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库欣综合征(CS)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电解质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011年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科22例Cs患者(CS组)及同期住院的22例EH患者(EH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钾、钠、氯、钙、磷、镁水平。结果CS组血钾、血镁[(3.5±0.3)、(0.7±0.1)mmol/L]明显低于EH组[(4.0±0.3)、(0.9±0.1)mmol/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S组尿钾、尿钙、尿镁[(37.5±6.4)、(5.2±1.6)、(4.7±0.7)mmol/L]均高于高血压组[(27.4±5.0)、(4.1±1.8)、(3.3±0.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S的低血钾、低血镁、高尿钾、高尿镁及高尿钙电解质特点可为其与EH的鉴别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血钾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包括肾上腺醛固酮分泌腺瘤(APA)、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糖、胰岛素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有无低血钾将17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APA 103例、IHA 75例)分为低血钾组和正常血钾组,2组均行3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卧立位醛固酮试验,观察血糖、胰岛素变化与血钾之间的关系。结果低血钾组血钾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空腹胰岛素水平均低于正常血钾组(P〈0.05,P〈0.01);低血钾组血糖曲线下面积、卧位醛固酮水平均高于正常血钾组(P〈0.05);低血钾组糖耐量异常者为75.3%,正常血钾组为4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PA和IHA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38.8%、57.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血钾是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胰岛素分泌下降的可能原因之一;应警惕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情况,并及时纠正其可能存在的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Zhang W  Tang ZY  Wang WQ  Ning G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8):3397-3400
目的评价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代谢综合征症状的发病情况。方法检测61例肾上腺醛固酮瘤(组1)、23例皮质醇瘤(组2)及24例无功能瘤患者(组3)的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腰围、血压、血脂及空腹血糖),同时检测患者血、尿醛固酮及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浆肾素活性、血钾等。与26例正常对照组(组4)进行比较。结果根据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指南标准(NCEP-ATP)Ⅲ标准,4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17例(27.9%)、9例(39.1%)、4例(16.7%)及3例(11.5%)。醛固酮瘤组腹型肥胖者占26.2%,皮质醇瘤组占39.1%,高于无功能瘤组(20.8%)及对照组(15.4%)。4组高血压患病率比较以醛固酮瘤患者最高,皮质醇瘤患者次之,无功能瘤及对照组最低(98.4%、87.0%、50.O%、38.5%),4组收缩压比较亦体现这一趋势,舒张压比较醛固酮瘤组高于其余3组。4组脂代谢紊乱的患病率以皮质醇瘤组最高(65.2%),醛固酮瘤组次之(辑3%),无功能瘤组为39.1%,对照组最低(30.8%);高血糖的患病率分别为13.1%(8例)、26.1%(6例)、8.7%(2例)及7.7%(2例)。结论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升高,如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血糖及腹型肥胖,尤其是皮质醇瘤患者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组成症状的患病率升高明显,醛固酮瘤患者亦有较大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例Gitelman 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提高对Gitelman 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以2例Gitelman 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反应和随访结果。结果 2例患者均为绝经早期女性,主要表现为正常血压伴低血钾、高尿钾、低血镁、低尿钙、代谢性碱中毒、骨质疏松,一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激活,一例患者RAAS未激活,两例患者均临床诊断为Gitelman 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症。2例患者均给予口服氯化钾缓释片、门冬氨酸钾镁、安体舒通治疗, 低血钾基本纠正,血镁接近正常低值;同时予抗骨质疏松治疗,预防脆性骨折发生。结论 成年起病的Gitelman 综合征,尤其是绝经早期女性患者,易合并骨质疏松症,临床应注意筛查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Gitelman综合征(GS)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近5年住院诊治的14例GS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发病年龄13~54(32.9 ± 12.0)岁,男5例,女9例?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15年?体质指数(BMI):(21.0 ± 2.9) kg/m2,收缩压:(109.6 ± 10.8) mmHg,舒张压(69.6 ± 6.7) mmHg?临床上以双下肢无力?发作性四肢软瘫?多饮?多尿?夜尿增加?手足抽搐等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均表现为低血钾?低血镁?低尿钙?高尿钾?代谢性碱中毒?卧立位试验结果显示:卧位及立位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有不同程度升高?肾脏穿刺病理提示球旁器增生(3/4)?补钾补镁?联合安体舒通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但血钾(11/14)?血镁(10/14)未升至正常水平?结论: GS的临床特征包括:低血钾?低血镁?低尿钙?正常偏低血压以及高PRA?高血管紧张素Ⅱ?高醛固酮和高血气pH值,可以总结为“四低四高”?本病治疗以补钾补镁为主,可以联合应用醛固酮拮抗剂,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小儿病例文献报道较少,作者诊治5例,报告如下,期望对认识小儿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有所帮助。1病例【例1]患儿女,10岁。间歇乏力半年,手足搐澳3次。近两年多尿、夜尿多。查体:血压143/98wt,体重23kg。尿量2100ml/d,尿pH74,尿钾124rnmol/d,尿钙9.IInlnol/d,尿磷31rnmol/d,尿17一羟类固醇和17一酮类固醇正常。尿液醛固酮(Aid)108nmol/d(正常14~53nlnol/d),血钾23rnmol/L,血钠143Inmol/L,血钙1.82rnlnol/L,血镁081rnmol/L,血磷、ALP及BU’N正常。血气分析:pH7…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分析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特点,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近5年来17例(男/女:
11/6)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临床症状、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15例均有不同程
度的下肢乏力,其中软瘫8例;实验室检查表现为低血钾(17/17),低血镁(17/17)、低尿钙(17/17);血肾素活性(17/17)、血管紧张素
Ⅱ(14/17)及醛固酮(7/17)明显升高;单纯补钾或联合消炎痛、安体舒通和门冬氨酸钾镁片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但血钾、血镁
未升至正常水平。结论Gitelman综合征以双下肢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低血钾、低血镁等,治疗应以补钾、补镁、醛固酮
拮抗剂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特点,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近5年来17例(男/女:11/6)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临床症状、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7例患者中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乏力,其中软瘫8例;实验室检查表现为低血钾(17/17),低血镁(17/17)、低尿钙(17/17);血肾素活性(17/17)、血管紧张素Ⅱ(14/17)及醛固酮(7/17)明显升高;单纯补钾或联合消炎痛、安体舒通和门冬氨酸钾镁片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但血钾、血镁未升至正常水平。结论 Gitelman综合征以双下肢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低血钾、低血镁等,治疗应以补钾、补镁、醛固酮拮抗剂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1例以间断四肢乏力起病,伴有咳嗽、咳痰、间断发热的患者,经检查发现低血钾、低血镁、低血氯、低尿钙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活性增高,同时合并严重低钠血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断为Gitelman综合征合并血管升压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经抗感染、限水、补钠及补钾治疗后,患者全身无力症状明显改善,除血镁变化不明显外,其余电解质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后期SLC12A3基因检测发现患者为D486N单杂合突变,再次验证了临床诊断。本病例提示当出现严重低钾合并低钠血症,应积极寻找原因鉴别施治。临床工作中发现疾病不能单从一元论解释时,需要从多种病因考虑,避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枸橼酸钾预防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机制及其对尿草酸钙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舰艇人员经过门诊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后肾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枸橼酸钾组38例。对照组碎石后要求多饮水、多运动、少吃富含高钙、高草酸、高尿酸食品;枸橼酸钾组碎石后口服12.5%枸橼酸钾液10 ml,每日3次,在服用前和服用7 d后测定血、尿生化指标,每3个月1次肾脏B超,随访12个月,观察肾结石复发情况。结果7 d后枸橼酸钾组尿pH值、钾和枸橼酸明显升高,尿钙显著降低。随访12个月,对照组结石复发5例(14.7%),枸橼酸钾组结石复发1例(2.6%),经χ2检验,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枸橼酸钾可降低尿钙,有效预防尿草酸钙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临床表现、血浆极长链脂肪酸(VLCFA)、肾上腺皮质功能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对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ALD患者临床表现、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为男性,起病年龄为9个月至16.25岁,平均(7.2±4.7)岁,出现症状至诊断时间(2.4±1.9)年,6例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AI)起病,5例以神经系统表现起病,6例查血VLCFA均升高,9例查头颅MRI均提示脑白质脱髓鞘改变.结论 AL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过氧化物酶体脂质代谢病,临床表现为AI、精神运动障碍、视力、听力障碍等,血浆VLCFA检测、ALD基因突变分析、头颅MRI检查有助于诊断.骨髓移植对早期脑型ALD患者效果较好,早期诊断、适时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特征。方法:青春期PCOS患者87例(PCOS组),其中52例体重指数(BMI)≥25 kg/m2或腰臀比(WHR)≥0.85者为肥胖组(OB-PCOS);35例BMI〈25 kg/m2,WHR〈0.85者为非肥胖组(NOB-PCOS)。正常对照组102例,为月经正常的中学生,同样分为肥胖组(OB-CON)22例,非肥胖组(NOB-CON)80例。所有对象均测定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LH/FSH)比值、空腹胰岛素及稳态模型指数(HOMA-IR)、空腹血糖、血脂,测定人BMI及WHR,记录月经史。结果:对照组初潮年龄为(13.0±1.3)岁,96%在初潮后2年内建立规律月经。PCOS组初潮年龄为(12.0±1.5)岁,86%的患者在2年内未能建立规律月经。PCOS组肥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OS组血清T、LH、PRL、LH/FSH比值、空腹FINS、HOMA-IR、TC、TG及BMI、WH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OB-PCOS组高于NOB-PCOS(P〈0.05)。96.3%PCOS患者卵巢超声提示多囊样改变。结论: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为肥胖,月经初潮提前及持续月经不调,存在胰岛素抵抗,卵巢多囊性增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轻度妊高征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MAE)的关系。方法选择轻度妊高征患者(轻度妊高征组)68例和正常晚期妊娠的孕妇(正常妊娠组)76例,动态监测两组孕妇的24h血压变化,同步监测UMAE变化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轻度妊高征组孕妇24h收缩压或舒张压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孕妇(P均〈0.05);昼夜平均血压差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轻度妊高征组孕妇UMAE(50.6±32.4)mg/d,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15.1±9.5)mg/d(P〈0.05);轻度妊高征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与UMAE呈正相关。结论轻度妊高征患者血压昼夜规律性变化消失,与其早期肾脏损害存在密切相关性;妊娠期间24h监测动态血压与UMAE,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维真  朱康顺  罗辉 《当代医学》2010,16(26):63-64
目的评价在青少年肥胖女性中血清睾酮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96例女性纳入本实验,年龄10~17岁,体重指数(29.5±4.7)kg/m2。分别检测其血清睾酮,及代谢综合征的指标(血压、腰围、血脂、空腹胰岛素、OGTT、HOMA-IR指数)。结果血清睾酮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腰围、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2小时血糖和HOMA-IR指数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代谢综合征患者和非代谢综合征者的血清睾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肥胖女性中血清睾酮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Nuss法比较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漏斗胸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漏斗胸患者156例,以18岁为界分为成年组(≥18岁)、未成年组(〈18岁)。进行手术创伤、并发症、术后效果的比较.。结果一般情况比较:(1)平均手术时间:未成年组(62.4±5.25)min,成年组(90.6±10.2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未成年组(3.5±0.72)ml,成年组(12.27±5.39)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卧床时间:未成年组(2.5±0.5)d,成年组(3.35±1.2)d;平均住院日:未成年组(8.5±1.5)d,成年组(8.9±3.2)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情况:未成年组出现2例术后气胸,1例术后排异反应;成年组并发症依次为胸腔积液(5例)、气胸(3例)、支撑板移位(2例)、排异反应(1例)。矫形满意度:未成年组术后外形满意率为93%,成年组为86%。结论成人Nuss手术较未成年人的难度、风险均明显增大,术后矫形效果不及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和视力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来在两院区(临桂、乐群)眼科就诊的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68例(70只眼)其性别、首次发病年龄、既往史、临床体征(矫正远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镜、房角镜和眼压检查,部分患者行视野检查)、首次诊断、治疗方案、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和视力预后。结果:68例(70只眼)患者中,男性40例(42只眼),女性28例(28只眼);发病时年龄17~63岁,平均(37.51±13.27)岁。其中单眼发病60例,双眼交替发病8例。初次发病者49例,反复发作者19例,发作次数为2~10次。发病时平均眼压(34.21±12.52)mm Hg;平均KP数为(4.97±4.23)个;虹膜异色者8例,占11.8%;5例发病眼与对侧眼C/D差≥0.2,占7.35%;首诊误诊3例,误诊率为4.41%;具有内分泌或免疫性疾病史病例共18例,占26.5%。经系统抗炎和降眼压治疗后所有患者眼压均得以控制,57例患者(59只眼)视功能恢复;有9例患者(10只眼)因反复发作出现杯盘比扩大和视野损害。结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表现为单眼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并伴有眼压升高,多数患者经治疗后视力预后较佳,少数患者反复发作后可出现青光眼性视野损害。该病并非全部为良性经过,有待进一步分型;在临床上易被误诊或漏诊,临床医生应掌握其诊治要点,并对反复发作的患者定期观察视野及视盘变化,以免造成永久性视功能损害。具有内分泌或免疫性疾病史者可能为易感人群;该病的发生与机体状态的关系有待明确,其发生机制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室(Emergency Care Unit,ECU)收住的脓毒症(Sepsis)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调查2003年1月-2011年9月之间入住ECU的107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其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7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中,男性71例(66.4%),女性36例(33.6%),年龄(59.5±16.0)岁,器官衰竭数目(2.8±1.0)个,呼吸道是最常见感染源(49.5%,53/107),心血管疾病(34.6%,37/107)是最常见的基础疾病;总病死率75.7%(81/107);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显示:凝血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是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液净化和早期预防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脓毒症并发ARDS的患者预后差,病死率极高,早期运用血液净化等多种抢救措施,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凝血功能障碍有益于降低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李毅  邹曰坤  蒋富强  张齐  刘于红 《海南医学》2014,(21):3136-3138
目的观察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即重叠综合征(OS)患者体内血清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海军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113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完整的肺功能、动脉血气、超声心动图、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及血清BNP的检测。结果 COPD组(68例)与OS组(45例)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及身高体重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与OS组平均肺动脉压(m PAP)分别为(21.5±5.7)mm Hg和(29.2±6.3)mm Hg,OS组显著高于COPD组(P〈0.05),而COPD组与OS组BNP平均浓度分别为(65.27±16.52)pm/ml与(98.59±27.38)pg/ml,两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COPD患者,OS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和血清脑钠素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男女患者生物学特征的差异。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05年2月就诊于华西医院睡眠实验室的192例患者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并测量颈围、腰围、臀围、身高、体重,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比较男女OSAHS患者的临床表现、人体测量学及PSG指标的差异。结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大于5次/h者170例,诊断为OSAHS。其中男153例(90%),女17例(10%)。男性OSAHS患者平均年龄小于女性患者[(45.7±11.4)岁比(58.0±6.1)岁,P=0.000];颈围([37.6±3.2]cm比(35.6±3.2)cm,P=0.000]、腰臀比(0.94±0.04比0.9±0.06,P=0.000)、AHI[(36.4±25.7)次/h比(21.4±17.4)次/h,P=0.004]、氧减指数[(34.5±27.4)次/h比(22.2±20.8)次/h,P=0.035]高于女性OSAHS患者;吸烟比例(52.9%比5.9%,P=0.000)、饮酒比例(46.4%比5.9%,P=0.001)也显著高于女性。女性OSAHS患者晨起头痛(70.6%比26.1%,P=0.005)、口干(76.5%比47.7%,P=0.025)、性格暴躁(52.9%比19.0%,P=0.004)和发生高血压(52.9%比20.9%,P=0.007)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结论男女OSAHS患者在患病率、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将有助于深入认识女性OSA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