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男性,58岁。因间歇性大便表面带鲜血3个月于1999年12月21日收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发现大便表面带鲜血,无便后出血,不伴其他症状。在外院以“内痔”给于痔疮栓治疗,症状未明显好转。入院前1周行肠镜检查,发现截石位肛周6点距肛缘6cm有一2cm×2cm的肿块,位于黏膜下,肿块表面有约0.5cm×0.5cm大小的溃疡形成,取病理检查示慢性炎症改变。查体:无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平,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全腹未及肿物,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诊:截石位6点处距肛缘6cm有一2cm×2cm大小肿块,质软,指套不带血迹。下消化道造影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女,48岁,因"发现左臀部可复性肿物6月余"于2015年4月20日入院。近期大便无异常。既往无传染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无手术史。体格检查: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左侧臀部内侧可触及一大小约10 cm×10 cm肿块,质硬,边界尚清,活动度良好,推动可还纳至盆腔,无压痛、反跳痛,臀部皮肤无红肿、溃疡,局部无色素沉着(图1)。肛门指诊(膝胸位):距肛缘2 cm直肠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45岁,165 cm, 66.6 kg ,ASA Ⅱ级,因“大便带血10余年”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带血,便后伴少量鲜血流出,为鲜红色血性液,尤以大便干燥时症状明显,无大便性状及大便规律改变,肛门便时、便后疼痛,无畏寒、寒战、发热、乏力、纳差。肠镜检查提示:内痔。自发病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小便正常,大便如前述,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长期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血压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4.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诊治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66岁。因大便次数增多伴黏液血便3个月于2006年5月18日入院。查体: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直肠指诊:于肛管左前壁距肛缘约2cm处有一椭圆形肿块,大小约3.0cm×2.0cm×2.0cm,质硬,无触痛,基底与顶部之间有蒂相连,基底固定。辅助检查:CEA、CAl99、CA242均为阴性。纤维电子结肠镜提示:肛管前壁见一3.0cm×2.0cm×2.0cm大小的肿块,呈浅灰色。取材病理检查诊断为:肛管直肠恶性肿瘤,低分化腺癌可能。排除手术禁忌后按直肠癌行Miles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切面灰褐色,肿瘤细胞胞浆内含棕色色素颗粒,浸润至浅肌层,系膜淋巴结(0/6)无…  相似文献   

5.
病例资料患者,男,37岁。因"右上腹部肿块反复出现,伴轻微疼痛2个月"入院。入院前外院B超提示"腹壁疝"。入院后查体:右上腹壁无明显薄弱区,但隐约可触及6 cm×5 cm大肿物,压迫后可消失。追问患者无大便性状改变,进食量正常,无明显腹痛、腹胀。再次行上腹部CT检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81岁.因"大便带血两周"入院.患者两周前无明显诱因大便次数增多,每日2~3次,大便变细、呈糊状,每次量不多,有黏液覆盖,带有血丝.行肠镜检查见乙状结肠占位性病变,大小约4.0 cm×3.5 cm×2.5 cm,黏膜暗红色,病理活检诊断为"(结肠)黏膜慢性炎症伴间质出血及坏死",门诊拟"乙状结肠占位"入院.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性,59岁,于2008年2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每日大便4—6次,偶便鲜血,附着于大便表面,量不多。无腹痛、便秘、排尿困难等症状。患者自发病以来体重减轻5kg。入院查体:心肺阴性,腹部查体无特殊,肛门指诊:膝胸位3点至7点距肛缘3-4cm可触及1个圆形肿物,大小约3cm×3cm,质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差,退指见指套染血。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3岁,因纤维结肠镜发现结肠肿块1月入院,无大便性状及习惯改变,无发热、黑便等症状。体查:腹部平软,未扪及包块,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血生化检查、肝肾功能正常,大便常规未见异常,隐血试验(一)。肠镜示:距肛门55cm处有一直径约3cm肿块突向肠内,表面分叶、糜烂,有水波感。全麻下行乙状结肠、降结肠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骨外尤文瘤(extraskeletal Ewing′s sarcoma,EES)是发生在骨外组织中的一种小圆细胞肿瘤,与尤文瘤有着同样的遗传学起源,是骨尤文瘤的特殊表现形式。其发病率较低,发生于胃的则更少。我科于2014年4月收治1例胃尤文瘤,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病例:男,33岁,大便发黑3 d入院,无头晕、黑蒙,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胃镜检查示:胃体大弯侧见6 cm×5 cm  相似文献   

10.
错构瘤多为儿童常见病,好发于病肤及口腔粘膜,也可发生于肝、肠及颅内,但发生于横结肠系膜者罕见。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16岁,因右下腹部包块伴尿频及大便不畅1月余入院。既往无腹痛及外伤史。查体:腹平坦,右下腹可触及12cm×8cm×4cm肿块,质硬,边界清,动度大,该包块可自右下腹推至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15岁。因下腹部疼痛不适2个月入院。疼痛呈持续性,伴腹胀,无腹泻及恶心呕吐,无血尿。患者出生8个月时即发现直肠阴道瘘。查体:腹平坦,无胃肠型蠕动波,下腹正中可扪及约10 cm×8 cm大小包块,无压痛;肛诊:胸膝位7-12点、进指1.5 cm可触及一质硬包块,光滑,不活动,上缘不能触及,手套未血染,截石位5点距阴道外口约0.8 cm可见一瘘口,有大便溢出,内口距肛缘约2 cm。腹  相似文献   

12.
胰腺类癌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例1,女,33岁。以“排白色大便20 d,皮肤、巩膜黄染3 d”之主诉入院。查体:皮肤及巩膜明显黄染。腹部无发现。化验检查: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著。B 超示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内径1.8 cm。胰头处可探及一4.9 cm×6.5 cm低回声区,胰管全程扩张,内径1.1 cm。提示:胰头部占位性病变。上腹部 CT 示:胆总管直径达2.2 cm,其下端可见  相似文献   

13.
男,27岁.已婚已育.体检发现右侧精囊囊肿2周入院.自觉稍有排尿灼热感、排尿等待感,但较轻,排大便正常.体检:一般情况好,直肠指检提示直肠前壁约6 cm×6 cm×6 cm囊性包块,表面光滑,无压痛,阴茎、睾丸、附睾无异常.B超示右侧精囊囊肿,左肾缺如,右肾代偿性增大;CT示左肾缺如,右精囊囊肿(5.7 cm×6.5 cm);肾分泌造影示左肾、输尿管未见显影;查血PSA(-).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49岁。间断便血伴大便次数增多18d于2006年6月28日入院。排新鲜血便,血未与大便混合。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多次,大便变细,伴腹痛、腹胀、里急后重,无发热等。查体:腹部膨隆。肠鸣音亢进,腹软,脐下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肿物;直肠指检未扪及肿物,退出指套无染血。结肠镜检查:进镜10cm可见椭圆形肿物几乎完全堵塞肠腔,镜身不能通过。肿物中等硬度。  相似文献   

15.
胡祥  张宏宇  程勇  熊昕 《腹部外科》2007,20(4):204-204
病人:男性,65岁。因反复中上腹及右下腹阵发性疼痛1年,发现右下腹包块伴大便次数增多2月入院。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下腹可触及一约10cm×5cm大小、质硬、界清、活动、轻压痛之包块。肝脾未触及。入院血常规:WBC5.9×109/L,RBC3.63×1012/L,PLT299×109/L,N0.86,L  相似文献   

16.
正病人,男,44岁。因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1个月余于2016年11月21日入院,伴尿频,无尿急、尿痛,无腹痛腹胀及脓血便。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心肺听诊(-),头面部、胸部及上腹正中可触及直径0.5~5cm不等的柔软包块,以上腹正中肿物最大(图1),直径约5cm,腹壁包块,质软,边界清,活动度可。头面  相似文献   

17.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53岁,因"大便带血反复发作半年余,加重1 d"入院。入院症见:大便带血,呈暗红色,点滴状,便时肛内肿物脱出,需用手辅助还纳,大便日1~2次,质软成形,伴排便不尽感,偶有上腹疼痛,无腹胀,纳眠可,小便调。专科检查:骑伏位,肛门前位皮肤增殖隆起。直肠指诊:痔区黏膜隆起,距肛缘6~7 cm处触及直肠后壁息肉样隆起,大小  相似文献   

18.
巨大膀胱结石致膀胱直肠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6 岁。因反复排尿困难 8 年余并阵发性脓尿半年余,加重5 d入院。无大便带血、脓大便等症状。体检:下腹正中可触及一质硬、活动度差的包块。B超:膀胱腔内有一约8 cm×9 cm×14cm大小结石。腹部平片(KUB):膀胱内有一约8.2cm×9.1 cm×13 cm大小结石,呈葫芦状,尖端位于膀胱底部,固定,不活动。开放手术探查:切开膀胱,钳除结石观察,见结石尖端有长约 2 cm部分颜色呈黄褐色,其余部份呈黄白色,质硬,考虑可能因结石尖端长期嵌顿导致膀胱直肠瘘,膀胱内注入亚甲蓝 4 ml 加生理盐水300 ml,约 20 分钟后,膀胱内生理盐水残留约50 ml,检查…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 53岁, 因"上腹痛1个月"于2019年9月19日就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 为胀痛, 程度较轻, 无进行性加重, 无其他症状。外院胃镜检查示:慢性糜烂性胃炎, 活检示:(胃窦)印戒细胞癌。体检:颈部及腹股沟区可及肿大淋巴结, 最大径约2.0 cm, 无压痛, 界清, 活动好。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无其他阳性体征。发病以来体重下降5 kg。入院诊断:胃恶性肿瘤。入院后, 查甲胎蛋白6.5 μg/L、癌胚抗原1.3 μg/L、CA19-9 2.5 U/L。大便隐血试验阳性。PET-CT示:胃体部、胃角处胃壁片状示踪剂分布增高, 最大摄取值4.8, 双侧颈部(大小约1.0 cm×1.2 cm, 最大摄取值7.5)、双侧锁骨区(大小约1.1 cm×2.0 cm, 最大摄取值8.7)、双侧膈肌脚间隙、肝胃间隙、胰头前方(大小约2.2 cm×2.5 cm, 最大摄取值9.1, 向后方挤压胰腺头颈部)、胰体下方(大小约1.5 cm×2.0 cm, 最大摄取值11.1)、腹膜后(大小约1.7 cm×1.2 cm, 最大摄取值11.0)、左侧髂血管周围(...  相似文献   

20.
患者,48岁,已婚.因腰骶痛、大便不畅3个月于2008年5月17日入院.无血精、血尿及尿路刺激症状.直肠指诊:前列腺增大、质硬,其上方可触及实质性肿物.B超检查前列腺5.0 cm×3.3 cm× 3.0 cm,包膜完整,回声均匀;其右上方见低回声肿物,周界清楚,形状不规则,6.9 cm× 5.6 cm×5.2 cm;双肾无积水.CT检查示膀胱后壁受压,直肠与前列腺之间实质性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