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信号素3A(Sema3A)、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玻璃体液和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113例DR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R的国际临床分类标准分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n=44)和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n=69);另外,收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5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及DR患者玻璃体液中Sema3A、CXCL12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R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ema3A、CXCL12水平对PDR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PDR组、NPDR组患者血清中Sema3A、CXCL1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DR组患者玻璃体液和血清中Sema3A、CXCL12水平高于NPDR组(P<0.05)。PDR组、NPDR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PDR组高于NP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患者血清中Sema3A、CXCL12表达呈正相关(r=0.664,P<0.05);DR患者玻璃体液中Sema3A、CXCL12表达呈正相关(r=0.45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ema3A、CXCL12、FPG、HbA1c、HDL-C、TC、TG、LDL-C均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ema3A、CXCL12水平预测PDR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1(95%CI:0.906~0.979)、0.953(95%CI:0.909~0.980),敏感度分别为93.18%、95.45%,特异度分别为91.74%、82.64%;血清Sema3A联合CXCL12水平预测PDR发生的AUC为0.981(95%CI:0.947~0.996),敏感度为95.45%,特异度为92.56%。【结论】在PDR患者血清及玻璃体液中Sema3A、CXCL12水平均上调,其可能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可作为预测PDR发生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水平与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对129例T2DM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查,并依据眼底检查结果分组,确定T2DM无视网膜病变(NDR)组患者77例,DR组患者52例,其中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NPDR)组患者39例,增生性视网膜病变(PDR)组患者13例.所有研究对象HbA1c和FPG水平采用IE-HPLC法及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定量测定,各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R组HbA1c水平与NDR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FPG水平也随着DR病情的发展和病变程度显著升高(P<0.01).各组FPG与HbA1c相关性分析,DR组(NPDR组和PDR组)呈明显正相关(r=0.792);NDR组也呈明显正相关(r=0.684).结论 T2DM患者HbA1c和FPG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及病变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是糖尿病和并发症监控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凝血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RD)患者的凝血功能。方法选择T2DM确诊患者154例,根据患者眼底检查结果分为无DR(NDR)组、DR组,DR组患者分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组和非PDR(NPDR)组。采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指标水平。对各研究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研究组间FPG、HbA1c、CHOL、TG、HDL、LDL、PT、APTT、TT、DD、FD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FIB水平高于NDR组(P0.05),NPDR组、PDR组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DR患者FIB水平升高,FIB可能在T2DM合并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 )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与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260例T2DM患者,依据尿白蛋白排泄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41例(NA组,24 h尿白蛋白<30 mg)、微量白蛋白尿组118例(M A U组,24 h尿白蛋白30~300 m g )和大量白蛋白尿组101例(C A U组,24 h尿白蛋白>300 mg)。检测各组患者的24 h尿白蛋白定量并进行眼底检查,分析T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与DR的相关性。【结果】NA组单纯性视网膜病变(NPDR)检出率为98.%,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检出率为48.%;MAU组NPDR检出率为43.2%,PDR检出率为16.1%;CAU 组 NPDR检出率为42.6%,PDR检出率为347.%;各组NPDR和PDR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2DM 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与DR检出率呈正相关( P <00.5)。【结论】T2DM 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与DR的发生显著相关,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茜  陈冰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2):255-258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黄斑区血流密度(macular vascular density,MVD)和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74例糖尿病患者(DM组)及同期40例健康查体者(CON)的临床资料,糖尿病患者根据眼科检查分为无DR组(No-DR组)、非增殖性糖尿病DR组(NPDR组)和增殖性糖尿病DR组(PDR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检测各组MVD和FAZ横径、竖径和面积并比较。【结果】DM组共有135只眼,其中No-DR组共71只,NPDR组共53只眼,PDR组共11只眼,正常CON共80只眼。PDR组、NPDR组在表层、内层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MVD均明显低于CON(均P<0.05)。No-DR组在表层、内层视网膜的MVD均明显低于CON(均P<0.05);PDR组、NPDR组在表层、内层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MVD明显低于No-DR组(均P<0.05)。与CON相比,PDR组FAZ竖径、横径及面积明显较大(均P<0.05);No-DR组、NPDR组FAZ面积明显较大(P=0.000),而FAZ竖径、横径无显著差别(均P>0.05)。【结论】DR患者FAZ面积扩大及MVD降低,对早期诊断DR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93例,依据眼底检查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n=14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n=147),将DR组分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n=103)、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n=44)。对NDR、NPDR、PDR 3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依据总胆红素四分位数分为Q1、Q2、Q3、Q4组,分析总胆红素与DR患病率的关系。结果 与NDR组比较,NPDR组和PDR组中的病程、收缩压均升高(P<0.05),且PDR组中的病程、收缩压高于NPDR组(P<0.05)。与NDR组比较,NPDR组和PDR组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餐后2小时C 肽(2 h CP)均减低,且PDR组中TBIL、DBIL、间接胆红素(IBIL)、2 h CP低于NPDR组(P<0.05)。与NDR组比较,PDR组中IBIL低于NDR组(P<0.05)。与NDR组比较,NPDR组和PDR组中FPG、2 hPG、HbA1c、TC均升高,且PDR组中FPG、2 hPG、HbA1c、γ GGT高于NPDR组(P<0.05)。与NDR组比较,PDR组中γ GGT高于NDR组(P<0.05)。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TBIL、2 h CP是DR的保护性因素;病程、收缩压、FPG、2 hPG、HbA1c、γ GGT是DR的危险因素。不同TBIL水平DR的患病率存在差异,随着TBIL水平的升高,DR的患病率呈现下降趋势(P<0.05)。结论 TBIL水平的降低与DR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可作为预测DM患者发生DR风险的潜在性生物标志物。对于血清胆红素偏低的患者,密切监测2 h CP水平以及加强监控管理血糖、HbA1c、SBP、γ GGT,对DR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AHSG)水平的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15例,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6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37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2例;另选取正常对照组4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AHSG与CRP水平。结果 NDR组、NPDR组及PDR组血清AHSG及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及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2DM患者的血清AHSG水平与CRP呈正相关(r=0.239,P0.05)。结论 AHSG水平升高与DR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其可能通过促炎性效应参与D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糖尿病(DM)患者眼轴长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2018年1月-2019年8月的DM患者临床资料,通过IOL master收集患者眼轴长度,根据其糖尿病视网膜分期,选取一眼得到无DR(no DR)组、非增殖性DR(NPDR)组和增殖性DR(PDR)组。对各组DM相关危险因素和眼轴长度进行统计分析,纳入眼轴长度及统计检验中P0.1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患者399例,其中no DR组172例(43%)、NPDR组189例(47%)和PDR组38例(10%)。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在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和PDR组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no DR组。眼轴长度(AL)在no DR组、NPDR组和PDR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DM病程、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均与NPDR和PDR的发病相关(P0.001)。与no DR组相比,NPDR(OR:0.699,P0.001,95%CI:0.664-0.735,AL每增长1 mm)组和PDR组(OR:0.404,P0.001,95%CI:0.366-0.445,AL每增长1 mm)的眼轴长度都更短。结论:眼轴长度与DR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DM患者眼轴越长发生NPDR和PDR的可能性越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5178A/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将6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明显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n=518)、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n=145)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n=9例)3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PCR—RFLP)技术检测线粒体DNA5178C/A多态性。评价该多态性与DR的相关性。结果:Mt5178C/A多态性在NDR、NPDR和PDR3组间基因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线粒体DNA5178A/C多态性与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探讨PDR形成的保护因素.方法 随机收集于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15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病程>10年但未发展为PDR的T2DM患者纳入DR组,病程<5年但发展为PDR的T2DM患者纳入PDR组.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尿微量清蛋白(UMA)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2例,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65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53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34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NC组),检测UMA和血清CRP水平及相关临床参数。结果 UMA及血清CRP水平在NC组、NDR组、NPDR组及PDR中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UMA与CRP呈显著正相关(r=0.311,P0.05);UMA与病程、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P0.05),CRP与病程、FBG、HbA1c及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 DR的发展与肾损害联系密切,慢性炎症与高糖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可能通过影响T2DM患者的肾功能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4例,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68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51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5例,另选取体检健康者42例为健康人对照(NC)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F水平,ELISA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SF水平在NC组、NDR组、NPDR组及PDR组中依次增高,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秩相关分析中,T2DM患者SF水平与年龄(r=0.169)、糖化血红蛋白A1c(Hb A1c)(r=0.176)、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0.163)、C反应蛋白(CRP)(r=0.199)及VEGF(r=0.277)呈正相关(P0.05或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SF与CRP(β=0.189,P=0.023)及VEGF(β=0.314,P0.01)呈独立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F(OR=1.035,95%CI=1.021~1.048,P0.01)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结论 SF水平在DR患者中呈高表达,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能主要通过与VEGF及炎性因子相互作用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DR和DR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无DR(NDR)组38例、非增殖性DR(NPDR)组35例、增殖性DR(PDR)组29例,另选取4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4组血浆TMAO浓度,比较4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分析血浆TMAO浓度与各临床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R的主要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TMAO诊断DR的效能。结果 PDR组的糖尿病病程长于NDR组、N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C反应蛋白(CRP)和TMA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MAO与糖尿病病程、FPG、HbA1c、CRP呈显著正相关(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长和FPG、HbA1c、CRP、TMAO水平高均是DR的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MAO诊断D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糖尿病病程、FPG、HbA1c、CRP联合诊断DR的AUC为0.802,糖尿病病程、FPG、Hb A1c、CRP、TMAO联合诊断DR的AUC为0.879。结论血浆TMAO水平升高与T2DM患者DR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有关,是DR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TMAO联合糖尿病病程、FPG、Hb A1c、CRP对DR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DR)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方法对2011年1~12月我科住院的2型DM患者128例分为3组: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6例、单纯型视网膜病变(BDR)40例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42例,检测其血脂、糖基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等。结果 NDR、BDR、PDR组中依次升高,组间进行q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TG有显著差异(P<0.05);PDR组的HbAlc显著高于BDR组(P<0.05);DR与ISI呈现明显负相关,与FINS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DR的发生和发展与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患者外周血中SDF-1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测定73例T2DM患者和26名健康对照者(NC组)外周血中SDF-1水平、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EPCs表面SDF-1的受体CXCR4表达率。T2DM患者按视网膜病变情况分单纯DM组(SDM组)、背景期DR组(NPDR组)、增殖期DR组(PDR组)。结果SDF-1水平和EPCs数量NC组、SDM组、NPDR组、PDR组依次降低(Jp〈0.05or0.01)CXCR4表达率sDM组较另三组升高(P〈0.05Or0.01),PDR组较NC组、NPDR组降低(JP〈O.05orO.01)。T2DM患者外周血中SDF.1水平与EPCs数量正相关(r=0.283,P〈0.051。结论T2DM患者外周血中SDF.1水平和EPCs表面CXCR4表达率的变化与DR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4,FABP4)和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住院患者116例,按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45例、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40例、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PDR组)36例。同时选取我院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FABP-4与Nesfatin-1浓度,分析其与DR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高于对照组,DR患者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CRP水平高于非DR患者,PDR组患者HbA1c、CRP水平高于NPDR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患者的血清FABP4水平低于对照组,DR组患者血清FABP4水平低于非DR患者,PDR组患者血清FABP4水平低于NPDR患者,Nesfatin-1与之相反,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FABP4水平与体重指数、FBG、HbA1c及CRP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212、0.151、0.097、0.117,P<0.05);血清Nesfatin-1水平与体重指数、FBG、HbA1c及CRP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202、-0.172、-0.183、-0.167,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校正体重指数、CRP后血清FABP4水平DR的一个危险性因素(OR=1.211,95%CI:1.218~1.324;P<0.001),Nesfatin-1是DR的一个保护性因素(OR=0.972,95%CI:0.934~0.956;P<0.001)。结论血清FABP4浓度与DR的发展和进展呈正相关,是DR的危险因素;Nesfatin-1与DR的发展和进展呈负相关,是DR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首诊眼科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临床资料,了解不同阶段DR的临床特征,对DR患者进行全面监测、及时治疗,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致盲性眼病.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DR住院患者72例144眼的病史资料及眼部特征.结果 1)DR患者眼科初诊时51~70岁占64%,糖尿病病史病程5年以下占40.9%.2)视力:轻、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0.49±0.28)、重度NPDR组(0.47±0.31)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0.19±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视野敏感度:轻、中度NPDR组为(28.1±2.0)dB,与重度NPDR组为(24.7±4.4)dB和PDR组为(24.5±4.0)d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44.3%眼VEP正常、55.7%眼VEP异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macular imaging of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68.4%眼黄斑结构正常,31.6%眼黄斑结构不同程度水肿;81.9%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对称,31.6%眼底检查联合眼底照相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判断DR分期不符合.结论 DR眼科首诊以51~70岁、DM病程5年以下的轻、中度NPDR为多;重度NPDR期视力无下降但视野敏感度下降,NPDR期双眼病变的不称性、黄斑病变与周围视网膜病变的不平行性、眼底检查与FFA的不符合性应引起重视;眼底检查联合眼底照相能满足基层DR临床诊疗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骨膜蛋白、E钙黏附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组)40例,增生性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41例,非增生性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39例,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对照组(NC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骨膜蛋白与E钙黏附素水平。比较各组血清骨膜蛋白与E钙黏附素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骨膜蛋白、E钙黏附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与NC组比较,T2DM组、PDR组、NPDR组的骨膜蛋白、E钙黏附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T2DM组比较,PDR组、NPDR组的骨膜蛋白、E钙黏附素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PDR组比较,NPDR组的骨膜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骨膜蛋白与E钙黏附素呈正相关(r=0.634,P 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3.89、骨膜蛋白≥82.03pg/mL与E钙黏附素≥42.13ng/mL是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骨膜蛋白、E钙黏附素表达水平增高,血清骨膜蛋白与E钙黏附素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停滞特异基因 6(Growth arrest specific gene 6,Gas6)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和西安市第八医院就诊的152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DR分型标准分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45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52例)和单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组(55例)。血清Gas6和TSP-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serum glucose,FSG)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csylated A1c,HbA1c)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比较分析以上指标的变化与DR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Gas6在DM组、NPDR组和 PDR组中的水平分别为7.39±1.17,5.14±0.86和4.28±0.79ng/L; 而血清TSP-1在三组中的水平分别为163.96±52.41,113.26±41.07和92.38±35.24ng/L,与DM组比较,血清Gas6和TSP-1水平在NPDR组和 PDR组中显著降低; 其中PDR组降低更显著,以上结果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37~136.49,均P=000)。在NPDR组和PDR组中,血清Gas6 和TSP-1水平分别有正相关性(r= 0.819,0.837,P均<0.01)。在NPDR组中,Gas6和TSP-1水平分别与FPG和HbA1c水平有负相关性,而与视网膜中央动脉PSV和EDV有正相关性(rGas6=-0.826,-0.809,0.792, 0.778,均P<0.01; rTSP-1= -0.802,-0.789,0.784,0.765,均P<0.01)。在PDR组中,Gas6和TSP-1水平分别与FSG,HbA1c 水平有负相关性,而与视网膜中央动脉PSV和EDV有正相关性rGas6= -0.857,-0.839,0.817,0.812,均P<0.01; rTSP-1=-0.838,-0.824,0.813,0.794,均P<0.01)。结论 分析Gas6和TSP-1与 DR 的相关性可以预测DR的发生,评价DR的病情进展,并为DR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铜蓝蛋白(CP)水平作为氧化应激标志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9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眼科检查结果,分为单纯T2DM患者(DM组)以及DR患者(DR组),另纳入同期70例无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眼底镜检和血管造影及国际临床DR严重程度分级将DR患者分为轻度及中度非增生性DR(NPDR)86例、重度NPDR及增生性DR(PDR)32例。房水及血清CP测定分别采用Somani法和Ambade法。房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测定。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DR患者血清CP、房水CP水平与房水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P水平对DR的诊断价值。结果 DR组血清C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DM组(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R患者的血清CP水平与房水CP及MDA水平均呈正相关(r=0.620,P<0.001;r=0.198,P=0.001),与房水SOD水平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