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腹壁瘘是一种少见的子宫手术并发症。节育器是一种经济简便的避孕方式,但节育器异位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报道1例剖宫产术后13年因节育器异位导致的子宫腹壁瘘的病例。患者因原剖宫产瘢痕处包块于外院切开引流,但伤口经久不愈,5个月后再次就诊该院,行腹壁瘘口造影诊断为子宫腹壁瘘,随后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进一步诊疗。入院后,常规清创换药1周,待炎症局限,行腹壁子宫瘘道切除术,术中发现节育器异位是导致子宫腹壁瘘的主要原因,取出节育器,完整切除腹壁、子宫瘘道及周围炎症组织,术后予以消炎及伤口常规换药治疗,最终成功治愈。完整切除瘘道和去除诱因是子宫腹壁瘘手术成功的关键。临床应重视妇女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后的随访,避免节育器嵌顿或异位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周志婉  朱庆贤 《现代保健》2010,(36):118-119
目的 提高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36例膀胱肿瘤患者实施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和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36例手术切口全部Ⅰ期愈合,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血循环佳,引流通畅,有1例出院后发生造瘘口周围皮肤湿疹,经造口护理后痊愈.结论 术前做好肠道清洁与肠道灭菌准备,术后注重引流管的护理,注意并发症的观察,早期进行代膀胱的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子宫脱垂并膀胱直肠膨出的治疗体会.方法 分析2000年10月至2008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184例子宫脱垂合并膀胱直肠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手术顺利,出血不多,无需输血,无中转开腹,无输尿管、膀胱、直肠损伤.手术时间25~105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30~100 ml,术后住院5~7 d,效果满意.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合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膀胱直肠膨出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外伤致外阴、膀胱及直肠复合性损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0岁,已婚,因“摔倒后感外阴部疼痛,阴道流血2^+h”急诊转入本院。入院查体;T:36.7C,P:110次/min,R:22次/min,BP;70/35mmHg,神情淡漠,贫血貌,下腹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妇科检查:阴道后壁会阴裂伤深达直肠,直肠前壁全层裂伤,上延约10cm,阴道后壁裂伤上达阴道后穹隆,整个阴道穹隆环行裂伤,以前穹隆为主。血常规:WBC:10.6×10^9/L,N:76.9%,RBC:1.80×10^12/L,Hb:55g/L。X射线检查示:骨盆形态和骨质未见异常,未见骨盆骨折。人院诊断:①会阴Ⅲ度裂伤;②失血性休克。立即给予积极输血、输液、扩容治疗,并手术。术前导尿为血尿,经膀胱灌注美兰显示,阴道前穹隆与膀胱底部贯通伤,膀胱切开后可见膀胱底部损伤,膀胱三角后方静脉丛持续活动性出血,子宫及双附件无异常;手术行“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膀胱阴道瘘修补术+会阴成形直肠前壁瘘修补术”,并于两侧输尿管开口放置输尿管支架。术后诊断为:①会阴Ⅲ度裂伤;②膀胱破裂;③膀胱阴道瘘;④失血性休克。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经积极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伤口愈合良好,于12d后带尿管出院,术后3周取尿管及输尿管支架。随访患者拔除尿管后小便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精囊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精囊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检查结果、手术方案及术后治疗.1例行双侧精囊连同膀胱、前列腺、直肠根治性切除术.2例行精囊、部分膀胱、前列腺切除术.1例行精囊、膀胱、前列腺、输尿管下段、直肠前壁切除术及回肠膀胱术.结果 2例患者术后随访5年未见复发与转移,1例术后2年死于结肠癌,1例术后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与转移.结论 原发性精囊癌的临床表现为血精或血尿,下尿路梗阻症状,大便性状与次数的改变,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CEA阴性,细胞角蛋白(CK)阳性.治疗主要根据肿瘤侵及的范围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予以切除,术后应加以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盆腔复发的原因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9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盆腔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复发部位在卵巢3例,子宫阴道后壁3例,吻合口14例,骶前5例,直肠侧方9例,前列腺精囊腺膀胱4例,单纯膀胱1例。行再次手术切除24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77.8%和38.9%;姑息性造瘘术15例,1、3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0.0%。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盆腔复发与肿瘤Dukes分期和手术方式密切相关,再次根治手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沈威  陶少宇  陈华珺  熊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304-4305
[目的]评价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直肠壁悬吊术治疗中老年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中老年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直肠壁悬吊术。[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3.70%(1/27),明显少于对照组33.33%(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直肠壁悬吊术治疗中老年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远期效果可靠,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腹股沟疝高位结扎并修补术误将膀胱当疝囊切开外翻缝扎少见,我院曾遇4例,现报告如下: 例1:女,14岁,右侧腹股沟包块3年,以腹股沟斜疝入院。拟行疝囊高位结扎十修补术。术中把膀胱误认为疝囊切开,尔后又将其进行外翻缝合。术后3小时,疑有误伤膀胱的可能,立即插入导尿管作膀胱造影摄片,见膀胱区右下方碘油外流,证实为膀胱破裂。按原切口再次手术,在伤口内侧肌层下见膀胱壁有一长3cm的裂口,洗净伤口,修补膀胱重新找到疝囊,行高位结扎修补术。膀胱损伤的原因一般认为,一、小儿膀胱位置较高,壁较薄,又靠近前腹壁,若术前未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石性胆囊穿孔致腹壁外瘘及十二指肠内瘘的发生机制和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来收治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行一期手术,其中2例患者行胃次全切除+胆囊切除+胆石清除术,3例患者行胆囊切除+瘘管切除术,6例患者行胆囊切除+小肠切开取石术+瘘口修补术,2例患者行胆囊切除+经瘘口取石术+瘘口修补术,4例患者行胆囊切除+瘘口修补术.术后患者全部康复,无一例死亡.结论胆囊穿孔致内外瘘是胆石症的严重并发症,熟悉其发病规律,恰当的辅助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原则是切除胆囊、清除结石、切除瘘管、修补十二指肠瘘口.  相似文献   

10.
67例剖宫产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君容  温岩  董金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3):4695-469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7年12月该院收治67例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患者。结果:子宫切口愈合欠佳6例,子宫与腹壁粘连29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术后发烧15例,晚期产后出血9例,其中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子宫切口膀胱瘘1例。剖宫产并发症如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不容忽视。结论:多种原因导致子宫切除2例,由此可见剖宫产存在一定不安全因素,剖宫产手术对妇产科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合并泌尿系浸润或转移的诊断与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97例原发性结直肠癌合并泌尿系浸润或转移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过.197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发现浸润尿路且有盆腔及后腹膜癌肿转移不能切除14例,双侧肾积水行输尿管皮肤造瘘术8例,行肾造瘘术10例.结果 197例患者中185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72个月.术后膀胱肿瘤复发2例,行再次膀胱部分切除1例,膀胱造瘘1例.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31例死于广泛转移.结论 对原发性结直肠癌合并泌尿系浸润或转移的患者积极实施盆腔联合脏器切除是可行的,可以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与探讨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的护理。方法:选取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共20例,对其采用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并对患者进行科学的、人性化的术后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结果:20例患者中共18例患者手术成功,且患者的术后愈合良好,而另2例患者则在手术完成后发生肺部感染,通过有效地处理后,患者的感染得到全面控制,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也已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膀胱癌患者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后进行科学的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得到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女性生殖道与邻近器官间有异常通道,称生殖器官瘘。如尿瘘、粪瘘、子宫腹壁瘘等,以尿瘘为多见。发生尿瘘的常见原因:1、分娩时胎头压迫时间太久,阴道与膀胱间组织坏死脱落形成膀胱阴道瘘,或各种助产、剖宫产损伤阴道及尿道;2、各种妇科手术(尤其经阴道进行的手术)如子宫广泛切除、宫颈巨大肌瘤切除、阔韧带内肿瘤手术均易损伤;3、膀胱结核、放射治疗盆腔疾病、晚期膀胱或宫颈恶性肿瘤、泌尿生殖系先天畸形、膀胱结石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石性胆囊穿孔致腹壁外瘘及十二指肠内瘘的发生机制和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年来收治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均行一期手术,其中2例患者行胃次全切除+胆囊切除十胆石清除术,3例患者行胆囊切除+瘘管切除术,6例患者行胆囊切除+小肠切开取石术十瘘口修补术,2例患者行胆囊切除+经瘘口取石术+瘘口修补术,4例患者行胆囊切除+瘘口修补术。术后患者全部康复,无一例死亡。结论 胆囊穿孔致内外瘘是胆石症的严重并发症,熟悉其发病规律,恰当的辅助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原则是切除胆囊、清除结石、切除瘘管、修补十二指肠瘘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术中或术后换管损伤腹部脏器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方法 对6例分别经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术中或术后换管出现腹部脏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做文献复习.结果 1例行小肠穿孔修补术+开放式耻骨上膀胱造瘘术,1例行小肠壁损伤修补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2例分别行TURP和经耻骨上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其余2例行保守治疗,均获痊愈.结论 经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可造成严重并发症,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要领;穿刺时的影像学定位和引导十分重要.对下腹部术后及老年患者,穿刺前应充分考虑到其病情的复杂性;门诊护士要重视每次换管;经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痿术损伤卵巢肿瘤应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6.
因肿瘤或其他疾病需手术切除膀胱、直肠、结肠者,常在腹部做人工造瘘术,使小肠内容物或尿液改道从造瘘口排出.由于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和顾虑,加之手术的创伤,及使用人工肛门而产生的自卑感,都可能影响性功能.因此,造瘘术后发生性功能障碍者较多.尤其是那些认为自己已是"残废人"的,更容易出现性功能障碍.相反,那些情绪乐观、性格开朗者,性功能与术前没有多大区别.造瘘术后病人在性功能康复方面应注意下述几点: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女性尿瘘67例,经手术治疗后随访,远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类型 尿道阴道瘘40例;膀胱直肠瘘18例;尿道直肠瘘6例;膀胱阴道瘘3例。年龄19~52岁。62例因产伤所致,5例外伤引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直肠前庭瘘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41例直肠前庭瘘患儿经会阴切除瘘管,内口在无张力状态下荷包缝合,重建会阴体.结果 40例一期愈合,1例术后4d发生感染,经保守治疗2周痊愈,术后随访1-5年,无复发及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 经会阴瘘管切除术具有手术视野好,易操作,手术创伤小,不损伤肛门括约肌,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直肠前庭瘘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泔小儿直肠前庭瘘的手术方法。方法对41例直肠前庭瘘患儿经会阴切除瘘管,内口在无张力状态下荷包缝合,重建会阴体。结果40例一期愈合,1例术后4d发生感染,经保守治疗2周痊愈,术后随访1~5年,无复发及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经会阴瘘管切除术具有手术视野好,易操作,手术创伤小,不损伤肛门括约肌,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直肠前庭瘘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回肠代膀胱术是膀胱肿瘤患者全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的常见的手术方式,手术后病人的尿液自造瘘口不断流出,需要在造口处黏贴造口袋,若造瘘口护理不当,无疑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良好的护理可以避免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感染、溃烂,电解质紊乱以及预防和控制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对避免患者的焦虑、恐惧,增强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现对我院十余例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造瘘口的护理和并发症作一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