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科护理风险事件的高危因素,制定防范对策,减少或避免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发生的护理风险,进行总结,分析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防范对策.结果: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优化的工作流程,各种风险事件明显减少,甚至为零.结论:完善的制度,认真执行,风险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可以杜绝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市中心医院2013~2014年消化内科100例患者护理情况,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与2014~2015年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之后的100例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之后,护理事件发生的次数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0.05),护理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既可以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保障护患安全,同时又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风险的因素及制定防范措施。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工作流程,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结果:提高风险意识,有效地杜绝护理缺陷和护理纠纷发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安全,尽量减少和杜绝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把护理不良事件控制在较低水平,对2006年1月-2009年1月发生的88例护理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认为加强护士法制观念;规范化培训和管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环节制度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2013年全年新生儿护理工作的回顾性分析、总结,找出现存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针对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防范措施.结论:完善护理管理体制,注重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完善医院设施、设备,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用药安全等是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保障新生儿护理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有效防范策略。方法:2019年1月起对消化内科护理管理方案进行调整,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消化内科既往护理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总结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制定管理对策并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培训学习,2019年为实施后,2018年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消化内科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消化内科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记录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既往工作进行调研分析,总结消化内科的护理风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防范管理策略,可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01月至2011年0月手术室护患矛盾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表现在:不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服务态度不端正;沟通缺乏技巧;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漠.结论:进行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评估,针对相关因素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9月期间医院产科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62起的资料,整理并总结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结果:防范措施开始实施后,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明显提高了,医疗失误发生率明显减少,而且病患护理满意度也有很大提高。结论: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合理分析,结合院内实际情况完善护理工作,有针对性制定防范措施,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防范和管理办法。方法:分析实施前的2016年消化内科100例患者护理情况,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于2017年收治的10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在护理工作中采取防范风险管理的方法后,实施后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在使患者得到安全护理的同时,也减少了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患者的满意度也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完善,进行护士专业能力、护理风险防范措施、风险管理、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等培训,随机抽取培训前后各120例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培训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培训,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专业能力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都有所提高,近3年来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投诉率仅为2%。结论:明确护理中的风险因素,提高护士的防范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以及防范对策.方法: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提出完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等防范措施,可有效将差错或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结论:通过了解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可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而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在护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对应的护理方案。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88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医疗纠纷事件明显较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欠缺、风险预防意识薄弱、工作马虎未按照标准流程操作、服务意识差、病情观察不全面、药物使用不正确是导致消化内科护理管理风险事件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护理管理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一直以来以要求高、技术性高和服务性高为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和护理服务质量等要求日益严格。文章总结归纳了消化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以期为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手术室风险产生的原因,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成立手术室风险管理小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手术护理记录,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严格无菌操作,重视医患沟通、提倡人性化服务。结果:通过实施手术室风险管理,手术过程顺利,病人预后良好,有效减少了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和差错事故,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加强基层医院手术室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确保手术顺利,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康复,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促进基层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针对我科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执行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执行防范措施前明显下降低。结论:防范护理风险的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儿科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以及采取的相应防范措施.方法:从临床特殊药品、治疗中潜藏的风险、医疗设备中潜藏的临床护理风险、护理文件中潜藏的风险、生物污染中的临床护理风险以及医疗护理中知情权的临床护理风险,对小儿科临床风险进行详细阐述,同时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必须要明确小儿科临床护理风险管理职责,并制定一个完善的临床护理风险计划,使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同时还可以使小儿科临床护理风险降至最低.结论:根据小儿科临床护理风险,要完善小儿科临床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使防范意识明显提高,进而使临床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使小儿科乃至整个医院持续、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消化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在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危机管理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者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危机管理进行护理操作,能降低在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过程中护理风险因素与管理措施,营造一个安全的手术环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2年期间2468例手术过程中,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隐患与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对手术过程中15例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有效地控制与减少手术过程中的风险隐患。结论:手术过程中护理风险的有效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杜绝和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杭州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6月引进JCI标准后产科病房的100例产妇护理情况,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因素,并与2015年7~12月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之后的100例产妇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之后,护理事件发生的次数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产妇的总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实施防范措施之前(P0.05)。结论:在JCI标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既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保障产妇与护理人员的安全,又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警示标识管理在减少消化内科患者发生不良风险事件中的作用。方法:从2019年1月起调整消化内科护理管理方案,制作警示标识,实施警示标识管理,包括引导标识、药物标识、提示标识、风险标识等,明确各项警示标识的使用方法,通过警示标识来提醒护士和患者,避免工作遗漏、误差及意外事件的发生,为实施后;分别统计实施前(2018年)和实施后的护理工作情况,于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200名患者进行调查,比较实施前后消化内科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消化内科患者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警示标识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显著降低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