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癌中p27、细胞周期素D1和细胞周期素E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p2 7、细胞周期素D1和细胞周期素E蛋白的表达 ,并进而探讨这些蛋白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1997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间经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 5 0例 ,其中男 40例 ,女 10例 ,年龄 2 6~ 74岁 ,平均年龄 49岁。 2 2例癌旁组织取自肝癌患者术后标本 ,要求距癌块边缘至少 5cm ,9例正常肝组织来源于肝血管瘤术后标本。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收放疗和化疗 ,肿瘤部位、大小、大体类型等情况按手术时记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门静脉导管保留术并根据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定期行门静脉化疗对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术前经B型超声或CT证实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病人 6 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 (2 9例 )和治疗组 (33例 )。治疗组在肝癌联同门脉癌栓切除术中常规行门静导管保留术 ,术后根据体外肿瘤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敏感性化疗药物定期行门静脉化疗。对照组在肝癌及门静脉癌栓切除术后未行特殊治疗。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术后半年、1年复发率分别为 1 4例 (4 8.3% )、2 2例 (75 .9% )和 9例 (2 7.3% )、1 6例 (4 8.5 % ) ;两组术后半年、1年死亡率分别为 1 1例 (37.9% )、1 9例 (6 5 .5 % )与 6例 (1 8.2 % )、1 2例 (36 .4 %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行手术切除有较好的疗效。而术后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通过门静脉化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肝细胞癌的关系已由诸多研究结果所证实〔1〕,但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HBsAg、HCV抗原表达与血清甲胎蛋白(AFP)关系的研究国内外资料尚少,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HBsAg、HCV抗原表达进行了标记和分析,同时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AFP水平,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材料来源:10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及组织标本均来源于我院肝胆外科2000年3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病人,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27~78岁,平均53·6岁。肝脏组织标本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病理诊断符…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肝癌术后隐匿性病灶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超选择性插管、小剂量、低流量持续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方法对肝细胞肝癌 (简称肝癌 )术后隐匿性病灶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 6 7例肝癌术后 4 0天~ 3个月内起开始作介入治疗的患者中 ,经肝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发现 13例患者肝内 14处隐匿性病灶。病灶直径 0 .4~ 0 .8cm,平均 0 .6 cm。 13例肝癌患者术后经 BUS、CT、MRI等检查均未发现病灶 ,甲胎蛋白 (AFP)检查 >4 0 0 μg/ m l2例 ,2 0 0~ 4 0 0 μg/ m l4例 ,80~ 2 0 0 μg/ ml2例。对 13例患者 14处病灶作 1~ 3次超选择性插管、小剂量、低流量持续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结果  13例患者介入治疗后 2周及 1个月后作肝脏 CT复查 ,见 14处病灶内碘油沉积良好 ,与 DSA检查所见病灶结果相同。经 1~ 3次介入治疗后病灶缩小稳定。原 11例 AFP阳性患者均降至正常。另 2例 AFP阴性患者仍为阴性。随访 2 5~ 5 1个月无一例肝内有新病灶发现。结论 肝癌术后隐匿性病灶的早发现、早治疗 ,对延长肝癌术后患者生存期有相当积极的作用。肝脏 DSA、碘化油 CT检查是发现隐匿性病灶的最敏感检测手段。超选择性插管、小剂量、低流量持续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骶尾骨切除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根据近年来对 6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 ,并且癌组织侵犯骶尾骨 ,癌灶固定的病人 ,进行再手术并骶尾骨切除。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均为男性 ,年龄 32~ 6 1岁 ,平均 46岁 ,Miles手术 (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 ) 2例 ,Dixon手术 (直肠癌骶前切除吻合术 ) 4例 ,术后复发时间 10~ 36个月不等 ,平均 2 0个月。行Dixon手术 4例 ,肛指检查均发现吻合口复发癌 ,癌组织侵犯骶前固定。B型超声、胸片等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 ,所有病人一般情况良好。6例病人均行CT盆腔扫描 ,显示复发癌侵犯第 3~ 5骶骨 ,第 3~ 5骶骨骨质破坏 ,癌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2 8例肝癌患者共 33个瘤灶 ,中等大小肿瘤 (3~ 5cm) 9个 ,大肿瘤 (>5 .1cm) 2 4个。射频消融术后 2~ 8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效果采用术后 1月增强CT扫描和临床随访评估。结果 RFA术后CT扫描见治疗区仍有残留癌灶。TACE后CT扫描见大部分残留癌灶碘油沉积良好。 2 0例患者AFP转阴或明显下降。 2 5例临床随访 ,累计生存率 >1年 88.0 % ,>2年 72 .0 %。结论 射频消融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是一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 1990年 11月至 1995年 5月 ,我们对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 85例病人 ,于术中同时行肝动脉门静脉双埋泵(IDDS) ,用以术后化疗与栓塞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对照同期未行埋泵术的 2 9例肝癌手术病人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85例 ,男 76例 ,女 9例。年龄平均 49岁 ( 2 4~73岁 )。全部病例均为肝细胞癌。单发肿瘤 75例 ,肿瘤位于肝脏某一段或有数段同时累及。多发肿瘤 ( 2处病灶 ) 10例 ,肿瘤分别位于左右肝或不相邻的两个肝段。肿瘤大小1 8~ 2 7cm不等。对照组 2 9例 ,男 2 5例 ,女 4例。年龄平均 45岁 ( 2 2~ 6 9岁 )。肿瘤…  相似文献   

8.
肝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及其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采用 VEGF 和 FⅧ因子染色的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肝癌组织连续切片中 VEGF 阳性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以探讨两者与肝癌肿块大小、病灶数目及门脉癌栓等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选择我院50例行根治性手术并术后接受泵内化疗肝癌病人的切除标本,其中12例伴门静脉癌栓;14例肿块直径<5 cm、28例5~10 cm、8例>10 cm;32例单个病灶、18例多个病灶。所有病人术后均接受随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83例,其中53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栓塞组),30例行肝动脉化学药物灌注(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经介入治疗后,栓塞组患者 6、12、24、3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7.8%、85.2%、45.8%、4.4%,均高于对照组(37.6%、5.3%、0、0. P均<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较化疗灌注术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解释术前化疗的机理 ,为临床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材料 :32例大肠癌标本取自我院 1998~ 1999年间结直肠癌病人手术标本 ,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为 31~ 84岁 ,中位年龄 6 3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依据Dukes标准进行临床分期 ,A1期 2例 ,A2 期 3例 ,B期 8例 ,C1期 5例 ,C2 期 10例 ,D期 4例。其中 2 5例行根治术 ,7例行姑息性癌灶切除术。术前将患者随机分入化疗组及对照组。2 .化疗方案 :术前化疗组行MF方案化疗 ,5 氟尿嘧啶(75 0mg/m2 )静滴 5d、丝裂霉素 (15…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微血管密度与nm23-H1 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肿瘤浸润生长及转移的必要条件 ,肿瘤组织中MVD反映了肿瘤细胞生长微环境的改变。nm2 3基因是人类肿瘤转移表型抑制相关的基因 ,与多种人类肿瘤的转移抑制相关。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原位杂交技术 ,进一步研究了PHC病人中MVD及nm2 3 H1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1.资料 :取自我院 1997.7~ 1999.11手术切除肝癌标本 5 8例 ,男性 4 5例 ,女性 13例 ,平均年龄4 8 2岁 (2 1~ 6 9岁 )。所有标本均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癌 ,其中有门静脉癌栓或肝内转移者 2 8例 (48 3%)。按…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伴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并尽可能切除有癌栓的门静脉及从肝断面门静脉内取栓.术后分别采用化疗泵和微量泵化疗,并观察疗效.门静脉主干癌栓8例,死亡2例,6个月内复发4例;门静脉第1级分支癌栓11例,6个月内复发2例,6~12个月内复发6例;小分支癌栓4例,6~12个内复发1例(P<0.01).化疗泵化疗12例,6个月内复发5例,6~12个月内复发4例;微量泵化疗9例,6个月内复发1例,6~12个月内复发3例(P<0.01).结论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有效;术后首选微量泵持续灌注化疗;癌栓部位会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3.
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皮瓣加压包扎为乳腺癌术后常规治疗方法 ,但皮瓣坏死率高。我院对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延期胸带压迫加6 5 4 2湿敷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 ,取得良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45例乳腺癌根治术 ,35~ 6 5岁 ,平均年龄 48岁。所有病人均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 ,其中导管癌35例 ,乳头状癌 8例 ,湿疹样癌 2例。1 2 方法  45例分对照组 (30例 )和改良组 (15例 )。两组手术操作过程 :腋窝淋巴清扫 ,结扎扩张淋巴管 ,严密止血。腋下及肋弓处各放置橡皮管负压引流。对照组术后即行胸带厚纱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肺耐药蛋白基因Ir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 (PHC)化疗中产生的多药耐药机制及其与PHC的临床病理关系 ,对甲胎蛋白 (AFP)的影响和术后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PCR技术对 5 4例未化疗的PHC、2 4例PHC癌旁和 12例肝炎后肝硬化存档石蜡包埋组织中Irp基因编码的LRP和mRNAIrp的表达进行检测 ,对术后 2 4例AFP阳性的PHC病人进行术后化疗 ,分析Irp基因表达与AFP变化关系。 结果 :LRP和mRNAIrp在 3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 1.1%,33.3%,16 .7%和 75 .9%,37.5 %,33.3%,PHC组织中Irp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 (P <0 .0 5 )。Irp基因表达与PHC的分化程度有关 (P <0 .0 5 ) ,与PHC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资料无关 (P >0 .0 5 )。Irp基因表达阳性组病人术后化疗AFP有效率显著低于Irp基因表达阴性组病人 (P <0 .0 5 )。术后随访Irp基因表达阴性组病人平均生存时间长于阳性组病人 ,但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PHC多药耐药 (MDR)与Irp基因表达有关 ,Irp基因可作为临床化疗耐药指标 ,检测Irp基因表达有助于PHC个体化疗方案制订 ,并为MDR逆转提供依据。Irp基因表达与PHC的分化程度有关 ,可能与病人的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1989年 1月~ 1999年 5月手术切除肝癌共 378例 ,其中 2 18例术后行辅助肝动脉化疗和门静脉化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探讨肝动脉与门静脉化疗的差异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 2 18例中男 179例 ,女 39例 ,年龄 30~ 73岁 ,平均45岁。B超和CT提示癌灶最大径 5~ 17cm ,单发癌灶 15 4例 ,多发癌灶 6 4例 ,伴有门静脉癌栓 47例。 2 18例均接受不规则肝切除 ,其中左外叶 5 7例 ,左半肝 44例 ,中肝叶 31例 ,右后叶 5 2例 ,右半肝 34例 ,门静脉有癌栓的取栓 31例。术前肝功能 (Child-分级 )A级 16 9例 ,B级 49例 (见表…  相似文献   

16.
蛋白磷酸化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有助于肝癌标记物的筛选以及肝癌发病机制和磷酸化蛋白治疗靶标研究. 临床资料 1.样本采集:12例肝细胞癌标本来自2008年5~8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标本采集经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认.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47~56岁,平均51岁.标本置于-80℃冰箱保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射频治疗对原发性大肝癌 (直径 >3cm)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本院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6月间行射频治疗的 44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 3 2例采用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 ,12例行术中肿块射频治疗加门静脉、肝动脉分别置泵化疗。结果  44例肝癌者一次治疗完全消融为 5 1.5 % ( 2 4/ 44 ) ,接近完全消融 ( 90 %~ 99% )为 3 0 .3 % ( 12 / 44 ) ,部分消融 ( 5 0 %~ 89% )为18.2 % ( 8/ 44 )。 1个月时AFP复常率 47.1% ( 16/ 3 4) ;术中肿块射频治疗发现新癌结节患者 4例 ;3 9例患者随访 6个月 ,9例患者复发 ;患者治疗后可出现发热、右侧胸腔积液、肝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 射频治疗对大肝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术中肿块射频治疗相对优于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对于肿瘤直径大于 10cm的肝癌患者应分次治疗及术后积极的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8.
我们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12 4例胃癌标本石蜡切片的Syndecan 1和CD44V6表达情况,旨在探讨它们对胃癌进展程度和对预后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组织材料:收集本院1986~1996年间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12 4例,均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每例选择有代表性的组织蜡块进行连续切片,分别供苏木素 伊红(HE)染色和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 .临床资料:本组12 4例胃癌中,男性94例,女性3 0例;年龄2 5~79岁,平均年龄5 6.5岁;按WHO1997年胃癌分类标准:乳头状腺癌2 2例,管状腺癌5 5例,低分化腺癌3 1例,印戒细胞癌10例,黏液腺癌6例;高、中分化癌83…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癌肺耐药蛋白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耐药蛋白 (lungresistance protein ,LRP)基因LRP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中产生的多药耐药机制 ,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PCR技术对 5 4例未化疗的HCC ,2 4例癌旁和 12例肝炎后肝硬化组织中LRP编码的LRP和mRNAlrp的表达进行检测 ,对术后 2 4例AFP阳性的HCC患者进行术后化疗 ,分析LRP表达与AFP变化关系。结果LRP和mRNAlrp在 3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1%、33%、17%和 76 %、38%、33%。HCC组织中LRP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 (CMH统计量为 9 32 ,10 96 ,P值均小于 0 0 1)。LRP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有关 (CMH统计量为 4 2 7,6 71,P值分别小于 0 0 5、0 0 1)。LRP ,mRNAlrp表达阳性组患者术后化疗AFP下降率 [有效率分别为 2 0 % (3/ 15 ) ,2 5 % (4 /16 ) ],显著低于LRP及mRNAlrp表达阴性组 [有效率分别为 78% (7/ 9)及 88% (7/ 8) (P值分别小于 0 0 5、0 0 1) ]。术后随访mRNAlrp表达阳性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为 (36± 10 )个月 ,而阴性组为(4 5± 11)个月 (t=2 6 76 0 ,P <0 0 1)。结论HCC化疗多药耐药与其LRP表达有关 ,LRP表达也与HCC的分化程度有关 ,检测LRP表达对预测化疗耐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合并门静脉瘤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E)基础上,联合应用经皮经肝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化疗术(SPVE)。33例为块状型,5例为结节型,其中直径大于10cm24例,5~10cm11例,小于5cm3例,肿瘤位于肝右叶29例,肝左叶6例,左右叶3例。血清AFP检测>400ug/L21例,在200ug/L~400ug/L之间6例,(一)/<200ug/L11例。门静脉瘤栓位于右支19例,左支者7例,右支+主干6例,左支+主干2例,左右支+主干4例。结果治疗后门静脉瘤栓消失和缩小率为68.4%,肿瘤缩小率为76.3%,AFP转阴14例,4例呈一过性转阴或下降,总有效率为85.7%。9例获二期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门静脉癌栓坏死率100%。术后随访,1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73.7%和18.4%,远比单纯TAE治疗组高。结论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化疗是治疗肝癌合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