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治疗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到2009年7月我科采用PTA治疗的39例(43条患肢)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条患肢PTA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2%(40/43),平均随访8(3~18)个月,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1±0.12上升至0.82±0.05(P<0.01),总体肢体保全率为91.4%。无住院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3)。结论: PTA治疗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短期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减少截肢率,是一种治疗膝下动脉病变致下肢缺血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1例(38条患疾下肢)双侧髂动脉和髂动脉近端狭窄闭塞及累及股浅动脉狭窄闭塞经肱动脉穿刺应用腔内血管成形术及选择性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除1例3个月后继发动脉内血栓形成,其余病例经介入治疗后血管均开通,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踝/肱指数由0.19~0.62(平均0.42±0.15)上升为0.46~0.93(平均0.73±0.18)。结论:经肱动脉穿刺应用腔内血管成形术及选择性支架置入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是治疗双侧髂动脉和髂动脉近端狭窄闭塞及累及股浅动脉狭窄闭塞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我科自2002年以来对10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与观察。方法对10例患者行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及主-髂动脉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前、术后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预防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术后无一例出现血栓形成、器官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用针对性地观察和预防性的护理,对于减少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明显不适及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6.
髂股动脉硬化为多阶段型中临床常见的类型[1],与单一平面闭塞患者相比较,不仅年龄大,重症肢体缺血比例高,而且并发症多、进展快、预后差,故仍是现在临床上治疗的难点。大多数患者只行髂动脉重建就能明显改善症状,但超过1/3的患者需要同时行髂股动脉重建。泛大西洋协作组织( TASC)Ⅱ分级标准对髂股动脉硬化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髂股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的患者由于其病变的特殊性,各种治疗方式可比性不强,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寻找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8.
人造血管搭桥旁踟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5例,无手术死亡,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4例,随访1 ̄4年人造血管通畅率80%。多普勒血流仪节段性测压是一简便易行、对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价值的检查方法。踝/肱指数〈0.5时,应及时手术,挽救肢体。股浅动脉阻塞,将影响人造血管的长期通畅率,可以行股深动脉成形术,改善肢体血供。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髂内动脉介入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的情况.方法 将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宫颈浸润癌的76份病历资料,随机分为髂内动脉介入化疗后手术组和直接手术组,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及切缘的阳性率等.结果 髂内动脉介入化疗后手术组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髂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髂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对比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的差异性。结果术后患者达到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术后发生感染2例,术肢肿胀5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ABI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髂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32例中晚期及复发宫颈癌患者施行经皮一侧股动脉穿刺,在X线透视监视下将导管插入双髂内动脉,灌注以顺铂(DDP)为主化疗药物共57例次,例均1.8次,并行子宫动脉栓塞12例次(超液态碘油栓塞8例次,明胶海绵细条栓塞4例次).间隔3~4周一次,间隙期配合放疗.随访6~24个月,近期疗效CR50%(16/32)、PR34.4%(11/32),总有效率84.4%,抗肿瘤效果肯定.此法毒性反应低,并发症可以防治,是提高晚期妇科肿瘤生存率的有效途径.本文还对该途径的合理性、操作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杨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11):1625-1627
目的 分析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行血管腔内治疗ASO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护理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血管腔内治疗ASO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提升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 评价血管腔内术对膝下动脉闭塞疾病的疗效。方法 观察2008年8月-2010年6月间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49例(53条患肢)膝下动脉闭塞症患者,分析腔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踝肱指数(ABI)、并发症、随防结果 。结果 53条患肢中,影像学技术成功49条患肢,成功率为92.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腋-股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腋-股动脉人造血管转流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24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0条患肢),采用腋(同侧)-单股动脉或者腋双股动脉人造血管转流术治疗。结果1例术后并发败血症而截肢,23例手术成功,缺血症状缓解,有效率达96.7%;随访1年,通畅率达73.3%;7例(8条)人造血管闭塞的患者,5例(6条)经过人造血管取栓手术,血供恢复,2例截肢。结论腋-股动脉人造血管转流术,对于高龄、体弱或其他不适于作解剖旁路转流的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是一种保存肢体的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妇产科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大出血是比较常见的。大多能经保守治疗而获得治愈。而有部分保守无效的难治性大出血患者,过去需采用手术方法结扎骼内动脉或切除子宫。我科自1994年5月采用介入法作双侧骼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止血,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文收集5例,年龄22~33岁,平均28岁。其中产后大出血2例,晚期恶性肿瘤大出血3例,出血持续时间均超过一周,出血量均大于1500ml,最多达6000ml,均伴有休克症状,且保守无效。其中1例产后大出血先后两次手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后2周残端坏死而继续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髂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要点。方法本组41例髂动脉闭塞的患者通过行闭塞段开通、经导管局部溶栓、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和内支架置入等多种介入方法综合治疗来观察效果。结果 41例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达100%,治愈36例,好转5例,共9例血管闭塞者进行了溶栓治疗。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18个月,除2例分别在术后11个月和8个月发生支架内再闭塞行二次介入治疗外,其余患者症状均无加重或复发。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可作为治疗髂动脉闭塞可选择的手术替代方案,尤其是对于有高手术风险的患者,具有微创、简单、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