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Ⅱ在正常和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作者利用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对正常和良性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IGF-I和IGF-Ⅱ的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表明,正常和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均有IGF-IGF-Ⅱ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mRNA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1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RT-PCR的方法可自所有标本中检出IGF-ImRNA的表达,并用电泳和Southern杂交证实了结果的可靠性。原位杂交表明13/15的BPH和9/12的正常前列腺标本中有IGF-ImRNA表达,IGF-I在上皮的表达强于间质,尤以基底细胞表达最明显。IGF-ImRNA在BPH组织中的量多于正常前列腺。  相似文献   

3.
对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1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中胰岛素样生长因了-I(IGF-I)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RT-PCR的方法可自所有标本中检出IGF-I mRNA的表达,并用电泳和Southm杂交证实了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行细胞原位杂交技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了及受体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4/16例BPH组织中IGF-ⅠmRN阳性表达,定位在上皮和基质组织;11/12例BPH组织中,IGF-ⅡmRNA阳性表达,定位基质;IGF-Ⅰ受体mRNA在所检测的8例标本中均在表达,主要定位于上皮,而IGF-Ⅱ受体mRNA无表达。研究证实IGF-Ⅰ、IGF  相似文献   

5.
探讨雄激素受体与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两种受体在31例BPH和22例正常前列腺本本中表达的状况。结果AR和TGF-βRI在BPH上皮,间质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在BPH间质组织中AR和TGF-βRI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行细胞原位杂交技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受体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4/16例BPH组织中IGFⅠmRNA阳性表达,定位在上皮和基质组织;11/12例BPH组织中,IGFⅡmRNA阳性表达,定位基质;IGFⅠ受体mRNA在所检测的8例标本中均有表达,主要定位于上皮,而IGFⅡ受体mRNA无表达。研究证实IGFⅠ、IGFⅡmRNA在BPH组织中都有表达,提示与BPH的发病有关。BPH组织中IGFⅠ受体是IGF发挥作用的唯一受体,IGF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对前列腺细胞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雌、雄激素对前列腺中IGF-I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雌,雄激素对前列腺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斑点杂交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药物去势和未药物去势BPH患者前列腺组织以及正常组,去势组,外源性雄激素组,雌激素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IGF-I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人体内睾酮水平降低后,前列腺中IGF-I基因表达明显减少;正常大鼠前列腺中IGF-ImRNA表达情况。结果 人体内睾酮水平降低后,前列腺中IGGF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bFGFmRNA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和蛋白及基受体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10例正常前列腺(NP)组织中bFGFmRNA、bFGF和FGFR1表达。结果 前列腺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中均见bFGFmRNA、bFGF和FGFR1阳性染色。BPH间质细胞中三者表达显著高于NP组织,但BPH与NP上皮细胞中三者表达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与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GFβRⅠ)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两种受体在31例BPH和22例正常前列腺标本中表达的状况。结果AR和TGFβRⅠ在BPH上皮、间质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在BPH间质组织中AR和TGFβRⅠ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358,P<005)。结论AR和TGFβRⅠ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增高,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提示两者在前列腺中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BPH的发生和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及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的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Ⅳ型蛋白(COLⅣ)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BPH组的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NP组,而且BPH组织中FN、COLⅣ的免疫表达与TGF-β的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及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的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Ⅳ型蛋白(COLⅣ)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BPH组的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NP组,而且BPH组织中FN、COLⅣ的免疫表达与TGF-β的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GF-βR1)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TGF-βR1在31例BPH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R1在BPH上皮、间质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结论:TGF-βR1在BPH组织中表达增高,尤其在上皮组织中的过度表达可能影响了TGF-β对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参与了BPH的病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发病中的作用,采用分子杂交技术研究b-FGF和TGF-β1在人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雄激素水平改变对b-FGF及TGF-β1表达的影响。20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术前口服甲地孕酮(120mg/d)及己烯雌酚(2mg/d)一周。结果:患者的外周血睾酮浓度从服药前的406.1±231.4μg/L降至服药后18.0±9.1μg/L(均值±标准差),均达到药物去势水平;未服药组前列腺组织b-FGFmRNA表达水平是服药组的2.09倍(P<0.01);服药组前列腺组织TGFβ1mRNA表达水平是未服药组的1.49倍(P<0.01)。提示雄激素水平变化可影响b-FGF及TGF-β1的表达,b-FGF及TGF-β1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人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  相似文献   

14.
实验性大鼠多囊卵巢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辉  倪江 《生殖医学杂志》1999,8(3):160-163
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实验性大鼠多囊卵巢(PCO)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mRNA在卵巢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大鼠PCO中IGF-ⅡmRNA主要在卵泡膜细胞中表达,颗粒细胞表达量很少,而在正常成熟卵泡中IGF-Ⅱ在颗粒细胞表达量增多。提示IGF-Ⅱ在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中的不同表达,可能与PCO卵泡发育成熟障碍及优势卵泡的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bcl-2和IGF-ⅠmRNA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采用斑点杂交技术研究正常和增生前列腺组织中bcl-2和IGF-ⅠmRNA表达情况并加以比较。结果表明:IGF-ⅠmRNA在增生前列腺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增生组织中平均表达值是正常组织的2.51倍(P<0.01);bcl-2mRNA在增生前列腺组织中表达也明显高于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增生组织中的平均表达值是正常组织的1.71倍(P<0.01)。表明增生前列腺上皮细胞促增殖和抗凋亡作用强于正常组织,提示bcl-2和IGF-Ⅰ参与前列腺细胞增殖与凋亡过程,增生前列腺中bcl-2和IGF-Ⅰ高表达可能是诱发BPH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16.
对6例正常前列腺和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bFGFR表达以及前列腺组成成分的改变进行定量分析。bFGF和bFGFR在BPH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其表达水平与产列腺间南成分增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血管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探讨血管形成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中作用及其与bFGF、PCNA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bFGF和PCNA在18例正常前列腺(NP)和62例BPH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关系。结果BPH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bFGF和PCNA指数均显著高于NP;BPH的MVD与间质的面积百分比、bFGF表达和PCNA指数均呈正相关,而与上皮面积百分比负相关;NP的MVD仅与间质的PCNA指数正相关。结论血管形成增多与BPH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对间质细胞增殖、增生的作用更为显著,而bFGF异常表达可能是血管形成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4例正常前列腺(NP)、56例前列腺增生症(BPH)和33例前列腺癌(Pca)组织中bFGF的分布和表达。结果显示:BPH中bFGF阳性率为643%,主要分布于间质细胞核,部分间质细胞浆、少数腺上皮细胞浆也见阳性染色;Pca中bFGF阳性表达位于癌细胞浆,阳性率为848%,但bFGF表达强度与Pca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正常前列腺组织中bFGF表达均为阴性,三者之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表明bFGF参与BPH、Pca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增生及癌不同细胞成分TGF-B的免疫组化研究王志平,陈一戎,刘国栋FKHabib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离体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B(TGF-B)进行分析,摘要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7例前列腺增生及11例前列腺癌组织均来...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28例前列腺癌和26例前列腺癌增生组织中转化性生化因子β1(TC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TGF-β1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癌增生的基质染色强度和染色范围相似,而在上皮部分,癌性上皮的染色强度和范围明显高于或大于前列腺增生的腺上皮的染色强度和范围,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4例正常前列腺仅见基质染色,但强度和染色范围远小于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结果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