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风膏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发病24 h内的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采用脱水剂、神经营养剂及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风膏5 g/次,1次/12 h,采用口服或鼻饲的给药方法,共30 d.按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和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标准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30 d、治疗后90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以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减少的百分数判定2组疗效,以治疗后90 d末BI评分值为标准进行进行病人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程度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0 d、9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Ridit分析显示治疗后30 d、90 d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30 d和90 d BI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90 d日常生活依赖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采用中风膏治疗安全有效,且远期疗效更为明显,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马玉玺  张同锴  齐瑞 《新中医》2020,52(20):127-130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联合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病残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0 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通过中央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现代康复方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2 组均治疗2 周。观察2 组治疗前、治疗2 周及治疗后随访3 个月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 指数(BI) 评分及病残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2 周,2 组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MA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3 个月,试验组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 周,2 组BI 评分及病残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 个月,试验组BI 评分及病残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推拿联合运动疗法可以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运动功能,对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病残程度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放松功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死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放松功联合Botath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给予Botath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评分比较,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BI、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BI、F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偏瘫肢体肌张力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松功联合Botath疗法能够改善偏瘫患者的高肌张力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加强和促进了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康复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功能重塑的影响.方法:将2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2例)与治疗组(116例),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实施神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MESSS评分、FMA评分、BI指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FMA评分、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早期及时实施神经康复有助于脑功能重塑,加强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经络导平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应用传统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加用经络导平疗法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运动功能按照Fugl-Meyer (FMA)评分法评定,肌力按Lovett评定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运动功能、肌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1个月后有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好,治疗2个月后两组间评分差异有差异显著(P<0.01).结论 经络导平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在治疗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单独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治疗后无效例数.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发现,治疗前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无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中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疗效卓越,且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小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小脑梗死或小脑出血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平衡功能评定,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BD)及Barthel指数(BI)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比较2组平衡功能疗效及ADL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FMA、NBD、BI评分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FMA、BI评分参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5),NB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平衡功能疗效及ADL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头针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能够明显改善小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李永清 《光明中医》2012,27(7):1413-1414
目的 观察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200例患者分别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实验组99例)和西医为主辅助中药作为安慰剂组(对照组101例)治疗,并观察相应试验数据.结果 两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分别以30天和90天生活能力评分以及90天末NIHSS的降低率,90天末BI评分值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均改善(P<0.05);90天严重致残加病死率(BI<75)降低(P<0.05);90天完全康复和轻微残疾率(BI≥95)提高(P<0.05);90天社会功能活动(FAQ)改善(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情况,明显降低致残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孙伟燕 《新中医》2021,53(20):171-174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8 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2 组治疗前后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84.0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Fugl-Meyer 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巴氏指数(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FMA、BI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采取耳穴埋豆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纳入观察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根据具体病情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补阳还五汤,连续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下降,而FMA和BI均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MA和BI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残疾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23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早期(病情稳定后48 h内)同时接受针灸及康复治疗,而对照组在发病后1周左右仅接受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5天及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1个月时mRS评分的比较,以了解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残疾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15天及1个月时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个月时,治疗组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的介入可明显促进急性缺血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残障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点穴治瘫十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确诊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应用基础治疗+针灸康复+点穴治疗,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针灸康复,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患者治疗后 NIHSS 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治疗组的患者治疗后FMA 积分、BI 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自身前后对比,治疗组患者经治疗1个月后NIHSS 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 FMA 积分、BI 积分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点穴治瘫十法配合常规针灸能较好地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促进受损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息针刺药氧疗法对脑出血后遗症的神经系统功能康复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脑出血后遗症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全息针刺药氧组与普通针刺组进行对照观察,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姬琳  王兴臣  戴宏伟  甘洁  纪孝伟  蔚青  贺燕 《中医杂志》2012,53(17):1468-1471,1474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的动态变化规律,观察抵当丸对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脑出血Ⅰ和脑出血Ⅱ组各30例.脑出血Ⅰ组:单纯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脑出血Ⅱ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24h开始服用抵当丸,每日10丸,每次5丸,分早晚2次口服(吞咽困难者予鼻饲).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8天.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4天、28天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测量血肿周围组织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同时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脑出血Ⅱ组和脑出血Ⅰ组rCBF、rCBV治疗后7天时最低,随后逐渐升高.MTT与TTP治疗后7天时达高峰,随后逐渐缩短;脑出血Ⅱ组治疗后14天、28天rCBF、rCBV显著高于脑出血Ⅰ组(P<0.05或P<0.01),MTT、TTP显著低于脑出血I组(P<0.05或P<0.01).脑出血Ⅱ组治疗后14天、28天NIHSS评分和BI评分与同时间脑出血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脑出血Ⅱ组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后14天、28天显著低于脑出血Ⅰ组(P<0.05或P<0.01).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存在持续的低灌注状态,这种低灌注状态随时间改变呈现波动性的变化规律.抵当丸能显著改善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灌注,对神经功能及中医临床证候的改善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脑出血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临床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BI评分及FM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临床康复护理干预总体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2组患者护理后的BI评分和FMA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BI评分和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其生活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病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传统康复治疗,治疗组25例在此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评价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Fugl-Meyer、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及Barthel指数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的FMA、NBD及BI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NBD及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提高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均采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观察比较不同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瘀证证候积分、BI评分与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5、30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瘀证积分、BI评分与F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有效率为73.21%,观察组为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各项指标,提高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有效率,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早期康复治疗)与观察组(依达拉奉+早期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早期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腹针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病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腹针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用Fugl-Meyer(FMA)、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BD)及Barthel指数(B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间FMA、MMSE、NBD及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2组FMA、MMSE、NBD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腹针治疗可明显提高脑血管病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柳叶 《中国中医急症》2014,(7):1343-134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痰热腑实型中风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中风病的西医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治疗组辨证后接受中医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5d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肺炎、应激性溃疡、泌尿系损害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血清hs-CRP值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血清hs-CRP值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人次数为17.02%,远低于对照组的36.17%(P< 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病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并发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