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妇科手术病人术后长期留置导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妇科术后长期留置导尿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2例病人均留置尿管成功,无1例发生泌尿系感染。结论正确地选择尿管、严格的无菌操作规程及术后重视完整尿管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手术病人不适,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或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住院的20名留置导尿患者的自身因素,留置尿管时间,尿管护理,应用抗生素种类、时间,膀胱冲洗,拔除尿管前尿常规中白细胞指标等。并查阅关于留置导尿与尿路感染相关论文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术本身、导尿操作、尿管留置时间、尿管护理、膀胱冲洗以及患者自身条件、滥用抗生素等综合因素有关。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留置尿管后认真做好相关护理能有效预防或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正确选择尿管、严格无菌操作和置管后按要求护理、采用密闭式导尿系统、缩短留置导尿时间、选择性膀胱冲洗、合理使用抗菌素是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病人尿道口运用清洁水(乙醇)消毒与清洁护理临床应用观察。方法:选择100例留置尿管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0.5%碘伏消毒液进行尿道口清洗,实验组患者使用清洁水(乙醇)对尿道口进行清洗,两组均每天清洗2次。观察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及皮肤过敏发生率。结果:导尿7~10d和导尿14d,实验组皮肤过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导尿14d,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留置尿管患者运用清洁水对尿道口进行消毒护理,皮肤过敏发生率和尿路感染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留置尿管与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留置尿管病人泌尿系感染措施。方法:通过对316例留置尿管病人进行观察,对发生泌尿系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16例患者,86例发生感染,与留置尿管时间、导尿无菌操作、膀胱冲洗以及抗生素的使用等因素有关。结论:预防留置尿管病人泌尿系感染措施关键是严格掌握导尿指征,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患者在导尿前均行尿培养证实无尿路感染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其进行分析。结果:膀胱冲洗组菌尿的发生率高于不冲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留置尿管的时间越久,菌尿发生率就越高,结论:导尿后不膀胱冲洗,引流袋更换2次/周,缩短尿管留置时间等能降低尿路率。尿路感染与有无严格无菌操作、尿管留置时间长短及有无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关结论加强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对124例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术的护理,重点对28例漏尿患者原因分析及护理要点。结果:针对28例漏尿患者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后漏尿现象解除。结论:正确分析漏尿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可以减少漏尿的发生,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预防长期留置导尿老年男性患者尿路感染的价值。方法:对住院并长期留置尿管的老年男性患者67例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并与2011年常规护理下长期留置尿管的老年男性患者46例进行比较,观察2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组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率为8.96%,常规护理组为23.91%,χ2=4.774,P=0.029;满意度循证护理组为91.8%,常规护理组为79.7%,χ2=4.949,P=0.026。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老年男性患者长期留置导尿CAUT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妇产科留置尿管医院感染情况,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监测2009年妇产科留置尿管泌尿道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留置尿管泌尿道感染率2.94%,以多次导尿、留置尿管时间过长、合并糖尿病泌尿道感染几率最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留置尿管泌尿道感染的预防有积极意义。结论:严格掌握导尿时机,控制导尿次数,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尿管的护理,缩短留置尿管时间,是妇产科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骨科患者需手术的较多,下肢手术或腰部手术的患者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等,而且需留置尿管.而留置尿管是引起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1].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泌尿系统感染率就会越高.近年有关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研究多着眼于提高无菌导尿技术、改进各种导尿器具、全身抗生素的使用及综合性预防等,而进行主动护理干预的报道较少[2].笔者通过护理的有效干预,缩短了留置尿管的时间,减少了尿路感染的机会,降低了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穴位温灸法治疗妇科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穴位温灸法防治妇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妇科术后留置导尿1星期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3例,采用拔管前定期夹管训练膀胱功能、盆底肌功能锻炼、膀胱冲洗等妇科术后留置导尿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穴位温灸法,观察患者拔管后排尿感觉、残余尿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2.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温灸法治疗妇科术后尿潴留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拔管方法对患者排尿的影响.方法:选择122例剖宫产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间隙夹毕引流管后拔)62例,对照组(持续放尿拔管)60例,分别观察拔除尿管后第一次自行排尿时间和情况.结果:两种拔管法对患者的影响有较显著差(P〈0.01),实验组自行排尿顺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采用间隙夹毕引流管后拔管法较常规的持续放尿拔管对患者影响小,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手术对妇科病人的创伤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很多妇科病人手术后免疫力和抵抗力会下降,在第一次排尿时,会出现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等情况.这就需要对妇科手术病人采取留置尿管的基本护理操作.传统的拔管会导致病人自行排尿的时间延长,为了减轻病患的痛苦,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医院也开始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减轻留置导尿管拔除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本文目的 探讨留置尿管病人训练膀胱的方法,以减少拔除尿管后各种排尿异常的发生;方法 对留置导尿病人采取按需放尿的方法,并与定时放尿的常规方法 对比,进行排尿异常发生百分比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 采取按需排尿训练法可明显减少拔除尿管后排尿异常的发生;结论 临床上采用按需放尿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拔除尿管后排尿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临床护理的角度观察男性病人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现状并讨论最佳应对策略.方法:对358 例男性留置尿管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记录和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提出最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58 例患者中发生尿感93 例,感染率25.98%,尿感发生与病人是否有基础慢性病,营养状况,年龄大小,尿管留置时间长短有关.结论:有相关基础慢性病、营养状况不佳、年龄大、尿管留置时间长者易发生尿感,而加强对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促进留置期间的舒适度是改善尿感现状的主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黄嘉  吴新军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1029-1030
目的 观察穴位按压法护理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性尿潴留患者的疗效.方法 患者人院后均采取常规留置导尿及留置尿管护理,伤后3d后根据患者情况间歇开放尿管,于每次放尿后及拔除导尿管后,予穴位按压护理,观察疗效.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均顺利取下尿管,能自主排尿.结论 早期实施膀胱功能训练,结合中医穴位按压法诱导排尿,操作简单、方便、风险小,患者及家属均易掌握,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前留置尿管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3例产妇术前留置导尿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我院的护理经验,产妇对于留置术前导尿大多都能积极配合,且护理操作顺利。结论:实际工作中做到“以病人(产妇)为中心”。最大限度的满足产妇的需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糖尿病神经元性膀胱尿储留患者留置尿管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4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神经元性膀胱患者留置尿管的l临床特点,护理要点。结果:48例患者中30例恢复自行排尿;12例尿储留需长期留置尿管,并定期更换尿管,其中3例发生尿路感染,2例发生尿道出血。结论:糖尿病神经元性膀胱留置尿管的护理十分重要,科学性个性化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减少病人手术前在病房留置尿管所引起的不适感和疼痛。方法:为148例病人选择麻醉后留置尿管导尿。结果: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本组病人均能一次性导尿成功,且无痛苦及不适感。结论:为需留里尿管的手术病人选择合适的导尿时机能提高导尿的成功率,且达到无痛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留置导尿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并探讨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76例置入导尿管前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的需留置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段(≤2d、3~7d、8~13d、≥14d)抽取中段尿标本作细菌培养,并对其产生的尿路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76例患者中有79例发生尿路感染,导尿管留置≤2d、3~7d、8~13d、≥14d以上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75%、27.46%、50.98%、100.00%,表明留置尿管时间越长,则尿路逆行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留置导尿时间长短与尿路感染有密切关系,缩短留置导尿时间是有效减少尿路逆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于尿失禁患者,均需长期留置导尿管,因此易发生泌尿系感染,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痛苦.2003年2月-2004年2月,我科收治尿失禁患者35例,均采用留置尿管持续导尿,通过全面护理均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预防留置导尿并发尿路感染护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尿路感染在医院感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而留置导尿管又是治疗排尿困难、护理尿失禁患者的基本手段。为降低留置尿管的感染率,我们回顾分析了2002~2005年140例导尿并留置尿管的临床资料,总结出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40例中,男96例,女44例;年龄13-85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