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患者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连续测定29例LAA患者(A组)和11例健康体检者(B组)血浆sCD40L、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 与B组比较,A组血小板GMP-140含量增高[(43.78±16.61)ng/ml vs.(9.42±2.96)ng/ml](P<0.01),sCD40L和ID6亦明显增高[(8.36±4.30)ng/ml vs.(3.52±1.69)ng/ml和(55.59±18.20)pg/ml vs.(30.33±7.45)pg/ml](P<0.01).A组患者sCD40L与GMP-140水平、sCD40L与IL-6水平、GMP-140与IL-6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 LAA患者血循环中sCD40L含量升高,提示血小板源性CD40L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和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介质.循环中sCD40L升高可作为血小板活化、不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发展为缺血性卒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ET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者血清sCD40L,同时检测血清hs-CRP和ESR水平.结果 治疗前,ET患者sCD40L为(19.41±5.52)ng/ml,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5.30±4.09)ng/ml及(3.63±0.64)ng/ml](P<0.05).hs-CRP、ESR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T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血小板数相关,与CRP、ESR无关.ET患者血清sCD40L升高不一定提示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组织中CD44v6的表达以及血清sCD44v6水平变化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Lauren分型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两者与胃癌浸润转移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CD44v6在42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应用ELISA法检测53例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水平变化.结果 CD44v6在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均不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表达61.9%(26/42),血清sCD44v6在胃癌组(n=53)水平为(565.69±165.89)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42)及胃溃疡组(n=29),无论CD44v6的表达还是sCD44v6水平均随胃癌浸润扩展、TNM分期上升及转移的发生而增高.弥漫型胃癌CD44v6表达80%(16/20)明显高于肠型胃癌者45.5%(10/22),并且随着浸润进展及转移程度而增加(P<0.05),同时弥漫型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水平[(629.61±118.10)ng/ml,n=22]明显高于肠型胃癌者[(520.33±101.17)ng/ml,n=31],并随着远处转移的发生而增高(P<0.05).结论组织中CD44v6表达和血清sCD44v6水平变化在胃癌,尤其是弥漫型胃癌的浸润转移的预测与监测具有临床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sFas和sFasL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放免法对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sCD40L、sFas和sFasL的检测,并与40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前,患者血清sCD40L、sFas和sFasL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治疗后2周,则与正常健康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CD40L、sFas和sFasL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干预前后血浆可溶性共信号分子(CD40L)、血小板膜表面CD40L表达的变化以及与代谢指标、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单纯2型糖尿病(单纯糖尿病组)、26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病变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及28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浆可溶性CD40L (sCD40L)、血小板膜表面CD40L分子,同时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HbA1c)、胰岛素(Ins)及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采用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马来酸罗格列酮)进行药物干预,并对部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尤其是合并大血管病变组,血浆sCD40L、血小板膜表面CD40L分子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与餐后2-h血糖、HbA1c、INS及IMT呈正相关.药物干预后,sCD40L、血小板膜表面CD40L分子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高血糖及高胰岛素可能通过激活CD40L参与介导炎症反应和血小板的异常活化,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具有潜在的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178例为ACS组,6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ACS患者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59例、双支病变组65例、三支病变组54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分值不同分为Gensini评分<20组、Gensini 评分20 ~40组、Gensini评分>40组.对于ACS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0±6)μmol/L比(8±4) μmol/L] (P<0.01);血清HCY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三支病变组[(23±5)μmol/L]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21±4)μmol/L]及单支病变组[(18 ±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HCY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40组[(25±6) μmol/L]明显高于Gensini评分20~ 40组[(21 ±4)μmol/L]及Gensini评分<20组[(16±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CY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陈向阳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380-1382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40配体(sCD40L)、白细胞介素-20(IL-20)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和IL-20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并以3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ACS组血清sCD40L、IL-20和hs-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sCD40L、IL-20和hs-CRP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均P<0.05);ACS患者血清sCD40L和IL-20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呈正相关(r=0.584,0.732,均P<0.05);血清sCD40L、IL-20水平与hs-CRP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687,0.765,均P<0.01),血清sCD40L与IL-20表达也呈高度正相关(r=0.654,P<0.01).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IL-20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并成为ACS的预测因子;血清sCD40L和IL-20水平检测可能是评价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8.
郑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18-3219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108例胃癌患者、50例慢性胃炎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Ang-2水平.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Ang-2水平[(1539.0±449.3) ng/L]显著高于胃炎患者[(1044.6±246.1) ng/L,P<0.01]和健康体检者[(1075.6 ±228.2) ng/L,P<0.01].胃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Ang-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高于无转移患者(P<0.01).血清Ang-2水平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9.结论 血清Ang-2水平可以作为胃癌诊断的有价值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对正常对照组40例,不稳定心绞痛(UA)4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13例,外周血sCD40L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CS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血清CD40L水平又高于U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期ACS sCD40L增高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sCD40L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盖延红  陈伟  徐丹  张美华 《中国医药》2013,8(9):1206-1208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及其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4例,其中ACS 7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以同期到我院的体检健康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析血清BNP浓度,并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结果 ACS组(AMI组和UAP组)的血清BNP浓度[(391±136) ng/L,(267±80) ng/L]均明显高于SAP组[(36±21)ng/L]和对照组[(33±1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LVEF正常的冠心病患者,ACS组的BNP水平[(277±160) ng/L]高于SAP组[(74±32)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BNP与LVEF呈负相关(r=-0.44,P<0.01).结论 ①血清BNP浓度在ACS患者中升高.②ACS患者BNP浓度的升高除了与心脏大小和射血分数相关外,也可能与缺血损伤造成的急性期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