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替罗非班联合用于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发生无复流现象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兰陵县人民医院接受PCI手术治疗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联用硝酸甘油、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冠脉血管从造影剂开始着色至标准化的远端标记显影所需的帧数(CTFC)指标变化,分别对两组患者用药首次、末次冠脉造影血流分级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首次用药后、PCI术后末次测定CTFC值,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用药首次、末次冠脉造影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Ⅲ级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患者接受PCI手术治疗期间发生无复流现象时,可通过硝酸甘油、替罗非班联合治疗,相比单独用药效果更明显,能够调节患者血流分级,值得运用。 相似文献
2.
3.
4.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介入术后无复流的ACS患者3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16),两组在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替罗非班持续输入48h,观察用药后两组心电图、血小板聚集率、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冠脉造影(CAG)前向血流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电图ST段明显改善,缺血损伤导联减少(P〈0.05),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CAG前向血流TIMI分级明显提高(P〈0.05)。结论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替罗非班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加强微血管灌注,从而明显改善ACS介入术后无复流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刘玉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3):115-116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其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介入中部分患者易突发冠脉无复流现象[1],进而容易引起心肌再梗死、顽固性缺血、恶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猝死,威胁患者的生命。本科2008年4月—2014年4月对40例PCI中无复流患者经冠状动脉注射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取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无复流发生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对13例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无复流的患者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治疗,观察应用后半小时冠脉血流情况,心电图及应用24h后,停用1周后心电图,临床出血反应等情况。结果: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治疗后冠脉血流8例由Timi0-1级恢复至3级,5例恢复至2级,心电图均示抬高的ST段回落,半小时,24h后,1周后相关血管支范围心电图无再抬高。应用过程中3例患者穿刺部位渗血,1例齿龈渗血,均在减少应用剂量和压迫止血处理缓解,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无复流应用时能明显改善冠脉血流,且安全性能好,应做为介入科常备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时出现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行急诊造影术后提示冠状动脉无复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及对照组(n=33)。对照组在急诊PCI时单纯给予静脉注射替罗非班,观察组在PCI时行血栓抽吸并通过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比较2组术后血流TIMI改善率、ST段回落率、肌钙蛋白(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峰值,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术后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心绞痛发作、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再次血运重建、死亡、负荷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0级、1级、2级、3级)分别为6.1%、33.3%、48.5%、12.1%及45.5%、42.4%、9.1%、3.0%(P<0.05)。观察组CKMB、cTnT峰值、6个月后LVEDD及MACE分别为(112.06±14.06)U·L-1、(57.82±15.81)ng·mL-1、(54.24±4.46)mm及15.2%,对照组分别为(140.67±27.4)U·L-1、(71.42±13.55)ng·mL-1、(57.94±2.90)mm及84.8%,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ST段回落率,1周后LVEDD、LVEF及6个月后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造影术后提示冠状动脉无复流的患者,在PCI时行血栓抽吸并通过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TIMI血流,降低CKMB、cTnT峰值及MACE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10.
替罗非班在急诊PC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入选标准的患者83例,按时间顺序分为未应用替罗非班组(对照组,37例)及急诊室应用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组,46例)。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组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下降趋势(8.1%比2.2%,P〉0.05)。结论替罗非班对降低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缺血事件的发生有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支架术后无复流现象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时无复流的发生率及其死亡率,评估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169名AMI行急诊PCI支架术的患者,分成无复流组和血流正常组,评估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及各项临床指标对无复流的意义.结果 两组在平均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心梗部位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缺乏梗死前心绞痛史、冠脉开通时间,入院时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及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无复流的发生率17.2%.结论 无梗死前心绞痛史、冠脉开通时间长、入院时心功能分级低、白细胞计数高、CK-MB与cTnI水平高等是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CI后出现无复流现象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对相关血管无复流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将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PCI术中发生无复流(或慢血流)TIMI≤1级的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在支架植入前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并且均成功植入支架,支架植入后均发生无复流,其中试验组无复流发生后应用血栓抽吸装置行抽吸处理,对照组应用血栓抽吸装置在血管远端推注替罗非班与硝普钠,比较两组无复流处理后TIMI血流分级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急诊行PCI术中无复流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抽吸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梗死区域的心肌再灌注,减少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其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及654-2的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654-2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后无复流现象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1例AMI直接PCI后梗死相关动脉(IRA)存在无复流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62.3±9.3岁。从症状开始至PCI术开通IRA时间7.14±2.32 h,术后平均TIMI血流1.76±0.43级,以硝酸甘油200μg冠状动脉内注入,10 min后以654-2 500μg冠状动脉内注入,于给药后第1、3、10分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应用TIMI血流计帧法和QCA分别测定硝酸甘油和654-2冠状动脉内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IRA血流速率帧数和管腔直径。结果①术后基础对照与硝酸甘油给药第1、3分钟时CAG血流帧数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83.80±9.40 vs 78.33±10.39帧、83.80±9.40 vs 77.47±10.51帧,P均>0.05);654-2给药后第1、3和10分钟时CAG血流帧数分别较给药前减少58.3%、56.2%和54.6%(P均<0.001);②冠状动脉内给予654-2后3 min时IRA管径亦较前略有增加(3.20±0.26 mm vs 3.30±0.25 mm,P>0.05);③654-2冠状动脉内给药后10 min内连续监测冠状动脉内压、外周血压、PR间期、QT间期和QRS时限各参数,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654-2 500μg可改善AMI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现象,且安全易行,可作为治疗IRA开通后无复流现象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运重建不良方面的临床疗效,为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PCI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PCI术中加用硝酸甘油,治疗组加用硝酸甘油和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和TMP心肌灌注分级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IMI血流分级与TMP心肌灌注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校正TIMI帧数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治疗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中加用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运重建不良症状,其临床疗效比单独使用硝酸甘油时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CD40L(sCD40L)等指标变化,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将112例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40例(术前服阿托伐他汀80mg,术后服阿托伐他汀40mgqd)、治疗2组40例(术前服阿托伐他汀40mg,术后服阿托伐他汀20mgqd)和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3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分别测定3组PCI术后血清hs-CRP、sCD40L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组和治疗2组PCI治疗后12h、24h、7d血清hs-CRP、sCD40L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1组和治疗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个治疗组术后12、24h的CK-MB升高>2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2个治疗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通过抗炎、抗血小板、稳定冠脉血管内皮及粥样斑块等作用,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无/慢复流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行直接PCI术并且静脉应用替罗非班的STEMI患者296例,根据替罗非班的用药时机分为术前用药组和术中用药组。分析两组术前与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情况,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及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前用药组PCI术前及术后IRA前向血流达到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比例均高于术中用药组,分别为(74.7% vs 47.2%、98.9% vs 93.2%,P<0.05)。术前用药组PCI术后LVEF高于术中用药组(58.31±5.35)% vs (52.93±6.01)% (P<0.05)。两组术后住院期间MACE、出血及严重的血小板减低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可以减少无复流及慢复流发生率,保护心脏功能;此外,术前应用替罗非班不增加STEMI患者PCI术后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合并焦虑抑郁的情况,观察合用帕罗西汀治疗对AMI急诊PCI术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 108例AMI行急诊PCI术经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定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患者53例,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和对照组,观察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末测定患者血清PAI-1的含量,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血清PAI-1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与分组有交互作用,即组间血清PAI-1水平均随时间变化趋势而不同,接受帕罗西汀治疗1个月后,可改善AMI行急诊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血清PAI-1水平。结论帕罗西汀可明显改善AMI行急诊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血清PAI-1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CI)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影响。方法该院收治的93例NSTE-ACS患者行PCI术,被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术前、对照组术中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患者30d内疗效;PCI术前后病变血管前向血流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术后1周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血小板降低程度;术后24h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30d内PCI术总有效率为93.62%和90.1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IMI 3级均有显著性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内2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lg(NT-proBN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提高术后达到TIMI 3级血流患者比例,降低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了解盐酸替罗非班对ACS可能的炎症抑制机制。方法55例初诊为ACS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试验组(n=24),试验组在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盐酸替罗非班,用超敏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ACS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hs-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替罗非班作为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能够通过抑制炎性反应从而延缓ACS进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