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组临床确诊COVID-19家庭共16例患者的家庭流行病学病史、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初次X线检查9例阳性,5例阴性,2例疑诊肺炎。CT显示12例双肺病变,3例单肺病变,1例未见异常;包括单纯磨玻璃病灶(GGO)4例,单纯结节影1例,GGO、实变影及结节影混合存在11例,1例伴心包积液,4例胸膜及叶间胸膜增厚,1例少量胸腔积液。治疗后80.00%(12/15)患者病变吸收≥50%,14例仍见残留灶。结论 家庭聚集性COVID-19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检查在病例筛查、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随访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初次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7日—2月17日发热门诊3~10 d后经核酸检测阳性的20例COVID-19初诊患者及同期45例非COVID-19肺炎患者胸部HRCT资料,对病灶分布、密度、形态、大小及伴随征象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COVID-1... 相似文献
4.
目的 [JP2]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表现及其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病毒核酸检测确诊、且具有完整动态胸部HRCT资料的COVID-19患者,复查间隔时间48~72 h。结果 29例于发病3天内接受CT检查,21例(21/29,72.41%)胸部见磨玻璃密度影,8例(8/29,27.59%)见磨玻璃密度影伴局部实变,其中2例(25.00%,2/8)为单发结节;26例(26/29,89.66%)病灶呈不规则形或扇形,3例呈类圆形(3/29,10.34%)。16例于发病3天以上接受CT检查,病灶进展。首次复查CT病变均有变化,其中14例(14/45,31.11%)呈单纯磨玻璃密度影,27例(27/45,60.00%)以磨玻璃样密度影为主且有肺实变,4例(4/45,8.89%)以肺实变为主。38例于发病7~10天接受第2次复查,25例(25/38,65.79%)病变范围缩小,4例病灶范围增大(4/38,10.53%),1例(1/38,2.63%)病灶范围同前;8例(8/38,21.05%)原有病灶密度减低但出现新发病灶。其余7例因病变进展而未能接受复查。结论 胸部HRCT能清晰显示COVID-19疾病过程中的影像学变化,有助于指导临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并可作为评价COVID-19临床综合治疗效果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6.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因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部炎性病变为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传染性强,潜伏期长。目前确诊COVID-19的金标准是核酸检测阳性,而部分患者核酸检测结果呈假阴性,且需排查患者数量较大。对于无症状患者及大量待筛查者,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本文围绕CT及超声检查辅助诊断COVID-19的要点及其优势和防护规范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以期为COVID-19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的COVID-19 30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30例中发病1~3 d进行首次胸部CT检查19例,CT检查有片状影18例,主要表现为斑片状、节段性磨玻璃样密度影(GGO),病变局限,分布于外1/3肺野、胸膜下,以双肺下叶居多;CT检查阴性1例。11例初次胸部CT检查时已发病4~7 d,肺内病变表现为多发分布,部分融合,形态不规则,以胸膜下肺野分布为主,GGO与实变影、条索影共存。入院第3天,30例第1次进行了胸部CT复查,24例肺内影像学变化较大,表现为病灶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密度增高,局部实变,GGO合并肺实变影及条索影病灶数目增多,血管束增粗明显。入院第8天,29例进行了第2次胸部CT复查,27例有较明显变化,密度呈现出多样性,病灶GGO与实变及条索影共存,血管束增粗减轻。入院第13天,27例进行了第3次胸部CT复查,主要表现为病灶密度减低,边界清晰,条索影增多,与邻近胸膜粘连、牵拉,部分病灶吸收消失。入院第26天,25例进行了第4次胸部CT复查,主要表现为GGO伴条索影。结论胸部CT检查可清楚反映COVID-19病变密度、形态和范围特点,显示肺间质纤维化改变,可以用于COVID-19早期诊断、了解病变动态变化和进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初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胸部CT初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12例,女17例,平均年龄44±8岁。所有病例均行高分辨率CT扫描,由放射科高年资医生对CT图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COVID-19胸部CT初诊典型表现:双肺野外带胸膜下区为主的单发或多发磨玻璃影,可伴小叶间隔增厚;部分多发病灶中同时可见磨玻璃影及实变影,实变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不典型者表现为单发的斑片状实变影或小结节影。以上少部分病例伴胸膜反应或叶间胸膜增厚,但未见胸水。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初诊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查可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肝脏间叶性错构瘤(MHL)的CT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MH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CT特征,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所有患儿均为巨大单发病灶,其中5例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左叶,平均最大径7.3(4.9~16.9)cm;6例cT平扫均表现为肝内巨大囊实性肿块,囊腔内可见分隔,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及分隔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病理结果显示肿瘤由富于血管的成熟的结缔组织所组成。【结论]MHI。是一种少见的肝脏间叶性良性肿瘤,CT表现与其病理组织学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有助于与肝脏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全身磁共振成像(WB-MRI)包括全身弥散成像(WB-DWI)与全身CT在恶性黑色素瘤分级能力的差异,并进一步评价WB-DWI在病变检出方面与WB-MRI比较的差异。【方法】wB_DwI用于23例病患的胸、腹、盆扫描,并全部进行包括CT、WB-MRI检查,全部病例均经过组织学确诊恶性黑色素瘤。在MRI检查之前及随访中均采用CT作为参照。【结果]WB-MRI及wB_Dwl分别检查到345和302个病灶。CT检查出397个病灶,在不同部位WB-MRI和WB-DWI检查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肺部转移灶WB-MRI的检出率为38(个)灶/17例,WB-DWI为28(个)灶/14例,CT为60(个)灶/21例;骨的检出率wBMRI和wB_DWI均为56(个)灶/12例,而cT为42(个)灶/8例。【结论】w昏MRI尚不能取代CT来进行恶性黑色素瘤分级,特别是胸部;对于骨转移病灶而言,wB、MRI具有优势,在进行MRI检查时必须同时使用wB-DwI和w&MRI序列才能够达到病灶检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三维超声造影(3D‐CEUS)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每例患者都进行动态3D‐CEUS 和增强 CT (CECT )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包括动脉期肿瘤内部显示情况(增强方式、肿瘤内部血管)、各期肿瘤供血血管及肿瘤边界显示情况进行综合评分。【结果】注射造影剂后,50例肿瘤3D‐CEUS 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评分结果表明:3D‐CEUS 为0分者3例,1分者10例,2分者37例;CECT 无0分者,1分者9例,2分者41例。对两种方法评分均为2分的32例肿瘤内部显示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增强方式上3D‐CEUS 与 CECT 图像上无统计学差别( P >0.05),一致性评分 Kappa 值为0.88。而在肿瘤内血管显示情况方面,3D‐CEUS 优于 CECT( P <0.05);在供血动脉方面,二者并不完全相同,0分和1分的图像3D‐CEUS与 CECT 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而2分的图像3D‐CEUS 优于 CECT ( P <0.05);在周边组织关系方面,二者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动态3D‐CEUS 对肝细胞癌的成像具有较高质量,在显示肿瘤增强方式、肿瘤边界的清晰度方面与 CECT 相同,而在显示肿瘤内部血管及供血血管方面,其能力优于 CECT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对头颈部动脉 CT 血管造影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头颈部动脉造影的112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下肢团注造影剂方法,对照组采用上肢团注造影剂方法。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进行后处理,观察各部位血管 CT 值及血管显像质量,对比两组患者头颈部动脉血管显像质量,并采用主观评分3级评分法评估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双侧颈总动脉 CT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双侧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起始部、头臂干血管显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不增加造影剂和辐射剂量的前提下,通过下肢静脉团注造影剂,可取得较好血管显像质量,还能得到更多显像质量较好的血管信息,有利于及早发现相关部位的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多排螺旋CT(MSCT)三维血管成像(3D MSCTA)在肾静脉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拟行活体肾移植术供肾者96例,临床可疑胡桃夹综合征者5例,行64层3D M SC T A ,了解肾脏静脉血管起始、数目、分支走行及管径大小,进一步比较3D MSCTA各种图像后处理重建方法对肾静脉异常的显示效果。【结果】双肾静脉均为一支且其起源与走行正常者66例。肾静脉变异35例:包括2条右肾静脉者4例,3条右肾静脉者2例,主动脉后肾静脉者1例,肾静脉细小(考虑可疑胡桃夹综合征)者5例,性腺静脉和或腰静脉及左肾上腺静脉(左肾静脉常见属支)汇入左肾静脉主干者20例,2条左肾静脉者3例(2条肾静脉分别与腹主动脉前后分别汇入下腔静脉者1例;1条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一条肾静脉汇入半奇静脉者1例;1条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一条肾静脉汇入左髂总静脉者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者为99例,符合率为98%(99/101)。【结论】64层3D MSCTA结合适当的后处理重建方法可满意显示肾静脉正常解剖及变异情况,是评价各种肾静脉异常的准确、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聚集性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搜集七组临床确诊为新冠状病毒家庭,共16例,回顾性分析其家庭流行病学病史、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初次X线检查为阳性9例,阴性5例,可疑肺炎2例;CT阳性15例,阴性1例。CT显示双肺病变12例,单肺病变3例,未见异常1例;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影4例,单纯结节影1例,磨玻璃影、实变影及结节影混合存在11例,伴有心包积液1例,胸膜及叶间胸膜增厚4例,少量胸腔积液1例。经治疗好转后,80%患者病变吸收大于50%,多数患者仍见残留灶。结论:X线易出现假阴性,高分辨CT灵敏度及分辨率高 ,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能尽早诊断新冠状病毒肺炎,减少人员聚集的传播;并能评估家庭聚集性肺炎的程度及病情动态变化,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及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 carcinoma,TMC)的超声影像特征,防范误漏诊。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TMC 60例(观察组)和甲状腺良性病变6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均行高频超声和CT检查,对照组仅行高频超声检查,评价高频超声在诊断TMC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6.67%,误诊率、漏诊率均为11.67%;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33%,误诊率为6.67%,漏诊率为0,两种方法在诊断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应用高频超声在诊断病灶数量、形态、边界、回声和钙化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诊断TMC有独到优势,其可从病灶数量、形态、边界、回声和钙化等方面加以鉴别,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胸部X线和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经临床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胸部影像资料。患者均于病初摄X线胸片,其中4例连续多次复查,5例同时接受CT检查。结果 47例患者胸部X线表现正常者11例(11/47,23.40%),表现异常者36例(36/47,76.60%)。36例异常胸部影像主要表现为:①分布特点:单侧分布11例(11/36,30.56%),双侧分布25例(25/36,69.44%);②病变特征:实变影8例(8/36,22.22%),磨玻璃密度影6例(6/36,16.67%),实变合并磨玻璃影4例(4/36,11.11%),网状影3例(3/36,8.33%);③主要集中带:中央带3例(3/36,8.33%),周边带13例(13/36,36.11%);④病变累及范围:限于1个肺野18例(18/36,50.00%),分布于2个肺野15例(15/36,41.67%),≥3个肺野3例(3/36,8.33%);⑤其他:胸腔积液2例(2/36,5.56%);部分患者CT检查见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初起时部分胸部X线表现正常;X线和螺旋CT常表现为单边或双边片状影、磨玻璃密度影,有或无合并灶,部分合并胸膜炎症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11月3例经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查证实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X线、CT表现。结果肺部病灶多呈散在小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邻近胸膜;病变最常累及肺基底段;病灶多有少量胸腔积液;病灶有扩散迅速,合理用药后消失较快的特点;病灶吸收落后于临床表现。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X线、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总结并掌握这些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其确诊有赖于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