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教学结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嵘  秦竹  雷玲  陈普  陆平  杨恩彬 《中医教育》2004,23(3):13-15
目的探讨专业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模式.方法从1~4年级中医专业各随机抽取2个班,共392人,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前后分别测查SCL-90、TCSQ,并用Q分类法检自我评价.结果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和应付方式改善明显.结论结合专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在近期内改善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深受大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分析和途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磊 《中医教育》2005,24(4):66-67
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来,全国各高校都开展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并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综观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很不平衡,现实中存在模糊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因此,要正确认识和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积极思考新形势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郭辉 《中医教育》2003,22(2):14-16
21世纪的教育要求学生要学会求知、做事、共处、做人,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200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在加强专业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中医药事…  相似文献   

4.
袁占国 《中医教育》2004,23(6):25-2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多年来理论界和教育界重点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之一.马加爵一案给我们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了沉重的一课,也暴露出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急剧凸显出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软肋和薄弱环节:重理论,轻实践;重思政,轻心理;重机构,轻干预;重咨询,轻治疗;重个体,轻群体等,这些薄弱环节的存在和问题的提出,也就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答案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的中专生与本科生的差别,并对中专与本科学历护理教育进行研究.方法:从中专与本科学历护理教育培养要求不同及护理专业的中专生与本科生对待护理临床实践的态度不同等方面,了解护理专业的中专生与本科生的差别.结果:中专生与本科生各有其优势及不足.结论:通过护理教育方法的改良,取长补短,为培养高素质的、具备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和护理科研能力的现代护理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用公共关系理念和公关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教育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建立自信心.选择405名选修公共关系学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教学与课堂讨论,自制调查问卷等反馈教学效果.研究表明公关理念能培养与训练大学生的自信心,但在不同学校、专业与年级间学生的认同有显著性差异,应加强相关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各高等院校也采取相应措施和途径,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相关资料表明,医学类院校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大学生同龄人及其他专业大学生,但各院校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为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探讨其相关因素,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8.
礼仪修养是影响护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不但要有熟练过硬的操作技术、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还需要谦虚、恭敬、优雅的礼仪及形体素质.塑造优雅的礼仪形象成为提升护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分析护理专业礼仪教育与形体训练的现状与困难,提出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礼仪教育与形体训练的措施,从而达到提升护理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不少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明显的适应性障碍,这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我们对武汉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1]。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测查SCL-90数据,并据此形成武汉市大学生SCL-90常模。1对象及方法1.1对象在武汉市3所大学中发放SCL-90量表,并由受过专业训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园文化、临川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作为一种在教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特定的文化形态,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隐性作用.加强三元融合与建设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渗透性和暗示性的作用,让大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拓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中医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辉 《中医教育》2002,21(4):52-53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反映和评价指标,而教师心理素质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它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也有显著影响.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缺乏关注.中医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既有一般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共性,也有其职业的特殊性.探讨中医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有助于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从而促进整个中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考前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帮助大学生化解考前焦虑,促进大学生科学应考,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考前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帮助大学生化解考前焦虑,促进大学生科学应考,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秀琴  刘雯雯 《内蒙古中医药》2007,26(9):F0003-F000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教育的改革,护理专业教育也从过去的中等专业教育提升到了大学专科、本科层次,护理队伍加盟了许多男性工作者。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专业男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不容忽视。为此,作者对就读于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中专班的男女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时代,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医学院校的学生受专业性质的影响,往往出现更多的心理障碍。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中基于中医学理论的情志调护思想,包括“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恬淡虚无”的养生思想,“整体观念”的调节思想、“七情调护”的平衡思想,均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成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将其应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运用中医思想对医学院校的学生进行心理调护,在医学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作用,发挥中西医优势,亟待进一步推广和挖掘。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理念是一种防重于治的新医学模式,在当今网络下对构建高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起到重要基础理论指导作用。本文从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三个含义,建立教育平台、组建专业教师队伍、构建后期跟踪服务体系,从而构建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达到有效地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国中医科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更有效做好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所有我院2014级新生进行心理水平测试,并与中国大学生常模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我院2014级研究生新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14.02%)、人际关系障碍(7.32%)、抑郁(8.54%)、焦虑(5.49%);其中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硕士研究生;我院新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院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佳。中医相关专业的心理健康维护有相对特殊性,对该人群的心理健康维护应充分发挥中医专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运用“治未病”思想构建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艳  张煜  张聪  林殷 《中医教育》2009,28(1):67-69
面对高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寻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及早发现和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不仅是高校教育的热点,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传统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对构建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就此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部分,也是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大学生心理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创建和谐校园人人有责,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