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实验室验证食品中李斯特菌新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可操作性及可行性。方法:按照国家CDC“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李斯特菌检验标准”验证方案进行。结果:用不同浓度的沙门菌菌悬液人工染菌二类食品各40份,用增菌液两步增菌,两种分离培养基分离,对比检出率及分离效果。检出率62.5%,最低检出限为0.5 cfu/25 g-13 cfu/25 g。结论:该方法使用了选择性强、特异性高的分离培养基及快速筛选方法,如Vitek GNI、API10300、显色培养基等,克服了传统李斯特菌检测方法检测周期较长、所需试剂繁多、菌落生长慢等缺点,使李斯特菌的检测更加快速、简便、特异、敏感。该方法使李斯特菌检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3.
能力验证试验中沙门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食品微生物学能力验证试验,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校准能力〔1〕,以完善和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和提高实验室的市场竞争力。方法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4-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2〕、SN/T 1870-2007《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实时PCR法》等方法〔3〕。结果样品T0504-D采用多种鉴定方法检测出可疑菌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细菌鉴定仪VITEK 2 COMPACT鉴定可信度达99%。结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对本实验室检测的能力验证样品试验结果判断为满意。 相似文献
4.
李常教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7):869-870
2005年10月26日18时,田东县祥周镇新州村大屯5组潘某某在自家院内为其母亲80岁生日举办寿宴,宴请亲戚共45人进食晚餐。进食6 h后,潘××(男34岁)首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由于自觉症状轻微,没有及时到当地卫生院就诊。随后逐渐出现一批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头痛、全身乏力为主要症状的病例,至10月27日下午8时止,共有28人发病,发病率62·2%。经增菌培养,分离鉴定,从现场采集的样品中检出一株都柏林沙门菌,此菌在本地属于少见。1材料与方法1·1培养基肠道增菌肉汤,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实验室在乳粉中沙门菌检测领域的水平。方法乳粉样品的前处理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根据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沙门氏菌检验》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优先选用沙门菌属显色培养基为参照,并以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可疑菌落进行鉴定。结果此次能力验证考核结果为NLYZ-SAL-077样品中检出沙门菌,NLYZ-SAL-531样品中未检出沙门菌。结论本次乳粉中沙门菌检测能力验证结果满意,提高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微生物实验室以后检验工作使用辅助方法的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食品中沙门菌检验方法的优化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选择最适合食品中沙门菌生长的增菌培养基和分离培养基,促进沙门菌生长,提高沙门菌的检出率。方法在市场上购买一批生的禽、畜类肉制品,分别通过均质器混匀,各分成两份,分别用常规培养基和本实验培养基同时增菌培养,应用改良分子信标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和mini-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对两种增菌液进行初筛,对结果阳性者划线分离,阳性菌株经VITEK2 COMPACT生化鉴定仪鉴定。结果样品经本实验增菌液增菌后,分离平板上的可疑菌落明显增多,检出沙门菌的几率也有很大提高。结论改用本实验培养基后,能有效提高沙门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实验室检测能力及质量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和检测水平。方法 收集2017年—2021年能力验证的参与情况与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17年—2021年,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共70次,满意率为97.1%,类别主要覆盖药品类、食品类、化妆品类,其中食品类检测能力验证频次最多,占比48.6%,涉及参数71个,满意率为98.6%;药品类检测能力验证频次占比35.7%,涉及参数28个,满意率为100.0%;化妆品类检测能力验证频次占比15.7%,涉及参数16个,满意率为93.8%。结论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具备承担食品药品等监督检验及日常监测检验任务的能力。但仍需持续加强实验室质量体系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提高参加能力验证的主动性,关注检验频次低的项目,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卫生部门对食源性疾病一直非常重视,并建立了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5年我省加入该网络,2006年我市作为检测网点之一对生畜肉类、生禽肉类、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非发酵豆制品、生食蔬菜及速冻米面食品7大类120份样品进行了沙门菌的主动监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细菌质控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承担中国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项目的同时 ,定期参加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 ,接受盲样的分离鉴定工作 ,能不断提高实验室处理各种样品的能力和水平 ,我们每年都要定期接受中国CDC的质控考核。现将 2 0 0 1年 11-12月的实验室间的质控考核情况及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质控样品 中国CDC下发的冻干盲样混合菌种 1份。1.2 依据GB4789-1994食品卫生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 ) ,《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相关实验室操作技术手册》(食源性致病菌部分 ) ,《卫生防疫细菌检… 相似文献
10.
所谓的误差,是指检测结果与所测样本的实际指标(又称真值)的接近程度。越接近真值的误差越小,其结果的准确性越高。正确地分析检验结果越限误差,对于加强实验管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诊断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就血液检验、生化检验等方面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13.
<正>2013年12月29日,甘肃省某医院累计收治79例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等症状为主的患者,部分伴有高烧、全身疼痛、乏力等症状,省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随即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实验室检测工作。判定为一起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事件。1材料与方法1.1样品20份留样食品,15例现症患者和8名厨师的肛拭子,2份粪便标本,7份环境及食品加工用具 相似文献
14.
15.
食品中沙门菌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毅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2):251-253
沙门菌(Salmonella)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极大危害的革兰阴性肠道致病菌。目前全世界已分离出2000多个血清型,我国已发现216个。蛋、家禽和肉类产品是沙门菌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感染主要取决于沙门菌的血清型和食用者的身体状况,受威胁最大的是小孩、老年人及免疫缺陷个体。根据国际惯例,要求对易受沙门菌污染的食品进行分类管理,以使大多数食物不含沙门菌,从而有效预防控制沙门菌病。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的沙门菌检验方法.方法 采用TecraTM微孔板法对样品进行沙门菌检测,用国标法进行验证,计算该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微孔板法检出阳性样品13份,国标法检出阳性样品10份.进行两两配对比较,国标法阳性者微孔板法均阳性,灵敏度为100%.国标法阴性的样品为247份,微孔板法和国标法均阴性的样品为244份,特异度为98.79%.结论 微孔板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实验时间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09年8月27日上午9时50分左右,接卫生局通知阆中市阆州南楼酒楼发生多名就餐者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的报告,我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就餐场所及患者就治医院并通过电话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论与实验室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陆幸儿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2,12(1):121-121
2001年8月16日中午,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本市东区医院一起类似食物中毒的报告,现将此例中毒的病原学分析和鉴定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l.1 中毒经过2001年8月15日,我市某灯饰厂18名员工在厂进食午餐和晚餐。15日13时起,先后有14人感到发热、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呕吐、乏力等。13时至14时发病2人,15时至19时发病10人,21时发病2人。他们陆续被送到东区医院接受治疗。该厂还有部分员工不在厂内进餐,均无发病。1.2 临床症状 患者是13男1女。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发热14人(100%),其中37.5℃-38.4℃9人,38.7℃-39.4℃5人、腹泻12人(85.7%)、头晕11人(78.6%)、头痛10人(71.4%)、腹痛9人(64.3%)。部分还有呕吐乏力。经医院抗菌及对症治疗,于8月17日;14人全部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