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卷曲乳酸杆菌对宫颈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卷曲乳酸杆菌与宫颈鳞癌SiHa细胞在合适条件下共培养,Transwell实验观察共培养前、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BCG2、PCNA、ATM、TDG、LIG1、OGG1、HMGB1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共培养18 h和24 h后,卷曲乳酸杆菌能有效抑制SiH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01)。同时,与宫颈癌相关的致癌基因PCNA、ATM和LIG1表达水平在共培养12 h后开始显著下降(P<0.05);OGG1和HMGB1表达水平在共培养18 h后开始出现显著下降(P<0.05);ABCG2和TDG表达水平在共培养前、后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另外PCNA、OGG1和HMGB1蛋白表达水平在共培养12 h后开始呈现显著性下降(P<0.05),ABCG2、LIG1和ATM蛋白表达水平在共培养18 h后开始出现显著下降(P<0.05),TDG蛋白表达水平在共培养前、后未出现明显变化(P&...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乳酸杆菌与肠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以及乳酸杆菌的耗尽培养上清液对其黏附性的影响。方法 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分析不同时相乳酸杆菌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指数,同时观察了乳酸杆菌的耗尽培养上清液对黏附指数的影响。结果 乳酸杆菌对肠上皮细胞具有较强的黏附性。与新鲜LBS培养液悬浮组相比,耗尽培养上清液能使乳酸杆菌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指数增加(t=3.67,P〈0.01)。结论 乳酸杆菌是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3.
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对阴道常见致病菌抑制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利杰  徐琳  王锦卓 《吉林医学》2013,34(13):2475-2476
目的:研究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对引起阴道炎常见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肠球菌、伤寒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等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定量涂菌,国际标准药敏杯给药的药敏试验法,检测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对涂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肠球菌、伤寒杆菌和大肠埃希菌营养平板产生的抑菌环的大小。在体外培养的健康妇女阴道上皮细胞菌液中分别加入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菌液共同培养2 h,观察各致病菌与阴道上皮细胞的黏附情况。结果: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杆菌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7±0.2)cm、(2.7±0.6)cm、(2.8±0.4)cm和(1.5±0.1)cm,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对肠球菌、白色念珠菌未产生抑菌环。添加了乳酸杆菌代谢产物的肠球菌、伤寒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与阴道上皮细胞黏附数分别为,22.5±3.2、27.3±4.1、30.4±4.9、39.3±5.3、24.7±2.9和40.1±3.9明显低于未添加乳酸杆菌代谢产物的对照组的黏附阴道上皮细胞数目(P﹤0.05)。结论: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对引起阴道炎常见的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表现为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对阴道上皮细胞的黏附。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乳酸杆菌与常见阴道病原体在阴道黏膜上的分布特点以及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检测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妇女总共387例阴道黏膜分泌物中乳酸杆菌的定植密度、霉菌、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衣原体、滴虫、淋菌、人乳头瘤状病毒(HPV16/18)的感染情况,了解宫颈癌患者阴道黏膜乳酸杆菌与常见病原体的分布特点、以及在宫颈癌发病中作用。[结果]:1、CIN、宫颈癌组阴道黏膜乳酸杆菌的定植密度逐渐减少(P<0.01);霉菌、滴虫、支原体、衣原体、BV、HPV的检出率逐渐增加(P<0.01)。除宫颈癌组外(P>0.05),其余各组乳酸杆菌阴性患者阴道霉菌、滴虫、支原体、衣原体、BV、HPV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乳酸杆菌阳性组(P<0.01)。2、宫颈癌、CIN感染组乳酸杆菌定植密度明显低于慢性宫颈炎组与正常宫颈组(P<0.01)。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组内感染组乳酸杆菌定植密度明显少于非感染组(P<0.01);但在宫颈癌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3、宫颈癌组(66.9%)、CIN组(60.9%)中HPV感染患者阴道乳酸杆菌缺失率高于慢性宫颈炎(35.7%)、正常宫颈组(37.5%);宫颈癌组、CIN组中HPV感染患者阴道乳酸杆菌阳性组乳酸杆菌定植密度明显少于慢性宫颈炎、正常宫颈组(P<0.01)。4、在CIN组、宫颈癌组中HPV16/18、BV的感染率增加最明显,其次是衣原体、支原体、霉菌、滴虫;淋菌的检出率在各组中均很低。[结论]:乳酸杆菌抑制阴道常见病原体的繁殖与感染、抑制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增生与癌变。宫颈癌发生与阴道黏膜乳酸杆菌减少、阴道菌群失调相关。 关键词:乳酸杆菌;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人乳头瘤状病毒(HPV16/18)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对宫颈癌细胞(HeLa、Siha)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HeLa、Siha细胞,分为空白对照 组、不同浓度DHA组,观察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于宫颈癌细胞后的形态学改变,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48 h后细胞核凋亡情况; MTT法检测DHA作用于宫颈癌细胞24、48、72 h后的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DHA作用于宫颈癌细胞48 h后 的凋亡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 迁移实验检测不同浓度DHA对宫颈癌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 DHA刺激细胞48 h 后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caspase3)及肿瘤转移侵袭相关蛋白MMP-9、VEGF表达情况。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及经Hoechst33258染色后,随着DHA浓度增加,宫颈癌细胞形态改变越明显,凋亡小体增多;MTT结果显示DHA 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提示DHA作用于细胞后,浓度越高, 对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越强;Western Blotting 显示DHA作用于细胞48 h 后,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增加 (P<0.05),而Bcl-2、MMP-9、VEGF 蛋白表达下降(P<0.05),Bcl-2/Bax 比值下降(P<0.05)。结论DHA 可通过调控 cleaved-caspase3、Bax及Bcl-2表达,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能通过降低MMP-9、VEGF的表达抑制宫颈癌细胞的迁移和 侵袭。  相似文献   

6.
曾卉  蒲腾达  苏炳凤  张程圆  樊俐俐 《西部医学》2024,36(2):198-204+210
目的 探讨SNHG3靶向miR-532逆转上皮间质转化对宫颈癌细胞侵袭、迁移及顺铂(DPP)耐药的机制。方法 Real-time PCR法检测正常宫颈上皮细胞及4种宫颈癌细胞系中SNHG3、miR-532表达水平,取宫颈癌细胞将其分为宫颈癌细胞(CC)组、宫颈癌细胞+SNHG3-NC(SN)组、宫颈癌细胞+SNHG3激动剂(SM)组、宫颈癌细胞+SNHG3抑制剂(SI)组、宫颈癌细胞+miR-532-NC(MN)组、宫颈癌细胞+miR-532抑制剂(MI)组、宫颈癌细胞+miR-532激动剂(MM)组、宫颈癌细胞+SNHG3抑制剂+miR-532激动剂(IM)组,免疫印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CCK-8法检测DPP耐药,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SNHG3和miR-532的相互作用。结果 宫颈癌细胞系中的SNHG3 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宫颈癌上皮细胞系HUCEC,miR-532 mRNA表达量低于正常宫颈癌上皮细胞系HUCEC(均P<0.05);CC组、SN组、MN组组间比较,细胞E-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侵袭及迁移数量、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在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影响肠上皮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使用携带spvB基因 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野生株STM-211、敲除spvB基因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株STM-ΔspvB和回补株STM-c-spvB与处于生长对 数期的肠黏膜上皮细胞Henle-407细胞进行共培养,并加入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进行干预。于共培养后的不同时 间点收集细胞,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p38的磷酸化水平和自噬标志蛋白LC3、P62的表达水平;稀释涂板作胞内细菌计数;免疫 荧光染色观察自噬蛋白LC3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共培养后1、2、4 h,STM-211组和STM-c-spvB组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低 于STM-ΔspvB组(P<0.05);在共培养后的2 h 和4 h,STM-211 组和STM-c-spvB组胞内活菌计数明显多于STM-ΔspvB组(P< 0.05);在1 h时间点使用SB203580干预后,STM-211组和STM-c-spvB组LC3Ⅱ和P62表达量未见明显改变,而STM-ΔspvB组 LC3Ⅱ表达量降低(P<0.05),P62表达量升高(P<0.05),3 h时该趋势更加明显(P<0.05)。结论鼠伤寒沙门氏菌spvB基因对肠 上皮细胞自噬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对细胞p38MAPK通路的负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热灭活状态和活菌状态嗜酸乳杆菌对螺旋形和球形幽门螺杆菌(Hp)的黏附拮抗作用。方法制备人胃上皮腺癌细胞系(AGS)细胞爬片,将两种状态嗜酸乳杆菌和不同形态Hp菌分组按不同顺序加入,作用2h.革兰染色后光镜观察分析Hp黏附指数产生的变化,荧光抗体染色法定性评价黏附于AGS细胞的Hp密度的改变。结果革兰染色后光镜观察分析:排除实验组及竞争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黏附指数均有明显下降(P〈0.05)。荧光镜下可见实验组黏附于细胞的Hp密度也明显降低。结论嗜酸乳杆菌对不同形态的Hp均具有黏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顺铂诱导survivin表达改变与宫颈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顺铂(DDP)诱导的宫颈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宫颈癌Hela细胞株进行培养传代,MTT试验检测DDP不同药物浓度对宫颈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分别在加药前、加药后24、48、72 h和96 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利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 DDP对宫颈癌细胞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随浓度增加,宫颈癌细胞凋亡率表现先上升,后下降;随时间延长,在高浓度DDP组凋亡率明显增加,在低浓度DDP组凋亡率增加不明显.0.1 mg/L和1 mg/L DDP处理宫颈癌细胞,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小剂量顺铂处理宫颈癌细胞,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可能是宫颈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并和相应活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比较。方法应用TRAR-ELISA法分别检测13例CIN、17例宫颈癌及11例正常宫颈脱落细胞和相应活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41例脱落细胞中,8例CIN、14例宫颈癌呈端粒酶阳性表达。而正常宫颈脱落细胞中无端粒酶活性表达。CIN、宫颈癌及正常宫颈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分别是(0.328±0.192),(1.329±0.259)和(0.039±0.084),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和活组织中一致,呈直线正相关。结论端粒酶激活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和活组织中一致,能反映宫颈病变,可能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判断病情进展及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7-H4及SccAg在宫颈癌中的变化及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40例宫颈癌患者血清中B7-H4及SccAg的水平,再检测治疗3个月后的水平,与50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水平对照。结果:宫颈癌患者的血清B7-H4水平(43.71±8.62)μg/L,显著高于子宫肌瘤患者的(31.61±9.84)μg/L;治疗后B7-H4(34.48±8.16)μg/L,宫颈癌患者术前血清B7-H4水平显著高于术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391,P〈0.05)。宫颈癌患者血清B7-H4与SccAg的检测水平呈正相关。结论:B7-H4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可能是宫颈癌较好的肿瘤标志物,宫颈癌患者的B7-H4与SccAg的血清水平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宫颈癌患者血清B7-H4与SccAg,能够更好地辅助诊断宫颈癌,并用于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数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数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期间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CINⅢ患者20例,宫颈浸润癌患者20例,正常宫颈健康妇女20例,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4+ CD25+ Foxp3+Trregs数量.[结果]宫颈浸润癌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及CD4+/CD8+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和CINⅢ组(P<0.05),正常宫颈组和CINⅢ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浸润组CD4+CD25+Foxp3+Tregs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和CINⅢ组(P<0.05),正常宫颈组和CIN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浸润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存在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3.
HPV16,HPV18,HSV-2多重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PV16、HPV18、HSV-2多重感染在宫颈癌发病及其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20例宫颈癌标本及6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分别作为宫颈癌组及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进行HPV16、HPV18、HSV-2检测,比较两组HPV16、HPV18、HSV-2感染情况,并分析宫颈癌HPV16、HPV18、HSV-2感染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分期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HPV16、HPV18、HSV-2单独感染及混合感染构成比高于对照组。HPV16、HPV18、HSV-2多重感染与宫颈癌FIGO分期及分化程度呈现相关关系。结论HPV16、HPV18、HSV-2多重感染同宫颈癌发病具有相关性,可能是宫颈癌发病及进展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及提高诊治质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介绍上海市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及提高诊治质量的经验。方法 通过子宫卵巢心且,定期开展宫颈癌防治工作;(1)调查宫颈癌的高危因素;(2)探索普查优选方案;93)分析宫颈癌误诊原因;(4)每年统计宫颈癌的标化率;(5)比较1995年妇科三癌(宫颈、子宫、卵巢癌)的标化率。结果 (1)宫颈癌的发病年龄50岁以上者占95.8%。(2)提高了读片质量。(3)1998年共误诊5例,延误就诊了3例,漏诊2例。  相似文献   

15.
Death certificates were reviewed for the 543 Alberta women who died during the period 1969 through 1978 and for whom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death was coded as uterine cancer. To evaluate the recorded cause of death Alberta Cancer Registry records, which existed for 97% of the women, were examined. Calculations from the revised information showed an increase in the mortality of cancer of the corpus uteri and a decrease in the mortality of cancer of the cervix uteri over the 10-year period, but neither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uring the same period in Alberta the incidence of cancer of the corpus uteri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incidence of cancer of the cervix uteri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6.
邢莉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104-105
目的观察自制涂剂用于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护理效果。方法对60例住院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口腔护理组,观察组30例除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外加用自制涂剂凃搽口腔,观察其疗效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口腔炎涂剂具有保护黏膜、消炎、止痛、促进上皮细胞再生等多方面作用,能改善化疗后口腔溃疡患儿的舒适度与缩短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由人端粒酶启动子(hTERT)和缺氧诱导因子启动子(HIF)双向调控的携带SEA基因的选择性增殖腺病毒,体外试验其对肿瘤的杀伤功能。方法:将hTERT和HIF分别酶切、连接在缺陷型腺病毒的穿梭质粒的E1A和E1B序列前,调控E1A和E1B蛋白的表达,共同转染人胚肾293细胞进行同源重组,获得双调控选择性复制性腺病毒,进行PCR鉴定。获取病毒转染膀胱肿瘤细胞EJ,MTT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情况。结果: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培养12、24、48h,实验组肿瘤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MTT检测实验组在12、24、48h活细胞数低于对照组。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SEA基因的选择性腺病毒,且其可表达目的基因,对膀胱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诺扬(布托啡诺)对丙泊酚人工流产术麻醉深度和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择期手术的初孕患者100例(ASAI-Ⅱ)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F组(n=50):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麻醉诱导前5min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5min后开始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至睫毛反射消失。B组(n=50):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组,麻醉诱导前5min先缓慢静脉注射布托啡诺,5min后开始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至睫毛反射消失。记录手术前、诱导后、扩张子宫颈部时、刮宫时、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次数、脑电双频指数(BIS)、丙泊酚使用量、恢复时间、手术中体动的次数、手术后1h、2h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患者下腹部疼痛程度。结果手术中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恢复时间基本相似(P〉0.05)。丙泊酚使用量F组(160±28)mg多于B组(120±26)mg(p〈0.05);手术前F组BIS值为(94±5),B组(95±4)。诱导后F组BIS为(35.4±10.2)、B组为(46.2±9.8),F组显著低于B组(P〈0.05).手术中扩张子宫颈时F组BIS值(47.6±17.5)较B组数值(56.2±14,1)略低(P〈0.05),B组体动要明显少于F组(P〈0.05),手术后2h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及患者下腹部疼痛程度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流麻醉比较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能更有利于调控麻醉深度,有效控制手术中体动反应,且减少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冷保存/再灌注大鼠胆管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肝脏保存液中加入乌司他丁,浓度为1000U/ml;对照组肝脏保存液中不加入乌司他丁,12h后电镜观察胆管上皮细胞情况,比较两组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线粒体平均体积和数密度。结果:实验组大鼠电镜下可见胆管立方上皮细胞,线粒体无明显肿胀,绒毛形态较清晰,而对照组胆管上皮细胞电镜下观察,线粒体肿胀,基质均匀。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线粒体平均体积和数密度两组大鼠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肝脏保存液中加入乌司他丁可以降低胆管上皮细胞的凋亡程度。结论:乌司他丁对冷保存/再灌注大鼠胆管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金双歧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反应2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金双歧对宫颈癌放射性直肠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9年4月~2002年5月对22例宫颈癌放射性直肠反应患者采用金双歧治疗,0.4/次,每日2次,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并对治疗前后大便常规高倍镜下红白细胞计数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3%,治疗前后每日大便次数分别为(6.05±3.42)和(2.64±1.71),大便常规高倍镜下红细胞计数分别为(11.82±6.25)和(5.14±5.10),大便常规高倍镜下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3.36±6.56)和(6.41±4.68),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金双歧可以明显减轻宫颈癌放射性直肠反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