~2001年3月我院因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死亡的33例患者的相关资料,现就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期血糖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期对血糖可有一定影响。本院1994年2月至1996年2月共收治158例肺心病,其中43例空腹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7.2%),现对其临床特点作扼要的分析与讨论,并与32例非肺心病对照组进行比较。1资料和方法1.1研究...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