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年矽肺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收集了2002年以来我院门诊及住院矽肺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资料,并以同期体检者为对照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小文  朱虹  周龙女 《上海医学》2003,26(4):274-275
近年来研究证实 ,血脂异常与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本研究分析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特点 ,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 (CI)组 44例 ,均为我院急诊科住院患者 ,男 2 3例 ,女 2 1例 ,年龄 5 6~ 85岁 ,平均为 ( 70 .8± 7.6)岁 ;脑梗死的诊断根据 1986年第二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诊断根据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 ,并排除非糖尿病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各种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躁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4例躁狂症患者与34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胆固醇、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进行测定.结果躁狂症患者全血粘度低切、中切、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元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而胆固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结论躁狂症患者存在高粘滞血症及低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硬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76例老年急性梗死患者,测定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总胆固醇(CT)、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po)A1、B、E。结果:TC、TG、HDL-C、LDL-C、LP(a)、ApoA1、ApoB各项在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BV、PV、PAgt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BV及PAgt分别与TC、TG、LDL-C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脂异常、高凝与高黏度血症构成了老年脑梗死发病的重要环节,血脂的变化与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躁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查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躁狂症患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4例躁狂症患与34例正常对照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进行测定。结果:躁狂症患全血粘度低切、中切、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元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而胆固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结论:躁狂症患存在高粘滞血症及低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疏血通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采用疏血通(主要成分水蛭素)静滴,与同期复方丹参治疗的患者30例对照。以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血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刚性指数、血细胞比容及血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后疏血通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疏血通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老年脑梗死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特点。方法 测量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特性。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异常 ,差异显著 (P <0 .0 1 )。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分析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测定脑梗死患者及正常健康对照者的全血高、低切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红细胞比容、血沉及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脑梗死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血脂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尤其全血低切黏度值及血清TG差异更明显(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分析对临床诊断及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老年高粘滞血症患者的临床与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李明 《中外医疗》2014,(27):21-22
目的评价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130例脑梗死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静点舒血宁注射液,试验组患者则采用丹参多酚酸盐静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4%,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14,P=0.0327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脑梗死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可以显著改善血流变情况,降低了脑梗死病情进展的风险,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性、血脂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298例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和血脂与176例健康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与健康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有差异(P<0.01或P<0.05),特别是低切变率差异明显(P<0.01)。结论:血液流变异常和血脂代谢紊乱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该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和研究工作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3.
脑出血与脑梗塞急性期血粘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为前瞻性随机试验。对9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急性期血粘度测试,其结果显示出血组血粘度明显高于梗塞组(P<0.01),为脑出血的早期活血化瘀治疗及出血后梗塞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脑出血与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以指导临床对活血化瘀药的应用。方法同期观察脑出血和脑梗塞住院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在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组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聚集功能较脑梗塞组减弱,可能与渗透压、代谢状况的变化有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杨庆宇  梁冰  潘攀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360-136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以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以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临床疗效情况,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能够促进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减少致残率,提高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刘国正 《医学综述》2012,18(23):4104-410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在急性脑梗死过程中血压的变化规律。方法将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和4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观察组)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 h、日间、夜间血压平均值和血压负荷值,分析其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性。结果观察组24 h、日间、夜间血压平均值和血压负荷值及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SBP和DBP夜间下降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有关,故在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常规的抗凝、扩血管疗法时,应注意稳定患者24 h的血压波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脉泰胶囊辅助治疗脑梗死康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脑脉泰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改善(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常四鹏 《河北医学》2013,19(3):381-383
目的:研究脑血栓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以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4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脑梗塞患者MPV、PDW、PLT、P-LCR等四项关键指标与健康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随着梗塞面积的增加,差异性更加明显。结论:患者MPV、PDW、PLT、P-LCR等指标,可以作为判断梗塞病情及病程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的脑血流及血液流变学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治疗后2周及4周观察组脑血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也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明显,可改善脑部血流情况及降低血液黏稠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尿酸的变化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8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患者70例,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在48~79岁,平均年龄59岁,经过头颅CT检查,排除脑梗死,并且排除患有严重的心血管、肝、肺、肾等重要器官的疾病为对照组。将同期来我院治疗脑梗死的患者78例作为脑梗死组,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47~76岁,平均年龄54岁,所有的患者发病时间在72小时内,并经头颅CT检查证明为脑梗死,患者符合均按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采用空腹12小时后次日清晨采集肘静脉血4ml,在3小时内检测,样本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血清UA、甘油三酯(TG)、总胆同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高密度脂蛋(HDL),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系统进行处理。脑梗死组患者血屎酸浓度增加的检出率为46例(58.97%),对照组患者血尿酸浓度增加的检出率为7例(7.14%)。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的血清UA、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TG)、总胆同醇(Tch)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无明显提高,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尿酸与老年脑梗死密切相关,是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