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应式耳蜗(电极)植入50例初步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电子耳蜗植入术出现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多道程控耳蜗植入装置的问世,使重聋或全聋病人听力恢复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较“高保真”还有相当差距。本文将近5年耳蜗植入装置、基础研究和临床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期待为聋入的听力恢复描绘新的蓝图。  相似文献   

4.
人工耳蜗电极植入耳蜗入口的定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确定人工耳蜗电极植入耳蜗入口的位置。方法 :对 2 5具尸头 50耳标本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有关的解剖数据测量。结果 :人工耳蜗电极植入耳蜗鼓阶入口与前庭窗最近距离为 2 .77mm。结论 :该解剖参数为蜗窗难以找到的人工耳蜗植入病例提供了定位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于语后聋的成人和语前聋的儿童来说,耳蜗植入术已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康复方法。但是,人工耳蜗做为一种电子装置,由于技术更新、电极错位、局部感染、操作失误等原因,偶尔仍会受损或失效,此时有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电极植入前后圆窗耳蜗电图(R W EcochG)中耳蜗微音电位(CM)阈值的变化,以客观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否对耳蜗基底膜造成损伤。方法:对40例拟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R W EcochG测试,分析植入电极前后CM阈值的变化。结果:40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中,39例电极植入前后CM阈值相近,且在个别频率植入电极后CM阈值减小5dB;仅有1例患者电极植入后CM阈值比植入前明显增加,术中植入电极时有阻力感。结论:术中RWEcochG测试可以客观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本身是否对耳蜗基底膜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7.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03年,长沙)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聋人恢复听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由于人工耳蜗植入是医学和康复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因此在适应证的选择、手术前后的评估、手术、术后调机和听觉言语康复方面都需要一份可供参考的标准。本指南旨在为从事此项工作的临床医生、听力和言语康复工作者提供指导性的意见,使我国的人工耳蜗植入工作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并总结了耳蜗骨化阻塞病人的最新治疗方法。介绍了双列电极导线设计理念,耳蜗底转及第二转同时植入电极的手术方法,术后语训及评估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9.
对先天性聋儿来说,耳蜗植入的关键是植入年龄的选择。尽管动物研究已经表明中枢听觉系统在缺乏声刺激时仍可以建立有效的神经联系,但长期听觉阻隔还是会引起中枢听觉系统广泛的退变,这些变化包  相似文献   

10.
电子耳蜗,又称为生物耳(bionic ear),是用于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病人的一种模拟耳蜗功能的声电换能助听装置.电子耳蜗成功地用于临床,为人类攻克耳聋提供了一线希望.  相似文献   

11.
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听力障碍人士恢复听力和言语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人工耳蜗植入是医学和康复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且随着科技发展不断更新,因此在适应证选择、术前评估、手术、术后调机和听觉言语康复等方面都需要一份可供参考的指南。我们在2003版的基础上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1~70],对指南进行了较全面的修订,旨在为从事此项工作的临床医生、听力和言语康复等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指导性意见,进一步规范中国的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提高整体治疗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听神经完整性的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候选者术前听神经完整性的检查方法;在对侧耳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客观检查耳蜗发育及病变状态的检查方法。方法 对12例人工耳蜗植入候选者进行检查,根据本小组建立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耳蜗影像学检查方法、术前听神经完整性检查方法及评估标准、以及术后植入电极位置的早期检查方法,结合11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康复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儿满足本小组制定的人工耳蜗植入遴选标准而接受了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包括1例对侧耳(第2耳)人工耳蜗植入。一例患儿因评估结果为听神经发育障碍,未作人工耳蜗植入。所有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术后听觉能力皆明显改善。结论 MRI头轴位及听神经轴位和颞骨CT薄层扫描、膜迷路表层实时三维重建及膜迷路实时重建等影像学方法,结合听力学及外耳道电刺激测听反应阈与不适阈差值的电生理方法来评估听神经的完整性,对术前预测人工耳蜗植入后患儿听觉康复的可能疗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术后早期反斯氏位X线摄片观察蜗内植入电极部位及植入电极形态,可作为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成功性直观、简捷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置.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2月至2010年8月在我科由单一术者完成的416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发生并发症29例(29/416),占7%,随访时间1个月~10年,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及处置的措施.结果 29例并发症中,按轻重程度分为:轻度并发症23例,占5.5%,包括术后皮下血肿13例,急性中耳炎2例,术后迟发性切口感染2例,术后迟发性面瘫1例,面肌抽搐1例,术后重度眩晕4例;重度并发症6例,占1.5%,包括脑脊液漏2例、切口感染致植入体外露1例、鼓膜穿孔致电极外露1例、耳蜗骨化至电极未能全部植入1例,磁铁移位1例.无电极耳蜗内扭曲、未植入耳蜗、植入体移位及脑膜炎、永久性面瘫发生.轻度并发症经处置后均痊愈,脑脊液漏经二次手术修补痊愈.电极、植入体外露2例病人,均取出植入体,行对侧耳蜗植入.1例磁铁移位经二次手术予以复位.结论 如何降低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仍是人工耳蜗植入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科技的高速发展,目前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 CI)已经成为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式。虽然CI技术日益成熟,人工耳蜗装置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依然存在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需要行人工耳蜗再植入。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人工耳蜗再植入原因分析最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伴中耳炎性病变的患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995年5月至2006年2月完成的866例人工耳蜗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或术中发现伴中耳乳突炎性病变患者共41例,其中男17例,女24例,年龄1岁3个月-38岁,平均10岁2个月;左耳人工耳蜗植入18例,右耳植入23例,均为单侧植入。其中慢性分泌性中耳炎13例,隐蔽性中耳炎18例,中耳炎后遗症鼓膜穿孔1例,双侧胆脂瘤中耳炎2例,中耳乳突肉芽肿7例。中耳炎性病变伴内耳、中耳畸形7例。对于双侧胆脂瘤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患者,设计采用了带蒂翻转帽状腱膜法保护植入电极和面神经。结果41例患者经 Ⅰ期或分期手术,术后随访时间5个月至6年11个月,平均未发现耳部炎性并发症,装置工作良好。结论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中耳乳突肉芽肿、中耳炎后遗症伴鼓膜穿孔者可采用Ⅰ期或分期方法行人工耳蜗植入。胆脂瘤中耳炎在彻底去除病变基础上可分期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对于乳突根治术后没有足够组织覆盖保护植入电极的病例,可采用带蒂翻转帽状腱膜方法。存在活动性中耳乳突炎症者为手术禁忌证。中耳炎性病变患者人工耳蜗术后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电子耳蜗植入是恢复双侧深度感音神经性聋病人听力的治疗手段,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作为一种侵袭性外科手术,电子耳蜗植入可引起内耳的解剖和功能上的显著改变,如纤维化、骨化、螺旋韧带和残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内耳共同腔畸形极重度感音性聋患者在人工耳蜗植入中,使用耳蜗内镜检查腔内畸形状态,了解共同腔畸形的内部形态结构,探讨在耳蜗内镜监视下人工耳蜗植入的手术方法和电极摆放的最佳位置。方法 为5例内耳共同腔畸形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在打开共同腔后,使用1mm直径耳蜗内镜深入腔内进行探查.选择电极植入的方向和位置。结果 对5例患者进行共同腔内耳蜗内镜检查.见4例腔内充满液体.吸出后腔壁有扉薄黏膜附着,腔呈不规则圆形,直径平均约为6.5mm,中央区贴近内听道底部位见马蹄形或肾形囊腔.约3mm^3大小,为内耳球囊、椭圆囊和中阶畸形融合的结构;1例腔内淋巴液较少,共同腔壁附着软组织和肉芽,约1.5mm厚,无法将腔壁上的软组织与中阶、球囊、椭圆囊的结构区分。结论 (1)共同腔畸形极重度聋患者不仅前庭、外半规管和耳蜗的骨性结构形态发生了变化,而且腔内耳蜗中阶与前庭的球囊、椭圆囊的膜迷路结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2)微窥镜下分辨不出基底膜或听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可见畸形前庭的球囊、椭圆囊的囊性结构;(3)进行共同腔畸形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时,应在耳蜗内镜的监视下,将电极摆放到准确位置,尽可能贴近共同腔的前壁,不应损伤前庭器官。  相似文献   

18.
耳蜗毛细胞的机械—电换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觉最广义的定义是声音的感觉,声音振动能量作用于鼓膜,通过听骨链传到内耳,引起听觉感受器兴奋,当兴奋传到大脑听觉中枢便产生听觉。动物界只有昆虫和脊椎动物具有听觉功能,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听觉达到了发育的最高点,听觉功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首先有赖于听觉感受器将声音能量传变为神经冲动,传送代表声音的信息,这些神经冲动以不同组合的形式的编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最后上升为感觉。  相似文献   

19.
1听神经病临床特点听神经病(auditoryneuropathy,AN)是1996年Starr等[1]首次命名的。Starr等[1]报告10例成人和儿童的听觉脑干诱发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缺失或异常,而耳蜗反应(OAES和CMS)存在,将此定义为“听神经病”的特点。正常的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  相似文献   

20.
内耳畸形与耳蜗骨化患者的耳蜗植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耳畸形与耳蜗骨化患者耳蜗植入术的有关问题.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2月间行耳蜗植入术的8例内耳畸形和2例耳蜗骨化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术中有外淋巴液搏动;3例Mondini畸形和1例共同腔畸形患者术中出现井喷;1例耳蜗部分骨化患者术中误将电极插入内听道后纠正;另一例耳蜗部分骨化患者植人短电极.1例Mondini畸形患者术后发生少量脑脊液耳鼻漏,保守治疗3月后痊愈,其余患者无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成功开机.结论对于内耳畸形或耳蜗骨化的患者,耳蜗植入术前详细的影像学评估,对术中困难的充分估计和正确、规范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