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桑叶止汗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疏风解表、清肝明目的作用已为大家熟知,笔者在阅读古籍及临床实践中,发现其有很好的止汗作用。如《本经》谓桑叶可“除寒热,出汗”。《辨证奇闻》谓其可“引经止汗”。单用桑叶止汗的记载最早见于《丹溪心法》“又青桑第二叶,焙干为末,空心米饮调服,最止盗汗。”同书中又记载了使用复方桑叶止汗的处方,“本方(当归六黄汤)内再加知母、参、甘草、浮麦、桑叶”,桑叶在该方中与浮小麦同起固表止汗作用。陈士铎在《辨证奇闻》中所述的应用桑叶止汗已不限于盗汗证,不论在治阴虚火旺的盗汗案中的补阴止汗汤,还是胃火炽盛自汗案中的收汗丹,以…  相似文献   

2.
桑叶疏风解表、清肝明目的作用为大家所熟知,笔者在阅读古籍及临床实践中,发现其有很好的止汗作用。《神农本草经》谓桑叶“除寒热、出汗。”似指桑叶辛凉解表的作用,但清·张志聪《本草崇原》中,却这样注解:“《本经》盖谓桑叶主治能除寒热,并除出汗也,恐人误读作发汗解表故表而明之。”清·陈士铎《辨证奇闻》载:“桑叶……引经止汗。”单味桑叶止汗的应用最早见于《丹溪心法·盗汗》:“又青桑第二叶,焙干为末,空心米饮调服,最止盗汗。”到了明代,《名医类案》载一案颇值回味:“严州寺有旦过僧,形体羸弱,饮食甚少,夜卧偏身汗出,迨旦衾衣皆…  相似文献   

3.
4.
5.
宋·洪迈《夷坚志》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严州山寺有一游僧,形体赢瘦,饮食甚少,夜卧遍身汗出,迨旦,衣皆湿透。如此二十年,无药能治。监寺僧日:“吾有绝妙验方,为汝治之。”游僧试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量的本草、方书文献资料研究,探讨桑叶的止汗功效及在内科、妇科等各种汗证的广泛应用,明确提出其具有止汗功效,将有利于扩大桑叶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7.
白东海 《北京中医》2011,(5):368-370
桑叶止汗,临床用之确有良效。但是此种功效,不为众多医家所识。通过翻阅文献,从历代著述、止汗机理、用法用量3个方面对此做一总结,希冀桑叶之止汗功能为众家所识,为患者解除病痛。  相似文献   

8.
白东海 《北京中医药》2011,30(5):368-370
桑叶止汗,临床用之确有良效.但是此种功效,不为众多医家所识.通过翻阅文献,从历代著述、止汗机理、用法用量3个方面对此做一总结,希冀桑叶之止汗功能为众家所识,为患者解除病痛.  相似文献   

9.
桑叶能止汗之说,历代医家论述颇多,《丹溪心法》有“青桑第二叶,炼干为本,空心术饮调服,最止盗汗”的记载,(医说)亦载:单用桑叶一味治愈一游僧盗汗二十年。可见其止汗功效确定不疑。但当今临床多以桑叶透表疏风,而忽略其止开作用,不免有失偏颇。笔者根据文献有关记载,结合临床实践,试对其止汗机理及配伍运用作一探讨。1止开机理!.l润燥益阴以止汗盗汗的病机是虚火内炽,迫津外泄,伤防化燥,致使虚阳偏亢。而桑叶味甘性寒,甘能养血滋阴,寒能清热,切中盗汗症阴虚火旺的病机。正如级希雍云:“桑叶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  相似文献   

10.
桑叶“止汗”古今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是一味常用中药,主要有祛风清热、清肝明目、养阴润燥等作用。常用于外感风热、目赤、头痛、热咳、咯血、鼻出血等症。其实,桑叶还是一味治疗顽固性盗汗(夜汗症)的良药。  相似文献   

11.
浅谈桑叶止汗功效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华  路洁 《新中医》2004,36(9):75-75
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功效,临床常作为解表药用于外感风热证或肝经风热所致之目赤流泪等症。但作为止汗药应用,大多数医者体会不深。笔者1994年偶见文献报道.用单味桑叶治疗汗证,试用治疗一男青年多汗症,服3剂而止长期自汗。以后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之汗多及更年期汗症,亦多有见效者。故请教导师路志正教授,得知桑叶止汗早有记载,为此,特举相关文献记载及路教授经验,以示桑叶止汗之功效。  相似文献   

12.
范景务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1):841-842
桑叶,昧苦、甘,性寒,归肺、肝经,药用以采收于深秋霜后为佳,所以又称霜桑叶。桑叶不仅是治疗外感风热、肺热咳嗽、目赤涩痛等症的常用药,而且也是一味治疗汗证的良药。桑叶的止汗作用,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除寒热,出汗”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宋·洪迈《夷坚志》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严洲山奇有一游僧,形体赢瘦,饮食甚少,夜卧遍身汗出,迨旦,衣皆湿透。如此20年,无药能治。监寺僧日:“吾有绝妙验方,为汝治之。”游僧适用其法治之,3日之后,宿疾果然痊愈。其方为:单为桑叶一味,乘露采摘,焙干为末。每日两钱,空腹服用,以温开水调服。  相似文献   

14.
本方含党参、黄芪各24g,生地、麦冬各15g,麻黄根10g,煅灶蛎30g.阴虚党参易太子参,加玄参、首乌;气虚甚(或年老)党参、黄芪增量;舌苔厚腻加苍术、厚朴、薏苡仁等.日1剂水煎服;3—7日为1疗程。术中出血多予输直、补液及对症处理。结果;痊愈247例,好转45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85.85%.  相似文献   

15.
桑叶止夜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是中医常用药。自从清代名医吴鞠通创制桑菊饮以来,桑叶作为清热药广为应用。然而桑叶作为一味止夜汗良药却鲜为人知。 1973年,北京名医魏龙骧先生报导了一例病例,一名35岁的男子于每夜  相似文献   

16.
《本经》有桑叶“除寒热、出汗”的记载,笔者受其启发,用桑叶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自汗、盗汗,取效甚佳,今介绍如下:治疗方法:桑叶30g,以米汤700ml,大火煮15分钟,取汁600ml,分3次服。疗程一般1~5天。典型病例:某男,27岁。1997年3月9...  相似文献   

17.
毒邪辨析     
本文从毒邪来源、毒邪识辨、毒邪概念含义、毒邪研究的意义四个方面 ,探讨了中医毒邪致病理论的基本内涵、现代认识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毒邪辨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骆丰  周庆博 《江苏中医》1999,20(11):7-9
本文从毒邪来只辨、毒邪概念含义,毒邪研究的意义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医毒邪致病理论的、现代认识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郁金止久汗     
郁金,药用分广郁金、川郁金.笔者在临床用川郁金治疗顽固性汗症,疗效确切. 高某,女,32岁,2001年11月以汗出月余就诊.既往体健.1月前感冒风寒后出现发热,头痛,鼻塞.经西医肌肉注射安痛定、柴胡注射液等药治疗3天热退痛止.但出现自汗不止.  相似文献   

20.
论“以汗止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春晖 《光明中医》2010,25(3):357-358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有关桂枝汤条文的分析,阐释其"以汗止汗"的机理,揭示其实质在于调和营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