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脊膜外自控镇痛泵在妇产科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300例术后采用硬脊膜外自控镇痛泵。对照组300例采用肌注哌替啶止痛,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肌注哌替啶比较,硬脊膜外自控镇痛泵止痛效果好、方便。结论妇产科术后应用硬脊膜外自控镇痛泵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孕妇分娩期间采用药物镇痛增加,分娩疼痛治疗成为最大的生育问题之一[1]。硬脊膜外镇痛提供了有效的镇痛效果,但是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对大多数孕妇来说,不愿使用硬脊膜外镇痛,哌替啶是最普遍使用的阿片类镇痛药,但是起效慢并且代谢产物能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芬太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 epidural analgesia,PCEA)对减轻或消除分娩疼痛以及对产程、胎儿、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无产科及麻醉科禁忌证的初产妇为实验组,在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3cm时,给予自控硬脊膜外麻醉;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施行任何镇痛方法的3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硬脊膜外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及其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时及产后出血。结果实验组分娩时疼痛程度为0级、Ⅰ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活跃期、第三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CEA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可明显减轻疼痛,加速产程进展,且对胎儿及产妇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硬脊膜外微量吗啡镇痛是国外近年来采用的一种新方法。我院于1981年3月至7月也采用硬脊膜外腔注入微量吗啡(120例)及微量芬太尼(100例),进行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腰麻-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80例单胎、足月、合并高血压的产妇自愿选择腰麻-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作为研究组,以同期分娩的180例单胎、足月正常产妇进行分娩镇痛为对照组。镇痛效果评定选用VAS评分系统,通过比较2组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产妇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及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进行母婴安全性的分析。结果腰麻-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第2产程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分娩方式相比,研究组阴道助产例数多、顺产例数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血压相比,研究组血压受影响例数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麻-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镇痛效果满意,对母婴相对安全,提高了此病的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阳江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经阴道分娩要求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50例):0.065%罗哌卡因+0.3μg/ml舒芬太尼;B组(50例):0.08%罗哌卡因+0.3μg/ml舒芬太尼;C组(50例):0.1%罗哌卡因+0.3μg/ml舒芬太尼。观察并记录镇痛前(T0)、镇痛后15 min(T1)、镇痛后30 min(T2)、镇痛后1 h(T3)、第二产程(T4)、会阴缝合(T5)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与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并观察起效时间、自控次数、器械助产、中转剖宫产、产妇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及满意率情况。结果 T4~T5时间点VAS评分A组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3~T5时间点Bromage评分C组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自控次数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满意率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中0.08%浓度与0.1%浓度罗哌卡因在第二产程与会阴缝合时镇痛效果优于0.065%浓度,0.065%浓度与0.08%浓度罗哌卡因在镇痛后1 h、第二产程、会阴缝合时对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较小,0.08%浓度与0.1%浓度罗哌卡因自控次数总体低于0.065%浓度,0.08%浓度罗哌卡因产妇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160例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行中腹部下腹部手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向硬脊膜外腔注射不同的药物作为术后的镇痛,现就其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浓度布比卡因硬膜外腔阻滞对分娩的镇痛效应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采用0.15%布比卡因腰段持续硬脊膜外腔麻醉。观察镇痛效应、产程、产力、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及失血量。结果:用药组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产妇活动正常,两组官缩、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血压、失血量均无显著差异(x±s,P>0.05)。结论:低浓度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正常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自控镇痛分娩对宫缩的影响,有助于更好指导镇痛分娩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采用腰-硬联合自控镇痛法分娩患者312例临床资料,并随机选择同期非镇痛分娩患者69例作对照分析。结果 312例分娩镇痛总有效率100%,发生宫缩乏力252例,发生率80.8%,使用缩宫素252例,宫缩素使用率80.8%,对照组发生宫缩乏力15例,发生率21.7%,使用缩宫素15例,宫缩素使用率21.7%,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镇痛组例,宫缩乏力发生在第一产程活跃期223例,占88.5%,发生在第二产程29例,占11.5%,对照组宫缩乏力发生在第一产程活跃期6例,占40%,发生在第二产程9例,占60%,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自控镇痛分娩有效镇痛率达100%,但宫缩乏力发生率高,近九成宫缩乏力发生在第一产程活跃期,镇痛分娩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宫缩情况,发现宫缩乏力时尽早应用缩宫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娩镇痛术后剖宫产术的不同麻醉方法。方法:选择分娩镇痛术后要求剖宫产者随机分成硬脊联合麻醉组(A1组),硬膜外麻醉组(B1组),另选择没有做分娩镇痛术者随机分成硬脊联合麻醉组(A2组),硬膜外麻醉组(B2)组,各组均为40例,ASA分级Ⅰ~Ⅱ。分娩镇痛术均用两点法。要求剖宫产者A1、A2组用硬脊联合麻醉,B1、B2组用硬膜外麻醉。结果:产妇生命体征除血压有所下降外均无明显变化;A1与A2麻醉平面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1、B2比较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1、B2组硬膜外用药量比较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血压均有所下降,A1组用麻黄素明显多于其它3组P<0.01。4组产后出血量、宫缩情况、Ppgar评分比较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麻醉方法都能满足手术需要,但联合椎管内麻醉获取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在分娩镇痛后剖宫产术麻醉可以应用联合麻醉。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是肌肉注射镇痛剂(如强痛定、杜冷丁等),但止痛时间短,疼痛多有反复,久用产生依赖性。近年来,我们对硬脊硬外腔神经阻滞麻醉的手术,采取术毕连接自控镇痛泵治疗术后疼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脊膜外腔穿刺术临床广泛应用的可靠性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膜外腔穿刺术1000例硬脊膜外腔穿刺病例.观察穿刺时间、进针深度、注射痛、硬膜外腔置管困难、置管是否有阻力、术毕拔管后导管打折情况、镇痛效果.结果 “把持式”穿刺术穿破硬膜的可能性小,硬脊膜外腔置管困难、导管打折发生率低、用时少、价廉、易于掌握、无注射痛.结论 “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脊膜外腔穿刺术可以广泛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对脉搏氧饱和度仪测定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烨 《贵州医药》2005,29(11):976-978
目的研究观察颈胸段和腰骶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对脉搏氧饱和度仪测定时间(PODT)的影响。方法选择33例ASA Ⅰ级和年龄16-40岁拟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下施择期外科手术的患者,根据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的部位将患者分成两组:Ⅰ组,颈胸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n=16);Ⅱ组,腰骶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组(n=7)。应用Datex脉搏氧饱和度仪测定SpQ2,Ⅰ组和Ⅱ组患者的探头分别放置在食指或食趾。PODT的测定方法是在患者尽力摒气后吸入100%O2,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开始前5分钟和硬脊膜外间隙阻滞5、10、15、20、30和40分钟时分别测定PODT。结果在整个测定过程中,两组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之后,所有患者的PODT逐渐缩短,并在30分钟后基本趋于稳定。与对照值相比较,两组患者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后各测定时间的PODT均明显缩短(P〈0.01)。结论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后PODT明显缩短。PODT可作为成功硬脊膜外阻滞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缓解生育妇女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方法:采用腰段脊膜外腔麻醉,使用低浓度利多卡因。结果:用药组疼痛完全缓解,明显有别于对照组。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术后静脉镇痛与硬外自控镇痛术尿潴留的发生率.方法12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各组均40例;V组,非椎管内麻醉组,行全麻,颈丛麻或臂丛麻,术毕予静脉自控镇痛术(PCIA)EV组,行中下腹及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术毕行静脉自控镇痛术(PCIA);EE组,行中下腹及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术毕行硬外自控镇痛术(PCEA).结果3组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镇痛无差别(P>0.05),但V组EV组EE组尿潴留的发生进行性增加(P<0.05).结论与硬外自控镇痛术相比,术后静脉镇痛能明显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9年8月到1995年4月,总共施行L_(2-5)硬脊膜外麻醉下实施剖宫产术4287例。其中单次硬膜外阻滞358例。对于施行连续硬脊膜外麻醉效果失败的234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资料与方法产妇年龄在21~38岁,ASA Ⅰ-Ⅱ级,术前用药:阿托品0.5mg、鲁米那0.1mg,术前30min肌肉注射。全组患者随意选择L_(2-3)、L_(3-4)、L_(4-5)间隙,实施硬脊膜外腔阻滞。硬膜外导管选用上海医用诊察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腰-硬联合自控镇痛分娩对产后首次排尿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分娩产妇1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有无采取镇痛措施分为对照组78例与观察组86例,对照组未实施镇痛措施分娩,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自控镇痛分娩,对比观察两组产妇产后VAS分级、首次排尿时间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产妇镇痛有效率为20.5%,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为(4.69±0.62)h,对照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为(3.22±0.76)h,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而两组产妇的尿潴留发生率、排尿困难情况,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腰-硬联合自控镇痛分娩的产妇,镇痛效果良好,可降低剖宫产率,但会延长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一定程度上增加尿潴留与排尿困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硬脊膜外、硬脊膜下血肿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2005年3月~2008年8月收治此类患者3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观察生理盐水连续硬膜外泵入预防和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选择穿破硬脊膜患者60例。所有患者行L2~3或L3~4行硬膜外穿刺时发现有脑脊液流出,立即退出穿刺针,行L1~2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少量麻醉药物完成剖宫产术。穿破硬脊膜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预注生理盐水20 mL后拔出硬膜外导管;B组保留硬膜外导管,接自控硬膜外镇痛泵,背景量2 mL/h,单次2 mL,配方为生理盐水100 mL;C组术后行硬膜外注射20 mL生理盐水,再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配方同B组。观察术后头痛发病率、程度、持续时间及其他不良反应。监测术中和术后血压、心率、呼吸及氧饱和度。A组发生头痛10例,B组发生头痛5例。B组头痛发病率、程度、持续时间都明显低于A组(P<0.05),C组无一例头痛发生。生理盐水预填充和持续泵入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与笑气分娩镇痛的比较。方法选择无产科合并症初产妇70例,随机分2组,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35例(硬外组),笑气吸入组35例(笑气组),另同期分娩35例为正常对照(对照组)。结果硬外组与对照组镇痛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硬外组与笑气组镇痛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笑气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第一产程硬外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硬外组顺产率稍高于笑气组,阴道出血3组无显著异常。结论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完善,可缩短第一产程,对运动神经阻滞弱,对新生儿无不利影响,增加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