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肠梗阻患者142例,根据患者具体临床情况,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根据CT表现,分析患者肠梗阻的病因,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比较,分析CT对肠梗阻病因诊断的符合率。结果①引起肠梗阻的病因有粘连、肿瘤、腹内外疝、肠套叠、炎症、腔内病变、肠扭转、外伤等,其中粘连、肿瘤、腹内外疝居前三位;②对粘连、肿瘤、腹内外疝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3%、94.7%、86.6%,所有cT病因诊断中,总的符合率为87.3%。结论应用CT对肠梗阻进行病因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及时明确病因,及时给予相应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韩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3):1945-1946
目的 评价螺旋CT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确定病因的肠梗阻患者82例的螺旋CT诊断结果,与经手术和结肠镜确诊或临床随访诊断最终结果对照分析两者之间的符合情况.结果 螺旋CT在肠梗阻的病因诊断中不确定病因有5例,确定病因有77例,总体敏感性为93.9%;符合例数有76例,总体符合率为92.7%,假阴性率为6.1%,假阳性率为2.4%.结论 螺旋CT对肠梗阻的病因有较高的诊断率,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做出正确诊断和适当治疗方式的重要信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扫描在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1月至2016年2月4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CT检查资料。结果 4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中,肠套叠26例,肠粘连8例,肠肿瘤4例,小肠扭转1例,炎症1例。术前CT检查正确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38例,诊断符合率95%。结论 CT检查在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肠梗阻诊断中各项辅助检查临床意义。方法:对近几年来我院诊治84例肠梗阻病人的术前检查资料回顾分析。结果:立位腹部平片加有关肠道造影或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对肠管本身病变、肠内异物阻塞等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有一定价值,准确率为60.7%。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对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引起肠梗阻诊断价值较高,CT平扫加增强检查,对不易确诊病因及不能耐受肠道造影或内窥镜检病人有很高诊断价值,其准确率较高。结论:肠梗阻病人术前诊断中,当传统方法不能明确诊断病因时,可选择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或CT平扫加增强检查确诊,诊断病因。  相似文献   

6.
郝静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8):1216-1217
消化道穿孔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本文收集35例消化道穿孔病例的超声影像资料,并与X线、手术及胃镜等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各项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对近几年来我院诊治84例肠梗阻病人的术前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传统的肠梗阻术前诊断方法立位腹部平片加有关肠道造影或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对肠管本身病变、肠内异物阻塞等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有一定价值,其准确率为60.7%。肠系膜上动脉(A)造影检查对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引起肠梗阻诊断价值较高,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平扫加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肠梗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5年8月至2013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肠梗阻病例100例,选择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AUKLET-FS型全身螺旋CT,进行常规螺旋CT扫描与增强扫描。结果所有患者都符合肠梗阻的CT确诊标准,CT主要发现梗阻部位见软组织肿块或肠壁不规则增厚。经过CT判定病因,100例肠梗阻病因为粘连35例,肿瘤36例,炎症19例,肠扭转6例,其他4例;通过手术病理分析,100例肠梗阻病因为粘连34例,肿瘤34例,炎症19例,肠扭转8例,其他4例,为此CT诊断病因的符合率为97.0%。结论螺旋CT在肠梗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能很好显示梗阻部位和程度影像学特征,对于病因诊断有很好的鉴别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消化道CT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我院资料完整38例,所有病例均在肠道针对性准备充分基础上进行,口服泛影葡胺稀释液先行充盈小肠各组,1~1.5小时后腹透观察,造影剂到达回盲部时肌注654—220mg,10分钟后口服产气粉3~6g,结肠采用肛管注气办法使结肠各段充气。全腹消化道亦可采用泛影葡胺稀释液充填(泛影葡胺稀释液200ml保留灌肠),检查时再口服泛影葡胺稀释液约500ml。应用螺旋CT全腹增强前后扫描,病变处行薄层扫描及利用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观察,并与纤维胃镜、肠镜和/或手术及病理所见对照分析。结果:本组38例,经CT诊为胃肠道恶性肿瘤16例,胃窦患肉伴幽门不全梗阻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幽门不全梗阻2例,十二指肠Corhn氏病1例,小肠粪石3例,粘连性肠梗阻5例,腹膜癌5例,肠旋转不良1例,肠套叠并扭转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例,腹腔脓肿2例。结论:消化道CT造影对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对胃肠肿瘤术前的评估、肠梗阻的病因诊断以及因病情不能进行纤维胃镜、肠镜检查或检查阴性患者可快速、无创伤性明确诊断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造影结合CT在小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08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结果确诊为小肠梗阻患者,对其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CT检查及胃肠造影以判断梗阻病因、梗阻部位及程度。结果 108例患者经腹部CT横断平扫和静脉增强扫描显示炎性作用引起粘连性小肠梗阻82例,Crohn病伴小肠不完全性梗阻18例,小肠肿瘤及术后复发10例,肠管扭转2例,外伤后麻痹性肠梗阻2例,对比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诊断率为96.3%(104/108)。所有病例在CT平扫及静脉加强后行胃肠造影检查,提示不全肠梗阻87例,完全肠梗阻18例,对比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诊断率为97.2%(105/108)。结论 CT平扫及增强扫描在小肠梗阻程度的判断上准确率欠佳,在梗阻病因诊断方面具有优势;而胃肠造影检查在肠梗阻的定位上准确率高,尤其对判断梗阻程度上具有极高的优势,二者结合诊断显著提高小肠梗阻病变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肠梗阻的临床CT影像表现及诊断效果.方法 总结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80例临床CT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T诊断肠梗阻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96%,准确性95%.结论 CT不但能显示有无肠梗阻,而且往往能显示梗阻的原因.并有助于鉴别炎性、血管性或肿瘤所致的小肠梗阻,对于术后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CT可以显示粘连狭窄所致的移行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肠梗阻诊断中各项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近几年来我院诊治 84例肠梗阻病人的术前检查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立位腹部平片加有关肠道造影或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对肠管本身病变、肠内异物阻塞等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有一定价值 ,准确率为 60 7%。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对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引起肠梗阻诊断价值较高 ,CT平扫加增强检查 ,对不易确诊病因及不能耐受肠道造影或内窥镜检病人有很高诊断价值 ,其准确率较高。结论 :肠梗阻病人术前诊断中 ,当传统方法不能明确诊断病因时 ,可选择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或CT平扫加增强检查确诊 ,诊断病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各项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对近几年来我院诊治84例肠梗阻病人的术前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传统的肠梗阻术前诊断方法立位腹部平片加有关肠道造影或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对肠管本身病变、肠内异物阻塞等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有一定价值 ,其准确率为 6 0 .7% ,。肠系膜上动脉 (A)造影检查对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引起肠梗阻诊断价值较高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CT)平扫加增强检查 ,对传统诊断方法不能确诊病因及不能耐受肠道造影或内窥镜检病人有很高诊断价值 ,其准确率较高。结论 :肠梗阻病人术前病因诊断中 ,传统诊断方法不可缺少 ,而传统方法不能明确诊断病因时 ,可选择肠系膜上A造影检查或CT平扫加增强检查 ,从而快速诊断病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消化道造影在胃底贲门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疑为胃底贲门癌患者72例.入选者均接受消化道造影、螺旋CT检查.观察胃镜及手术检查结果,并以胃镜及手术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螺旋CT、消化道造影单独及联合诊断胃底贲门癌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计算螺旋CT、消化道造影单独及联合诊断影像学特征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使用64排螺旋CT机进行病因诊断,观察CT影像表现,并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20例患者的CT病因诊断结果中,有113例与临床病因诊断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4.2%;CT检查对肠套叠、肠扭转、粪石或粪便引起的肠梗阻及先天性肠梗阻、肠系膜血栓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对肿瘤、肠粘连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0%、95.8%;对腹部疝的诊断符合率为83.3%;对炎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也为83.3%。结论 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探讨64排螺旋CT对肠梗阻常见病因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213例经手术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肠梗阻患者的64排螺旋CT病因诊断的影像资料,并和临床结果对比。213例肠梗阻病例中,梗阻病因准确诊断191例,误诊12例,未明确病因诊断10例,诊断准确率90%。多排螺旋CT对肠梗阻常见病因诊断准确率高并可观察腹腔内其他情况,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6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76%泛影葡胺60~100 ml行消化道造影,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胃肠道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以确定梗阻部位及手术时机。结果53例患者造影剂在6~24 h后到达结肠而给予保守治疗,平均症状缓解时间12.5 h,9例患者症状体征加重、造影剂不能到达结肠且行手术治疗,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检查可以明确梗阻部位以及对选择手术时机,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可作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CT与DR在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临床肠梗阻患者进行CT与DR检查,对于检查结果以及检查操作难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CT诊断符合率为89%,DR诊断符合率为7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诊断与DR诊断能够有效的诊断肠梗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在肠梗阻治疗中行消化道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按肠梗阻治疗常规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抗感染治疗,给予10%盐水灌肠2次治疗,治疗组给于鼻胃管注入泛影葡胺40 ml加生理盐水40 ml,30%泛影葡胺500ml灌肠造影。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保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和66.6%(P值〈0.05)。治疗组保守治疗优秀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泛影葡胺上下消化道造影诊断肠梗阻有助于决定治疗手段,对治疗肠梗阻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吴国辉  姜尧 《江西医药》2005,40(12):856-859
目的评价CT对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同顾性分析61例小肠梗阻患者的CT表现.并与腹部平片作了对比。结果61例病人中完全性小肠梗阻41例,CT诊断41例;不全性梗阻的行15例,CT诊断10例;5例麻痹性肠梗阻,CT诊断2例,3例误诊。梗阻原因为肠粘连17例,CT诊断9例;小肠肿痛13例,CT诊断9例;小肠外肿痛(胰腺癌及结肠癌)侵犯8例;腹腔脓肿5例及其它原因6例(胆结石、小肠扭转及蛔虫团各2例),均为CT诊断;2例肠套替,CT诊断不明确。结论CT在诊断小肠梗阻、梗阻原因及梗阻部位均优于传统的腹部平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