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皮素(ET-1)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连用14d.观察2组患者的血清ET-1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4 d时两组血清ET-1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4%,55.5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ET-1水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10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法舒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2/50),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上升,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MMP-10、ox-LDL、GSH-Px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耐受性较好。【结论】在常规治疗上增加使用法舒地尔,能降低ACI患者血清MMP-10、ox-LDL及GSH-Px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联合比伐芦定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行PCI术治疗的114例A M 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瑞替普酶联合比伐芦定治疗)和对照组(瑞替普酶治疗),每组各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应激性高血糖(SHG)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术近期疗效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68例AMI伴SH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均接受常规抗血小板药物及急诊PCI治疗,此外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术前80 mg/d,术后40 mg/d)口服,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20 mg/d)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术后d28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后心肌灌注方面,两组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ST段回落良好(回落≥50%)率、心肌灌注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心功能方面,观察组术后7 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8 d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1%(P<0.05),两组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相比常规剂量,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提高AMI伴SHG患者急诊PCI术后7 d LVEF、降低28 d心力衰竭发生率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盐酸法舒地尔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盐酸法舒地尔组,采用美国IMMULITE1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5 d时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入院治疗15 d时,盐酸法舒地尔组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率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可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使其促进内皮细胞介导的白细胞粘附和渗出作用明显减弱,具有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不同给药途径对脑动脉瘤栓塞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价值。【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脑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术中使用尼莫地平静脉滴注扩脑血管,观察组患者经动脉微导管推注法舒地尔进行扩血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S100蛋白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S100蛋白以及血清NSE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05),治疗后尼莫地平组脑脊液S100蛋白以及血清NSE均显著高于法舒地尔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法舒地尔组总有效率(91.9%)显著高于尼莫地平组(75.7%)( P <0.05)。法舒地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尼莫地平组(18.9% vs 43.2%,P<0.05)。【结论】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都具有缓解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能有效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减少脑损伤,且法舒地尔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效果优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7.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28例给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结果:两组之间疗效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是一种新型抗脑血管痉挛药物,此药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连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并比较50例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及正常体检者血清Hcy、IL-6和ET-1水平.[结果]在溶栓治疗前,AMI患者血浆Hcy、IL-6和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周,Hcy、ET-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1),但仍较对照组要高.血清Hcy水平与IL-6、ET-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Hcy 和IL-6、ET-1是AMI发生的内源性因素,有望成为检测AMI的敏感血液学指标,对AMI的病情判断、疗效观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22例AMI患者行直接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治疗为观察组,以单纯行PCI患者30例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直接支架植入率,血流TIMI分级,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ST段回落幅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I患者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拉克替醇散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前列腺素E2(PGE2)、颗粒蛋白前体(PGRN)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克替醇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比伐芦定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术后心电图指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PCI术治疗的116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比伐芦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钙蛋白丁(CTnT)水平]及心电图情况[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ST段回落]。治疗后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LVESD、LVEDD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H-FABP、IMA、cTnT、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QTd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段回落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对照组各脱落1例,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7.02%(4/57),低于对照组的21.05%(1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3,P=0.031<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比伐芦定治疗可改善AMI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心电图情况及心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血清H-FABP、IMA、TnT水平,减轻心肌损伤,降低MACE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凝血纤溶功能、血小板活化、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86例在本院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d。观察两组PCI术前及术后14d凝血纤溶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a颗粒表面膜糖蛋白(CD62p)、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MPA);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以及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90.70% vs 72.09%,P<0.05);②术前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纤溶功能(APTT、PT、FIB、D-Dimer)较之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血小板活化功能(CD63、CD62p、MP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比同期对照组降幅更为显著(P<0.05);④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CRPJL-6)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比同期对照组降幅更为显著(P<0.05);⑤治疗后,两组氧化应激(SOD、MDA)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PCI术后患者应用常规西药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免疫炎性及氧化应激反应,从而稳定动脉粥样斑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山莨菪碱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邯郸市中心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山莨菪碱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术后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计帧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1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及术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CTFC明显减少(31.4±5.8)帧vs(22.9±7.3)帧(P0.05),术后TMPG 3级比例增高(87.5%vs 62.5%,P0.05);观察组LVEF和LVEDD均好于对照组(58.62±7.13)%vs(45.38±5.28)%;(47.52±3.12)mm vs(57.56±2.68)mm(均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山莨菪碱可显著增加老年AM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西泮联合缩宫素对产程潜伏期延长倾向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300例有产程潜伏期延长倾向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采用地西泮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和产程情况(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术期预先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右侧桡动脉径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AMI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于术前30rain、对照组于术后30min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10μg/kg,3min内静脉注射完毕后,继以0.15μg/(kg·min)微量泵维持24h。比较2组手术前、后TIMI血流情况、血小板相关补体1(platelet associated complement1,PACl)及P选择素(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62 platelet,CD62P)阳性表达率、脂联素水平,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短轴收缩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随访1个月观察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梗死相关血管TIMI3级血流获得率(95.6%)高于对照组(82.2%)(P〈0.05);2组术后1dPACl、CD62P阳性表达率和脂联素水平及术后7dLVESD、FS和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dPAC1、CD62阳性表达率、脂连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LVESD、FS和LVEF及术后1个月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老年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术期预先应用替罗非班,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对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的麻醉恢复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的影响。【方法】本院行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麻醉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给予依托咪酯乳剂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及手术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平卧位无气腹后10min(T3)时MAP、HR水平及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MCA-PSV)、搏动指数(PI)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气腹头低位即刻(T2)时MAP水平低于对照组,但HR水平及MCA-PSV、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定向力障碍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67%(1/60)、肌颤发生率为1.67%(1/6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注射痛发生率0.00%(0/60)低于对照组10.00%(6/60),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应用于腹腔镜子宫手术可促进患者麻醉恢复,对MAP、HR、脑血流量影响较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陈鹏  杨艳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98-10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无痛人流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核因子κB(NF-κB)变化的影响.[方法]于本院进行无痛人流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单纯采用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术中麻醉效果,术后苏醒时间以及对IFN-γ、IL-10、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垂体瘤切除术对垂体瘤患者应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鼻内窥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和对照组(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每组各31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术后应激因子、并发症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肿瘤全切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8)、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9,P=0.029<0.05)。【结论】经鼻内窥镜垂体瘤切除术应用于垂体瘤患者创伤小,出血量少,对机体应激反应小,有利于改善内分泌因子,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岩黄连注射液辅助FOLFOXIRI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予以岩黄连注射液辅助FOLFOXIRI化疗)和对照组(予以FOLFOXIRI化疗),每组各5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新生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4.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为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TGF-β1、HIF-1α、VEGF、CEA、CA199、CA125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岩黄连注射液辅助FOLFOXIRI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抑制血管新生,降低肿瘤标志物表达,减轻免疫功能损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胰激肽原酶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4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卡维地洛治疗,观察组予以卡维地洛联合胰激肽原酶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压、贤功能、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于对照组(78.72%vs 59.57%,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治疗后两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UAlb)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两组阻力指数(R I)明显下降,肾段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明显上升,且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胰激肽原酶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贤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血糖、血压水平,改善双肾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