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奶头锤在人体颅骨形成损伤的形态及机理,分析推断本例命案的致伤物。方法根据本例命案死者头部损伤及颅骨骨折形态特征,推断奶头锤与人体接触面的形状及大小,并通过奶头锤在尸体标本头部模拟打击实验,进一步确认奶头锤两端形成损伤的特征及区别。结果奶头锤半球形锤背垂直打击颅骨可形成成孔状骨折,以颞部为易,另一端圆形平坦锤击面垂直打击未能形成孔状骨折,而偏击顶部则可致颅骨形成半月形阶梯状凹陷骨折,骨折的弧边内陷较深,骨面呈斜坡状。结论推断2.0磅奶头锤为本例命案致伤物,案件侦破后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可复制重度颅脑损伤实验大鼠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采用改良自由落体装置,撞击80例麻醉后实验鼠颅骨穹窿部,砝码质量50~200 g,高度20 ~ 50 cm,撞击后观察时间为4h~12d,麻醉后取脑,制作652张病理切片,观察脑病理切片与临床脑创伤的相关性.结果 确认最佳冲击力为10 000g/cm,病理改变与临床有显著相关性,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诊治有参考价值.运用模拟临床的闭合性减压术与开放性减压术对比,获得有益提示,后者更有利于脑创伤康复.结论 通过本实验找到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大鼠最佳致伤冲击力,实验动物与临床有显著相关性,开放减压比闭合减压更有利于脑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作稳定的液压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重点探讨液压损伤装置制作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颅脑外伤提供基础.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损伤组3组,对照组1组分别给予不同打击造成轻中重颅脑液压打击伤并观察生命体征及病理学变化.结果:损伤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病理改变,造成的损伤稳定.结论:制作的液压损伤装置可以复制出大鼠分级液压打击脑损伤,模型冲击力定量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颅骨缺损患者再次颅脑创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颅骨缺损后再次发生颅脑创伤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患者6个月,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结果:与普通颅脑损伤相比,颅骨缺损再次发生颅脑损伤患者致伤原因轻、伤情重、病情轻、疗效好,9例神经功能能够恢复至二次受伤前水平,恢复良好,4例神经功能较二次受伤前水平稍差,恢复较好,3例神经功能差于二次受伤前水平差,恢复差,其中2例出现肢体偏瘫。结论:对于颅骨缺损再次发生颅脑损伤的患者应针对不同的致伤部位和损伤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何海涛  黎海涛  黎川  王怡 《重庆医学》2007,36(15):1496-1498
目的 制作以猫为对象的DAI致伤模型,以探讨DAI损伤机制.方法 选取12只成年家猫,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旋转角加速装置于瞬间旋转90°致伤,实时记录运动参数,于急性期3~72h内行磁共振DWI及DTI检查,并做病理对照观察.结果 本实验动物致伤的角加速度达到(6.43±0.15)×105rad·s-2,全程用时间(17.2±3.5)ms.DWI及DTI检查显示急性期DAI细胞毒性和血管源性脑水肿改变,以及轴索损伤形态学特点.病理学检查证实弥漫性轴索损伤及脑水肿改变.结论 本装置可用于猫DAI模型的制作,角加速度运动是引起DAI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颅脑受到外界暴力打击后,脑组织及神经轴突触压迫、牵拉,成扭转而致伤,形成一系列原发性及继发性颅脑损伤。在受伤后即刻或数小时,可出现脑内代谢和离子平衡改变,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神经递质的释放、改变、氧自由基的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及早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保护脑组织细胞的预防治疗措施,对早期脑保护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是因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而引起,其发生与发展进程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即致伤的因素和损伤的性质,前者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如暴力作用方式,力的大小、速度、方向及次数等,后者则为各不同组织和结构在接受暴力之后所造成的病理损伤及病理生理变化.颅脑损伤在平时、战时都比较常见,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10%~20%,仅次于四肢伤,居第二位,但颅脑损伤所致的死残率则居第一位,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高达30%~50%,颅脑损伤可分为颅和脑两部分损伤.颅部损伤包括头皮、颅骨,脑损伤包括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
此仪器包括液压式微推进装置和微电极夹持与驱进装置两个部分。 用一长茎玻璃微电极,将其仔细地穿在电极驱进装置的不锈钢套管针内。把驱进装置固定在事先以立体定位仪埋植于动物颅骨的推进器底座上。旋转一个推进螺旋,使电极与套管针同时下推,穿透硬脑膜,停止旋纽,以液压方式推送微电极至记录部位。 此法应用玻璃微电极,对脑组织损伤较小,适用于慢性实验。 微电极驱进装置是固定在动物颅骨上的,记录时不需要使用立体定位仪,动物头部的微小移动不防碍记录。 用此仪器做慢性实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高原大鼠实验性开放性颅脑创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建立模拟高原条件下大鼠实验性开放性颅脑创伤的动物模型.方法 用动物低压氧舱模拟高原环境,民用射钉枪射击建立大鼠实验性开放性颅脑创伤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各时相点观察动物行为学、病理学、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和脑含水量等结果,了解模型建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结果 高原致伤组与平原致伤组均存在:①不同程度的颅脑创伤表现;②神经元细胞核、尼氏体和细胞器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及缺血改变;③脑水肿;④伤后早期存在脑干抑制.两组比较,高原致伤组上述结果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本实验制备的开放性颅脑创伤动物模型,伤情稳定,可重复性好.结论 本实验制备的动物模型,成功地模拟高原条件下大鼠低速低能投射物所致的开放性颅脑创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巩守平  王睿智  高李贵  周任  师蔚 《医学争鸣》2003,24(17):1632-1632
实验资料 健康雄性SD大鼠 (医动字B0 8 0 0 5号 ,由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西提供 ) 4 5只 ,体质量 2 5 0~ 30 0g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和亚低温治疗组 3组 ,每组各 15只 .以5 0g·L-1氯胺酮 80~ 10 0mg·kg-1腹腔内注射 ,将麻醉后的大鼠俯卧固定于自制的简易落体致伤装置 ,参照Feeney法将顶部皮肤矢状切开 ,在“人”字缝前 3mm ,中线右 3mm顶部颅骨钻孔并扩大骨窗 (直径 5mm) ,不越过中线 ,暴露硬膜 ,将底面直径 3mm的致伤撞垫轻轻置于骨窗中央的硬膜上 ,用 2 0g重物自 4 0cm高处沿滑杆垂直落下打击撞垫 (冲击力为 80 0g·c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动物实验模型探讨不同时期行颅骨缺损修补对颅骨及颅脑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95例正常新生儿头围跟踪测量6年,获得小儿头颅生长发育规律;同时,选择4个月龄的施格猪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修补组两组,两组实验动物均成活至9个月后处死,比较两组实验动物的头围、体重、脑组织重量及脑体积.结果 0~3岁为小儿颅骨快速生长期,3岁后颅骨生长相对缓慢;修补组实验猪在头围等各项指标同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小儿颅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进行颅骨缺损手术的风险同颅骨生长速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用7.6mm弹致伤犬头,制作了脑贯通伤、脑切线伤和颅骨切线伤动物模型。通过创伤弹道学、病理学、血和脑脊液酶学、血脑屏障通透性定量试验以及呼吸和循环系统病理生理效应的综合研究比较,得出如下结论:(1)高速弹所致的颅脑火器伤,无论何种用型均可造成脑的弥漫性损伤,引起远隔部位的颅脑血肿;(2)脑损伤的程度取决于弹丸穿越部位、弹丸动能的大小和暂时空腔是否接近脑室;(3)高速弹颅脑伤能破坏血脑屏障,导致严重的脑水肿;(4)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是高速弹颅脑伤的显著特点,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5)测定血和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是判断受伤程度和预后的一种简便而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64层螺旋CT在兔坠落式颅脑减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64层螺旋CT研究兔坠落式颅脑减速伤的伤情特点.方法 实验用兔36只,包括对照组(6只)和致伤组(30只).采用自行设计的减速伤致伤装置复制兔坠落式颅脑减速性损伤,致伤组根据不同致伤高度分为Ⅰ组(2.5 m)、Ⅱ组(3.5 m)和Ⅲ组(7 m).于致伤后3~4 h行64层螺旋CT平扫,观察兔颅脑减速伤的CT表现,并与大体和显微解剖学观察结果、高速摄像系统所见进行对照.结果 坠落高度越高,兔颅脑损伤越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的颅内病灶;脑挫裂伤位于撞击处及对冲部位,以对冲部位更严重;颅底骨折均位于对冲部位.CT平扫可准确显示颅骨骨折,且与高速摄像系统所记录的兔颅脑撞击部位一致.对兔颅脑损伤严重的Ⅲ组,CT平扫基本上显示了所有颅脑损伤情况;Ⅱ组轻度损伤者CT扫描呈假阴性;Ⅰ组颅脑CT表现均为阴性.结论 64层螺旋CT平扫可显示重度及部分中度兔坠落式颅脑减速伤的伤情特点,能为颅脑损伤机制的基础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用杂种雄性犬30条,在脑贯通伤、脑切线伤和颅骨切线伤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7.62 mm弹颅脑火器伤时冲击波远达效应对脊髓的损伤。结果表明,高速弹颅脑火器伤时,不仅造成脑本身的严重损伤,而且还可引起脊髓各段不同程度的损伤。实验提示在分析和处理高速掸颅脑损伤时,不可忽视可能并发脊髓损伤。受伤机制可能与弹丸的动能传递、冲击波的远达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066-1067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脑损伤后合并脑积水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积水分别采用单纯侧裂及脑池解剖释放脑脊液,疏通脑池、翼点入路改良Paine′s点穿刺脑室、显微镜下打开终板池造瘘、Ommaya囊植入脑室外引流术、侧脑室额角外引流进行治疗,对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进行治疗,对20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进行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结果:28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瘤颈,出院时按照格拉斯哥(GOS)评分4~5分20例,3分7例,2分1例。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出院时GOS 4~5分15例,3分4例,2分1例。20例颅骨缺损患者治疗有效率90.0%。结论: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积水,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HuntHess分级、不同程度脑积水,有选择采用相应方式治疗,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采用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爆震性听器损伤的致伤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作者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荧光比色法测定爆震后豚鼠耳蜗组织中氧自由基反应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探讨爆震后自由基对内耳的致伤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①实验动物:选健康豚鼠80只,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脊髓腹侧损伤实验模型,模仿临床多见的损伤,打击脊髓腹面。实验动物采用41只家兔,28只为实验组,13只为对照组,在脊髓腹侧打击后5分、10分、30分等不同时间采取标本,光镜及电镜观察,发现病理变化虽然与后侧打击类似,但病变部位与脊髓后侧打击的病变部位不同。主要表现在灰质腹侧,白质的变化也邻近灰质病变部位。对照组动物未见脊髓内变化,证实本实验模型操作过程中无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8.
非火器伤性开放性颅脑创伤可大致分为打击伤和碰撞伤两大类.前者多因锐器或钝器打击头部所致.后者则为移动的头部碰撞在相对静止的物体上造成.由锐器所致开放性颅脑创伤,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多由于接触力所致,其挫裂伤和血肿常局限于着力点部位:由钝器伤所致者,除着力点的开放性颅脑创伤外,尚可有因惯性力所致的对冲性脑挫裂伤和血肿存在.碰撞伤亦多为减速伤,除头部的开放伤之外,常有不同程度的脑对冲伤.深度电击伤常使头皮、颅骨焦化,有时可有硬脑膜损伤,形成开放性颅脑创伤.应属于非火器伤,但此类伤发生很少.  相似文献   

19.
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 (AcutePosttraumaticDiffuseBrainSwelling ,APDBS)后果严重 ,往往导致死亡。现将本科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的 2 37例颅脑外伤患者中 18例单侧APDBS的治疗报告如下 ,并结合文献报道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18例 ,男 13例 ,女 5例 ,年龄 6~ 4 8岁 ,平均 37.2岁。致伤原因 :车祸 14例 ,钝器打击伤 2例 ,坠落伤 2例。受伤机制 :减速损伤 13例 ,加速损伤 2例 ,旋转损伤 3例。均在受伤后 8h内来院就诊。1.2 临床表现术前全部有…  相似文献   

20.
非火器伤性开放性颅脑创伤可大致分为打击伤和碰撞伤两大类.前者多因锐器或钝器打击头部所致.后者则为移动的头部碰撞在相对静止的物体上造成.由锐器所致开放性颅脑创伤,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多由于接触力所致,其挫裂伤和血肿常局限于着力点部位,由钝器伤所致者,除着力点的开放性颅脑创伤外,尚可有因惯性力所致的对冲性脑挫裂伤和血肿存在碰撞伤亦多为减速伤,除头部的开放伤之外,常有不同程度的脑对冲伤.深度电击伤常使头皮、颅骨焦化,有时可有硬脑膜损伤,形成开放性颅脑创伤.应属于非火器伤,但此类伤发生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