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房性心动过速2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老年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射频消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3例60岁以上房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病程(5.5±3.3)月;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冠心病5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房间隔缺损经胸外修补术后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14例。所有均采用房速发作时激动顺序标测法确定心房最早激动点。结果房速消融成功率91.3%(21/23),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术后随访(2.5±2.1)年,2例复发。结论老年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是安全的,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陈盛开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193-194
目的探讨在EnSite指导下对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所收治的68例房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右房房速47例,左房房速21例,其中右上肺静脉口房速7例,右下肺静脉口下方房速5例,左上肺静脉口房速5例,左下肺静脉口下方房速4例。所有患者均在EnSite 3000指导下电生理标测后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右房房速成功41例,成功率为87.23%,左房房速成功19例,成功率为90.47%,总成功率为88.85%,术后随访4~14个月无复发。结论 EnSite 3000进行电生理标测后可以构建心脏的三维模型,直观显示引起房速的异常起源点,大大增加了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殷然  彭锦添  路军  李宾公 《江西医药》2012,47(5):457-457
研究显示,上腔静脉口部及近端有与肺静脉相似的肌袖样结构,该肌细胞有特殊的离子通道和电流,引起的异常电活动是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1].这些房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的共同特点是异位P波虽不同于窦性P波,但在II、III、AVF导联均表现为直立,I、AVL导联正向或正负双向,AVR导联负向,V1导联P波形态多变[2].而电生理表现与起源于肺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相似,即程序心房刺激不能或难以重复诱发房速,多表现为自发的短阵房速,说明其机制与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有关[3-5].简化消融能达到根治这类心律失常的目的.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房性心动过速(AT)可发生于器质性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药物控制较困难,易于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AT,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目前已成为根治阵发性和慢性AT的首选方法。本文总结我院13例RTCA治疗AT的经验,初步探讨其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通过对82例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宣教,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精心护理.结果1例术中经多种方法都不能诱发心动过速而中断手术外,其它81例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结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的落实是确保射频消融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射频消融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一种广泛采用的根治心动过速的方法,但目前对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射频消融标测困难、手术时间较长,成功率仍不太理想,对临床医师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研究探讨了单导管标测法射频消融治疗房速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起源的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 5例房速均被证实起源于三尖瓣环下侧壁部位并行射频消融治疗。影像学消融靶点位于三尖瓣环,局部电图可见A波和V波,且A∶V<2,V波的振幅>0.5mV。结果 5例房速均射频消融成功,部位位于三尖瓣环下侧壁,靶点局部A波激动时间领先体表心电图P波起点(48±16)ms,AV比值(0.5±0.4)。三尖瓣环下侧壁起源的房速P波特点:I、avL、aVR导联P波正向,Ⅱ、Ⅲ、aVF导联P波负向,V1~V6导联P波负向。结论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是右房房速的一个重要起源点,其体表心电图有明确特征。  相似文献   

8.
特殊部位起源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博江  万征  蔡衡  丁春华 《天津医药》2004,32(11):695-696
房性心动过速多起源于右心房,位于右房侧壁终末嵴、冠状窦口附近,而左房房速相对少见,且多靠近肺静脉附近。起源于其他部位的房性心动过速相对少见。笔者对射频消融治疗2例起源于特殊部位的房速患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杨  杨天和 《贵州医药》2008,32(2):182-183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我国房颤患者约有1 000万,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房颤人群[1].近年随着心肌梗死、心衰患者的存活率增加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房颤的患病率有增高趋势.房颤患者的并发症卒中、栓塞和心衰等增加死亡率及致残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有关房颤机制的研究已从胚胎学、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学等多个方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上世纪90年代中叶,随着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取得巨大成功,房颤的根治方法更显突出.  相似文献   

10.
徐楷  刘旭 《上海医药》2014,(16):6-9
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已取得长足的进步,该文主要介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适应证、消融术式、标测与影像学技术、消融能量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行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 16例房颤患者,术中采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结合肺静脉造影重塑左心房和肺静脉模型,定位肺静脉前庭开口及其周围出现呈现出双电位或复合电位的靶位点,在环状电极标测下,分别沿肺静脉前庭开口进行环状消融,并消融其周围双电位及复合高频电位处,直至双侧肺静脉内电位完全隔离。结果 16例患者术后达到完全肺静脉内电位隔离,所有患者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但有2例术后复发。结论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肺静脉前庭环状消融治疗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EnSite NavX标测系统和Lasso指导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 阵发性房颤14例和持续性房颤3例,采用EnSite NavX标测系统和Lasso进行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结果 17例均达消融终点,手术时间(226.1±36.2)min、X线曝光时间(41.3±12.8)min、放电时间(61.9±15.4)m.in.术后60 d有2例复发,1例再次消融成功.随访4~30个月,14例(82.3%)无房颤发作,3例(17.7%)复发.但发作次数及时间均较术前明显减少,用胺碘酮(术前治疗无效)可控制.术中及随访期无任何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EnSite NavX标测系统和Lasso指导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房颤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3.
王劲风  汪祥海  蔚有权  刘文洁  杨浩 《安徽医药》2015,36(10):1194-1196
目的 探讨Carto 3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指导消融频发性室性早搏(PVC)的临床疗效,以及射频消融术(RFCA)前后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 BNP)、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1年至2013年47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为病例组,根据标测系统的不同,分为传统组(n=17)和三维组(n=30)。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次数及手术即刻成功率、远期成功率。同时监测所有病例行导管消融前及消融3个月后的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另选取5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三维组在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消融放电次数上明显优于传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即刻成功率(82.35% vs 93.33%)、远期成功率(76.47% vs 86.67%)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例组术前、病例组术后3个月NT-pro BNP浓度、LVEDd以及LVE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二维影像,在Carto 3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下行射频消融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具有较高的即刻及远期成功率,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64排螺旋CT图像与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整合技术(Carto-Merge)指导阵发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方法22例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进行手术,患者术前1~3d行64排CT心脏成像检查,并将CT导入有Carto-Merge的软件包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后在Carto-Merge指导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Carto-Merge整合误差为(1.8±0.62)mm,使用Carto-Merge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8±28)min,X线曝光时间为(26±11)min。随访1~6个月,20例均无PAf发作,2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arto-Merge技术可有效地指导阵发性房颤的射频消融,简化操作,提高消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房颤(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一直以来,心内科医生不断尝试新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本文就AF导管射频消融的历史变迁作一汇总,旨在对有志于AF治疗工作的医生提供裨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对有症状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有症状性心房颤动(AF)患者110例,最终入选有95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药物治疗组(31例)与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组(RFCA,64例),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行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结果 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较治疗前LAD显著缩小,LVEDd显著增加,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LVEF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且RFCA组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均P< 0.05).结论 经导管消融术可有效改善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维持窦性心律,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1个月内复发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5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初次行射频消融术.根据术后1个月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A组,22例)和未复发组(B组,32例).测定术前、术后3d、1周、2周和1个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两组术后的hs-CRP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A组术后3d、1周和2周的hs-CRP均明显高于B组[(19.2±5.7) mg/L vs.(15.2±6.0) mg/L、(53.2±9.7) mg/L vs.(46.3±8.5)mg/L和(23.8±7.8) mg/L vs.(19.8±6.1)mg/L](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s-CRP手术前后最大差值是房颤术后1个月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房颤术后1个月内复发的患者hs-CRP明显升高,提示射频消融损伤心肌组织引起的急性炎症过程可能是其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300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PSVT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170例、房室旁道所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130例.结果 房室结双径路170例,其中房室结双径路慢快型169例,慢慢型1例.AVNRT中还包括合并房室旁道5例,合并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期前收缩(室早)2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1例,合并Koch三角房性心动过速(房速)1例;手术成功率100%,随访6个月到3年,复发3例,复发率1.8%.房室旁道130例,其中左侧旁道100例(左前游离壁旁道65例,左侧壁旁道28例,左侧双旁道1例,左后间隔旁道3例,左中间隔1例,左侧心外膜旁道2例),右侧旁道30例(右侧游离壁旁道18例,右后间隔旁道5例,右侧Mahaim旁道1例,右后间隔慢旁道2例,右后侧壁旁道2例,希氏束旁道2例).手术成功率99.2%,随访6个月到3年,复发4例,复发率3.1%.发生心包积液1例.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2):100-103
目的更进一步对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及临床体会进行探究。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的104例房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所行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行传统护理的对照组与行围手术期护理的观察组,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干预与相关准备、术中辅助护理与同医生的全面配合以及术后的心理、饮食、运动以及出院指导等全方位护理对策。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对策对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总结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策的最佳方案,进而有效提升房颤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无论在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还是在其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满意度方面,行围手术期全方位护理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行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佳,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