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罗刚健  蔡珺  沈宁  黎尚荣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8):2867-286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应用于肝移植患者的麻醉诱导时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等的影响.方法:80例肝移植患者分为4组,每组20例,用异丙酚0.5 mg/kg、维库溴铵0.12 mg/kg和舒芬太尼(芬太尼)行麻醉诱导,舒芬太尼1(S1)组使用舒芬太尼0.5μg/kg、舒芬太尼2(S2)组使用舒芬太尼0.7μg/kg、舒芬太尼3(S3)组使用舒芬太尼1μg/kg、芬太尼(F)组使用芬太尼5μg/kg,记录麻醉前,麻醉后1、2、3 min和气管插管后1、2、3、5、10 min的血压、心率和气管插管时病人的呛咳发生情况.结果:S3组麻醉后2、3 min的血压明显降低,波动幅度均明显增加(P<0.05);S1组和S2组插管后2、3 min的血压变化幅度明显减小(P<0.05).S3组各时间点的心率下降幅度均比其他组明显增加.S1组同F组相比,插管后2、3 min的心率明显加快.低血压发生率S3组明显升高.气管插管时呛咳的发生率分别为S1组15%、S2组10%、S3组5%、F组18%.结论:在肝移植麻醉诱导中,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效价比为5:1~7:1.舒芬太尼0.7μg/kg与咪唑安定0.05 mg/kg、异丙酚0.5 mg/kg应用于肝移植病人的麻醉诱导,其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病人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谱指数的影响,探讨舒芬太尼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合适剂量。方法 6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2μg/kg(Ⅰ组)、0.3μg/kg(Ⅱ组)、0.4μg/kg(Ⅲ组)。3 min后三组均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和维库溴胺0.1 mg/kg麻醉诱导,经口气管内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T1)、静脉注射异丙酚后(T2)、气管插管即刻(T3)、插管后3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T1时三组SBP、DBP、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三组SBP、DBP、BIS明显下降(P(0.05或P(0.01),T3时Ⅰ组SBP、DBP、BIS明显升高(P〈0.05);与Ⅱ组比较,T3时Ⅰ组SBP、DBP、BIS明显升高(P〈0.05);三组间各时点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舒芬太尼0.3μg/kg复合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并维持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是临床使用的合理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年龄65~85岁,ASAI~Ⅱ级,按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Ⅱ组0.3μg/kg,Ⅲ组0.4μg/kg,在BIS监测下注射丙泊酚2m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经口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给药后(t1)、插管时(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插管后5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BIS的变化。结果与诱导前相比,给药后3组SBP、DBP、HR及BIS均显著下降(P〈0.05),以Ⅲ组下降较明显(P〈0.05);插管时SBP、DBP、HR及BIS均上升,Ⅰ组升高较明显(P〈0.05),Ⅱ、Ⅲ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插管后BIS均小于5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0.3μg/kg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是临床使用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术前诱导时快速静脉注射与缓慢静脉输注舒芬太尼和全麻诱导阶段病人出现呛咳反射的关系.[方法]选择拟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12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快速静脉推注组与缓慢静脉输注组,每组各60例.两组病人入室后给予咪达唑仑(0.06 mg/kg),静脉推注组以舒芬太尼2.5 μg/kg快速推注(<5 s),静脉输注组以舒芬太尼2.5 μg/kg缓慢静脉输注(15 s 输注1 mL药液),观察并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以及两组注射舒芬太尼后有无出现呛咳反应.[结果]不同速度给予舒芬太尼后两组发生呛咳反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呛咳反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舒芬太尼缓慢静脉输注可以有效防止呛咳反射的发生,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可以提供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52例ASA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瑞芬太尼(R)组和舒芬太尼(S)组.瑞芬太尼组诱导给予瑞芬太尼0.5μg.kg-1,维持给予瑞芬太尼0.1μg.kg-1.min-1持续泵注.舒芬太尼组诱导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1,维持给予舒芬太尼0.02μg.kg-1.min-1持续泵注.两组均以丙泊酚2mg.kg-1,顺式阿曲库铵0.2mg.kg-1,咪达唑仑2mg诱导,复合七氟醚1.5%~2.5%,氧气空气比1:1维持,插管及拔管前均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mg.kg-1,术中艾司洛尔10μg.kg-1.min-1持续泵注.监测两组患者麻醉前、诱导、插管、术中、拔管及到达PACU的心率、血压值及术后疼痛、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瑞芬太尼组诱导后心率无明显改变,血压明显下降(P<0.05);插管及插管后1min心率、血压均无明显改变;术中心率、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拔管时心率明显上升(P<0.05),拔管后1min恢复,血压无明显改变;达到PACU时心率无明显改变,血压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与基础值比较,舒芬太尼组诱导后心率无明显改变,血压明显下降 (P<0.05);插管及插管后1min心率无明显改变,血压明显下降(P<0.05);手术开始气腹及气腹1min心率、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术中心率无明显改变,血压明显下降(P<0.05);拔管及拔管后到PACU心率、血压均无明显改变.两组间比较,在插管及插管后瑞芬太尼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VAS)在10min及30min有显著性差异(P<0.05),瑞芬太尼组大于舒芬太尼组,恶心呕吐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中,艾司洛尔与瑞芬太尼合用能有效抑制插管时的心率、血压波动,同时降低术中心率、血压,但拔管时心率有明显上升,血压无明显波动.艾司洛尔与舒芬太尼合用能有效抑制插管及拔管时心率、血压波动,降低术中心率、血压的同时较艾司洛尔与瑞芬太尼合用提供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在高血压患者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临床效果。方法 57例血压控制不佳高血压患者(男32例、女25例),年龄42~75岁,随机分配到3组,芬太尼组(F组n=19)、舒芬太尼组(S组n=19)和瑞芬太尼组(R组n=19)。麻醉诱导:3组均丙泊酚(CP 4μg/mL)靶控输注诱导,F组给予芬太尼(3μg/kg)、S组和R组分别给予舒芬太尼(Ce0.6 ng/mL)和瑞芬太尼(CP 6 ng/mL)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控诱导时间1 min,患者入睡后即脑电双频谱指数(BIS)<40,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诱导插管。麻醉维持方式同诱导。BIS值>90拔管。分别观察麻醉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 min(T2),上头架前(T3)、上头架即刻(T4)、上头架后5 min(T5),拔管前(T6)、拔管即刻(T7)、拔管后15 min(T8)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控制插管和上头架引起血压升高明显优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引起心率下降明显大于术前或其他2组(P<0.05)。拔管即刻瑞芬太尼组血压和心率和芬太尼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舒芬太尼组血压和心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结论仅从围麻醉期间血压和心率波动来考虑,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在高血压患者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更优。  相似文献   

7.
王刚  张发  曾燕  郭鸿博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946-1948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组和芬太尼(F)组,每组55例.S组以咪达唑仑0.1 mg/kg、舒芬太尼0.4 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胺0.12 mg/kg诱导插管;F组,以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胺0.12 mg/kg诱导插管.以丙泊酚0.5 mg/(kg·h)和瑞芬太尼0.25 mg/h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术后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及术后的疼痛语言(VRS)分级评分和镇静(SS)评分及苏醒期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F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均长于S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F组术后躁动发生率、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S组(P〈0.01),S组镇静强度显著强于F组(P〈0.01).[结论]与芬太尼全身麻醉相比,使用舒芬太尼的患者苏醒期更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中牟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全麻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25例和芬太尼组25例。观察T1(麻醉诱导前)、T2(麻醉诱导后)、T3(插管后)、T4(拔管时)各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观察两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及术毕拔管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芬太尼组麻醉诱导后的血流动力学较麻醉前波动大;舒芬太尼组麻醉诱导后的血压波动幅度小于芬太尼组;在麻醉拔管期,芬太尼组的心率升高大于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较芬太尼组明显缩短。两组在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麻醉中,具有起效快、麻醉恢复迅速、循环抑制小、血流动力学平稳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小儿心脏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ASAⅠ~Ⅱ级,年龄2~10岁,择期行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R组(瑞芬太尼组)和F组(芬太尼组).R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5~1.0 μg/(kg·min)],术毕停药.F组则间断注入芬太尼(总剂量15~22 μg/kg),术毕前30 min停药.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其它指标(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气、体温)的变化.并记录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ICU监护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与F组相比,R组在术中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及其它参数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是R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在ICU逗留时间等则较F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应用瑞芬太尼能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可术后早期拔管,适用于小儿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10.
吕沛林  陈果 《华西医学》2010,(9):1701-1703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艾司洛尔用于支撑喉镜手术气管插管时患者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选取2009年13月就诊的60例拟于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艾司洛尔组和瑞芬太尼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和丙泊酚,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琥珀胆碱。1min后各组分别给予丙泊酚2mg/kg、艾司洛尔1mg/kg和瑞芬太尼1μg/kg。30s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患者诱导前及插管前、插管后1、3、5min的心率和血压水平。结果各组插管前的收缩压和心率较诱导前明显降低,插管后1、3min的收缩压和心率较插管前升高(P〈0.05)。丙泊酚组和艾司洛尔组插管后的收缩压较瑞芬太尼组升高(P〈0.05)。丙泊酚组插管后心率较瑞芬太尼组增加(P〈0.05)。结论对行支撑喉镜手术的患者,气管插管前30s给予1μg/kg瑞芬太尼较2mg/kg丙泊酚和1mg/kg艾司洛尔能更有效地减轻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1.
谢瑜  贺亮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475-147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因消化道肿瘤需在全麻下行直肠癌或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按舒芬太尼不同剂量均分为Ⅰ、Ⅱ、Ⅲ组,各组全麻诱导时使用的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2μg/kg、0.3μg/kg、0.4μg/kg,于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结果】插管前(T1)时点,三组的MAP、HR较T0时点均有所下降(P〈0.05),三组间比较,Ⅲ组的MAP、HR低于Ⅰ组、Ⅱ组(P〈0.05)。插管后即刻(T2)时点,Ⅰ组的MAP、HR较T0时点有所升高且高于Ⅱ组、Ⅲ组(P〈0.05)。插管后5min(T3)时点,Ⅲ组MAP、HR较T0时点有所降低(P〈0.05)且低于I组、Ⅱ组(P〈0.05)。插管前(T1)时点,各组E血浆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插管后即刻(T2)时点与插管后5min(T3)时点,Ⅰ组E血浆浓度较T0时点有所升高,且高于Ⅱ组、Ⅲ组(P〈0.05)。Ⅱ组、Ⅲ组E血浆浓度较T0时点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使用0.3μg/kg舒芬太尼行全麻诱导插管,既能有效抑制插管反应,又能较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2.
唐莉 《医学临床研究》2014,(6):1174-1176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预注右美托咪啶对双腔支气管内插管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本院59例全身麻醉下行肺或食管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 组,n=29),试验组(D组,n=30),D组在诱导前接受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C组则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随后使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μg/mL,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μg/kg)和顺阿曲库铵0.2 mg/kg,5 min后行双腔气管插管。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2)抽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观察并记录T0、气管插管前(T1)和T2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变化。【结果】D组与 C组在 T0与T1时间点比较,MAP及HR没有明显变化(P>0.05);在T2,D组MAP与HR明显低于C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肾上腺素水平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T2均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增高;D组插管后肾上腺素水平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低于C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预注入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双腔支气管内插管的应激反应,降低双腔气管插管后肾上腺素水平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可在麻醉诱导时辅助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剖宫产手术对母体与胎儿娩出的影响。【方法】选择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 A、B、C三组,每组20例,全身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1.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瑞芬太尼分别为1.0μg/kg(A组)、1.5μg/kg (B组)、2.0μg/kg(C组),辅助通气2 min后医生切皮开始手术,之后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5μg/(kg·min),异丙酚4 mg/(kg·h),间断静脉注入维库溴铵0.05 mg/kg维持麻醉。观察麻醉前(T0)、切皮即刻(T1)、气管插管即刻(T2)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出血量、记录诱导至胎儿取出的时间(I~D时间)、1 min,5 min,10 min新生儿 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的处理。【结果】三组患者麻醉前 SBP,DBP,MAP、HR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T1、T2分别与B和 C组的相同时间点比较 SBP,DBP,MAP、HR明显升高;同时 A组T1、T2与T0比较 SBP,DBP,MAP也明显升高,HR明显增加(P<0.05)。B组和C组组间和组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出血量,I~D时间三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 min新生儿 Apgar评分C组与 A、B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 min,10 min新生儿 Apgar评分三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瑞芬太尼1.0μg/kg的诱导剂量,产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2.0μg/kg的诱导剂量,新生儿1min的Apgar评分下降,故1.5μg/kg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诱导效果良好,能较好的抑制术中产妇的应激反应,同时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剑蔚  顾洪斌  白洁  陈煜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23-1825
【目的】研究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小儿先心病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功能Ⅰ~Ⅱ级,无严重肝肾功能疾患的先心病患儿4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20)和舒芬太尼组(S组,n=20)。F组麻醉诱导时给予芬太尼20μg/kg,划皮前、体外转流前分剐追加芬太尼10μg/kg;S组麻醉诱导时给予舒芬太尼2μg/kg,术中静脉持续输注舒芬太尼2μg/(kg·h),体外转流期间1μg/(kg·h)。在麻醉诱导后(T0)、开胸前(T1)、体外转流30min(T2)和停体外转流2h(T3)等时点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监测值,并在T1、T2、T3等时点采血测定血浆多巴胺及乳酸含量。【结果】F组与S组麻醉效果均较满意,但T0时点心率均明显下降;S组T1、T3时点的心率下降更为明显(P〈0.05);F组在T2时点乳酸水平升高较S组明显(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均能有效抑制血浆儿茶酚胺的释放,可以安全应用于小儿先心病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5.
右美托咪啶在小儿全麻诱导中对循环、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洁  张瑞冬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08-1210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在小儿诱导中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方法】60例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诱导开始后分别在10min内给予右美托咪啶1μg/kg(D1组)、右美托咪啶0.5μg/kg(D2组)和咪唑安定0.2mg/kg(M组)静脉泵注,随后再静注芬太尼、赛肌宁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T0)、诱导开始后5min(T1)、10min(T2)、插管前(T3)、插管后即刻(T4)的Ramsay评分、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结果】三组T1、T2时点Ramsay评分值均较T0显著增加(P〈0.05),组间比较三组Ramsay评分值有统计学差异,D1〉D2〉M。D1和D2组T1~3时点HR、SBP均较T0时下降(P〈0.05)。组间比较M组T1、T2时点的HR高于D1、D2组。【结论】右美托咪啶1μg/kg在小儿全麻诱导中可提供良好的镇静效应,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进行胸腹大手术的老年患者使用瑞芬太尼麻醉之后达到适宜镇痛效果的最佳剂量.[方法]将60例择期行胸腹大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4组各15例,分别于停用瑞芬太尼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25 μg/kg(A组)、0.035 μg/kg(B组)、0.045 μg/kg (C组)和0.065 μg/kg(D组).评估4组患者在静脉镇痛后20 min(T1)、40 min(T2)、80 min(T3)、120 min(T4)4个时间点的镇痛及镇静效果,需要加注镇痛药物的例数及各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等.[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患者在40 min和80 min时镇痛效果明显增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并且要求加注镇痛药物的例数也少于A组(P〈0.05).A组患者在T1时镇静效果较B、C组差,Ramsay评分显著降低(P〈0.01),D组患者在T1时镇静效果较B、C好,Ramsay评分显著增加(P〈0.01).与A,B,C组相比,D组患者有明显的呼吸抑制,延迟拔管时间及术后清醒时间.B组及C均能取到极为满意的镇痛镇静效果,而B组浓度较小,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更少.[结论]舒芬太尼可作为经受胸腹大手术的老年患者瑞芬太尼麻醉后镇痛的理想静脉用药,推荐最佳剂量为0.035μg/kg.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对腹部手术切皮时抑制交感反应七氟醚最低肺泡浓度值(MACBAR)的影响,以探讨舒芬太尼出现封顶效应的靶控浓度.[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按舒芬太尼不同浓度分别以0 ng/mL、0.12 ng/mL、0.18 ng/mL、0.24 ng/mL、0.30 ng/mL和0.36n g/mL分组命名为S0~S5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用丙泊酚( 3.5 μg/mL)、瑞芬太尼( 4 ng/mL)和罗库溴胺(0.6 mg/k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立即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吸入七氟醚、60%笑气和40%氧气,各组分别将七氟醚和舒芬太尼调至设定浓度.记录麻醉诱导前、切皮前以及切皮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 值.根据序贯法半数效量公式计算每组的七氟醚MACBAR.[结果]S0~S5组七氟醚MACBAR分别为2.3%、1.6%、1.1%、0.9%、0.8%和0.7%.与S0组比较,各组七氟醚MACBAR均明显降低(P<0.05);与S1组比较,S2~S5组七氟醚MACBAR均明显降低(P<0.05); S3~S5各组七氟醚MACBAR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腹部手术切皮时七氟醚MACBAR值,舒芬太尼靶浓度大于0.18 ng/mL时,七氟醚MACBAR降低不明显,表现出封顶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预处理预防异丙酚静脉注射痛(PIP)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ASAⅠ~Ⅱ级接受全麻的择期手术患者,被随机分成四组,每组50例,各组患者注射异丙酚前在前臂结扎一压脉带人为阻断血流,分别予以不同试验药物.F组:芬太尼150 μg;S组:舒芬太尼15 μg;L组:利多卡因40 mg;P组:生理盐水3 mL.注射完毕1 min后松开止血带,再注射1%异丙酚2 mg/kg,注射速度为0.5 mL/s.比较四组PIP情况、麻醉前(T0)、预注药后(T1)和注异丙酚后(T2)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参数及预注试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F组、S组及L组的PIP发生率分别为50%、36%、22%,均显著低于P组8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T1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T2时MAP较T0、T1显著降低(P〈0.01);HR较T0、T1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较T0、T1均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副反应咳嗽和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芬太尼、舒芬太尼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PIP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舒芬太尼在预防PIP方面,其外周镇痛作用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