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以酚妥拉明与速尿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急性肾衰17例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见表1)。本组17例是1983年1月至1985年1月住院的典型EHF患者,尿量在400ml/d以下.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血液生化和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急性肾衰尿毒症表现。男10人,女7人,年龄17~55岁。根据1981年全国出血热会议分型标准:中型2人,重型10人,危重型5人。另以应用中药、速尿等综合治疗13例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1991年1月~1996年10月,在本院血液透析的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患者193例,其中32例伴急性左心衰竭,占16.6%,现就病因及治疗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8例,女14例;年龄18~71岁,平均45岁。慢性肾衰27例占84.4%,其中未曾透析治疗14例,维持性血透13例。急性肾衰5例,占15.6%;其中流行性出血热2例,产后感染性休克、肠扭转术后、阑尾炎穿孔细菌性腹膜炎各1列,均因少尿期未控制输入量面诱发急性左心衰。2.血透前检查血压10/9~34/16kPa,平均24.1/14kPa。血尿素氮17.96~68.44mmol/L、平均33.26mmol/L,血肌酐696~2994μmol/L、平均1096μmol/L。慢性肾衰者血红蛋白26~89g/L,平均58.85g/L。26例胸片示肺瘀血或/和两肺门有蝶形云雾状阴影、心影左下缘延长、心胸比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可在出血热各期出现,但以少尿期多见。特别是伴有急性肾功能不全(ARF)时,病情急、预后差。因此,必须严密观察早发现、早治疗。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4~2005年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例,均符合全国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37.6岁。来诊时均为病程的第7~9天,呕血量多在800 ml以上,体温36~37.2℃,皮肤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24小时尿量均少于400 ml。2急救处理5例均为急症入院,遵循稳、利、促(稳定内环境,…  相似文献   

4.
吴爱琴  徐良伟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20-12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8例,因腰痛、尿少5~6d伴发热、头疼4d,于1998年1月23日入院。入院查体:T 36.8℃、P 80次/min,R 20次/min,BP 175/120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呼吸平稳,双肾区叩痛明显。实验室检查结果:r-GT(r-谷氨酸转肽酶)91U/L、LDH-L(乳酸脱氨酶-L)649u/L、Cr(肌酐)952μmol/L、BUN(尿素氨)50.8mmol/L。抗EHF(流行性出血热)( )诊断: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给予利尿、降压、抗病毒、预防感染等治疗措施。2d后病人自觉症状好转,BP 150/97.5  相似文献   

5.
中药结肠透析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在流行性出血热(EHF)中的临床应用。方法35例EHF患者均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结肠保留灌肠,2次/d,每次保留1 h以上,4~9为一疗程。结果33例经治疗后平稳进入多尿期,未发生并发症、毒副作用;2例因48 h仍无尿而转院行血液透析治疗;无1例死亡。临床有效率达94.7%(33/35)。结论应用结肠透析疗法治疗EHF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病死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行性出血热是急性传染病中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对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其病死率已从25%降至10%[1]。我院1990年1月-2005年2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443例,病死34例,病死率为7.67%。笔者对上述3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病死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4例患者中,男26例,女8例;年龄19~78岁,平均44.8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87年2月卫生部颁布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试行)》中诊断标准。34例患者出血热抗体检查IgM均阳性。根据病情程度,入院诊断中型2例,重型14例,危重型18例。入院时所处病程阶段:…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在病程早期,血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型淋巴细胞,用以对EHF的早期辅助诊断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200例EHF均来自1991年~1996年门诊病人,年龄12岁~65岁,平均37.8岁。其中危重型2例,  相似文献   

8.
自1976年至1981年我科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衰)34例,现将血液透析的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20例,女14例。年龄16~60岁,全部病例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都符合急性肾衰的诊断。其中5例疑难者有病理诊断。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全部符合1975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会议的分型标准。致病因素主要为外伤手术,异型输血,引产,药物或生鱼胆中毒,感染和出血热等(附表)。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6年来诊治的流行性出血热(EHF)并发抽搐26例进行了临床分析。血钠低于125mmol/L 16例,血钙低于2.2mmol/L 18例,心动过缓及各种早搏13例,视神经乳头水肿12例,病例按1985年全国EHF会议制定的分型标准,分为重型14例,危重型12例。抽搐发生于少尿期18例,多尿期8例。  相似文献   

10.
李凤兰 《职业与健康》2001,17(7):140-140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病综合症出血热,少尿期并发脑水肿在临床上多见。由于肾功能的损害,常规用20%甘露醇(Mannitol)脱水降颅内压的方法不能使用,以免加重肾组织损伤。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从1998年5月份以来我科尝试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过程输注白蛋白治疗此类患者36例,配合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病例与方法1.1 该组36例患者均为1998~1999年在我科住院的患者,诊断均符合1987年卫生部颁发的流行性出血热(EHF)防治方案(试行)标准。男30例,女6例。年龄25~76岁,组织水肿、出血、头痛、腰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抽搐、意识障碍等表现,12例CT证实为脑水肿。血液透析(血透)前血生化检查明显电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免疫针次,提高疫苗接种率,观察双价出血热肾病综合征(HFRS)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对姬鼠型疫区防病效果,为制定西安市出血热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率大于15/10万以上乡镇高危人群进行普种,年龄16~60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观察接种率、疫苗干预前后EHF发病率。对疫苗接种率、抗体阳转率进行检测,观察接种反应。结果EHF高发乡镇疫苗接种率提高了38.92%,优化免疫针次前后疫苗接种率有明显差异。高发乡镇EHF发病率下降了58.60%,疫苗干预前后EHF发病率有明显差异。高发乡镇疫苗接种率为85.25%。加强后14 d疫苗抗体阳转率为83.10%,接种双价疫苗人群无一例发病,疫苗的安全性良好。结论双价HFRS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接种率有大幅度提高,防治EHF有明显效果,应在其他乡镇推广接种。  相似文献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以肾脏损害为主的由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全身多脏器损害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1999年我院传染科共收治136例,现将病人的资料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 根据卫生部1987年EHF(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试行)的标准确诊,且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EHF特异性抗体阳性的病例136例做一分析。其中发热期97例,低血压休克期10例,少尿期25例,多尿期4例。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8年12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EHF)126例,并发肝损害98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98例均为住院患者,男73例,女25例,年龄1~74岁,平均年龄37.2岁。青壮年86例,占87.8%,按卫生部《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1987)标准进行分型和分期:轻型16例,中型39例,重型34例,危重型9例(死亡2例),重型占34.7%。发热期29例,少尿期43例,多尿期7例,移行期9例,少尿期发病率占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病征的疾病。就我科流行性出血热合并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探讨。1材料与方法1.1病人资料选择我科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86例,男67例,女19例,年龄22-69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检测肝功能,计轻型25例,中型37例,重型19例,危重型5例。治愈出院42例,好转出院41例,死亡3例。  相似文献   

15.
我院于 1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2月开展血透以来 ,共收治重危肾综合症出血热 (HFRS)急性肾衰 6 0例 ,对其中 18例进行急诊超小剂量肝素血透治疗 ,全部治愈出院。另有 4 2例未进行血透 ,有 5例死亡出院 ,2例自动出院。为总结经验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进行透析疗法的 18例患者中 ,男 14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34 5岁 ,其中 6 0岁以上者 4例。职业均为邻近县市农民。病程 4~ 9d ,平均病程 5 5d。全部病例符合 1987年卫生部颁发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的诊断 ,分期、分型标准。该组病例少尿时间3~ 6d ,无尿…  相似文献   

16.
李雅清 《浙江预防医学》1998,10(11):699-700
我院从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间,对21例流行性出血热(EHF)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少尿期病人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治愈率达90.47%,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仲和 《工企医刊》2003,16(5):31-32
急性肾衰是肾病综合征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及时治疗甚为重要。本文采用低右加大剂量速尿治疗此类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992年1月~2002年1月我院内科收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并发急性肾衰的患者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15岁~39岁,平均24岁。尿蛋白定量8.1g~39.2g/24小时,平均18.5g/24小时;血浆白蛋白浓度11g~21g/L,平均15g/L。7例患者均有严重水肿和多浆膜腔积液,病史中无肾小管坏死诱因。治疗方法:强的松1mg/kg.d,低右500ml+速尿200mg~400mg静点,每日1次,7天为1疗程。  相似文献   

18.
1985年石家庄地区发生流行性出血热(EHF)小面积流行,为一新疫区。现将1户3例情况报告如下: [例一]高×,男,8岁,急骤发病,发热40.4℃,伴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第3病日尿少,300ml/24h;大便呈柏油状.3~4次/日。于1987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从被感染的动物尿中排出已被证实。1985年张炳根等从急性期病人尿液细胞中分离到EHFV;陈伯权等用出血热肾病综合征病毒HFRS 25-1McAb检测血、尿中抗原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EHF病人尿中排毒动态观察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现报告收集临床典型EHF病人不同病程的尿液细胞沉渣观察其排毒期限。  相似文献   

20.
我院从1991年1月至1996年10月,根据1987年卫生部颁发的流行性出血热(EHF)防治方案(试行)诊断标准,诊断EHF121例,其中误诊20例,误诊率为16.5%。为了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现将误诊病例回顾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7例,女3例,年龄8~65岁,其中26~46岁男性青壮年占80%,12~2月发病14例,其它月份6例。2.误诊情况: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9例,病毒性肝炎4例,阑尾炎3例,胃炎伴消化道出血2例,伤寒2例。误诊时间4~12天,平均6天。3.误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