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新生儿早产、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孕妇进行研究,于孕早期采集口腔黏膜标本予以检测,以检测结果为标准,将叶酸代谢障碍遗传风险分为无/低风险(39例)和中/高风险(41例);同时检测孕妇的Hcy水平,并详细记录。分析不同基因型及Hcy水平与新生儿早产、出生体重的相关性。结果Hcy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168,P=0.002),MTRR A66G基因型与新生儿早产呈正相关(r=0.174,P=0.001),基因型总风险与新生儿早产呈正相关(r=0.159,P=0.004)。中/高风险孕妇早产率为20.51%(8/39),无/低风险孕妇早产率为4.88%(2/41),中/高风险孕妇早产率高于无/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巨大儿孕妇Hcy水平为(5.76±0.73)μmol/L,分娩正常体重儿孕妇Hcy水平为(4.23±0.59)μmol/L,分娩极低体重儿孕妇Hcy水平为(4.01±0.56)μmol/L,分娩巨大儿孕妇Hcy水平高于分娩正常体重儿孕妇和分娩极低体重儿孕妇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代谢障碍不同风险程度出生体重分布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代谢能力与早产具有相关性,叶酸代谢障碍越严重,早产儿的发生率越高;孕妇Hcy水平与新出生儿体重具有相关性,孕妇Hcy水平越高,新生儿出生体重越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孕妇生殖道人型支原体感染与低出生体重儿的关系。方法 随机任选的1240例孕妇,采用支原体培养法检测围产期孕妇宫颈分泌物中的人型支原体,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支原体阳性组和支原体阴性组,随访观察两组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结果 人型支原体阳性组550例,人型支原体阴性组690例,阳性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6.2%(34/550),阴性组2.2%(15/69),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队列研究显示孕期人型支原体感染显著增加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性(RR2.82,95%,CI1.57-5.17,P<0.05)。结论 孕妇生殖道人型支原体感染可导致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不同体质量指数( BMI)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极其适宜增重范围。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产检、分娩的897例孕妇,收集一般资料、孕前体格资料、孕期资料及新生儿资料等,根据孕妇BMI分级、新生儿体重分级分组,统计适宜孕期增重范围。结果:孕前BMI与孕期增重、新生儿体重:不同孕前BMI孕妇的孕期增重、新生儿体重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高BMI组明显少于低、正常B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BMI组的低出生体重儿明显多于正常、高BMI组,高BMI组的正常出生体重儿明显少于低、正常BMI组;三组巨大儿发生率随孕前BMI增加而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孕期适宜增重范围:低、正常、高BMI组的孕期适宜增重范围为13.0~18.0kg、12.0~16.5kg、8.0~13.5kg。孕期增重值分级与新生儿体重:不同孕期增重值分级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增长过多组的巨大儿比较明显高于增长不足、正常组;增长不足组的低出生体重儿比例高于增长正常、过多组;增长不足、正常组的正常出生体重儿比例明显高于增长过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明确适合我国妊娠健康的孕妇孕期增重范围,可为备孕、孕期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及临床指导提供依据,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如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根据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给予孕妇预防性补铁对妊娠期铁缺乏、贫血、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同时监测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当血清铁蛋白<30μg/L时给予预防性口服补铁73. 6 mg/d,对照组监测血红蛋白,当血红蛋白<110 g/L时给予治疗性口服补铁220. 8 mg/d,比较两组孕妇产前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铁缺乏、贫血发生率、补铁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产后出血、产后贫血发生率。结果:截至分娩前,试验组孕妇的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孕妇的铁缺乏、贫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补铁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孕妇产后贫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孕期根据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给予孕妇预防性补铁对增强孕妇补铁依从性、降低孕期铁缺乏、产前产后贫血发生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其孕期增长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双胎妊娠产妇333例,根据孕前BMI不同分为低BMI组(BMI< 18.5 kg/m2)64例、正常BMI组(BMI 18.5 ~25.0 kg/m2)221例、高BMI组(BMI >25.0 kg/m2)48例.分析双胎妊娠孕妇孕前BMI及其孕期增长与妊娠结局、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高BMI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发生率均高于低BMI组和正常BMI组(P<0.05);低BMI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低于正常BMI组(P<0.05).3组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妊娠期糖尿病组孕期与无妊娠期糖尿病组BMI增长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子痫前期组孕期BMI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无子痫前期组(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产妇孕期BMI增长呈正相关性(r=0.178,P<0.001).正常BMI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 500 ~3 999 g的比例明显大于低BMI组(P<0.05),但与高B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胎妊娠孕妇的孕前BMI、孕期BMI增长与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新生儿体重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及与孕晚期孕母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帮带西藏安多县(平均海拔5200 m)人民医院在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分娩的活产儿340例,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情况,以及不同因素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差异,同时分析发生和未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组孕母孕晚期血清钙(Ca)、铁(Fe)、镁(Mg)、锌(Zn)和铜(Cu)差异。结果 本次调查发现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18.24%。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37.93%,明显高于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P<0.05);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组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42.11%,明显高于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组(P<0.05);孕母合并贫血组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31.73%,明显高于无贫血组(P<0.05);有胎膜早破组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30.61%,明显高于无胎膜早破组(P<0.05);早产组低体重发生率为96.15%,明显高于无早产组(P<0.05);羊水过少组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34.21%,明显高于无羊水过少组(P<0.05);低出生体重组孕母孕晚期血清Ca、Fe、Mg、Zn和Cu分别为(1.30±0.26)mmol/L、(5.40±1.01)mmol/L、(1.22±0.25)mmol/L、(87.93±10.02)mmol/L和(20.03±6.45)mmol/L,明显低于非低出生体重组(P<0.05);孕母孕晚期血清Ca、Zn和Cu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5),Fe、Mg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早产、Ca、Zn和Cu是发生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海拔地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与孕母孕晚期血清Ca、Zn和Cu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比较1992年和2002年低出生体重儿情况变化,探讨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百分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1992年和2002年两年度活产病例1544例,比较分析低出生体重儿百分率、胎龄、体重、产母年龄.对统计数据进行u检验,t检验,x2检验.结果 2002年低出生体重儿(LBW)百分率低于1992年,两组相对比42/15=2.80,差异显著(u=2.442,P<0.05).1992年LBW平均胎龄35.70周,s=3.55;2002年平均胎龄33.08周s=3.97,差异显著(t=2.226,P<0.05).1992年LBW平均体重2061.91 g,s=348.13,2002年LBW平均体重1 996.67 g,s=412.09,两组间差异不显著(t=0.593,P>0.05).1992年LBW产母平均年龄26.67岁,s=3.05,2002年LBW产母平均年龄25.00岁,s=3.5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1.684,P<0.05).小于胎龄儿(SGA)构成比1992年为21/42,2002年为5/15,x2检验两组间差异不显著(x2=1.238,P>0.05),不能认为2002年SGA构成比低于1992年.结论应用抑制宫缩药物治疗早产使LBW百分率下降.今后应注意加强产前教育,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重视妊娠图的应用,及时发现和治疗早产、胎儿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8.
陈晖  杨梓冬  郭泽举 《中外医疗》2009,32(10):137-138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妇女牙周健康状况检查,跟踪产后婴儿出生状况,探讨孕扫牙周状况与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的内在关系。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制定标准,由口腔科医师对孕妇牙周情况检查记录,产科医师相应对产后婴儿出生状况进行跟踪。根据婴儿出生状况分为早产低体重儿组和健康组,通过对2组母亲产前牙周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4020例健康组产妇牙周病患病率为70%,207例早产低体重儿组产妇牙周病患病率为85%。早产低体重儿组产妇牙周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健康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期牙龈炎患病率高,且存在诱发PLBW危险,应加强对妊娠期及育龄妇女牙周健康的重视,尽量减少母体炎症感染因素,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赵欣  戴钟英 《上海医学》2001,24(6):370-37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生体重(NBW)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剖宫产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1989年至1998年10年间NBW的变化,及不同出生体重儿(低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和巨大儿)孕妇的分娩方式;并对初次产前检查≤20周至足月分娩的产妇,按NBW的不同分为3组,分析孕妇孕期体质指数(BMI)的增加与NBW之间的关系。结果 10年间NBW呈上升趋势,其中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男婴多于女婴(P<0.005)。随着NBW的增加,剖宫产率明显上升(P<0.005)。巨大儿的孕妇其孕期BMI的增加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NBW和孕妇孕期BMI的过度增加是导致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上升的重要因素。加强孕妇孕期的膳食指导将是控制NBW、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苏丹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8):60-62
目的 研究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情况的影响因素,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西电集团医院妇产医院住院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168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同性别的正常体重婴儿168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与其出生相关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是否头胎(x2=3.086,P< 0.05)、孕期贫血(x2=3.074,P<0.05)、妊娠高血压(x2=5.870,P<0.05)、早产(x2=35.097,P<0.05)、孕期情绪(x2=9.711,P<0.05)、孕期食欲(x2=11.429,P< 0.05)是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因素;多因素回归结果表明:孕期贫血(OR=1.872,95%CI:1.293~2.970)、妊娠高血压(OR=1.984,95%CI:1.309~3.299)、早产(OR=2.985,95%CI:1.532~5.672)、孕期情绪差(OR=2.216,95%CI:1.429~5.867)、孕期食欲差(OR=2.612,95%CI:1.228~4.740)是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对孕期妇女情绪的调节,合理调节饮食,加强对贫血、妊娠高血压等重点对象的关注,是预防和控制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低出生体重儿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钙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对46例低出生体重儿(观察组)和30例正常同龄婴儿(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早晨6∶30~9∶30行股静脉采血,测定PTH、血清钙水平。结果观察组婴儿出生后第1天PTH、血清钙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但于第7天以后,两组PTH、血清钙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早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但于出生第7天后均能自动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2.
徐志红  曾蔚越 《四川医学》2005,26(9):950-951
目的 探讨妇女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体重增加,孕期BMI变化和早产的关系。方法 选择513例单胎产妇,测量孕前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计算BMI,按孕前BMI分为低于标准体重、标准体重、高于标准体重3组。按分娩孕周分为足月产(≥37周)、早期早产(≤32周)和早产(〉32周)3类。分组分析不同孕前BMI、孕期BMI增加与早产的关系。结果 3组中早期早产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及BMI增加均小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于标准体重组早产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及BMI增加小于足月孕妇,有显著差异(P〈0.05)。标准体重组和高于标准体重组早产与足月孕妇相比孕期体重增加及BMI增加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孕前低于标准体重、孕期低体重增加与低BMI增加与早产的危险性增加相关。尤其以早期早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凡是孕期不到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身长不足45cm,或孕期在38~42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婴儿统称低出生体重儿。由于低出生体重儿的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生活能力低下,适应性与抵抗力差,死亡率较高,只有给予科学的精心护理,才能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牙周炎对早产低体重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邢台市第三医院口腔科2008年7月到2015年2月就诊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孕前发现患有牙周炎并及时治疗(Ⅰ组)、孕期发现牙周炎并积极治疗(Ⅱ组)、孕期患牙周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Ⅲ组)、孕期及孕前均未患牙周炎的健康孕妇(Ⅳ组)四个组别,各200名,实施问卷调查与口腔检查,对比四组孕产妇新生儿结局。结果:Ⅰ组与Ⅳ组在早产率、低体重儿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均明显低于Ⅲ组(P<0.05)。结论:孕期患牙周炎不积极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极易发生早产儿与低体重儿,为此要加强孕前与孕期口腔保健宣教,将口腔保健列入优生优育促使中,尽量减少不良妊娠。  相似文献   

15.
胡艳萍 《当代医学》2016,(25):33-34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指导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围生期常规检查的孕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对孕妇进行营养指导,对照组临床常规指导,不进行营养指导。观察2组孕妇孕期营养物质摄入情况、新生儿孕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孕妇蛋白质、维生素A、叶酸、铁、锌、钙、钠摄入量高于对照组,脂肪摄入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并发症胎儿窒息、宫内窘迫、生长受限、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营养指导对孕妇分娩结局有显著影响,可以改善微量元素水平,降低新生儿孕期并发症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早中晚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孕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0例甲减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150例同期规律产检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均各50例;检测两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低出生体重儿的预测效能。结果:对照组不同孕期FT3、FT4和TS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FT3水平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甲减孕妇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FT3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均P<0.05),TSH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中期FT3和TSH均是甲减孕妇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孕中期FT3联合TSH预测甲减孕妇...  相似文献   

17.
扶杨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47-148
目的探讨孕妇体内血红蛋白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基本情况调查,检测孕妇在不同妊娠期的血红蛋白值;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将孕妇分组,比较各组孕妇的产前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末期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23.20±11.86)g/L、(110.28±13.92)g/L、(105.46±8.43)g/L,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3000 g组孕妇血红蛋白低于3000~3500 g组和〉3500 g组(P〈0.01)。孕妇体内血红蛋白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系数为r=0.849(P〈0.01)。结论孕妇的血红蛋白水平随着孕期的增加而下降;孕妇血红蛋白水平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统计分析1995 年~1998 年我院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资料。结果,外地孕妇、未产前检查、早产、双胎或多胎、有胆瘀和妊高征、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组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高于上述因素的对照组(P< 0.05) ;羊水Ⅲ°,有脐带绕颈、打结、脐带脱垂组与非上述因素的对照组比较,发生率的差异不显著( P>0 .05)。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儿与孕妇来源、产前检查、早产、双( 多) 胎、妊娠合并胆瘀和妊高征,并发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等因素有关,控制上述环节,可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孕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低出生体重儿的病因学关系.方法经产前检查支原体阳性孕妇488例,按实验分组方法随机分成红霉素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比较两组间孕妇支原体感染阴转率、母婴传播率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结果红霉素干预组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的阴转率和母婴传播率低于非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ninis,Mh)的阴转率及母婴传播率在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干预组中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红霉素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孕妇Uu感染,阻断其母婴传播,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脂水平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妊娠妇女(正常组)90例和确诊为GDM的孕妇(GDM组)92例(血糖控制组78例,血糖控制不良组14例),测定早孕期和晚孕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记录饮食三大营养素摄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早孕期GDM组LDL C、apoB水平比正常组升高(P<0.05);GDM患者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摄入量多于正常组(P<0.05);饮食控制后,血糖控制组LDLC、apoB水平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而TG水平比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TC、TG水平比正常组升高(P <0.05);血糖控制不良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正常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血糖控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P<0.05);晚孕期TG、TC、LDL C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5).结论:GDM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通过饮食治疗可使其某些血脂指标优于正常妊娠妇女,并且通过饮食指导控制血脂水平,可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