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失语症患者动词和名词障碍是近年来多学科研究的目标,本文主要研究失语症患者的动词和名词加工异常原因.揭示失语症患者加工异常出现的功能性定位,为失语症患者的诊断提供启示.目的:探讨对失语症患者的动词和名词功能障碍的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2例失语症患者进行动词和名词语义理解以及动词产生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前,对患者在治疗前后对一些物品以及动作的理解进行测验,并对患者对图片以及动作的叙述的进行检查.结果:通过对失语症患者进行治疗,失语症患者动词和名词的功能障碍明显降低,动词和名词的命名以及语义的理解成绩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对失语症患者进行治疗,图画叙述中主语+谓语+宾语句子结构的数量增多,并且患者的语言理解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性试验,比较在失语症患者中利用计算机语言训练系统训练和传统语言训练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试验要求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利用语言障碍ZM2.1康复系统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对照组由语言治疗师进行训练。训练开始和训练4周后各评定1次,所有研究对象均利用《各种言语型式的障碍程度分级表》和《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理解能力、说话能力、读理解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书写能力方面,对照组优于试验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语言障碍ZM2.1康复系统能提高失语症患者听理解能力、说话能力、读理解能力,其疗效与传统的训练方法相当。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本组52例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人,经头部CT明确诊断,并对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测.凡有失语症状,意识清晰,发病在7d内,无严重的心脑肺并发症者选为本组的治疗观察对象,全部患者诊断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会议拟定的标准.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26例中男17例,女9例,年龄最小的29岁,最大的74岁,平均年龄51.5岁;脑出血17例,脑梗塞9例.对照组26例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1~72岁,平均61岁;脑出血18例,脑梗塞8例. 相似文献
4.
5.
介绍近2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方法和疗效,并对其治疗前景进行探讨。资料表明,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总结近10年来中医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应用研究的进展情况。中医对于中风后失语症的研究古代早有记载,现代结合中风后失语症的病因、病机从中药、针刺两种手段进行治疗,尤其是针刺治疗,效果明显,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7.
中风失语症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失语症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一种后天获得性言语障碍, 多是伤及了与语言有关的皮质及皮质间传导通路所致. Davydova(1977)报告卒中患者中有25%~30%会产生失语, Benson(1980)报告有40%的半球卒中患者产生失语症[1]. 国内有文献报道, 脑血管病后约1/2的患者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失语症[2]. 近年来随着中风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我国1986~1990年对全国七大城市600余万人的调查发现, 中风发病率为215.8/10万人[3]), 中风后失语的康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成为当今医学界的艰巨任务和攻关热点. 相似文献
8.
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脑血管病患者,在其康复治疗中言语功能训练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并不是每个患者的语言能力都能恢复到被认可的程度,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其语言交流能力,是广大康复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课题,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体会报道如下,以求共勉。 相似文献
9.
中风失语症的中医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近 10年来中医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应用研究的进展情况。中医对于中风后失语症的研究古代早有记载 ,现代结合中风后失语症的病因、病机从中药、针刺两种手段进行治疗 ,尤其是针刺治疗 ,效果明显 ,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0.
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脑血管病患者,在其康复治疗中言语功能训练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并不是每个患者的语言能力都能恢复到被认可的程度,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其语言交流能力,是广大康复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课题,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体会报道如下,以求共勉。1言语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1.1将标准订在患者开始感到困难的水平上在该水平上不可能全对或全错,只要通过思考和努力可以加以纠正。过易、缺乏治疗意义;过难则患者常拒绝进行治疗。因为言语治疗事实上是再学习过程,这就需要有应答性反馈,过多的负性反馈(即错误反馈)常可限制学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12.
《上海针灸杂志》2006,25(7):4-4
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的脑血管病患者,全部表现为完全性失语的力,个别患者可保留原始的语言:如“妈妈”、“不”等。而发生于额颞交为临床失语症,约占87.5%,其语言特点主要是复述功能相对好,其他能与病灶积偏小有关。18例颞叶病变的患者,全部表现为失语的临床人难以理解,本人口语理解、复述、命名、书写、阅读均有严重障碍。临床特点,患者几乎完全丧失了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界近外侧裂区的血管病患者共24例,其中有21例表现功能相对差。有3例患者未出现语言障碍,分析原因可特点,其语言变化的特点为患者口语流利,夸夸其谈,别人难以理角,本人口语理解、复述、命名、书写、阅读均有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13.
失语症是脑血管疾病所引起言语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现对失语症治疗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4.
失语是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主要表现是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丧失,是由于大脑皮层(优势半球)的语言中枢损伤所引起的.可由中风、脑外伤、癔病等多种原因引起.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以针灸为主配合其它方法治疗失语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有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风是我国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常见疾病之一,在中风患者中约1/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语,这要求我们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必须对失语症的治疗予以足够的重视。中风失语症是因为大脑半球器质性损害导致的语言接收理解和组织表达能力丧失或受损等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它包括失语,即不能言,语言蹇涩,舌强, 相似文献
16.
中风后失语是中风病的主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中风后失语症病理机制复杂,所以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虽然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佳。而针刺是恢复言语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临床上针刺方法纵多,如:舌针、头皮针、体针及其他针刺疗法等。现对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失语症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针灸治疗失语症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文献。对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文献33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26篇,获得病例数1 749例,对其进行了Meta分析。合并后OR=3.66,95%可信区间(CI)为(2.81,4.76),漏斗图基本对称,菱形位于竖线的右侧,提示针灸组对失语症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9.60,P<0.001)。结论: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失语症优于单纯语言康复训练和药物,但仍需更多的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白志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20(3):125-125
目的:观察西医治疗脑梗塞失语症加用针刺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分为针刺组48例,对照组90例,针刺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头针,舌三针和体针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西医药物治疗。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有效率为62.22%,两组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西医加针刺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风除表现出一系列神经系统体征外,还可见语言障碍,中医学称之为"中风失语".笔者近年采用针刺治疗本类患者6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