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我科针灸协定处方治疗小儿脑瘫(C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CP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我科针灸协定处方针刺治疗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六个疗程,对照组仅采用运动疗法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但治疗组提高更明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我科针灸协定处方结合运动疗法治疗CP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PDMS-GM)与格赛尔粗大运动发育量表(GDS—GM)两种粗大运动评估方法在脑瘫患儿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最适合的训练方式,用PDMS—GM和GDS—GM两种方法对33例脑瘫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各进行1次评估。对两种量表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的比较。结果PDMS—GM评估的33例脑瘫患儿治疗1个疗程前粗大运动功能(22.45±9.70),治疗后(32.26±10.1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GDS—GM评估结果显示脑瘫儿童治疗1个疗程前粗大运动功能(36.25±21.74),治疗后(37.88±22.7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DMS—GM比GDS—GM能更敏感、更早地反映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变化,更有利于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石菖蒲配合针刺疗法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石菖蒲联合针刺治疗组(52例),治疗组采用内服煎汤提取液和头针、体针,对照组(52例)单纯用针刺治疗,观察评估患儿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头颅CT检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脑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CT结果显示恢复率较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DQ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GMFM评估总分显著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石菖蒲发挥其通关复苏、益智健脑的功效,能够加强针刺治疗的效果,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减缓脑瘫带来的脑损伤,改善肌张力和肌力,对脑瘫患儿起到较好的康复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对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共60例,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刺激部位:胫骨前肌、股四头肌、臀大肌。2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个疗程,在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 ,GMFM)检测徒手肌力法( manual muscle testing ,MMT)测试。结果:康复治疗后,治疗组肌力提高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肌力提高总有效率为66.67%,2组肌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GMFM总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GMFM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有助于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加用脊柱-骨盆调衡术,每周5次,3个月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66和修订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定疗效。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儿的GMFM-66项分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GMFM-66项分值、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效果、修订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治疗痉挛型脑瘫较单一康复训练治疗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朱艳芳 《甘肃医药》2020,(5):408-410
目的:评估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探索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的有效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康复训练的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悬吊训练,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GMFM-88)分别对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GMFM D、E区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训练可以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双下肢患儿的步行和运动能力优于单纯采用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7.
尚培民  高春丽 《华夏医学》2021,34(2):141-145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针刺对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10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51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3个疗程后,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脑血流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2%,高于对照组76.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群体康复训练对运动发育迟缓婴幼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0~3岁运动发育迟缓婴幼儿34名,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各17名。尝试群体康复训练模式,由康复医生与康复治疗师指导,保育员配合康复。对运动发育迟缓婴幼儿训练前、训练后3、6个月,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进行评估。结果:群体康复训练6个月后,训练组与对照组婴幼儿组间比较GMFM总分及B区、C区有统计学意义;13~18月龄与19~24月龄运动发育迟缓婴幼儿康复GMFM总分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疾病类型中脑瘫与听力障碍婴幼儿康复效更明显(P<0.05)。结论:运动发育迟缓婴幼儿采用群体康复训练模式能有效提高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夏蔚雯 《当代医学》2021,27(8):9-11
目的 探讨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格赛尔发展量表(Gesell)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49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n=24)和观察组(采用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n=25).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廖红 《广州医药》2011,42(5):71-73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痉挛性脑性瘫痪双瘫型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56例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28例和康复护理组28例,常规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和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结果 于治疗前和治疗5个疗程后分别使用Gesell发育量表测验大运动发育商和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及青少年版)》(ICF-CY)架构的多层面康复技术治疗痉挛型双瘫儿童的实践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女儿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88例痉挛型双瘫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ICF组,其中常规组42例儿童接受常规康复治疗,ICF组46例儿童接受基于ICF-CY架构的多层面康复技术治疗,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项(GMFM-88)中D区与E区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后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及步态功能(步速、步长、节奏)及脑瘫儿童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量表评分,另比较辅助器具适配、家庭康复指导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GMFM-88中D、E区各评分及D+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ICF组治疗后D、E区各评分及D+E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ICF组治疗后BBS评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80-82+87
目的探讨情景式运动训练对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通过综合早期干预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通过情景运动训练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分(PDMS)、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前GMQ评分为(74.69±7.33)分,FMQ评分为(73.68±7.98)分,D区评分为(20.27±5.24)分,E区评分为(10.19±1.39)分,BBS评分为(26.44±4.11)分,干预后GMQ评分为(83.77±7.18)分,FMQ评分为(84.31±7.19)分,D区评分为(70.02±4.26)分,E区评分为(45.14±8.68)分,BBS评分为(35.02±5.02)分。对照组干预前GMQ评分为(75.12±8.09)分,FMQ评分为(74.09±7.11)分,D区评分为(20.56±6.31)分,E区评分为(10.22±1.64)分,BBS评分为(26.51±4.87)分,干预后GMQ评分为(79.44±7.66)分,FMQ评分为(79.01±6.99)分,D区评分为(60.09±5.69)分,E区评分为(38.49±7.44)分,BBS评分为(30.48±4.88)分。观察组干预后PDMS评分、GMFM-88评分、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情景式运动训练能够改善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运动发育情况,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儿童滑轨悬吊单元治疗运动发育落后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53例在院治疗患儿,其中儿童滑轨悬吊单元组(悬吊组)32例,传统物理治疗组(功训组)21例。功训组患儿接受常规运动疗法治疗,悬吊组接受滑轨单元训练治疗,每周训练5 d,每日1次,每次30 min,持续4个月。训练前后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对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结果训练后,悬吊组粗大运动原始分数和粗大运动发育商较训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功训组粗大运动原始分数较训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训组粗大运动发育商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滑轨悬吊单元训练能够显著提高运动发育落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小儿脑瘫的运动治疗.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脑瘫的治疗关键是“早”.半岁以内是脑细胞发育、脑功能成熟最快的时期,应给予适当的促进脑代谢、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及吸氧等治疗方法.对于动作发育迟缓和姿势异常,需配合专门的康复治疗,包括按摩、理疗、针灸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刘氏小儿推拿法联合现代康复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选取痉挛型小儿脑瘫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现代康复法治疗,观察组行刘氏小儿推拿法联合现代康复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四肢功能、粗大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四肢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等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四肢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刘氏小儿推拿法联合现代康复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效果优于单纯现代康复法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痉挛双瘫型脑瘫患儿表面肌电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痉挛型双瘫患儿的肱二头肌、股四头肌的表面肌电图特征。方法:选取40例痉挛型双瘫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表面肌电仪和Ag/Agcl表面电极记录肱二头肌、股四头肌在不同状态下的肌电信号。结果:观察组静息位、功能位的肌电积分值及RMS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自主收缩时的肌电积分值及RMS值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自主收缩时的原始肌电信号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1)痉挛型双瘫患儿的肱二头肌、股四头肌存在表面肌电信号的异常。(2)表面肌电仪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神经肌肉系统功能状态的评价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与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中运动发育指数在脑瘫高危儿运动发育评测中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3个月龄的脑瘫高危儿(宫内窘迫或窒息)30例,对同一患儿分别进行PDMS-2与BSID中运动发育量表的评分,然后交叉评分,取其平均值,对下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1)PDMS-2中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和总体运动发育商(TMQ)分别与BSID中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2)PDMS-2粗大运动中反射、姿势和移动标准分分别与PDI;(3)PDMS-2精细运动中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分别与PDI。结果(1)PDMS-2中GMQ,FMQ和TMQ与BSID中P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71(P=0.009),0.334(P=0.071),0.492(P=0.006);(2)粗大运动中反射、姿势和移动标准分分别与P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97(P=0.298),0.402(P=0.028),0.120(P=0.528);(3)精细运动中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分别与P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1(P=0.148),0.340(P=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与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中运动发育指数在脑瘫高危儿运动发育评测中的相关性。 方法 随机抽取3个月龄的脑瘫高危儿(宫内窘迫或窒息)30例,对同一患儿分别进行PDMS-2与BSID中运动发育量表的评分,然后交叉评分,取其平均值,对下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⑴PDMS-2中粗大运动发育商(GMQ), 精细运动发育商(FMQ)和总体运动发育商(TMQ)分别与BSID中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⑵PDMS-2粗大运动中反射、姿势和移动标准分分别与PDI;⑶PDMS-2精细运动中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分别与PDI。 结果 ⑴PDMS-2中GMQ, FMQ和TMQ 与BSID中P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71(p=0.009),0.334(p=0.071),0.492(p=0.006);⑵粗大运动中反射、姿势和移动标准分分别与P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97(p=0.298), 0.402 (p=0.028) ,0.120(p=0.528);⑶精细运动中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分别与P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1(p=0.148),0.340 (p=0.066). 结论 对3个月龄的脑瘫高危儿: ⑴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与BSID中运动发育量表具有较低的相关性;⑵Peabody粗大运动与PDI运动的相关性比精细运动与PDI运动的相关性更密切;⑶姿势标准分与PDI运动的相关性比反射、移动、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相关性更高;提示对有脑瘫高危因素的患儿需慎重选择量表用于脑瘫的超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0~1岁婴儿运动发育落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定期健康体检的足月儿396例,采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 AIMS)评分评价婴儿的运动发育情况,根据AIMS得分的百分位将足月儿分为运动发育正常组(AIMS得分百分位>P10)和运动发育落后组(AIMS得分百分位≤P10);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以下简称Gesell发育量表)评估足月儿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 DQ),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足月儿运动发育落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396例足月儿中男221例、女175例,月龄3.0~12.0个月,平均(7.2±2.7)个月;327例(82.6%)足月儿运动发育正常,69例(17.4%)运动发育落后。AIMS与Gesell发育量表评价运动发育落后的Kappa值为0.61(P<0.05)。与运动正常组相比,运动发育落后组Gesell发育量表的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和个人社交DQ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