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人正常肝细胞株(L02)脂肪变体外模型,探讨沙苑子苷A对脂肪变性肝细胞的降脂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1 mmol/L的游离脂肪酸FFA(油酸∶棕榈酸为2∶1)诱导24小时建立L02细胞脂肪变模型,然后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沙苑子苷A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μM),按照试剂盒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胆固醇(cholesterol, TC)、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水平,Elisa法检测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qPCR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 FA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A,CPT-1A)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REBP-1c、FAS、PPARα、CPT-1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沙苑子苷A预处理能显著降低细胞TG、TC、ALT、AST、LDH、MDA的含量(P0.05,P0.01),显著升高SOD活性(P0.01),显著降低IL-6、TNF-α的水平(P0.01);同时,与模型组比较,沙苑子苷A预处理能显著降低肝细胞SREBP-1c、FAS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P0.01),显著增加肝细胞PPARα、CPT-1A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P0.01)。结论 FFA成功诱导了L02细胞的脂肪变性,沙苑子苷A对脂肪变的肝细胞具有良好的降脂和保肝作用,其降脂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细胞SREBP-1c的表达,降低TG合成途径中限速酶FAS水平,降低TG合成速度;同时上调PPARα蛋白表达,提高脂肪酸β氧化途径中CPT-1A水平,加速脂肪酸的β氧化,减少TG合成,从两方面共同作用从而达到降脂和保肝效果。  相似文献   

2.
黑种草子总皂苷对炎症介质及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黑种草子总皂苷的抗炎机制。方法:IFN-γ和LPS协同造成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Griess反应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产量;FRAP法测定细胞总抗氧化能力;RT-PCR检测iNOS,COX-2,IL-1β,IL-6,TNF-α,PPAR-γ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NOS,PPAR-γ,p-ER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黑种草子总皂苷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提高细胞总抗氧化能力,下调iNOS,COX-2,IL-1β,IL-6 mRNA和iNOS蛋白的表达,抑制ERK磷酸化,上调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但对TNF-α mRNA表达影响不大。结论:黑种草子总皂苷部分通过抑制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的ERK磷酸化来下调i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减少NO的产量,下调COX-2,IL-1β,IL-6炎症介质表达;同时提高细胞总抗氧能力及上调抗炎介质PPAR-γ的表达而发挥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元对体外C6胶质瘤细胞的抑制效果和凋亡机制。方法:将牛蒡子苷元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NF-α、IL-2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NF-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牛蒡子苷元组(2.5~40μmol/L)显著抑制C6胶质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诱导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牛蒡子苷元处理后,细胞中TNF-α、IL-2水平增加;牛蒡子苷元可以显著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NF-кb蛋白表达。结论:牛蒡子苷元可以促进C6胶质瘤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增强TNF-α、IL-2水平及上调Bax蛋白、下调Bcl-2、NF-кB蛋白水平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扶正化瘀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枯否细胞极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高剂量中药组和罗格列酮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经高脂喂养20周后,模型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干预,低、高剂量中药组分别予浓度750、1 500 mg/(kg·d)扶正化瘀片混悬液灌胃,罗格列酮组给予浓度30 mg/(kg·d)混悬液灌胃,6次/周,共4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并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Real-time PCR测定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甘露糖受体(CD206)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肝组织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显示典型NASH组织学特征,出现明显脂肪变性,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和坏死灶;血清TC、TG、ALT、AST、TNF-α、IL-6表达均升高而IL-10表达下降(P<0.05);肝组织iNOS、CD206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肝组织NF-κB、PPAR-γ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NAS及血清ALT、AST、TNF-α、IL-6表达、肝组织iNOS mRNA及蛋白、NF-κB蛋白表达各药物组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高剂量中药组较罗格列酮组均降低(P<0.05)。血清IL-10表达、肝组织CD206 mRNA及蛋白、PPAR-γ蛋白表达各药物组较模型组均升高,高剂量中药组较罗格列酮组均升高(P<0.05)。结论?扶正化瘀片对NASH大鼠治疗效应确切,可能与扶正化瘀片增强PPAR-γ信号通路表达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表达,从而促进M2型枯否细胞极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陈俊  肖万泽 《新中医》2013,(1):147-150
目的:研究辛润苦泄法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制作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将成功造模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唐旨宁组和文迪雅组,每组10只。药物干预6周后,用ELISA方法定量测定血清中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和脂肪组织中PPAR-γ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肝脏和脂肪组织中TNF-αmRNA及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清胰岛素(FIN)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药物干预6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唐旨宁组和文迪雅组大鼠血清TNF-α显著降低(P<0.01),肝脏和脂肪组织中PPAR-γ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P<0.05),TNF-α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PPAR-γ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唐旨宁能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糖脂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NF-α、上调PPAR-γ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从沙苑子中制备沙苑子苷A对照品的方法.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富集、聚酰胺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对沙苑子8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IR、UV、1H-NMR和13C-NMR进行结构鉴定,通过TLC和HPLC对对照品进行纯度检测.结果 从沙苑子中分离、纯化出沙苑子苷A对照品,质量分数>99.0%.结论 该方法制备的沙苑子苷A对照品符合中药化学对照品的相关要求,可作为沙苑子药材及其制剂质量控制,以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用的化学对照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沙苑子总黄酮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肝脏甘油三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喂养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非诺贝特组、沙苑子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分别给予非诺贝特(100mg/kg)、沙苑子总黄酮(136、68、34mg/kg),连续灌胃4周。结果:沙苑子总黄酮高、中剂量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TG)、胆固醇水平(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H-C)水平(P<0.05);沙苑子总黄酮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肝脏TG、TC含量(P<0.05)。沙苑子总黄酮各剂量组均可下调肝脏DGAT2表达(P<0.05),而对大鼠肝脏ATGL表达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沙苑子总黄酮可以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及肝脏脂质水平,沙苑子可通过下调肝脏DGAT2的表达而减少肝脏TG的合成,从而达到降低TG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梁栋  杨洪涛 《天津中医药》2022,39(8):1064-1068
[目的] 探究栀子苷(GE)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转化生长因子-β和Smad相关蛋白(TGF-β/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高糖组、GE 1、10、50、100 μmol/L组。对照组HK2细胞在5.5 mmol/L低糖DMEM培养液中培养,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于25 mmol/L高糖DMEM培养液中培养,GE 1、10、50、100 μmol/L组同时添加GE,使GE终浓度分别为1、10、50、100 μmol/L,干预48 h。显微镜下观察HK2细胞形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中纤连蛋白(FN)、E-钙黏素(E-cad)、Ⅳ型胶原(COLⅣ)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磷酸化Smad3 (p-Smad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细胞呈多边形或卵圆形,分布均匀;高糖组细胞部分呈现长梭形、胞核呈梭形变;随着GE剂量的升高,细胞形态逐渐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中FN、COLⅣ mRNA水平,TGF-β1、p-Smad3/Smad3、α-SMA蛋白水平,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升高,细胞中E-cad mRNA水平降低(P<0.05);与高糖组相比,GE 1 μmol/L组细胞中FN mRNA水平,TGF-β1、p-Smad3/Smad3、α-SMA蛋白水平,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P<0.05),GE 10、50、100 μmol/L组细胞中FN、COLⅣ mRNA水平,TGF-β1、p-Smad3/Smad3、α-SMA蛋白水平,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细胞中E-cad mRNA水平升高(P<0.05)。[结论] GE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TGF-β/Smad通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清化消瘀法及其组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炎症细胞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亚型γ(PPARγ)、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白介素-6(IL-6)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病例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对照组(n=30)。提取治疗前后人体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制片。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检测PPARγ、Leptin、TNF-α、PAI-1、IL-6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够促进PPARγ的表达,下调Lep-tin、TNF—α、PAI-1、IL-6、IL-6mRNA的表达,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在促进PPAR1的表达,下调Leptin、TNF-α、PAI.1、IL-15、IL-6mRNA的表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清化消瘀方能够通过干预代谢综合征患者炎症细胞因子(PPARγ、Leptin、TNF-α、PAI-1、IL-6、IL-6mRNA)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中药复方。  相似文献   

10.
该文旨在研究黄精多糖对高脂血症小鼠脂代谢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黄精多糖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1·d^-1),连续给药14 d后,腹腔注射75%新鲜蛋黄乳剂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给药结束后测定血清中TC,TG,LDL-C,HDL-C的含量;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肝脏组织中PPAR-α,PPAR-β,PPAR-γ,SREBP-1c,IL-6,TNF-α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法分析检测黄精多糖对脂代谢相关基因(PPAR-α,PPAR-β,PPAR-γ,SREBP-1c,IL-6,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黄精多糖的降血脂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黄精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中TC,TG,LDL-C的含量,以中、高剂量组多糖效果最为显著(P<0.01),同时,黄精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均能升高血清中HDL-C的含量,以中、高剂量组多糖效果最为显著(P<0.01);此外,黄精多糖中、高剂量组可显著上调肝脏中PPAR-α,PPAR-β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下调肝脏中PPAR-γ,SREBP-1c,IL-6,TNF-α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以上研究表明黄精多糖具有抑制肝脏脂质氧化,调节与脂类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作用,进而起到防治高脂血症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天麻钩藤饮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大鼠天麻钩藤饮含药血清。采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HUVECs,利用Human von Willebrand factor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ngⅡ组,AngⅡ+天麻钩藤饮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密度,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TNF-d含量,RT-PCR法测定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10^-6mol/L)可引起内皮细胞密度降低,细胞分泌TNF-α增加,PPAR-γmRNA表达水平降低。天麻钩藤饮含药血清可抑制AngⅡ导致的细胞损伤,减少TNF-α的分泌,升高PPAR-γmRNA的表达。结论:天麻钩藤饮可对抗AngⅡ所致的HUVECs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元对阿尔茨海默病体外模型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分成对照组、模型组(Aβ25-35处理)、ATG-L组(2 μmol/L牛蒡子苷元和Aβ25-35处理)、ATG-M组(4 μmol/L牛蒡子苷元和Aβ25-35处理)、ATG-H组(8 μmol/L牛蒡子苷元和Aβ25-35处理)、ATG-H+LY29400组(AKT信号抑制剂LY29400、8 μmol/L牛蒡子苷元和Aβ25-35处理)。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结果:ATG-L组、ATG-M组、ATG-H组p-AKT/AKT表达量以及SOD含量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TG-L组、ATG-M组、ATG-H组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TG-H+LY29400组p-AKT/AKT表达量以及SOD含量低于ATG-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TG-H+LY29400组细胞凋亡率高于ATG-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牛蒡子苷元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抑制阿尔茨海默病体外模型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山楂叶总黄酮(TFHL)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PPARα、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TFHL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12周建立NASH大鼠模型,分别以250、125mg.kg-1.d-1的TFHL和195.4mg.kg-1.d-1的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干预,RT-PCR检测肝组织PPARα、PPARγ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肝组织匀浆TNF-α、PPARα的含量。结果:NASH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αmRNA和蛋白、PPARγ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肝组织匀浆TNF-α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PAR-α、γ基因mRNA表达均与TNF-α水平呈明显负相关。TFHL高、低剂量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大鼠肝组织匀浆TNF-α含量均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肝组织PPARα基因mRNA和蛋白、PPARγ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增高。结论:PPARα、PPARγ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损伤过程,可能是NASH发生的重要机制,TFHL和烯磷脂酰胆碱可能通过促进PPARα、PPARγ的表达,降低TNF-α的水平,从而减轻肝脏的炎性病变,有效地防治NASH。  相似文献   

14.
HPLC测定沙苑子中沙苑子苷A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沙苑子中沙苑子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ZOR BAXEXTEND C18(4. 6mm×2 5 0mm ,5 μm) ,流动相乙腈水 磷酸(2 0∶80∶0 .2 ) ,测定波长2 6 7nm。结果:沙苑子苷A在0 . 0 86~0 . 4 30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9 .8% ,RSD 1. 0 %。结论:本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沙苑子中沙苑子苷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刘艳  张懿  雷锐  侯红英 《天津中医药》2019,36(3):296-299
[目的]研究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小神经胶质细胞(BV-2)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TLR4-MyD88-TRAF6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LPS,1 mg/L)体外诱导BV-2细胞炎性损伤,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LPS诱导组、LPS+低剂量(50 μmol/L)EGCG组、LPS+中剂量(100 μmol/L)EGCG组、LPS+高剂量(200 μmol/L)EGCG组;CCK8法检测BV-2细胞相对存活率,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方法分析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前列腺素内氧化酶还原酶(COX-2)、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及TNF-α相关受体因子6(TRAF6)蛋白表达。[结果]与LPS诱导组相比,不同浓度EGCG干预的BV-2细胞相对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上清炎性因子IL-6、IL-1β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炎性蛋白iNOS及COX-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TLR4、MyD88及TRAF6蛋白表达也显著降低(P<0.05),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结论]EGCG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损伤,抑制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其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TLR4-MyD88-TRAF6信号通路活化。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观察瓜子金皂苷己(polygalasaponin F, PGSF)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瘤细胞激活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0.1μg?mL LPS刺激BV-2 细胞构建炎症模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中的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以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浓度;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炎性蛋白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 )的蛋白和mRNA表达,以及其炎症信号受体TLR4 mRNA表达。结果 PGSF(10、1、0.1μmol/L)可浓度依赖性地降低LPS诱导的BV-2细胞培养基中TNF-α(P<0.01、P<0.01)、IL-1β(P<0.05、P<0.05)和NO的浓度(P<0.05),同时下调细胞内iNOS蛋白(P<0.05、P<0.05)和mRNA(P<0.01、P<0.05)表达以及COX-2的蛋白(P<0.05)和mRNA(P<0.05)表达,此外逆转TLR4 mRNA表达的上调(P<0.05)。结论 PGSF能够负调控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释放炎性介质,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发挥对抗神经炎症的作用,此抗炎作用可能由TLR4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19,(11)
目的探讨黄芩苷通过IκBα/NF-κB通路调节Aβ25-35诱导的HT22细胞凋亡。方法将HT22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40μmol/L Aβ_(25-35))、黄芩苷组(50μmol/L),多奈哌齐组(20μmol/L),给药组预处理1 h后加入Aβ_(25-35)。24 h后,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观察细胞形态,Annexin V-FITF/PI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p-IκBα、p-NF-κB、TNF-α, IL-1β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与多奈哌齐组的细胞形态较完整、细胞密度较高、细胞间隙较小,细胞存活率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p-IκBα,p-NF-κB, TNF-α, IL-1β蛋白表达较低(P0.05,P0.01)。结论黄芩苷可能通过抑制由Aβ_(25-35)激活的IκBα/NF-κB通路,减少TNF-α, IL-1β分泌,从而以减少神经元的凋亡,提高细胞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采用色谱方法对沙苑子的95%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谱和文献比对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分离并鉴定了20个化合物,包括15个黄酮类和5个其他类化合物。化合物1为1个新的黄酮苷,命名为沙苑子苷C。19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2),山柰酚-3-O-α-L-阿拉伯糖苷(3),山柰酚-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4),鼠李柠檬素-3-O-β-D-葡萄糖苷(5),鼠李柠檬素-3-O-[5-O-阿魏酰-β-D-呋喃芹菜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6),鼠李柠檬素-3-O-[5-O-对香豆酰-β-D-呋喃芹菜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7),沙苑子苷B(8),鼠李柠檬素-3-O-[β-D-呋喃芹菜糖-(1→2)]-β-D-葡糖糖苷(9),沙苑子A(10),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苷(11),沙苑子杨梅苷(12),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13),杨梅素-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14),毛蕊异黄酮(15),对氨基肉桂酸(16),邻苯二酚(17),赤式-愈创木基甘油-β-阿魏酸醚(18),D-3-O-甲基肌醇(19),去氧土大黄苷(20)。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6-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研究为沙苑子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糖代谢的影响以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1×10-6mol/L高浓度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氧化酶法和蒽酮法分别检测红景天苷对模型细胞葡萄糖利用、糖原合成的影响,RT-PCR法检测胰岛素抵抗相关基因IRS-2、GLUT-2、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浓度为1×10-6mol/L的红景天苷可促进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的利用和糖原合成,IRS-2 mRNA表达明显升高,GLUT-2 mRNA显著降低,PPAR-γmRNA表达没有显著改变。结论:红景天苷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细胞糖代谢,其机制可能与升高IRS-2,降低GLUT-2 mRNA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信号通路改善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下肺泡巨噬细胞胞葬功能障碍及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分为空白组、10%香烟烟雾提取物干预后分为模型组、淫羊藿苷低、中、高浓度组(10、20、40μmol·L-1)、PPARγ抑制剂组、PPARγ抑制剂联合淫羊藿苷低、中、高浓度组。Alamar Blue法检测淫羊藿苷对NR8383细胞增殖及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R8383细胞胞葬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PARγ、CD36、Ras相关C3肉毒菌毒素底物1(Rac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PPARγ、CD36、Rac1 mRNA的表达。结果:香烟烟雾提取物建立NR8383细胞胞葬功能障碍模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胞葬率降低(P<0.05),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5),TGF-β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