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快且来势凶猛,直接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为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因此找出产后出血的原因是非常重要,同时为护理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2.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全世界每年死于产后出血的孕妇超过25万人。在中国产后出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探讨预测、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措施,有助于降低不良预后的发生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将分析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以避免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症状,及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对产妇分娩后出血量进行测量,并对胎儿、胎盘及孕产妇自身基本情况进行记录,做出统计学分析,用于判断导致产妇经过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对产妇经过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分析.结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妇发生宫缩乏力是造成产妇在进行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引起产妇进行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有分娩史的经产妇,或发生双胎妊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分娩巨大儿、瘢痕子宫以及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均可成为产妇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采取综合措施,及时并且全面地掌握孕产妇的实际情况,充分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若发生产后出血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才能真正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妇因产后出血造成的死亡率,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4.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根据我国对孕产妇死亡率的调查和监测,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5.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aemorrhage,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者。据1994年全国21个省市孕产妇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的调查,产科出血居首位,占死亡原因的45.4%,而产后出血占产科出血的68.3%。虽然产后出血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在目前仍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测量产后出血有多种方法:如目测估计  相似文献   

6.
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生命健康的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产后出血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且近年来是我国、我省、我市孕产妇死亡的第1位死因,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妇幼保健、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通过对35例产后出血800mL以上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的对策,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9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是产后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产后出血与产前高危因素的存在、分娩次数增加、剖宫产手术、晚期妊娠静滴缩宫素引产相关。结论:避免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早期诊断,针对出血原因正确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产科的危急并发症之一出血多时可直接危及生命,根据国内外专家对孕产妇死亡的分析及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资料和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产后出血仍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本文对我院2006年3月-2011年3月收治分娩的3020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63例产妇进行临床总结分析、治疗、防护措施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产后出血是分娩期最严重的合并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1]。通过对孕产妇妊娠期、分娩期、产后期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可有效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近年来51例产后出血案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1.7%,产后出血发生时间在2h内的占82.35%;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下段切口撕裂、凝血功能障碍等。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加强孕产妇的健康宣教,积极探讨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措施,及时挽救产妇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胡玮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162-163
目的:总结对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的对策、方法和体会。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的42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最常见原因,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3.8%,其他如胎盘滞留、软产道撕裂等也占一定比例。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血发生快,来势凶猛,产后密切观察,早期发现,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可减少产后出血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率。我院自2000年-2003年共收治院内外发生的产后出血患者38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发生原因与相关因素,积极落实母婴安全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我进修科室近5年来收治3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2%,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73%;胎盘因素占13%;软组织损伤占10%;手术产发生产后出血明显高于自然分娩(P〈0.01),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稍高于初产妇。结论:产后出血主要因素是孕产妇身体状况、胎位、高危妊娠、分娩方式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孕产妇产科出血原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云阳县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孕产妇产科出血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产科出血的原因以产后出血(75%)为主,依次是子宫破裂(10%)、前置胎盘(8%)、异位妊娠(7%)。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原因以胎盘因素(62%)为主,依次是软产道裂伤(20%)、产后宫缩乏力(11%)、凝血障碍(7%)。从文化程度来看,以小学及以下人群为主,且该群体患者的产检次数较少,与孕产妇产科出血存在密切关系。结论:孕产妇产科出血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因此需定期进行产检,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有效处理,降低孕产妇产科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严重影响妇女健康。本文对我院61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我们对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导致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其合理防治方法,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0月—2008年10月所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结果:1756例孕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者33例,其发生率为1.9%。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22例居首位(66.6%),其次为胎盘因素7例(21.2%),分娩方式等与产后出血关系也比较密切。结论:严密观察产程,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加以预防,可降低剖宫产率,并可对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的死亡率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至今仍为我国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为探讨基层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止措施,笔者对我院自2000年3月-2010年3月间收治32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3月-2010年3月住院分娩孕妇1056例,发生产后出血孕产妇32例,年龄19-44岁。1.2方法:对32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结果按胎儿娩出后24小时阴道流血量500m者称为产后出血的定义,发生产后出血32例,发生率3%。双胎2例,巨大儿2例。  相似文献   

19.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常见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当前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2%~3%。因此积极防治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多继发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且来势凶猛,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应及时有效地针对出血原因,采取止血措施迅速止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