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旋覆代赭汤为<伤寒论>方,由旋覆花、代赭石、半夏、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7味药物组成.用治伤寒在表,汗、吐、下不当所致"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之痰气痞证.方中旋覆花下气消痰、降逆止噫,代赭石重镇胃中冲逆之气,两药协同,镇逆降气、消痰和胃力强,为方中主药;半夏、生姜化痰消痞,降逆和胃,助主药降逆止呕;人参、炙甘草、大枣健脾益胃、扶正祛邪,防重镇燥散伤胃;炙甘草并调和诸药,兼使药之用.  相似文献   

2.
旋复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淑芳 《新疆中医药》2007,25(5):125-125
旋复代赭汤,出自仲景《伤寒论》。方由旋复花、赭石、人参、半夏、生姜、甘草、大枣7味中药组成。原方用于"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意气不除者"。方中旋复花性温而下气消痰,降逆以除噫,为君。代赭石体重而沉降,善镇冲逆,但味苦气寒,为臣药。生姜化痰散寒止呕,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并为佐药,辅君臣以平噫气而消痞,人参益气补虚。甘草、大枣补益中气兼养脾胃共为佐使。后世运用治胃气虚寒之反胃、呕吐、嗳气等症,皆取本方益气和胃,降逆化痰之功。  相似文献   

3.
旋覆代赭汤是《伤寒论》方,主治汗、吐、下后,表已解而中气受伤,痰湿不化,胃气因虚而上逆,以致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之证。方中以旋覆花下气涤痰,代赭石重镇降逆为主药,佐党参、甘草益气养胃,半夏、生姜化痰降逆,大枣调脾胃、益中气。笔者对内科杂病中由于  相似文献   

4.
吕福全 《天津中医药》1998,15(5):232-233
旋复代赭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166条,方由旋复花、代赭石、人参、生姜、甘草、半夏、大枣7味药组成.功具调和脾胃、降逆化痰,为临床降气和胃的代表方剂,善治一切胃虚气逆痰阻之证.笔者据此治疗多种内科杂病,每获良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罗汉民 《新中医》2007,39(7):81-82
旋复代赭汤出自《伤寒论》,由旋复花、人参、生姜、代赭石、半夏、大枣、甘草组成。具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功效,用于治疗胃虚瘀阻、气逆不降之痞满、呕吐。笔者临证灵活加减,辨病辨证结合,治疗各种杂病,疗效颇佳。现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6.
旋复代赭汤源于《伤寒论》出旋复花、代赭石、半夏、生姜、大枣、人参、炙甘草组成。具有扶正益胃,降逆化痰之效。诸如反胃、呕吐、呃逆、脘痛、痰饮、哮喘、眩晕、咯血和梅核气等,均可化裁应用。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161条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本方由旋复花、人参、代赭石、半夏、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用于伤寒解后,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胃气上逆而致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反胃呕吐、吐涎沫、舌苔白滑、脉弦而虚诸证。方中旋复花降气消痰,代赭石重镇逆气,以治胃气上逆,呃逆呕吐,为主药;人参补气益胃,以治其虚,半夏降逆祛痰,消痞散结,  相似文献   

8.
旋复代赭石汤为仲景方。《伤寒论》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该方由旋复花、代赭石、党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胃气上逆所致之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胃反呕吐等证。叶天士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升则清阳上升,胃气降则浊气下降,一升一降而为人身气机升降之枢纽。本方以党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以助脾升;旋复花、代赭石、半夏降逆和胃以助胃降,升降配合,气机  相似文献   

9.
旋覆代赭汤急症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方由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炙甘草、半夏、大枣等药组成。功具降逆化痰,益气和胃。原书用于治胃虚痰阻,噫气不除证。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因胃虚痰阻、气逆不降所致多种内外科急重症均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旋覆代赭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原方由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甘草、法半夏、大枣7味药组成。方中旋覆花苦辛咸,微温,能下气消痰、降逆除噫;代赭石味苦寒体重沉降、善镇冲逆;半夏味辛,祛痰降逆,  相似文献   

11.
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伤寒论》谓其主治“食谷欲呕,属阳明也”[1]103;“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1]115;“干呕,吐涎沫,头痛者”[1]134.药理研究认为,该方有止呕、抗消化道溃疡、镇痛镇静作用[2].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原方用于“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1] 82.全方由旋覆花、人参、代赭石、半夏、生姜、炙甘草、大枣组成,功能降逆化痰、益气和胃,可治疗胃气上逆.笔者将两方合拟成“扶正降逆汤(组成为吴茱萸、代赭石、人参、生姜、大枣)”,加减应用于胃气上逆,屡收效验,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法拆方研究表明,旋复代赭汤中党参、代赭石、大枣、旋复花对胃底条收缩运动均有显著促进作用,甘草无明显影响,生姜和半夏则作用相反。旋复花分别与甘草或大枣合用对胃底条收缩有显著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旋复代赭汤由旋复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甘草、半夏、大枣组成 ,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的功效。原方用于伤寒发汗 ,若吐 ,若下 ,表解后 ,胃气虚弱 ,失于和降的“心下痞鞭 ,噫气不除”之证。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头痛、眩晕、哮喘等证 ,疗效颇佳 ,现介绍如下。1 头  痛张某某 ,女 ,30岁。于 1999年 5月 7日初诊。头痛 10余天 ,有昏蒙感 ,伴恶心纳呆 ,胸脘部胀闷不适 ,舌淡红、苔白腻 ,脉弦滑。乃痰浊蒙敝清窍之头痛。处方 :旋复花 10 g(包 ) 代赭石 10 g 炒党参 15 g 炒白术 10 g 姜半夏 10 g 陈皮10 g 茯苓 15 g 石菖蒲…  相似文献   

14.
贺涛 《湖北中医杂志》2005,27(10):33-33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旋覆代赭汤主之”。原方主治汗、吐、下后,表已解而中气受伤,痰湿不化,胃气因虚而上逆,以致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之证。方中以旋覆花下气涤痰,代赭石重镇降逆为主药;佐党参、甘草益气养胃,半夏、生姜化痰降逆,大枣调脾胃益中气。此方临床运用广泛,不仅应用于外感热病后痰浊中阻、气虚上逆之证,内伤杂病中如反胃呕吐、呃逆、脘痛、痞胀、噫气、痰饮、哮喘、梅核气等证。  相似文献   

15.
邓鸥鸥  邓翀 《新中医》2007,39(3):75-75
旋复代赭汤出自《伤寒论》,由旋复花、代赭石、人参、半夏、大枣、生姜、甘草组成,主治汗、吐、下后表证已解而中气受伤,痰湿不化,胃气因虚而上逆,致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证。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噎膈证,疗效甚佳,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旋覆代赭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此方由旋覆花三两、代赭石一两、人参二两、半夏半升、炙甘草三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组成,功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笔者于临床中善用此方治疗疑难杂症,疗效颇佳,兹举2例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7.
旋覆代赭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此方由旋覆花三两、代赭石一两、人参二两、半夏半升、炙甘草三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组成,功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笔者于临床中善用此方治疗疑难杂症,疗效颇佳,兹举2例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8.
张敏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7):309-309
陈某某,男性,52岁.因患肝癌多脏器转移,化疗后出现连续呃逆6天,经西药、针灸等治疗无效.诊见昼夜呃逆频频,口干,咽痛,有少量痰涎,消瘦.舌质红、苔黄少津,脉虚弦.此为药毒伤胃,气虚痰阻,胃气上逆,治疗拟益胃化痰降湿,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味.处方:旋覆梗、代赭石(先煎)、冬凌草各20g,制半夏、麦冬、玉竹各15g,生晒参、干姜、白蔻仁、甘草各5g.每日1剂,日服3次.2日后呃逆止.方中旋覆花消痰理气、软坚散结,代赭石重镇降逆,生姜、半夏和胃化痰,人参、甘草、大枣和脾养胃,安定中焦;又因胃津不足,而口干舌燥咽痛,宜润燥通幽,故加用麦冬、玉竹以滋阴润燥;再加白蔻仁开利胸脘,冬凌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全方与化疗所致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之证正相吻合,故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9.
<正> 姜老说:“旋复代赭汤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是由于胃气虚,气逆不降所致。方中用旋复花下气消痰,代赭石重镇降逆,二者相须降气镇逆功能尤强,配姜、夏和胃化饮;参、草、枣补益中土,使胃气和,气机升降通畅,则痞噫自除。”姜老认为本方可用于急、慢性胃炎,溃疡病,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眩  相似文献   

20.
旋覆代赭汤由旋复花、代赭石、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组成。笔者用以治疗脾气虚、胃气逆的脾胃疾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梅核气(食道痉挛)陈某,女,42岁,1993年10月14日初诊。患者半年前因忧郁恼怒,渐至食欲减退,脘腹胀满,自感有逆气从胃脘上冲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